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546-故宫过客 >

第2章

5546-故宫过客-第2章

小说: 5546-故宫过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座皇宫是一份证明。    
    那座皇宫叫做紫禁城。    
    于是,当1406年的夏天来临之际,楠木该出山了。    
    千万年始成的栋梁,终遭浩劫。    
    工部尚书宋礼亲自赶赴四川监工。在马湖府山,他们收获颇丰,“围以寻尺,干逾寻丈者”不计其数。然而,这些超级大材要运出山外需要砍树开道,“庸万夫力乃可”。    
    木材被辗转运至河道,奇观呈现。《嘉靖马府志·提封上》这样记载:“一夕,木忽自行达于坦途,有巨石巉然当其冲,夜闻吼声如雷,石划自开,木由中出,无所龃龉。度越险岩,肤寸不损;所经之处,一草不掩。”    
    这样的奇观显然也令永乐皇帝大为震撼,他提笔册封马湖府山为“神木山”,那些巨型楠木被称为神木。    
    神木运到北京后存放于崇文门外的神木场。其位置大约在北京广渠门外双井附近,今天这里高楼林立交通不畅,神木何在?    
    大规模的采伐持续十年,1417年宫殿终于开工。十年间究竟有多少楠木被伐?无据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永乐皇帝几乎没有给后来者留下多少机会。三大殿几度重修,越修越小就是明证。    
    还可以确定的是,深山伐木,吏民“入山一千,出山五百”,“产木之地,人民无几,即尽其州县之老壮男妇,不过一二百人”。    
    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的,还有紫檀。    
    今天,在太和殿东西两壁,还各有一口雕龙大柜,它们高近4米,宽2米多,深近1米,相当于普通房间的一面墙壁,全部以紫檀制成,里面陈列象征最高政权和法统的三代鼎彝。其实明代在这里原有紫檀雕龙大柜8座,而紫檀家具更是遍布紫禁城。    
    紫檀素有“百年寸檀,寸檀寸金”之说,近代西方人,一直以为这种珍贵的木材只能制作小巧器物,没有大料。而到了中国之后才明白,全世界成材的紫檀,几乎全部汇集到了中国。    
    而中国,并不出产紫檀。紫檀产于东南亚,数量稀少,成材需要数百年。永乐皇帝派出的浩大舰队六下西洋,尽管今天的人们对其目的仍然争论不休,但有一点勿庸置疑,东南亚的成材紫檀,几乎被郑和一扫而空。    
    果真是空前绝后。


《故宫过客》 冬至的阳光《故宫过客》 紫禁城出生时的样子

    四    
    紫禁城出生时的样子,中国的史书几乎没有记载。今天能够获得的最早文字记录来自一本私人日记《沙哈鲁遣使中国记》。    
    “……那天晚上,在那座大城中,每人都用火炬,蜡和灯把屋舍和店铺照得通亮,使你以为太阳已经升起。……那座宫中有十万人,他们来自契丹,中国,摩秦,喀尔马克,土番,柯模里,哈剌和卓,女真和沿海各地,还来自不知其名的别的国家。”    
    波斯使者火者·阖耶速丁是被郑和的宝船带到中国的。1421年2月1日,中国的春节。永乐皇帝要在全世界的使节面前,展示他最新的伟大作品。    
    火者·阖耶速丁随同浩浩荡荡的队伍向那座神秘的皇宫走去。这些人或许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脚步,已经开启了一部交响乐的前奏,这部交响乐名为——紫禁城。    
    到达大典上演的三大殿之前,要穿越五道大门,步行1700多米。第一道为大明门,第二道承天门(天安门),第三道端门,第四道午门,第五道奉天门(太和门)。    
    大明门于20世纪中叶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今天,这里与天安门城楼之间,是一块世界上最大的广场,视野开阔旷远。而明清两代恰恰相反,是一条由两列连檐通脊的廊房夹束而成的幽深狭长的T型广场。这两列廊房由大明门内东西两侧发端,自南向北约1华里,在承天门(天安门)下金水河前折向东西,外面围以红墙,并与东西长安门的垣墙相接,以此合围而成封闭的狭长空间,这两列廊房称为千步廊。    
    人们秩序井然地步行近千步,走在这条悠远的街道上,目光所及,远处的承天门(天安门)显得尤其高大神秘。    
    浅吟低唱,紫禁城交响乐的前奏缓缓升起。    
    走过千步廊的前导铺垫,第一小节的高潮和着金水河的潺潺波动,承天门(天安门)的弘敞壮丽扑面而来。    
    穿越承天门(天安门),前方是建筑形制与之相似但体量较小的端门,两侧朝房合围了一个面积不大的方形广场,交响乐进入了平淡的过渡段落。    
    午门前广场与端门前广场同宽但长度是其三倍,午门阙门合一,两翼向南飞出形成凹字造形,三面合围的空间拉近了午门与人的视野距离,整座建筑轮廓多变,高低错落,气势森然。    
    从午门两侧的王门与掖门鱼贯而入奉天门(太和门)广场,这是一片二万六千平米的开阔地带。内金水河蜿蜒东西,五座精美的汉白玉拱桥跨越其上,使整个广场平添几分灵秀。沿着内金水桥前趋,直奔奉天门(太和门)。乐音渐渐急促。    
    紫禁城其实并不以建筑本身的高度和体量显示宏伟,而是巧妙利用建筑物之间形制变化,形成高低错落,横竖宽窄等收放有序的空间关系,“隔则深,畅则浅”,欲扬先抑,创造出独特的韵律节奏。


《故宫过客》 冬至的阳光《故宫过客》 高潮乐章开始了

    一过奉天门(太和门),真正的高潮乐章开始了。三万多平米的奉天殿(太和殿)广场一览无余,体仁,弘义二阁东西屹立。在平坦的海墁砖地北面,突起了8米多高的白石基坛,由三层重叠的须弥座构成,三台之上又垒起一重0。98米的须弥座,长63。96米,宽37。17米,屹立其上的,就是那座无与伦比的奉天殿(太和殿)。    
    “在院子的另一端,有一座大殿,比头一座殿大得多,而且更宽阔。殿内放着一个四腕尺的御座。这个御座的四周是栏杆,像基督教圣龛的横木,而且铺上中国黄锦缎,整个庸金缕绣成龙凤的图像及其他中国图案。一把金椅放在御座上,其左右分排站着中国官员。”    
    被十万之众所裹挟,火者·阖耶速丁还能有如此的观察力,的确不易。但要全景描述紫禁城盛大典礼,这种支离破碎的记忆,就远没有《明会典》之类的官方记录来得精确,尽管这些记录听上去极其冰冷。    
    大典前一日,宫廷负责皇帝御玺的尚宝司,将宝案设置在奉天殿御座之东,礼仪机构鸿胪寺官员将表案设置在大殿东中门外,礼部的主客司将放置外藩进贡礼物的案桌设置在丹陛左右,钦天监在广场东侧的文楼上设置定时鼓,宫廷乐舞机构教坊司将宫廷雅乐“中和韶乐”摆放在殿内东西两侧,奉天门的东西两侧也安放演奏雅乐的大型乐器。    
    典礼当天,锦衣卫在奉天殿的丹陛,广场东西两侧,陈设卤簿仪仗,在殿内东西安设羽扇,在奉天门前的通道上陈设车辂步辇。禁卫军设军仗于奉天门外到午门外的通道两侧,军仗旁陈设金鼓,御马监陈设仗马。锦衣卫将披红挂彩的驯象牵制广场,左右相向站立。    
    在奉天门前日晷旁,钦天监高声报告时辰。第一遍鼓起,身著朝服的百官和各国使节整装待发;第二遍鼓响,众人依次由午门左右掖门进入奉天殿广场,殿内鸣鞭卷帘;第三遍鼓声,皇帝由内廷出发,导驾官前方引导,尚宝司宦官捧着御玺随后,皇帝乘着御辇在《飞龙引》乐曲中来到奉天殿。永乐皇帝朱棣驾临奉天殿。其排场一如宫词:    
    升殿先闻后户开,双双侍卫互旋回。    
    红灯两盏盘盘舞,忽见龙颜御座来。    
    中和韶乐奏响,十万人在礼仪官指引下,行三跪九叩大礼。高高在上的永乐皇帝朱棣,在这个时刻,会想些什么?长久以来困扰他的“轼君篡位”的恶名,是否再次袭击已经羸弱不堪的内心。    
    朱棣留给后世的印象,是一位以大手笔书写大历史的生猛皇帝。郑和下西洋,肇建紫禁城,六次亲征北元,戎马一生,豪气干云。然而,这些力透纸背的形象之下,是否还隐藏着另一个朱棣呢?    
    这个朱棣,少年时与蒙古铁骑相逐于草原,由此习惯了杀人游戏,或许也萌生了有朝一日继承皇位的梦想,然而,梦想只是闪念之间,兄长的太子地位不可撼动。偏偏逃到大漠的蒙古人又造谣,说他真正的父亲是元顺帝,因为怀孕的老妈被朱元璋霸占,才认贼作父。朱棣后来老老实实去了北平,在元朝的“故宫”里作起的燕王。偏偏侄儿建文帝年轻气盛,在一些急欲建功的大臣鼓噪下,搞什么削藩,连他在小王宫里颐养天年也变成奢望。燕王叛乱多少有些无奈,起兵时只有区区万人,武器装备更无法与侄儿的正规军相比,却偏偏数次反败为胜,一路打上皇帝宝座。尽管作了皇帝,可全天下骂他的人何止千万,为了扭转“旁门左道”的形象,一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朱棣,忽然变得气吞万里,形象工程个个惊天动地。不过,郑和七下西洋,除了带来短暂的万国来朝盛况外,于经济于政治都只是一笔入不敷出的买卖;六次亲征北元,除了前两次还算师出有名外,其余都是穷兵黩武,且没有一次真正达到军事目标。    
    只有紫禁城,终归为后人留下一座伟大的瑰宝。    
    几经折腾,坐在紫禁城奉天殿龙椅上的朱棣,外表风光,其实早已元气大伤。


《故宫过客》 冬至的阳光《故宫过客》 对皇帝带有明显敌意

    然而,即使这片刻的风光,也有人看不过眼。一个对皇帝带有明显敌意的故事,从紫禁城肇建不久一直流传至今: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姓胡的漏刻博士,在朝中掌管计时,兼职作些占卜算褂的活计。当紫禁城主体宫殿竣工之时,志得意满的朱棣想向他讨几句吉言。乌鸦嘴的胡博士说:明年四月初八(农历)正午宫殿会有火灾。朱棣气昏了头,又有些忌惮,把胡博士关进大牢,说:若届时无事,必将其于火灾发生的确切时辰处死。    
    当永乐皇帝沐浴着北中国冬日的阳光,接受十万人三跪九叩的时候,那个可能并不存在的胡博士正在狱中,苦苦等待大限的来临。    
    公元1421年5月9日,正午已过,狱卒告知胡博士,大内未见火起,胡博士服毒自杀,死时正午三刻。这时,闪电击中奉天殿,顷刻,作为紫禁城主体的三大殿化为灰烬。    
    《明史》对于这次火灾,只有13个字:“四月庚子,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    
    那个有幸参加紫禁城大典的波斯使者火者·阖耶速丁此刻还留在北京城,今天我们仍能从他的文字中读到当时的惊恐:“……火势猛烈,乃至全城都被火光照亮……烧毁了250间房子,烧死了很多男人和女人。大火无法控制,终夜肆虐,继续烧到白天,尽管极力抢救,在午后祈祷时刻之前不能把火控制住。”    
    可怜的胡博士没有看到这场事先张扬的火灾,老天对泄露天机的人,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    
    而永乐皇帝朱棣,几乎被这一记雷电,摄去了魂魄。    
    “天帝怒我,故此焚我宫室”他只知道上苍在惩罚自己,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要把我的龙椅毁掉?    
    极度惶恐的朱棣求助于他的大臣们。“朕心惶惧,莫知所措……下厉于民,上违于天,朕之冥昧未究所由,尔文武群臣受朕委任,休戚是同,朕所行果有不当,宜条陈无隐,庶图悛改,以回天意。”    
    本就外强中干的皇帝这次真是被老天吓破了胆,要广开言路,“大鸣大放”了。    
    没想到所有的批评几乎都指向紫禁城。    
    迁都北京,肇建紫禁城导致国库空虚,近年山东湖广接连饥荒,福建大瘟疫,而政府竟无力援手,几十万人死于饥馑;兴造宫殿,官方需索木材无度,导致安南叛乱,战事绵延不绝,更使明朝财政雪上加霜。    
    来自江西名门望族的翰林官员李时勉,更是口无遮拦:北京根本不是接见诸藩贡使的适当地点。    
    所有人其实都明白朱棣为什么要肇建紫禁城,但既然皇帝已经被老天教训一番,大臣们也乐意帮帮老天的拳,痛打落水狗,逞一时口舌之快。    
    朱棣是有底线的。而且,最初的惶恐平复之后,皇帝的理性和尊严又回归了。    
    于是,翻云覆雨手,阴晴圆缺脸。朝堂上一声怒吼:“讪谤之徒!”大臣通通闭上了嘴,并且深恨自己居然长了这张嘴。    
    有的人被流放,有的人下了大狱,有的人被处死。    
    其实这样的悲剧在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最后作为导演的皇帝倒义正词严,光明磊落。而那些落入陷阱的臣民只能怪自己又蠢又贱,一次又一次作了冤死鬼。    
    有条小虫叫怪哉!永远不死的怪哉!    
    幸亏朝中还有比李时勉之辈更成熟的政客,户部尚书夏元吉迈步向前,对皇帝说:“彼应诏无罪,惟臣等备员大臣,不能协赞大计,罪在臣等。”    
    既然有夏元吉这样识大体,讲义气的大臣敢于出头,朱棣的“阳谋”,就不大好意思继续施展下去了,于是,关于这场天火,关于这座夭折的宫殿的一切争论,戛然而止。    
    没有人说话了,那一记劈了龙椅的雷电,那座被毁掉心脏的紫禁城,无人再提,仿佛它根本不曾发生,也从未存在过。沉默是金?至少沉默可以活命。


《故宫过客》 冬至的阳光《故宫过客》 在阴影中死去了

    五    
    朱棣终于在天火的阴影中死去了。    
    这是公元1424年。紫禁城三大殿被焚之后,朱棣郁积于胸的火气没办法撒向老天爷,只好化为战火烧向草原。他连续三年发动了针对蒙古残部的战争,蒙古人极其知趣地退避三舍,让明帝国的大军在草原上徒劳无功地兜了三圈。    
    对于这三次远征,夏元吉是为数不多的反对者之一。如果不是身为掌管帝国财政的户部尚书,夏元吉本来不会再次出头的。    
    朱棣实在太能花钱。穷孩子出身,一生精打细算的朱元璋确实为子孙积攒了不少家底。夏元吉也是穷孩子出身,为增加帝国财政殚精竭虑,但挣钱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朱棣花钱的节奏。    
    最大的支出当然是营建紫禁城。夏元吉被皇帝逼得无法,只好在盐税上打主意。盐业是帝国政府可以垄断的最肥硕的产业,商人们对此望眼欲穿。朱元璋时代,有所谓“开中”的办法,让投资热情高涨的商人们,送米进官仓,换取一种类似特许经营证的东西“勘合”,再拿着勘合到产盐区领盐,商人们这才算打开暴利之门。    
    紫禁城肇建于北方地广人稀的旷野,钱从哪里来?    
    夏元吉想出了一个主意:大明帝国想从盐业渔利的商人们听好,今后要获得经营权,必须到北京来,只有在北京,才能用粮食换“勘合”。于是,北京的米仓迅速充盈,米是可以换钱的,而且商贾云集,区域经济也发达起来,税收增加了很多。依靠政府对暴利行业的垄断,紫禁城获得了营建资金。    
    朱棣又连续搞了些形象工程,郑和下西洋,疏浚大运河还乏善可陈,南征安南,北伐蒙古,就真是烂泥战争了。朱棣一共花了多少钱?《明史》说以“钜万万计”,一万亿为单位!修明史的是清朝人,可能有点危言耸听诋毁前朝的意思,但朱棣一生所耗,总归是个天文数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