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宋-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翰林学士刘昺上书言增置道官,此事似有不妥……”
这是郑居中要谈的第一件正事,刘昺是蔡京的心腹,精通乐律,颇善以古礼之名,逢迎这位官家的“崇古”之心。不仅礼乐由其所定,诸多花样,例如官名、殿名等新制,也有刘昺居间谋划。
本朝元丰前,宰相的官名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丰五年改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这都是沿袭唐制。可到了政和年间,却改为古时的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再加个生造的公相,以三公领三省事。
名称之变下的实质,是由旧时的左右相分政改为独相揽政,但名称终究是包裹这副骨肉的皮,如此不伦不类,总惹人非议。而赞画这层皮的谋主之一,就是刘昺。
听郑居中说到这事,赵佶来了兴趣:“有何不妥?我倒觉得名阶设得很雅……”
郑居中苦笑,官家的心思就放在名称上,果然是只重其表。不深究其理。刘昺这一建策,表面上看是蔡京所主。其实就是官家自己的意思。自官家践祚以来,崇道之行步步登高。广建宫观。大封神仙,设道官,办道学,一年一个新花样。
先前已设有道官,刘昺上书建议,将道官职阶推及道学,仿效儒家经义之设,定《黄帝内经》和《道德经》为大经,《庄子》和《列子》为小经。天下道人。皆入道学,兼通儒家大经《周易》和小经《孟子》,再在学人中设置士级,列入官品。
新设士级有元士、高士、大夫、上士、良士、居士、逸士、隐士、志士,元士正五品,高士从五品,大士正六品,上士从六品,方士正七品。处士从七品,居士正八品,逸士从八品,隐士正九品。志士从九品。初入道学的叫道徒,入贡与儒生共称贡士,可入辟雍。三岁大比,试定官品。
刘昺这份上书。是紧随之前的一份诏令。诏令要天下州县巡访异能之士,哪怕是有污晦之行。但只要会道法,为人所不能的异士,都应举荐。这位官家访道心切,一面行察举制,一面行科举制,要生生造出一个道家天下。
没等郑居中开口,赵佶又道:“我还准备改天下僧人为德士,尼姑为女德,衣冠皆从道家,佛祖改称大觉金仙,诸菩萨改称仙人或大士……”
当着郑居中的面,他也不讳言,不仅刘昺的上书是他的主意,他还有更多的主意。
郑居中有些急了,赶紧插嘴道:“陛下!崇释者三分天下,多是愚夫愚妇,乱将起来,难以收拾!还是稳妥行事为好。”
郑居中当然不敢直接反对,就只能祭出拖字诀,希望消磨官家的奇思妙想。
赵佶瘪嘴,他也清楚这不是张口就能办到的事,既然宰相这么说,至少现在是没有可行性的。
他闷闷地道:“那增置道官之事,有何不妥?”
郑居中的说辞依旧委婉:“道学初立,根基未稳,再于道学中置道官,定会诱来寡学之人混蒙圣恩,到时道官中人良莠不齐,徒招士论非议。”
赵佶眨着眼睛想了好一阵,泄气地点点头,这事看来只能晚几年再说了。
“说到士论,达夫,你说……若是国家有意北事,士论会如何?”
想到另一件事,赵佶随口问道。
“陛下,北事未显,还是先观风色为好,况且西事正到紧要之时,国家无力北顾。”
郑居中后背顿时炸起一层汗毛,北方女直人作乱,辽国正焦头烂额,他身为宰相,又掌枢密院多年,这些动向自然了解,早年从辽国投过来的赵良嗣有什么建策也是一清二楚。官家忽然说到北事,自然是起了趁火打劫的念头,这怎么可以!?压住自己跳脚大喊不可的冲动,郑居中依旧高唱稳妥老调,
赵佶倒没生气,他也知军国事利害甚大,不能想当然行事,斟酌着道:“此事朝堂也该有所议定,至少找人去北面看个究竟。”
郑居中长拜领谕,却没有告退,沉默了好一阵,赵佶讶异地催问还有何事,郑居中下定了决心,吸气凝神,小心地道:“听闻陛下要遣嘉王提举皇城司……”
话没说完,赵佶终于恼了,拂袖道:“难道又有士论!?年前封三郎为太傅,也是士论纷纷,不还是平了么?哪来那么多鸦雀呱噪!?”
郑居中赶紧分辩说是怕乱了人心,赵佶却毫不在意,还改了语气道:“朕不是已立了太子,还能有什么乱的!?”
郑居中不敢再说话,心中却哀叹怎能不乱?二月时封三皇子嘉王赵楷为太傅,已摇动天下人心。太傅是什么?是太子之师,太子的兄弟去当太子的师傅,此举是何用意?
可官家却不听,还说赵楷书画卓绝,才学出众,即便是太子,也该虚心受教,都这么说了,臣僚们还能说什么?
封太傅也就罢了,可现在官家又要授赵楷实差,这已破了皇子不得任实差的体例,而且差使还是提举皇城司,这事关系更大。皇城司是什么职所?拱卫皇城,侦刺臣民,为天子耳目。不受殿前司节制。嘉王时刻宿卫官家身旁,对太子而言。意味着什么?说得诛心一点,这就是废太子之始!
谁让嘉王也是个书画精绝。才气横溢的人物,与官家如出一辙,深得官家宠爱呢?
郑居中哀叹之余,心中更回荡着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为何此时就没了富文忠(富弼)、韩忠献(韩琦)、文忠烈(文彦博)、司马文正(司马光)这等人物呢?只消有得一人,官家便不能如此恣意行事,置皇祚于险地。
赵佶还在发着牢骚:“天下事唯士论最轻!脱口便来,管得劳什子事?换这些只擅口舌之辈当国,看他们能整成什么样子!元佑时是什么情形。忘得真快!要事事顺从士论,就不须做事了!”
再不告退,就要衰圣眷了,郑居中正准备劝慰赵佶两句就走,一个小黄门匆匆奔进来,郑居中认得,这是梁师成的干儿子梁忻。
“官家,有人在银台司上书,厚厚一大本。不下十万字!”
这个梁忻是入内内侍省御药院最低一级的内侍黄门,但这只是他的品阶,本差是在皇城司。听他报说银台司的消息,自是专门在银台司蹲点。
“是谁?上的什么书!?”
郑居中顾不上对官家任用宦官监视银台司动静此事进谏。急急地问。万言书从来都意味着大事件,他身为宰相,自然更关心这事。
“是一份札子和一本书。札子叫《乞定西南事疏》,书叫《西南夷志》。札子奴婢已经唤人抄来,书的字太多。奴婢就看了个大概……”
这小黄门办事很仔细,一边说一边递上札子,再补充道:“上书人是泸南缘边安抚司机宜书写文字王冲。”
郑居中一怔:“王冲!?”
“王冲?”赵佶也很讶异,刚才正说到此人,接过札子,粗粗一翻,点头道:“字尚可入目。”
汴梁城南某处简朴宅院里,一个宽额朗目,风度翩翩的中年人翻着一本书,好奇地嘀咕道:“《西南夷志》……贤侄你既有心边事,为何不直接向王将明投书?”
王冲恭谨地道:“此乃国事,小子怎能以私相托?”
这里不是范宅,中年人也不是王冲的大舅。王冲没在右金吾街仗司找到管库房的大舅范寥范信中,那里的人说是去年就出外任官了,具体去了哪不清楚,让王冲很是遗憾。
大舅没找到,王冲就办第二件私事:送信,替宇文柏送信。眼前这个中年官人正是宇文柏的父亲,姓宇文名黄中,此时任起居舍人、国史院编修。【1】
宇文黄中审视王冲的表情,大义凛然之下似乎还有一层什么,暗道此子莫非是有高人指点,认为王黼此人不可倚仗?
再看手里的书,回忆儿子和成都家中人所述的此子所为,以及泸州事中的功业,叹自己还是以年岁论人了,有那等经历,能作出这些事,写出这本书的人,又何须他人提点?
王冲再问:“小子虽在银台司鼓噪,还是怕小吏坏事,扣下札子和书,舍人觉得……此事有可能吗?”
宇文黄中摇头道:“若是你弹劾王将明,或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倒有此可能,可你如此喧哗,上书又是论国事,就算小吏有心,主官也不能装作不知。我记得没错的话,这段时间值院的给事中是慕容叔遇(慕容彦逢),此人尚称清正,对了……”
宇文黄中嗔怪道:“贤侄既是十六密友,怎的如此见外,唤我五丈便好。”
“可惜了,若不是其父与邓家有杀子之仇,倒是一个女婿的佳选,二十一娘今年也十三岁了,待此子在太学挣得出身,正当嫁时。”
宇文黄中很遗憾地想着。此子相貌说不上俊美,却也秀气端正,兼之身材够高,还有少年老成的沉稳气度,是那种很容易让女子生出依赖感的好男儿。
儿子很推崇此子,这一年多来在信中所展示的见识和心性,也证明了这一点,儿子才智和心气本就不凡,能被此子折服,足以证明此子之能。而其孝行,还有在县学文案上表现出来的君子正气,更令宇文黄中看重,这的确是个才德兼具的人物。
只可惜,此子锋芒太甚,似乎身上缠了上天的诅咒,身边总是没好事。其父更是个任侠般的人物,与邓家结下了血仇。被杀的邓孝安是邓洵仁之子,邓洵武侄子,而他的兄长宇文粹中又是邓洵武的女婿。虽然他也鄙夷邓孝安为人,觉得此人是罪有应得,但他却绝不可能将此子招为女婿。那意味着与兄长决裂,尽管他也不齿兄长借邓家依附蔡太师之行。
不可能招为女婿,却不意味着他会拒王冲于门外。他对儿子与王冲的亲密关系没有意见,因此当王冲以子侄身份送信上门时,他不仅热情接待,还细细问起了王冲来汴梁后的行至。
“十万言书,守正你是又开本朝先例啊,这书……重点是说什么?”
收住飘飞的思绪,宇文黄中问。
对宇文柏的父亲不必用什么心机,王冲朗声道:“小子上书所言有三事,一是西南榷场,以铜代马,一是细定西南夷羁糜之策,一是深交大理,固鼎西南。《西南夷志》一书,便是为此三事而述。”
宇文黄中捻须沉思,许久之后才皱着眉头,重复道:“固鼎西南!?”
城西王左丞宅,俊美甚过宇文黄中的王黼拍着大腿,扯着嗓子地叫着:“去追回王德!不,直接请王履道再来府上!”
管家就在一边缩着脖子,他尊王黼之令去了银台司,本是要截王冲的上书,没料上书已到了给事中慕容彦逢的手里。听说那王冲还在银台司扯嗓子喊出自己要上书,惹得银台司大半人都知道了。再加之他是真正的上书,除了札子,还有一本厚厚的书,怕不下十万字,开本朝先例,再没一丝能截下来的可能。
管家本已绝望,当事主曹却笑眯眯地向他恭喜,还称赞他家相公会用人,会造声势,从主曹那抄来了札子和那本书的节略,他忐忑不安地回了府。
他设想过相公的许多种反应,却绝没想到,相公竟然惊得一跳三丈高,这副模样可从未见过。
“固鼎西南……这小子是献礼啊,好厚的一份大礼!”
使唤了下人,王黼翻着札子和节略,就在厅堂里来回踱步,此时他眼中喷射着精光,当真如金铁一般烁目。
“守正啊,固鼎西南……这是国策之变,非随口道来的小事。”
宇文宅中,宇文黄中摇着头,暗道少年人终究眼高手低。
王冲笑道:“五丈说得对……”
他眼里闪着自信的光芒:“正是国策之变!”(未完待续。。)
ps: 【1:没有查到宇文黄中何时改名为宇文虚中,不过据《宋会要辑稿》记载,政和六年他同知贡举时,依旧名为黄中。】
【最近更新很不规律,个人原因,还望大家见谅。】
第一百四十五章 洪流搏浪逆势志
“朝一百五十六年来,国策都在兵事上,澶渊之盟前重北,西夏兴后又重西,到如今,国策依旧偏于西事,南面……”
宇黄中斟酌着言辞,他推翻了之前的想法。王冲不是那种读书读傻了,只会夸夸其谈的赵括,参与过平定僰乱,管着僰人事务,是有实务经验的官员。作此惊人之论,肯定有更深的想法,他想让王冲把这些想法说得更细。至于王冲上奏的《乞定西南事疏》,毕竟是要在朝堂公开讨论的东西,自有另一套说法,不可能完全道出王冲的真实用心。
“不管是熙丰时开荆湖,还是崇观时茂汶和戎泸开边,与国而论,只是治疥癣之患,与人而论,只是入朝之梯。用过则废,无由深究。守正,你为何想到让朝廷变国策,转头向西南?”
宇黄中不提此策身的价值和可行xìng,而是直接追问王冲建策的动机,这正是一个朝臣该有的敏感。
王冲的回答也有一番斟酌,交情归交情,谈到政务,就要触及立场。跟宇柏交往那么久,对他这爹也有相当了解,与兄长宇粹中的立场有很大不同,并非蔡京一党,也没有刻意去抱哪位相公或宠臣的大腿,只是人心相隔,自不会贸然推心置腹。
“易曰,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王冲以周易相答,宇黄中赞许地点头道:“以鼎喻兵事,倒算贴切。”
这一段卦辞是周易里的鼎卦,字面意思是有了鼎器,以木生火。炖煮食物,才能祭祀,才能生养,人才能知事,才能立德。宇黄中也是蜀人,周易学得很深,明白王冲话里的意思。
朝立国一百多年,靠的是什么?兴科举,士大夫与君共治天下只是内在的一面。而外在的一面却是以武立国。一百多年来,先与辽人战,再与夏人战,少有安宁之年,国家六七成赋税都用在了兵事上。
君子之流从来都高举休兵止戈。有仁义便有安宁的大旗,对朝首重兵事这种状况尤为痛切。他们以为消饵了兵祸,少了这些耗费,就会国泰民安。可深谙国事之人却清楚,正是被兵事推着,国家才能把握住天下赋税和赋税的流向。缺了兵事,就如人体脉络堵塞。血液流通不畅,不是流向不该去的地方,以致祸国乱邦,就是脱离了国家掌控。造出异于国体的毒瘤。
兵事的轻重以及成败是另外一码事,“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这话用在此处也很贴切。王冲以鼎喻兵事,将之当作朝立国的根基之一。这一点认识已远超他人。朝堂里能将国事理解到这种程度的,以宇黄中的了解。恐怕不超过百人。而这个比喻,更与鼎下之火和鼎中沸水的水火之势相契,宇黄中心中的震撼,远胜面上表现出来的赞许。
见宇黄中不仅理解他的比喻,还赞许他的说法,王冲便进一步道:“小子所言之鼎,不止是兵事,更是外取之策。以小子观之,最多十年,西事将宁,到时天下太平,此鼎移去,无处安置,恐生内患……”
看着王冲年轻得过分的面目,宇黄中有了一股伸手去揪他脸颊的冲动,你真的只有十七岁?就连自己也是在州县和朝堂历职好几年后,才开始有了这种把握国事主脉的感觉,而你是从娘胎里就开始历练了?
可王冲之言终究是错了,不是想法有错,而是身份太低,没有接触到军国密要,不知形势之变。正因如此,宇黄中才没将王冲当作会掐指一算的异人。
“守正啊,你既懂易,当知天行健,时势时移。你只算到西事将宁,却没算过北事么?”
宇黄中淡淡地道,如王冲所说,童贯总领六路边事,今年还得宣抚河北河东大权,与西夏大打出手。就算场场败绩,也能把西夏拖死。何况童贯还算懂得用人,种师道、刘法、刘延庆、刘仲武等将帅也算知兵,别说十年,三五年内,西事就该有个结果。
可宇黄中还知道北面辽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