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唐神道 >

第118章

大唐神道-第118章

小说: 大唐神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走走也好。”袁天罡并没有什么挽留的意思,道人们的生活就是这样。随性自然,心想身随。毫不拖泥带水。对于道人们来说,每一天都是求道的一天,每一个念头都是探索大道的一个节点。阻人道路,便是阻拦了他的道心。“三洞

、四辅、十二类基本上已经接近收尾了。这五术也不用担心,山、医两术由风君子师侄和孙道友主持着想必也快要完稿了,至于命、相、卜三术和科道,咱们可以慢慢来,就算是道藏真的刊行于世了,恐怕这五术和科道也是不能外传的。”

黄俊明心知袁天罡说的没错。这原本的中华道藏的三洞、四辅、十二类马上要编纂完了,这所谓的三洞,说的是道教的三位圣人名下的经典,而这四辅说的是这三位道教圣人名下经典的“辅经”以及贯通三圣思想的经文。这些东西都是道教最核心最基本的东西,编纂起来并不费事,无非就是在注释上废了一番功夫,说起来也就是一个分门别类的汇编过程,所以说道也是相当的快。

而这十二类,只是一个统称罢了,

事实上这十二类中编纂的东西可不止这十二种,第一类本文类写的是经教的原本真文;第二类神符类说的是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第三类玉诀类比较困难是对当下所有道经的注解和疏义;第四类灵图类是以画图作为侧重点著作;并有谱录类、传记类、章表类等等,要是真正的细分出来,别说十二类,就是三十六类,七十二类也分的出来。

不过些东西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已经编纂了大半,那些比较具体的,需要重新注释新的意义的早就在黄俊明和袁天罡等人的组织下解释完毕,而剩下的那些部分,又大多是与这重新解释过的经典有所联系的,或者说是相重复也不得为过。所以接下来虽说这编纂道藏的任务还有一小半,可是工作量却减轻了不止一两倍。

除了这些之外的原本被黄俊明所总结发展的一门,也就是玄门,道教的基本教义。两愿,愿天人合一,登仙求道。愿济世度人,为德醒神。早都在编纂道藏之前书写完毕,这整个的道藏的编纂过程都是以这一门、两愿为基本思想结合而成的。而这也是最早传授给天仙宫学习的那些道人的知识之一。至于五术,山术的武功招数演练一番抄录就好,可以说没什么难度,但风君子被黄俊明一忽悠,打算从中找出一种最适合搏杀的套路。所以迟迟拖着进度不能完成。难道说,这风君子打算跟着后世某朝的黄裳一样,搞出一套绝世武功?恐怕就是这样的。而医术方面,可以说是目前已经书写的这些道藏中内容进展最慢的了,没办法,医术不比其他,这稍有不慎就是要命的事情,必须谨慎谨慎再谨慎的祛除原本道教医书中的驳杂,并适当的添加进去一些道经中没有的诊病方法,可以说繁杂的紧。不过还好,孙思邈还乐得其中。前些日子据说在某本不知道朝代不知道作者的典籍中找到了“种痘”的法子。这可让一心潜心医术的老孙同志欣喜了好一阵子。

———————————————————————————————————————————————————————

这几天研究了一下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发现之前写的很多东西都有出错,唉,知识面浅的悲剧不过如此。比如说之前写的火墙。这东西在秦朝就有了!

而今天所说的“种痘”早在葛洪时期就有记载,公元五、六世纪就已经发明了种痘之法,1500年中医正式公开著书介绍这种疗法。这时欧洲人对此一无所知,许多患者因此失去生命。中国种痘法西传后,1700年经土耳其传到英国。十九世纪初,爱德华。真纳发现了牛痘苗可安全预防天花。

263 大雪封山,道藏近半(完)

262大雪封山,道藏近半(完)

都说写书难,看书易。这道藏这种知识性的书籍更是如此,为了反复印证一个观点,往往都要前前后后看个好多遍,有时候这一句话在不同的典籍中又有多重解释。如果这句话在之前已经考虑到了之后的种种解释还好,若是没考虑到。那之前写的又要推翻了重写,可以说是繁琐的紧。再加上,有些典籍之间的思想稍微有点矛盾。要怎么将这个矛盾修正过来,又是一个相当的费神的事情,所以说这道藏在这两年时间能编纂近半,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

“老袁,你说咱们是不是有点急功利近了?”黄俊明突然对袁天罡说道。

黄俊明的突然出声惊得正在眺望雪景的袁天罡一个激灵。“急功利近?呵呵,仙师您想多了。”袁天罡显然对这黄俊明口中的急功利近有些不赞同,或者说有点毫不在意。“这急功利近嘛,倒也当不上,咱们是为了造福千秋万代。所以说这么做不算是急功利近。”

显然,在袁天罡的思想里这种和道教思想相悖的做法根本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一件可以青史留名的好事,这世上无论什么人都逃不了名利二字,殊不知这历朝历代某山和某某山之间的正统争执持续了几百年,殊不知某林寺为了一个名誉上的武林泰斗的位子挣得面红耳赤,这道家的恬淡。和佛家的宁静在什么时候都和这名利二字无缘啊。

黄俊明是理解这些人的功利心的,自己不也是这样么。所以停了袁天罡的回答之后也没有做出什么回复只是又换了个话题自言自语的说道:“也不知这雪,还要下个几日。”说着向前走了走,离开了道人们清扫出来的小道,向着山顶走去,只见这雪有那么两三尺的厚度,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的。还好道士服是要打绑腿的。倒也不会将雪灌进裤腿里。

袁天罡跟在黄俊明身后,也是一步一趔蹶的走着,直到跟着黄俊明走上了山顶。与黄俊明不同。袁天罡的身体比较大,走起来煞是费尽,这走到了山顶。早就有些累的发晃。更是出于对黄俊明这突然向山顶走来的不解。袁天罡稍微喘歇了片刻随后问道:“仙师。这天寒地冻的上山来做什么?”

“老袁,我只是觉得有些压抑而已,你看在这里能看到长安城的万家灯火,不正是散心的好地方么?”黄俊明没有来的压抑,让他有些烦闷,或许和这冬日里天干物燥,大雪漫天的沉闷气氛有关吧。这大雪纷飞连续几天,万籁俱寂有些宁静的可怕,这雪又是铺天盖地的落下,再加上本来就已经到了傍晚。弄得天地灰蒙蒙的一片。实在提不起什么好的兴致。

而这山顶正好能看到前方的长安城的模样。此时虽然大雪连天,可是已经接近年关,这家家早把大红灯笼挂了上去,虽说这雪天看的并不太清晰,但在雪花的缝隙之间看着长安城。倒还真有那么一种万家灯火的模样。

“仙师,又感伤了不是?”袁天罡远远地看了一眼长安城,随后说道:“记得几年前贫道路过洞庭,在那巴陵城楼上看到一副楹联,那楹联上写的是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现在想来。想必仙师您就是这种心情罢。”

袁天罡还是把黄俊明说的高尚了,万家忧乐在心头,这话在这大唐朝,无论安在哪个士子或是高层人物身上都是相当大的赞誉。但在黄俊明这,还真不是那么回事。“老袁,你又想多了。”黄俊明苦笑着说。“你看,那里是长安,灯火以太极宫最为密集,越向外灯火越稀疏。反过来看,像不像是四面八方的灯火向着太极宫的方向靠拢呢?若是今晚的寒风并不是这么凛冽,若是今晚月明星稀,天上地上两相辉映将是多么美好。”

“可惜,今夜风雪交加,是看不到明月繁星了。不过风雪终究会落下。”袁天罡接口说道。话已至此,老成持重的他早明白了黄俊明的担忧。

这场雪过了之后,贞观元年也要随之结束了,在接下来的贞观二年里,黄俊明可是下了很大的赌注的。比如说,预测蝗灾,比如说突厥战事,比如说山东氏族。这都是大事,基本上全都会积压在贞观二年当中,而其中又是一环接一环,若有任何一个差错,那就基本上前功尽弃了。

而这三者,又都依托在李世民身上,蝗灾若是如期来临,早就得到通知,并已经准备好了的民众们便不会对李世民不满,甚至还会更加支持李世民,让他这个皇位做的更稳。蝗灾过后,再利用蝗灾给民众们带来的高压,在突厥的方向放一个口子,让百姓们释放压力。一战定突厥。突厥一旦被灭国,那黄俊明想将道教走出国门,就基本上算是成了。又因为道人在谋定突厥的过程中出力甚大。也一定会给大唐的官员和高层们待来极深极好的印象。这两点,无论对于那长安城的皇家,还是黄俊明带领的道教都是双赢的。

而这两点又是基于天灾和外敌的外在矛盾。一旦这两件事处理完,内部的世家和皇权的权利矛盾,世家的垄断思想和道家的开放思想之间的矛盾又会摆到台面上。若是前两件事处理的得当,那皇家和道门这边积累起的声望肯定不能让世家占了大便宜去,若是前两件事失败了。皇家损,道门衰那是**不离十的了。而现在,道门和皇家正是那长安城中万家灯火最密集的那块,天灾,外敌,内患则是这外在的风雪。似比喻,但却十分形象。

“但愿如此吧。”黄俊明转过身,双手扬起,任凭风雪吹打在身上,脸上,向着苍穹,做出了怀抱的姿势。眯着眼说道:“老袁,知道嘛,自从来到大唐,贫道一直以为拥有了全世界!”

————————————————————————————————————————————————————

没动力啊,没动力。(未完待续)

264 前列县发盐

……前列县发盐

贞观二年元月十八,这一个火热的新年刚刚才算暂歇,天仙宫的道人们又向外扩散开来。('。)不比曾经,这次的下派只是医道出行,这新年一过,大家都吃好喝好,保不齐又是一阵病症的高发期。这些天仙宫的医道在经过一个月的高强度学习之后,正适合去处理这些不太大的病症,为自己积累经验。所以这自长安向外,大大小小的城镇总能看到青袍黄冠袖口绣着一个深红色的“医”字的天仙宫医道忙碌的身影。

对于天仙宫的这种时不常的利民方式,这长安城附近的百姓可以说是慢慢的变得习惯,不掏钱看病的方式可以说是让那些身体小有疾病的百姓欣喜了好久,时间一长之后,更是对天仙宫的道人们产生了感激之情。

这人嘛,多少都有些个病痛,医生,药物又是患者所期望的,很多百姓家境并不富裕。平日里身体不舒服,无非是一咬牙一跺脚的挺上一挺,这一挺要是挺的过去,那顶多也就是身体虚弱一下,可要是挺不过去,那就是要命了。这时候,一个感冒要是处理不好都能成为瘟疫。归根结底还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抱着挺着的心思,在加上营养跟不上,身体虚弱。时间一长了,整个人酒杯病拖倒了。到时候什么都晚了。

而天仙宫的道人们一下山,这种情形当即逆转了起来。天仙宫的道人们不像是医馆当中的医者。收费高昂。只要是来看病多少给两棵草药就权当是诊金了。这开药一起是全免费的。大家你拿一点药,他拿一点药。谁都感觉不到压力。这时候草药还是遍地都是的。百姓们又是淳朴的可爱,每次遇到天仙宫医道义诊,总会拿出很多草药,这样一来,用百姓们自己的草药给百姓们开药,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黄俊明刚从太极宫里出来,见天色还早得很。方向一转,向着长安城的西面策马跑了出去。天仙宫的位置位于长安东侧,这长安城的西面是个什么样子,黄俊明还真没走过。今天本来就是个清闲的日子,前来看看风景,那也不错。

顺着长安城向西跑了半个时辰,一个不大的村庄浮现在黄俊明眼前。打马跑进村口,却不见半个行人。这让黄俊明十分的纳闷,这大过年的,多少也应该有些走亲戚,串门子的人啊。这村子离长安城又这么近,怎么就见不到行人了呢?

黄俊明狐疑之下牵马顺着路向村里走去,这一走除了道路两侧的狗吠和鸡鸣,还真听不到半点声音。气氛诡异的让黄俊明有些警觉了起来。在村子中间有那么一个相当大的院落。看上去应该是村长家的住房。只是这门并不是顺着路开的。黄俊明走来只能看到一面院墙。待到绕过来,黄俊明可是被吓了一跳。

安西村并不大,只有一百二十户的人口。不过胜在离着长安城近,又在长安城西侧的路旁,往来的行人多少都会在这歇脚,生活水平可以说也是比较好的了。这从整齐的房屋和村长家的大院就看的出来。

黄俊明绕过来,只见这村中最大的院子却是个“凹”型构造,这凹下去的部分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人。一个个安静的抻着脖子向最里面看去,只是人太密。又高矮不同,黄俊明在最外是看不到里面的情况的。

好奇之下的黄俊明对着身旁的一位老大妈轻声问道:“大娘。这里面干嘛呢?看样子是整个村子的人都聚过来了吧?”黄俊明对着这位裹得严严实实的大妈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那大妈听到声音。用拢在袖子中的手搓了搓耳朵,狐疑的打量着黄俊明,见黄俊明身穿道袍,牵着马。眼睛忽然一亮。甚是亲切的抓着黄俊明的手说道:“这位小道长才来咱们长安要去东边的天仙宫挂牌吧?大娘跟你说啊,你们这些小道士啊,就该去天仙宫学习学习。你看着里面,就是两个天仙宫的医道再给咱们免费看病哩!咱们大伙啊,就稀罕这天仙宫的道人。你呀,可别学那些走街串巷忽悠人的道士,那些遭天杀的都侮辱了你们那身青袍。大娘跟你说啊。天仙宫的道人。。。。”

黄俊明听这大娘这么一说。顿时不知道是哭是笑,自己这一个天仙宫的大头头站在这却被人看成了想要去天仙宫挂牌的道人。不过还好从这位大娘的嘴中也是可以听得出,天仙宫的道人们在外面的声誉有多么好了。

见那位大娘一开口就有停不住的架势,黄俊明轻轻的开口说道:“大娘,小道也是天仙宫的,只是不是医道,是个文道罢了。这次下山主要是给别的宫观送信的,平日里在山上研究经典还真不知道这医道的师兄们在山下有这份成就。。。”黄俊明扯了一个小谎,还装作羞涩的挠了挠头。看上去还真有那么一份书呆子模样。

大娘听完黄俊明的话一愣,又是一阵喜笑颜开,拍着黄俊明的肩膀说道:“小道长,对不住了。嘿嘿,大娘我还真没看出来,原来你也是天仙宫的道人,不过你既然是文道,那一定知识广博!大娘问你个事儿,成不?”

“您说!”黄俊明连忙应承下来。

“是这样的。”大娘又将声音压低了一层,用相当轻的声音问道:“大妈问你,前列县是那个县啊?”

黄俊明听到大妈的这个问话不由得一愣。不敢置信的问道:“大妈,您慢点,您刚才说什么?我没听清!”

“大妈问你,前列县是那个县,刚才听前面那个医道对俺们村长家的儿子说,前列县正在发盐。俺也想去领点。只是不知道这前列县,到底是个什么地方。你说大妈我在这安西村也住了将近四十年了,长安城附近的县哪个不知道,这前列县还真没请说过……我没太监!

265 黄俊明的恶趣味

265

黄俊明的恶趣味

前列县发盐?!黄俊明听到大妈的这句话不由得有些头疼,如果西南写的是二次元的话,大家或许可以看到这黄俊明额头上的井字符和三条竖线什么的了。。

真的这前列县发盐这种想法还真让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