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沐轩子,万冥子迟疑半晌,这才开口说道:“可是我们师兄弟二人对商业并不熟知啊?”
就知道这俩人会是这个表态,黄俊明会心一笑,继续说道:“商业方面,你们不熟悉可以学么。没什么难的,等到你们去。商业的方面陛下会制定一个章程,你们按照章程去做就好。再说,你们去的目的中,维护商城大唐商人的利益只是其一,更重要的事情,却不是这个!”
去商城管理,主要目的不是商业,难道是。。。。万冥子在心中忐忑的给出了一个答案,不过又晃着头将这个答案晃出脑海,自己现在的身份已经是道士了。而不是什么皇家密探。这个想法肯定不对!
没等万冥子揣测完,黄俊明继续说道:“此去商城,你们俩有不同的分工,明面上要做的就是维护商家的利益,虽说是明面上的,但是你们也一定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别再外人面前落下什么口舌,也别在外面污了大唐的面子。沐轩,你基础扎实。去了商城之后,为师想让你传道。不管是我们大唐人,还是突厥人,贫道想让你在边境发展一批信徒,过些日子,贫道还会派一些道士过去,去突厥人的境内传道,你做好统筹就好。至于你,万冥子。。。”
黄俊明从沐轩子身上移过目光,转向万冥子。继续说道:“万冥子,你出身皇家密探,陛下和为师希望你在边疆做回你的老本行,多多留意突厥人的动向,传回大唐。。。。”
黄俊明滑没说完,却被满心震惊的万冥子凭空打断:“师尊,此事,恕难从命。北地突厥?弟子我去不了!”
黄俊明一听这话,眉头一皱,自己能派往突厥的弟子中只有这万冥子和沐轩子,万冥子又是自己计划之中的重中之重,怎么往日里干练的万冥子到这时竟然推脱起来”语气还这么的坚决。“万冥子,给为师一个理由!”
“师尊,非弟子不愿去那北地突厥,为国家做事。只是。。。。。。”万冥子似乎是下了好大的决心,这才咬着牙说道:“师尊可听说过赵德言?”
“赵德言?”黄俊明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可惜在他的记忆中并没有对此人产生过印象。
万冥子看着黄俊明的表情,知晓黄俊明并不知道这个赵德言。随即开口解释道:“师尊,赵德言是弟子的师叔,当年中原战乱,身为隋帝死忠的他恨极隋朝江山尽失,北投突厥,力求引突厥之兵马,光复前隋。由于我那师叔能说会道,又能力出众,被颉利可汗重用,若是弟子,北去突厥,势必某一天会和赵德言碰面,没准儿,会坏了事。”
“听你这么说?赵德言深受颉利的恩宠?”黄俊明不知在想些什么,摸着下巴沉思着说道。
“对!赵德言北投突厥之后,师傅就不在承认这个师弟了,但是毕竟还是有些感情在,对赵德言的行动十分的关切,赵德言在突厥为了加强突厥颉利可汗的权力,大肆改革突厥习俗,试图把咱们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在突厥推广。以加强颉利的**,同时政法严苛得罪的相当大一批人,不过正因为受到颉利的宠信,才一直都没有被杀。”
黄俊明听到这里,莫名其妙的乐了起来:“万冥,既然这样,那你更要去了!”
196 有赵德言在,何惧突厥?
196有赵德言在,何惧突厥?
赵德言这个名字虽然在历史中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在黄俊明这个现代的道士耳中也是毫无半点印象,可听万冥子这么一说,黄俊明这心,就跟吃了蜜糖似的,这个甜啊
赵德言是不是忠于前隋,这不诗什么重要性,要知道,前隋的萧皇后还带着玉玺在突厥里伺候蛮夷呢。重要的是这赵德言竟然自不量力的力求使突厥改革,改革成汉人的样子,这怎能不让黄俊明心花怒放的赞扬这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白痴?
突厥是什么?突厥是游牧民族,是地广人稀上随着牧草和水源不断迁移的民族,单单这一点就使得突厥的各个部落对于单于只是名义上的遵循,一直处于游牧状态下的突厥人哪能用管理汉人的方式去管理?尤其是这赵德言竟然还想加强颉利可汗的**。突厥本来就已经习惯了极度松散的生活,加强**势必严苛法度,聚拢民众,可这样一来改变了突厥人的生活习惯,把民众都聚拢起来又不利于放牧。突厥不乱就怪了!
黄俊明想及至此,甚至都有了仰天大笑的冲动,有这赵德言在?何惧突厥?保不齐隔个三五年六七年的,突厥自己就乱了起来。
万冥子丝毫不理解黄俊明所说的,既然赵德言在那里,自己更应该去了的意思,见黄俊明满脸的喜意。不明所以的他忍不住出声问道:“师尊,弟子这一去保不齐就被认了出来,您却说弟子更应该去。这。。。弟子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是吧?”黄俊明现在的心情不错,喜笑颜开的对着万冥子说道:“为师问你,你是不是大唐子民?”
“万冥自从十六岁出师之后,就随着陛下南征北战,怎的就不是大唐人了?!”万冥子对黄俊明的这一问深感恼火。似乎是黄俊明侮辱了他一样,若说是不是大唐人,像万冥子这些曾经从事密探工作的人群最是敏感。刀光剑影中来来回回不知多少次了,却没办法像那些出征在外的军汉们受到民众的敬仰,就算死了。也没有半个名分。泯灭在历史之中,甚至在史书上也从来不会去记载他们做了什么,他们给大唐带来了什么,使大唐赢得了哪场胜利。所有的光鲜全都是出征的将士们的,对于他们只是日以继日的在黑暗中重复着生死之间的生活,若说他们不是心向着大唐,那他们是怎么在这日以继日的煎熬中生活下去的?若说他们不是大唐人,那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又是为了什么?可以说,他们比其他人更坚信自己就是那个世界之中被称作大唐的那个国家的一个子民。
“万冥,为师没有其他意思。无需多想。”黄俊明知道自己这问有些不恰当。但也没有去道歉。身为师傅对徒弟,只需要点一下就可以了,一句没有其他意思便已足够:“为师觉得,你我都是大唐的子民,自然明白我大唐的为政方式。你仔细想想那赵德言用咱们汉人的方式去让颉利管理匈奴合适么?要知道,每一种为政的架构和方式都是适用于单一的地域的,你想想突厥如果实行了咱们的统治方法会造成什么样的乱子?”
万冥子也不是笨人,听黄俊明这么一解释,脑海中就勾勒出了突厥人在赵德言的观念中生活的样子,对于黄俊明让他去的原因也明白了一些。突厥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散乱的名义上的国家,而大唐呢?则是炎黄大地上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下来形成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之所以好管理就是民众们守着固定的田地来生活,来发展,一切都是基定在一屋,一地,一犁之间而形成的生活习惯,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国人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守土守地的观念。同样的,民众们只要有的吃穿,不会过多的想些其他的问题。所以说,自有了国家以来,除非是天灾,战乱,平常时候百姓们是不会让当权者操心的。
可是突厥不同,突厥说起来除了草肥牛羊壮之外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轻工业没有,重工业。。。修个兵器也算重工业?基本上突厥人就是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与汉人斗,互相之间的内斗。斗来斗去其乐无穷啊,这么一个充满了争斗的国度,民风剽悍,管理起来相当的困难。基本上都是桀骜不驯的主,说是承认某人为可汗,单于什么的可以,出去打仗,有利益可以,没利益谁去?而如果可汗,单于想要加强手中的权力?开玩笑,先打过一场再说。至于法律?突厥什么时候有过法律?突然弄些法律出来,那突厥人不炸庙就怪了,逼急眼了弑父杀兄的主法律对于他们来说还不如一头羊重要。
所以说赵德言肯定在突厥讨不了好去,忙的焦头烂额都是轻的。再说赵德言想在突厥实行汉人的政策,也毕竟知晓商人之间互通有无的重要性,突厥没有的东西,大唐有,没法打仗去掠夺,那只有买卖了。所以既然他在突厥实行汉制,那绝对不会去阻碍商城的发展,同样的也不会去关注万冥子这个所谓的师侄,道士是什么样的职业,只要是汉人没有不明白的,正因为人们对道士的这个固有思想,万冥子才更加的安全。
197 怕鬼的李承乾。
197怕鬼的李承乾
万冥子虽然平日里不吱声,不蔫语的但一谈及国家情报方面,却是敏感的厉害,慢慢的就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若是自己去了这商城能做到什么,会给大唐带来怎样的利害关系的画面,几番思量之后,突然发现这事还真的可行,按照黄俊明所说的,用身为道士的他和沐轩子去管理商城,这样一来除了极个别的特殊状况,他们两人绝对是安全的。另外,对于在突厥这个大唐的宿敌中取得情报,传递情报也是相当容易的很,万冥子有理由相信,这大唐没有第二个人比他更适合去这商城做情报方面的活动。
况且传教和对外掩饰自己的目的还有沐轩子这个对于道教经典相当熟知的人在,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可是相当的高,而且听了黄俊明的点播之后,万冥子对赵德言这个师叔的存在也毫无忌惮之心,或许,正因为有赵德言的存在,万冥子更能借着赵德言在突厥境内改革的这股风,把任务发挥到极致。
“师尊,不知我和沐轩子师弟什么时候动身?”想通了的万冥子对着黄俊明问道。
黄俊明看着自信满满的万冥子,轻轻地挥了挥手:“为师叫你们来,只是将此事提前告知于你们,让你们有个心理准备,具体什么时候去,还要看陛下的意思,沐轩,你虽然对道家经义不如葛彦麟熟悉,但也够用了。同样的听说你是边境大户人家出身,对突厥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日子,你要在苦研经义的同时多多主意商业中的一些运作方式,同时在弟子中挑选十名对经义比较了解的适合去突厥传教的道士。做好培训,有时间为师也会去指点的。”
黄俊明歇了口气,继续说道:“而万冥你。也要将道家经义这方面下些功夫,在为师的这些弟子中来说,除了李元亨之外。也就是你的身份最为特殊。不过此去突厥,起码要做到大面上过得去,可以应付的过来突如其来的刁难等等。要知道儒家一直以来都以入仕作为最终目标,你们这一去,也就等于是开了道家入仕的一个先河,不明所以的士子们很可能会添乱找麻烦,沐轩子的知识为师放心,可你的。。。。还是差了一些。另外,你和沐轩子一样,也在天仙宫内找十个弟子,到时候与你同去,不过沐轩子带的弟子为了传教。而你带的弟子则是为了有一定自保能力,十个人不多,但是用的好了也是一把利刃。”
远去突厥这个构想在一点点的摆在了台面上,由于当时在签订渭水之盟的时候已经有过约定互不派军,所以万冥子。沐轩子怎么在瞬息万变的唐朝和突厥的边境保障安全传教,安全传递情报,也是成了首要的问题,虽说李世民会派遣一些人保证两人的安全,可是那再怎么说也是李世民的人,作为主要策划者的黄俊明。也是要下功夫保障整个计划的顺利进展的。
看到万冥子沐轩子表示都已了解,黄俊明轻轻地挥了挥手让两人退了下去,这积压了这么久的商城一事,在道教之中的头总算是开了,现在能做的就是等了。
话分两头,黄俊明很长时间没有注意的小权贵们其中的李承乾已经三天没有来天仙宫修业了,说实在的,在天仙宫修业可是让这写小权贵们的父母相当的意外,这些小权贵们大多都没有经历过战乱,整日锦衣玉食的生活早让他们又写了飞涨跋扈的苗头,甚至说即便不是嚣张跋扈,也有这样或是大洋的缺点,但是自从将这些小权贵们放到了天仙宫,他们的父母不会再在这些小孩子的身上费心,相反每隔上五天放学回家的时候,父母们更是在小权贵们的身上看到了孝义,看到了稳重端庄,早先的那些轻浮早都不知道被消磨到什么地方去了,可以说天仙宫作为小权贵们的幼儿班相当的合格,起码对于大人们来说,从这些孩子的身上终于感觉到了功勋字第该有的行为处事的方式。
更不用说这些小孩子在天仙宫所学到的那些知识了,无论是数字还是汉语拼音,都让这些大人们欣喜若狂,甚至偷学起了小孩子们在天仙宫学到的知识。三字经黄俊明早已传下,只不过小孩子们还没学完,对于这些还没学完东西,小孩子们也不好意思拿到父母面前显摆,所以说三字经还没造成那么大的影响,也间接的造成了黄俊明的清闲。
李承乾作为所有在天仙宫修业的小孩子中身份最高的一个,可以说是相当让晓露这个天仙宫幼儿园唯一的阿姨相当满意的孩子之一。往日里风里来雨里去从没请过假的他,这次却请假了三天了。按说天仙宫的医疗水平照比外面还是强一些的,可谁让孙思邈沉浸在编纂道藏时找寻出的一份份孤本医书当中不能自拔,李承乾也只好在御医的调养下静静的躺了三天。
其实说是生病,也不太恰当。准确的说李承乾是受到了惊吓,小孩子嘛总是畏惧那些鬼鬼神神的东西,虽说天仙宫内很少谈及鬼神,但这皇宫可不一样。人都说李建成,李元吉被李世民杀了之后心有不甘在太极宫内不愿消散,李世民一家子住的东宫更是李建成久久不能忘却的地方。
李建成,李元吉对于李承乾来说只是伯伯和叔叔,若论交情还真没那么多。可李建成,李元吉都是有儿子的啊,还不止一个,这些孩子曾经都是李承乾最要好的玩伴,却在玄武门事变之后全被李世民砍了头,李承乾也不知怎地,在睡觉的时候被屋外的风声所惊醒,很自然的就想到了鬼神方面。可这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尤其是马上就要睡觉的时候一下子想起了这些,晚上怎能不做噩梦?
结果在朦胧中,李承乾就觉得那些儿时的玩伴,那些伯伯和叔叔的儿子,一个个抓着被砍掉了的脑袋,甚至还滴着血。一步一步的走向他,嘴里呼喊着要与他一同玩耍,一个几岁的孩子见到这种情形怎能不害怕?可是在睡梦中怎么呼喊都是喊不出来的,只能默默地将这个梦境过完。于是我们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大儿子,未来大唐王朝的继承着李承乾小朋友被吓倒了。
可孩子总是不好意思说出自己被梦中的情形吓倒的,再说将梦中的情形说给他人听,李世民会怎么想?人可是李世民杀的,李世民愧疚的时候李承乾也看在眼里,李承乾虽然年纪小,但还是知道什么事能说什么事不能说,一来二去之下,也就真的病倒在了床上。
“太医,程乾的身体怎么样了?”长孙皇后坐在李承乾的塌边,一脸急切地对着一个白发长须的御医问道。
那太医一手切着李承乾的脉,闭着眼,好似在思索。听到长孙皇后发问迟疑了半刻,这才摇着头说道:“殿下气血不稳,好似受了什么惊吓,下官也只能开些个安神的方子,只是殿下若是不能解开心结,恐怕收效甚微啊。”
“这。。。”长孙皇后很想再次对着太医问些什么,可是历来聪明的她也知道,这太医既然如此说,那他也就只能做到这个样子了,按太医所说,只有让李承乾自己将自己受到惊吓的原因说出,再加以开导就可以,但是能让皇子受到惊吓的物事怎能让太医这个外人知晓?长孙皇后只好暂时压住了焦急的心思对着太医说道:“那就有劳王太医了,一会王太医跟着门外的太监去内府取一贯钱吧,算是本宫的赏赐。”
待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