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明末当皇帝-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情也不是不行,只是不知道美惠子小姐有什么特长或者学识能够教给这些学子的?”项玉并不想美惠子出去抛头露面,主要还是碍于他日本人的身份,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他的这番苦心美惠子本人并不了解,她想了想,之后坚定的说道:“我可以给她们上礼仪课,甚至还可以教她们茶道、制作饭团,我还会·····”松下美惠子说了一大通,项玉听后心里一阵无语,他要的是人才,你这全是生活方面的技能与知识,不过好像松下美惠子所说的这一些东西也确实要加以考虑,项玉并不想要像后世那样的应试教育,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特长,而不能够强迫着他们去接受一些他们或许不感兴趣的东西。
而且女孩子学一学美惠子所提到的这些生活方面的知识,或许更加有用,要知道一个母亲带给孩子的影响可是一生的,给了这批女孩子良好的教育,等到下一代的时候人口整体的素质绝对会有很大的提高。
想到这里项玉终于同意了松下美惠子的要求,答应让她进入女子班去教授女子各种生活技艺,松下美惠子自然是十分高兴,忙不迭的赶回府去跟小玉分享这一个好消息。
自从那日峡谷之战之后,梁国的俘虏们都被关押在明军设在城外的战俘营里面,项玉今天终于才想起了这件事,这才有空过来看上一眼。
梁军总人数为一千五百六十八人,被击毙了三百七十六人,伤兵有三百五十余人,剩余约八百余人全部被关押在此,包括他们的主将夏立,不过此时他已经没有了他作为一军主将的待遇了,跟着一帮大头兵们关在一起,每天只供应两顿饭,吃都吃不饱,一个个都饿得躺在营地里面动弹不得。
其实这并不是明军虐待这些俘虏,这在各个朝代的军中都是如此,几乎成为了一道不是明文的规矩,俘虏每日只能供给两餐,让他们不至于饿死,但是一定不能使他们吃饱饭之后有力气逃跑。
这一战中没有一名梁军士兵逃窜,为的就是保密,防止他们讨回台南去想冯信报信,所以对于这些俘虏,明军的看管自然十分严苛。
可是老是关着他们也不是个事,不仅浪费粮食,而且还要消耗掉明军一部分的兵力,所以项玉这次来战俘营就是想要看看俘虏们的情况,看看是不是可以将他们送到矿山上去,至少也要发挥一下当苦力的潜质吧!
项玉在亲兵的护卫之下在营中巡视了一边,这些士兵们一个个脸上都有惶恐之色,见到明军大队人马都显得十分紧张担忧,项玉心里面就有底了。
项玉下令让士兵将这些梁军俘虏全部集中起来,带到校场上去,他登上校场的嗲将台,扫了一眼底下的众士兵,用威严的声音说道:“冯信此人背信弃义,背弃了延平郡王,霸占了王爷一手开创的大好局面,又挑起明军内部的纷争,先是杀死林凤,然后大战刘国轩,之后又吞并吴豪的地盘,他对汉人自己的战争打的极为热衷,但是当整个国家被满清鞑子侵占之时他做了什么?他竟然向鞑子们俯首称臣,还自封为梁王,试问,这样的不忠不孝不义之人还值得你们在场的每一名士兵们效忠吗?”
“不值得!不值得!”明军士兵们十分配合他们的主将,项玉话音一落,他们就齐声高喊,吓得校场中间的八百余名俘虏瑟瑟发抖,开玩笑,谁他么在别人的枪口底下还笑得出来。
项玉又扫了底下的俘虏们一眼,见好些个梁军士兵已经在小声议论了起来,心里不由有点得意,看起来自己的策反似乎是奏效了,不过现在还只是刚开始,好戏还在后头。
“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人都是从福建、浙江乃至祖国大陆的各个省份过来的,都是跟着国姓爷南征北战打过鞑子的,我问你们一句,你们参军是为了什么?或许有人会说,我家里穷,参军是为了混口吃的,你们先不要笑,这样的士兵肯定是有的,其实也没什么好笑的,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填饱肚子穿的暖和,晚上能睡上热炕头,炕上有个如花似玉的娇羞美娘子吗?”项玉的话引起了下面梁军士兵们的一阵哄笑。
项玉自己也笑了,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的理想跟你们也差不多,能吃饱饭,穿暖衣,还要有一个温暖的家,这些都是人之常情,谁都会有这样的追求,但是我跟你们可能不同的地方在于,我想要全天下的百姓们都能够吃饱饭穿暖衣,能不挨冻不受饿,可是真的要实现这一点难不难?实话说,很难,满清鞑子们刚入关的时候有多少人?不过十来万人!咱大明朝有多少兵?一百多万,加上乱贼李自成、张献忠等等一干人的军队,足足有近四百万之多!为啥咱打不过满清鞑子?显是祖大寿,接着是洪承畴,然后再是吴三桂,汉人们一个个争相恐后的投向异族,加入到了对自己同胞残杀的暴行之中,我想这或许是我们会失败,会流落到这般地步,孤悬海外,离家千里!”
其实说起来,明朝的灭亡有很多原因的,当然不像是项玉所说的这么简单的,但是这些士兵们哪里会明白这里面的那些道理,他们被项玉的一番“肺腑之言”感动的不能自已,许多士兵连眼眶都红红的。
第九十四章安置俘虏
“现如今,我大汉民族数千年的大好河山已经完全被异族占据,老百姓们被压弯了脊梁,在鞑子眼中汉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他们强迫我们的同胞削发,还说什么留发不留头,试问,在场哪一个弟兄的身体不是来自父母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相信大家也都有听说,满清鞑子他们自然也知道这些,但是他们还是强迫我们非得剃头,这是为何?是要从精神上摧毁我们,让我们身身世世做他们的奴隶!”
“太祖当年起兵法抗蒙古人的时候不也是因为他们视我们汉人为猪狗,将我们不当人看吗?太祖起于微末,我们今天还有粮有枪,比起太祖起事之时要强上千倍百倍,我们如今更加有机会成功,只看兄弟们你们有没有这个想法,我把话撂在这里,谁愿意跟着我干,跟着我打鞑子,我项玉就把他当做兄弟看待,不愿意跟着我干也没什么,但是若是谁敢回去继续在那汉奸贼人冯信的手底下卖命,那可就别怪我们下次遇见时我心狠手辣了!”项玉说完,眼睛直直的盯着夏立看,看的夏立浑身上下一身冷汗。
项玉的话说完之后引起了梁军士兵的一阵骚动,士兵们议论开了,这时一名士兵走了出来,大声喊道:“将军,我牛三愿意跟着您打满清鞑子,请您收下我吧!”说完泣不成声拜倒在地,项玉能理解他的感受,连忙走下去将他扶起来,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好样的,我很高兴你能够加入我们的队伍,你要相信我,总有一天我会带着你们杀回大陆去,将满清鞑子全部赶跑!”
牛三眼眶红红的,重重的点了点头。
有了一个人带头之后,梁军士兵中那些有意投效的士兵纷纷站了出来,愿意加入明军,自有明军一一接受,各有安排。
有人愿意,自然也有人不愿意,校场内陆陆续续被领走了一批愿意加入明军的梁军之后,目前还剩余大约三百来人,项玉微微皱眉,这个比例比他之前估计的要稍微多上一些,令他有些困惑。
“你们这些人都不愿意跟着本将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吗?”项玉还想再争取一下,毕竟这些人都是当过兵打过仗的,比起明军自己重新招募和训练要省时省力的多。
“启禀将军,小的们原先本不是军中人士,在此从军实属无奈,小的们的祖上很早之前就来台湾定居了,我们本是台南一带的华人,被冯信强制性的征了兵,这才吃起了军饭,小的们这个时候只想着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不想再从军打仗了,请大将军放我们回去吧!”这人说着便拜倒于地。
其他人都一起拜倒在地,一齐喊道:“求大将军放我们回家吧,我们不想打仗了!”
项玉这时也有点为难,这些人或许确实是被胁迫加入的梁军的,但是如果就这样将他们放回去很有可能就将基隆这边的情况泄露出去了,按照项玉之前估计,夏立这边打掉之后,冯信那边至少有半年的时间没有这边的音信,等到半年之后在派兵过来,那时候的明军肯定比今天更加强大,或许就不再会害怕梁军了。
但是如果立马将这些人放回去,他们一旦走漏风声,那么基隆城就立马又会受到战争的威胁了,所以经过一番思考之后项玉最终决定这些人暂时不能放,至少要在基隆城这边扣押上一年的时间。
“你们想回家我也能够理解,我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所以我答应你们,我将放你们回去与家人团聚!”项玉的话惹得梁军士兵一阵欢呼,他们一个个欣喜若狂,每日每夜就像是经历生离死别的煎熬一般折磨着他们。
“但是!”项玉将这两个字咬得特别重,“我想提醒你们,就算是我现在将你们放回家去,冯信一样会再把你们抓去从军,或许还会因为大军的全军覆灭而你们的逃回而将你们列位逃兵,加以杀害,所以我现在不能放你们回去,你们先不要激动,请听我说完,冯信失道寡助,早晚会一败涂地,一年!只要一年的时间,我就同意你们回家去,但是在这之前,你们需要到我的工矿上去,替我打工,我不会让你们白白劳动的,我会支付你们一定的报酬,到时候你们可以带着钱财回到家中去,也可以留下来,留在基隆这边,我会派人将你们的家属设法接送过来。”项玉说完之后,下面的梁军俘虏们自然有些失望,不过项玉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且古往今来,坑杀俘虏的事情实在是稀松平常,他们这时倒不敢放肆,虽然要去矿上上工,但是至少会拿到一定的报酬,所以梁军的俘虏们经历了最初的失望之后,渐渐地平静下来。
这批人中还有梁军的一众将领,这些人自然是无条件的全部上到矿上去了,如此一来明军铁矿和煤矿上面的工人数量就能得到增加了。
自从将难民们全部安置妥当之后,难民中就很少有人愿意到矿上去工作了,毕竟矿山距离基隆城实在是太远了,加上项玉根据难民一户的人口数分派了一部分田地,因此他们便更愿意安定下来经营自己的田地,而不愿意外出上工。
所以之前的矿上几乎都是日军的俘虏在打工,说起来也是真的惨,日军已经在矿上整整工作了一年的时间了,长达一年的时间使得日军战俘个个晒得漆黑,就像是非洲来的黑人一般,不过日本人也确实是十分温顺,他们从不闹事,每天按时起床上工,吃饭,睡觉,生活的十分规律,这倒使得明军的监工们对他们渐渐有了一点同情,这个时候中国人还不怎么憎恨日本人,后世的诸多惨案也还没有发生,日本经过万里朝鲜战争之后一直对东方的这个大国心怀敬畏。
明军士兵将日本战俘的变现汇报到了项玉这里,项玉也有点吃惊,日本人看上去并不像是在被逼迫着进行工作,而是像是自愿一样的上工,项玉找来几名日军士兵加以询问,原来日军士兵认为他们的劳作是换取自己公主的平静安全的生活,而且公主也鼓励他们说明军很快就要送他们回去,所以他们觉得每一天都充满了希望,这个希望就是可以回到祖国和家人团聚。
项玉听后沉默良久,或许日本人本身并不坏,至少这些士兵们不坏,他们只是统治者手里面的工具,又或者说他们只对强者心怀敬畏,对于弱者就恣意欺凌,项玉决心要改变这个民族,改变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华大地在另一个时空所遭受的磨难决不能在这个时空再次发生。
日军俘虏因为他们的良好变现,使得明军对他们的待遇稍稍有些提高,不仅提高了粮食的供应量,而且丰富了食品的种类,并且一改之前的全年无间断的劳作,改为一周工作五天,剩余的两天的时间进行轮休,还对表现优异的士兵实施宽免,准许他们在休息日进城去购物。其实长时间的高强度的劳作使得许多士兵这时候都身患疾病,项玉也不想他们在船造好之前就全部因病而死,这样他对松下美惠子那边就不太好交代,而且改善这些日军的待遇也是他为日后的布局埋下一个小小的棋子。
明军目前的发展进展很快,由于难民全部安置下来,部分剩余的劳动力开始富集起来,明军自己也招募了不少工人,铁矿厂,军械所都进行了招募,以扩大产能,经过长时间的适应之后,军械所里面这时候新式子弹的产量已经提高到了每天一千五白发了,这一数量已经足够满足明军士兵的训练强度了。
项玉深知好的枪法都是通过子弹喂出来的,加上这个时候火枪的射速又低,所以提高射击精准度就变得十分重要。
不仅是新式子弹,连燧发枪的产量也得到了大大提高,每月产量能够达到一千支,这已经大大超出明军的日超消耗所需的替换了,所以生产了一阵之后,项玉便让他们试着抽调一部分人力投入到明军自己铸炮的工作中去,项玉一直以来想要建立的三处炮台目前已经提上日程了,初步估计建设三处炮台需要军械所制造至少一百五十门火炮,要知道一门火炮从铸模到熔炼耗时很长,所以这将是一项漫长的工作,考虑到渐渐发展起来的海军随着战舰和人数的增多,作为海战利器的火炮的需求自然更加庞大,所以落在军械所身上的担子确实很重。
不过好在明军有两种现成的样本,一种是之前缴获荷兰人的火炮,一种是缴获日军的火炮,这两种火炮要论先进程度,日军的火炮自然无法和荷兰人的火炮想比,不仅射程更近威力更小,而且重量重的吓人,从心里来说,明军更想仿制更加先进的西洋火炮,但是由于缺乏技术模具,这项工作变得困难重重,不得已只能先根据日本方面的铸炮技术人员的帮助,先试制日军的火炮,在这一过程中再慢慢改进。
第九十五章百年海军
最开始的时候中国古代制造火炮是采用的打造法,这一方法要分好几个步骤,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产量很低,所以除此之外最常采用的是铸造法,军械所定下来的方法就是铸造法,铸造法比起打造法的好处是速度更快,制作的更加标准,次品率要稍稍低一些。
铸造法的基本步骤为以下几点,第一步是制模。用非常干燥的楠木或者杉木,按照炮体的样式,制成炮模。炮模的两头要长出一尺来长,做成轴头,轴头上加铁转棍,然后将炮模安置于旋转架上,以便旋转上泥。
第二步是安装炮模和模心。炮模轻的有几千斤,重的可达上万斤,炮心也十分沉重。要经过简单的机械的帮助,才能够安装好。
第三部就是选择炮身的炼料配料。不管是生铁还是铜,都需要经过提炼,以去除杂质,然后将它们浇筑成三五斤重的小薄片,等着浇入大炉内铸造。
第四步就是化铜(铁)浇注。将精炼过后的铜铁原料放入预先砌好的灶池形化铜然后用大火冶炼成,使之融化成汁,然后引出铜汁,渐渐放入炮模内,等注满木模,就算是浇铸完毕。
第五步是起心。待炮模铸成3天内,将模心摇松,第五天将模心取出,七八天将土挖开,再把炮放倒,将模子上面的泥去掉,打扫干净,检查炮身。
第六步就是查看炮膛,判断一门火炮的炮膛的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它的膛内是否光润,膛内光洁才是好炮。
第七步是齐口,铸好炮之后,要将炮身前面的饿凹凸不平磨平。
最后一步是钻火门,按照内膛的比例在炮尾合适的部位钻好火门,然后将火炮安装在炮车上面就可以参加战斗了。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