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衙内 >

第319章

重生之衙内-第319章

小说: 重生之衙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人民医院的时候,柳俊很随和,没有摆什么架子。那是因为医院里都是些普通干部,最大的“官”也就是李义山这个副科级的教委副主任。“官威”不是在这些普通干部面前摆的。但现在是小范围之内,大家挑明了身份,石重几个就是以“下属”身份,前来“谢罪”的,却不必太客气,该摆的谱一定要摆足。

果然,柳衙内这么一摆谱,石重等几人居然都神色稍和。

官场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领导肯板下脸来训斥你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事还有商量的余地。设或领导笑眯眯的,情况往往就大糟特糟了。

人家那是下定决心要拿下你了,这才不想跟你废话。

“财政局那边,应该也有些小手段吧,麻烦石县长跟他们说说。我希望这三十五万,能够一分不少,全部用在七岭冲中学的老师和学生身上。”

柳俊一番话,顿时让钱平大为感激,觉得柳衙内这人,果然体谅下情,是个好领导。不怪人家年纪轻轻,就能上到副处。

石重连连点头:“好的好的,我一定会跟他们转达柳部长的意见……哎呀,白部长,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古英雄出少年啊……我们当初在学校部的时候,嘿嘿……”

石重这话里有玄机。

柳俊换上了笑脸,说道:“这么说,石县长以前也在学校部工作?”

白杨微笑道:“石县长是我的老领导了,我刚到学校部的时候,石县长就是学校部的副部长。”

敢情是有这么一层关系在里面,难怪白杨会出面给他们牵线搭桥。

“呵呵,白部长这是抬举我呢。实话说,你两位才是学校部……嗯,应该说是团省委百年难遇的奇才,我们团省委的历史上,可从来没有这么年轻的部门领导搭档的。”

石重这话,有奉承的意思,也含着很真诚的感触在里头。

放眼全国,像柳俊如此年轻的副处级,亦是屈指可数,凤毛麟角。

既然提到了老同事的关系,柳俊就更不能板着了,微笑说道:“石县长太客气了。白部长当然是百年难遇的奇才,至于我,就不敢当了,就是运气好一点罢了。”

白杨白了他一眼,嗔道:“就知道耍贫嘴!”

石重等人就呵呵地笑着。

“石县长,其实这个事情,只要按照正常的程序去运作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辛苦你们几位跑这一趟……我希望你们能给七岭冲中学多一点关注。他们确实挺不容易的。”

“是的是的,请柳部长放心,我们一定会办好这件事情,保证七岭冲中学明年上半年如期竣工,下学期一开学就投入使用!”

石重像是表决心似的说道。

柳俊这么说,就等于此事到此结束了,大家都是长长舒了口气,今晚上这趟真不白来。

……

“菲菲啊,现在都在忙些什么呢?”

送走石县长一行,白杨拉起了严菲的手,微笑着问道。

“设计服装!白杨姐姐,准备参加明年香港举办的春夏时装设计大赛呢!”

几个月前柳俊陪同严菲去南方市领取了那个设计比赛的金奖,拿了一个证书、奖杯和五千块奖金,严菲高兴得什么似的,现在更是信心满满,要走出国界,迈向世界了!

柳俊曾私下里问过胖大海,为了这个金奖,花了多少钱,胖大海笑着说不多,就一二十万而已。柳俊便很高兴。明年多花点钱,让菲菲在香港的设计大赛上再夺个金奖当非难事。

“呀,我们菲菲真厉害!”

白杨便摸摸严菲的脑袋,由衷地夸奖道。

严菲就翘起可爱的小鼻头,很是得意。惹得白杨咯咯直笑。

两个女子嘀嘀咕咕,柳衙内却坐在那里,一口一口喝茶,双眉微蹙,似乎在考虑什么问题。

“小俊,想什么呢?”

白杨笑着问道。

“嗯,我在想,易寒的事迹,应该好好宣传一下。像他这样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肯兢兢业业扎根山区,教书育人的可不多。可以竖立为正面的典型了。”

柳俊沉吟道。

白杨一听,脸色便严肃起来,点了点头:“这个意见我同意。这对时下的年轻人,特别是在校的大中专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我们在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应该多宣传这样的模范人物。”

柳俊却又皱起眉头不说话了,伸出两根手指在茶几上轻轻敲打。

白杨正要说话,严菲连忙拉住了她,轻轻摆摆手,压低声音道:“正在想问题呢……柳叔叔考虑大事的时候,也是这个动作!”

白杨不禁莞尔,也低声答道:“连这个动作都学得一模一样?”

严菲便点点头,抿嘴一笑,望向柳俊的目光里,洋溢着浓浓的爱意。白杨看在眼里,不免微微一叹。与严菲比较起来,毫无疑问,白杨觉得严菲远比她幸运,自身条件那就不用说了,男朋友更是如此出类拔萃,还那么宠着她!

这两人,才真正堪称金童玉女,天造地设的一对啊!

“光是宣扬易寒的事迹,可能还不够。应该以易寒作为一个样板,搞一个全省范围内的‘支教活动’……”

柳俊缓缓说道。

“全省范围内的支教活动?”

白杨反问了一句。

“对的!我们N省,还有许多相对贫困落后的地方,教育事业很不发达,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十分乏缺,教师的素质也良莠不全,初中毕业教小学,高中毕业教初中的情况很普遍。严重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我觉得,可以组织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去贫困地区支持教育,时间方面,可以是一年至两年。这个可以作为我们学校部明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当然,具体的细节问题,譬如怎样配套,怎样保障,给予什么样的待遇,我们还要再商量……”

柳俊兴奋起来,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白杨仔细想了想,眼神也亮晶晶的了。

第四百一十一章 支教计划

“关于在全省展开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赴贫困地区支教活动的报告”在九二年元旦之前出台,由学校部副部长柳俊同志亲自起草,洋洋洒洒上万言之多。

自然,执笔是由柳俊这个学历最高的来操刀,内容却是集众人之智。

白杨对柳俊这个提议深表赞赏,极力支持。一连在学校部召开了三次全体会议,就柳副部长的提议发表意见,丰富内容。

柳俊这个“支教”的点子,自然也带了一些前世记忆的思路,不过主要是受了易寒事迹的启发。记得后世搞支教活动是在两千年之后,作为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宏伟计划的一个补充部分由团中央和国务院的几个部委一起提出来的,主要的支教对象是西部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支援他们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似乎是叫做“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具体柳俊也记不全了。只记得有一段时间,全国主流媒体对这个事情给予了很大力度的宣传支持,也涌现出一批很有代表性的支教模范人物,许多人的事迹都很感人。

但是后来似乎是有一些变味了。

不过这一点暂时不在柳俊的考虑之中。

在他的本意,却不是要哗众取宠,也没有要刻意“剽窃”十年后的创意。他就觉得这个事情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实施好了不但能切实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易寒这些本就在“默默支教”的大学生更是一个肯定与鼓励。

会议上,大家对柳俊这个提议都很感兴趣,觉得颇为新奇,纷纷表示赞同。不过接下来,问题也不少。首先就是待遇的问题。

当时的大学毕业生,仍然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百分之百的铁饭碗,而且与级别挂钩。不像后世,都是自寻门路,自己找工作,稍稍给予一点优惠政策,就能吸引一大堆人。而且不可否认,随着时间推移,“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思想也更深地影响到新一代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能够得到更多的回应。九十年代初期让这些“候补铁饭碗”主动放弃城市里的优越生活去贫困落后地区支教,尽管只是一两年时间,难度也是不小。

很显然,支教不能是完全无偿的。一些家庭,节衣缩食供养小孩子上完大学,眼巴巴等着他们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就算不能马上支持家用,起码也无须再予负担。因而第一位就要解决支教大学生的生活费用问题。

大家商量,一开始的时候,是发给生活费。后来白杨认为没有必要,这些大学生既然是去充当人民教师,那就应该按照应届师范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的工资待遇发给,算是正式的工作报酬。

这个却是比后世方便的地方,国家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都是有统一标准的。

说到待遇,自然还有一个交通费用的补贴。

支教者要去的都是交通不发达的落后地区,逢年过节或者寒暑假的时候回个家什么的,补贴个差旅费完全应该。

大家也议了一个基本的数额。

支教活动应该秉承自愿报名,自愿参加的宗旨,不搞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基于这个前提,就应该给自愿支教者一定的优惠政策,当然主要是政治上的优待。

这个方面柳俊提议可以用授予奖励或者奖章的方式来解决。如期完成一年支教活动,获得当地政府好评的支教大学生,应当考虑颁发奖章,给予荣誉称号。在入党、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待。

有人便笑着提议,还不如给多提一级工资来得实惠。

提这个建议的乃是邱小萌,很是八卦的那个女孩子,柳俊还记得她有一个在大宁市委机关上班的男朋友,貌似长得还有几分帅气。只不知黄了没有。

邱小萌这个提议引来大家一片笑声。

柳俊却郑重其事的予以肯定。

毕竟人是生活在物质社会中的,多提一级工资确实更加实惠,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得到柳部长的肯定,邱小萌便含羞带笑的,一双眼睛老往柳部长年轻帅气的脸上瞟。只可惜柳部长的心思却一点不在她身上,多多少少让邱小萌有些失落。

可笑自己初次见到柳俊的时候,还将他当成试图接近白部长的“软饭小白脸”,不料竟是如此深藏不露的一个厉害衙内!

另外户口和档案,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柳俊建议支教大中专毕业生的户口和档案,在支教期间,暂时保留在原来的学校不做异动,等支教活动结束,正式分配工作之后,再异动至新单位。

待遇方面议定之后,大家又再讨论了适用支教地区的问题。那些地区可以适用支教,怎样提出申请,怎样落实,都是要探讨清楚的。

此外,整个支教活动,也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进行领导协调。

关于这个问题,白杨倒是老实不客气,认为应该由学校部来牵头负责,就没有必要再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了。

建议是学校部提出来的,又是团省委主管全省大中专院校和中学思想教育工作的正管单位,由学校部来统一筹划协调此事,也很合理。

经过数天热火朝天的讨论,柳俊边记边写,边写边改。等到最后一天讨论会议开完的次日,柳俊的报告初稿也出台了。

整个报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当然是阐述这个“支教活动”的动机和意义。柳俊很自信地认为,这个活动对于提升全省落后地区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是很有帮助的,一定能够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如果操作成功,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第三部分当然是关于支教者的待遇问题。

这个洋洋洒洒上万言的报告书后,还带着一个附件,就是详细介绍了易寒的事迹,认为应该将易寒竖为正面典型,大张旗鼓地予以宣传。以为这次全省范围内的支教活动造势。

柳俊这么做,看在易寒是老同学面上的成分很有限,柳俊就是认为,只有给予易寒他们更好更公正的待遇,让他们得到了实际的好处,才能真正起到带动的作用。

毕竟,光喊口号是填不饱肚子的。

第二天上午,白杨在办公室收到柳俊的报告初稿,吃了一惊,仔细看了一遍之后,放下厚厚的稿子,开始上下打量柳俊。

“怎么啦?”

柳衙内被看得浑身不自在。

“行啊,小顽童,真看不出来啊!大手笔!”

白杨笑着说道。

柳俊哭笑不得,重重喷出一口浊气,抗议道:“白杨同志,我应该把您这番话看作是批评还是表扬呢?”

“当然是表扬了!这个都分辨不出来!”

白杨便扁了一下嘴巴,很是“不屑”。

打从柳俊来到团省委,白杨的心情就变得越来越开朗,性子也更活泼了些,偶尔也会重温一下多年前才会做的小动作,例如扁嘴巴。当然,只在柳俊一个人面前做。

“嘿嘿,那几个月前那篇文章你怎么不夸呢?”

白杨再次扁了扁嘴:“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哪个话好听我就听哪个!”

柳俊才不“上当”。

白杨“嗤”地一笑,随即庄容道:“你那篇文章写得也很好。但是实话说吧,当时我光剩下担心了,没心思欣赏你的如椽巨笔!再说呢,你那个文章,我自己觉得,还没有评判的资格……然而这个报告,却着实写得不错。贴近实际就不说了,关键是,能把一个报告写得这么丰富多彩,花团锦簇,小女子自愧不如……就是彭飞……”

说到这里,白杨忽然打住,白玉般的脸颊上飞起两片艳丽的红霞。

敢情在白大小姐心目中,彭飞写文章着实是一把好手,这大概也是当初白杨终于同意嫁给彭飞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现在白大小姐却是认为“小顽童”的文笔功底,更在彭飞这个科班出身的记者之上。

柳俊笑了笑,怕惹起白杨的“伤心事”,赶紧转移话题。

“白杨姐姐,你觉得这个报告,委里会批吧?”

白杨双眉一扬,说道:“这是好事,委里为什么不批?”

……

照规矩,学校部这个报告先要送呈分管副书记池晓波审阅。池晓波看后,马上召见白杨和柳俊,叫他们具体再谈谈详细的思路。

其实柳俊觉得,报告里基本上把一切都写得很清楚了。照后世的说法,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策划书,随便叫一个有经验的执行经理,就能布置得井井有条。

不过领导做事,历来都是很小心谨慎的,池晓波这也是秉承“小心无大错”的古训。

白杨和柳俊便也捺下性子,再给池晓波解释了一回。

柳俊很懂规矩,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只做“陪练”,主要是由白杨发言。

白杨倒是没这个“独吞”的念头,不是扭头询问柳俊的意见,诸如“柳俊,是这样的吧”、“柳俊,好像当初你就是这么提议的”之类的话,经常随意冒了出来。

白杨一点都不在意这份“功劳”应该算在谁的头上。

池晓波就暗暗有些慨叹。

自己才进入机关的时候,怎么就没遇上这样的“好领导”呢?也不知柳俊这小子到底有何“魔力”!白杨对他岂止是欣赏,简直就是“溺爱”。

白柳两人在池晓波办公室差不多呆了整整一个上午,池晓波才很肯定地说道:“这个事情很好,我原则上很支持,下午就向韩书记汇报。”

韩江见了报告,反应与池晓波如出一辙,一刻也没有停留,立即召见白杨柳俊。

结果又再次重演上午的一幕,白杨和他再详详细细解释了一次。

这一回,白杨却不再问柳俊了。

原因在于柳俊中午对白杨提出了“抗议”,说是白杨这样做,不是在帮他,而是在“毁他”。会让领导误会他柳俊是个桀骜不驯的家伙,在学校部飞扬跋扈,“欺凌”领导,做“慈禧太后”。

白杨笑着骂了他一声“胡说八道”,下午却真的注意起来。

其实柳俊的意思,两人都心照不宣。

柳俊刚从副科提到副处,一家伙连升两级,已经属于特例中的特例了,短期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