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跃龙门 >

第105章

重生之跃龙门-第105章

小说: 重生之跃龙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到扶梯口往下看了看,饭桌上还空空如也,毛砣又道:“家明,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

“什么事?”

“就比如毛伢、告伢,要说起来,告伢跟你是只隔一下的姑表亲、关系还更好,为什么老是教毛伢不教告伢?”

告伢?他不是那块料,想要在道上混,心狠手辣是前提,义气不过是做给人看的。告伢看起来诈诈呼呼,其实心慈手软,干什么事都犹犹豫豫。他最好的前程,也就是以后去当兵,等复员的时候,看能不能塞到哪个单位上去。

人啊,性格决定命运,没那个本事推到那个位子,绝对是害人害己。

“也是,告伢做什么事都太心软,别人讲几句好话就算了。”

李家明见毛砣好象很惋惜的样子,好笑道:“莫想走那条路,好好读书比什么都强。你看端伢,打打得,蛮蛮得,还不是让高斌搓来揉去?古语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说得有失偏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太平年间,靠暴力是成不了大器的。”

粗壮的毛砣还真想过去过热血沸腾的日子,不过如今被堂弟点醒了,不由得挠了挠头,自嘲道:“呵呵,我又不蠢,有正道不走还走旁门左道?”

。。。

第203章家事一二〔上)

日子过得飞快,天气也一天比一天热起来。

李家明舅舅明卖食品/暗卖粮油的生意走上了正轨,不但在食品站租了三间房当仓库,还包下了装修店、工程队、文印店的油米生意。在他二伯的帮忙下,又包下了两个工程队的生意,轻轻松松地一个月卖万多斤米、几百斤油。

赚了多少钱,李家明不知道,反正舅舅除了买了个大彩电外,还给阿婆买了个小彩电,放在她房间里看,省得她天热了在堂屋里挨蚊子咬。

“母舅,红红姐就订婚?”

来送米顺便商量事的舅舅将最后一袋大米扛上楼,拍着身上的白灰道:“还不订?她今年都十九,军伢也二十了!”

正趴在八仙桌上,陪小妹画鸡蛋的李家明戏谑道:“母舅,红红姐是县里干部,军伢哥哥可是打工仔哦。”

正高兴的舅舅扇了外甥后脑勺一巴掌,谢过茶菊婶递的茶,感叹道:“其实这样最好,红红有稳定的工作,军伢在外头能赚活钱。过两年,等红红单位上分了房,以后就安安心心在同古过日子。”

确实是好事,县委办要建新房了,红红姐人老实又有柳老师帮着,工作上也做得非常好,很得书记、副书记、主任们的看重,应该能赶上福利分房的尾巴。衙门里建宿舍,那是质量没得说、地段没得说,还便宜得跟白送一样。

刚画完个鸡蛋的小妹扔下铅笔,爬到舅舅身上炫耀她那张有了三分象的素描,“母舅,象不?”

“嗯,比上次象多了,有进步!”

“我耶耶(爸)好不?”

“好,就是忙不过来,他昨天还跟母舅讲,等忙完手里的单子,就回来看你们。”

“那那,让他坐昊哥哥的车车回来。哥哥,昊哥哥是下星期来我们屋里玩吗?”

“嗯”

李家明父亲确实忙不过来,家俱店的生意不错,家具厂的生意也不错,帮他老板做家俱构件都忙不过来,每星期就要发一大车货走,短短两个月时间生产规模扩了一倍多。看样子,到了年底,十几个人的小厂,能扩到百八十人。熟练工人就是传帮带,一变二、二变四,只要那边的需求量够大,或许能发展成几百人的大厂都说不定。

现在四叔、军伢早不在装修店、文印店打杂了,单装修店、家俱厂的运输业务都够他俩忙活,正准备自己贷款买台大车,省得租别人的车付租金。

‘咚咚咚咚’,一阵下楼的脚步声后,满妹、金妹挥舞着小本子从楼下跑下来。

“母舅!”

楼上的卫生终于打扫完了,现在桂姐、妹妹不跟她俩抢钱赚真好。不过,还是妹妹厉害,画画都能赚钱!

拿到了签名的满妹,嘴巴里嚼着舅舅刚带来的奶油蛋糕,眼巴巴道:“五哥哥,可以加钱不?店子里的果丹皮都涨价了,以前一毛钱一根,现在两毛钱。”

现在的物价确实涨得有点快,李家明愉快地签了三个字,答应道:“行,从明天开始,也给你们涨一倍。”

“耶!五哥哥万岁!”

“哥哥万岁!”

三个小家伙的欢呼雀跃让正削苹果的张象枫忍俊不禁,五分钱变成一毛钱,有这么高兴吗?就她们嘴里的奶油蛋糕,一块都不止一毛钱!

“好了好了,吃苹果,每个人吃一半!”

“姆妈(婶婶),我等下吃好吗?”

肚子已经很大了的张象枫将手里削好皮的苹果一分为二,递给满妹和小妹,再指指桌上切了一半的苹果,命令道:“不行,吃完苹果不能再吃蛋糕了,还有你满妹,都胖成什么样了,还吃这么多甜的东西。”

嗯,满妹确实不能再吃了,以前胖乎乎得挺可爱,现在都吃成一个大皮球。再这样下去,即使以后抽条也是个大胖妞,不过想让这个贪吃的家伙不嘴馋,李家明算是行家里手。

“满妹,再胖就不能穿花衣服了哦。”

“哦”,死要漂亮的满妹看了看身上绷得紧紧的花裙子,皱着小脸纠结一阵,最后还是将手里的半块蛋糕塞进了妹妹嘴里。

“妹妹你吃,你不胖。”

“嗯”,小妹也不嫌撑,吃完手里的嘴里的,还能吃半个大苹果。她是有福之人,不管怎么吃,都不会长胖。

舅舅也吃完手里的半个苹果,跟他未来的亲家聊起街上的事来,王丛树那幢砖屋又转手了,卖给了一个高桥人,听说卖了八万八。

正帮张象枫织小衣服的二婶惊呼一声,感叹道:“端伢真没财运,上次卖才四万三吧?家明,那幢屋值十万八不?”

不错了,端伢四万三买的,虽然也是四万三卖,可好歹留了一套房。估计高斌是不想结死仇,否则他根毛都留不下。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道理小混混懂,大混混更懂。

“应该值吧,现在米都涨到一块一,年前都才七毛二。端伢那次是没办法,聚众赌博要罚款,外头又催得他还钱。要是他不卖,人都出不来,那么冷的天,再关下去,他吃得消?”

“也是,小兰跟大毛伢也没财运。要是传猛哥早同意,给他们凑点钱买一半,转手都能赚万多。哎,家明,他们的屋都涨得这么厉害,那我们的能值多少钱?”

正喝茶的舅舅也来了谈兴,现在同古街上也在做屋,生意人都在买店面,好点的已经涨到吓死人的十几万。

“啧啧,我是没那么多钱,要是我有那么多钱,说什么也买上个把。莫看现在贵,以后的钱只会越来越毛(不值钱),店租也会越来越贵的。”

尝过甜头的二婶也连连附和,“就是就是,当初明伢说要在街上做屋,做得越多越好,传民跟我胆子小不敢做,现在后悔都来不及。”

这些话题,李家明可不会轻易接嘴,买店面没那么难,只要给他几万块钱,他能买下一大排店面,可那有意思吗?

财富是生产出来的,不是靠资本运作出来的。

父辈们原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能得到今天的生活都是靠苦干加巧干得来的。这样的钱,赚得心安、用得踏实。人啊,赚惯了轻松钱,习惯了走捷径,就会丢掉吃苦耐劳的精神。

就如父亲一样,如果指点他炒店面,钱来得轻轻松松,他还会静下心来办他的家俱厂吗?家俱厂做得好,日后即使不能成为名牌大企业,也能解决不少就业问题,给本地丰富、廉价的竹木资源增加不菲的附加值。

要是再功利一点看,父亲的厂子只要做到两三百人的规模,每年给财政上缴几十万的税费,县工商联、政协、甚至人大都会将他拖进去,成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本地的名流,而且是受人尊重、被政府重点保护的名流。

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因为他给社会创造了财富,而非只是一味向社会索取。日后父亲老了,回想起年轻时的奋斗也会自豪不已。

。。。

第204章家事一二(下)

农村里的生活很单调,乡村学校的生活也很单调,每日就是教室、家里两点一线,最多是加个操场,只要习惯了就好。李家明习惯了这种单调、恬淡的生活,读书、教妹妹、监督兄弟,然后吃饭睡觉,周末带他们回家疯两天。

这种恬淡的生活,却是跟李传林一起来度假的吴建国向往的,看着在急水滩上围捕鳜鱼、青鱼的董昊他们,以及在河边大呼小叫的孩子们,觉得异常惬意。

“哥哥,我抓到了!”

话音刚落,抱着一条斤多重的青鱼的小妹,被鱼尾巴扇在脸上摔倒在河水里,扑腾出一大片的水花,然后被刚从水里爬起来的满妹拉起来。

娇憨的满妹也会照顾人了,拉着本就是落汤鸡的小妹,指着正坏笑的董昊骂:“昊哥哥是坏人!妹妹,要等鱼鱼扔上岸了,我们才捉得住的。”

“嗯,昊哥哥最坏了,这么大的鱼鱼,肯定很好吃很好吃。”

正准备跑过去察看的李传林吓一跳,见女儿正笑得合不拢嘴地抓扔在鹅卵石上的小鱼,又停住了脚步。

“明伢,看着点!”

“没事,文文小心点,这条鱼有刺的哦。”

“哥哥,扔这边,扔这边。”

估摸着鱼够了,遵守渔民传统的吴建国叫大家收网,没玩尽兴的李家明他们带着一帮小家伙去游泳,可怜的小妹和满妹都不会,拽着刚害她们摔水里的董昊的耳朵,硬要他当乌龟坐他背上,理由是刚害她们摔了跤。

大河可不是泳池,给这小家伙套上泳圈,已经跟董昊一般高大的毛砣还小心翼翼地护在身边。

玩得正高兴的满妹,抓住董昊的两只耳朵,得意洋洋道:“妹妹,看我的乌龟游得快吗?快点快点,五哥哥追上去,等下给你个棒棒糖!”

确实厉害,海边长大的人,就是比河边长大的孩子水性好,背上坐了小皮球样的小孩还能游泳,李家明他们深为佩服。满妹坐完小妹坐,小妹坐完金妹坐再接着满妹坐,直到董昊累得不行了,两个小家伙才作罢,让旁边那个洋气大姐姐帮她们洗头发。

“婷婷姐姐,昊哥哥听话不?”

这三小孩真好玩,娇小玲珑的姜婷婷玩笑道:“不听话,经常犯错误。”

满妹对以前的惨痛教训印象太深刻了,连忙出主意道:“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不是好孩子就要用小竹梢打,你打他几次就听话了。”

挨过揍的小妹也连连赞同道:“嗯,以前毛砣哥哥不听话,我哥哥打了他几次,现在可听话了,让他捉蜻蜓就捉蜻蜓!

“哎,家明,你说芳婶怎么住得惯?”

大婶?她有什么不惯的,老公和四个儿子都在身边,每天洗衣服、搞卫生、煮饭、炒菜,连停一下的工夫都没有,哪会跟红英婶她们样,不是想着家里的孩子就是鸡鸭猪羊牛。等四哥他们考上大学,大婶不用那么忙了的时候,朋友认识了不少,也习惯了县城的热闹,也许再让她回黄泥坪,反而不习惯了。

“哎,要这么说起来,还是芳婶婶命好,吃十几二十年苦,以后都是享福的命!”

管她命好还是不好,得想办法说服婶婶们搬到县城里去,现在她们还算年轻,适应得了城里的生活。等过个七八年,再搬到县里去,哪会适应得过来?

三兄弟洗完澡回到家时,已经晚上八点多了,董昊他们也早走了。

李家明换好衣服,检查完妹妹们的作业,让她们自己去看动画片,下了楼去找二婶她们商量。长期就两个女人看着五幢泥巴屋,最近的屋场也两三里路,这哪是长久之计?虽说山里的治安不错,可万一有个什么事呢?

天气很闷热,婶婶们都在走廊上乘凉,说起这事来,红英婶连连摇头不愿意。生意有好有坏,现在是赚钱,还能保证以后也赚钱?再说了,男子人在外头赚活钱,女子人在屋里做事,这才稳当!要是哪天生意不赚钱了,或是钱赚够了,回到黄泥坪过日子,那多舒服?

李家明很无语,婶婶们就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妇女,手里有钱只晓得存银行的,哪跟她们说得通道理?

在她们脑子里,做梦都想在黄泥坪做七八幢三层的砖屋,没事就跟附近几个屋场的女子人、或是娘家人面前,炫耀自己老公、崽女多有本事。

你还别以为这是目光短浅,这叫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在她们眼里,能比娘家姐妹、附近人家活得有钱,那就是有面子的事、幸福的事!

“家明,泥巴屋没人住会倒的,就算是以后我们做砖屋,也得有人住!”

正端着一盘菊花豆子茶过来的茶菊婶接口道:“屋我倒不担心,主要还是田土。你们这些伢子、妹子以后都会读书,不要靠田土活命,军伢、大狗伢他们呢?没有田土,我们李家就没了根!”

正帮脚抽搐的弟妹揉脚的二婶叹了口气,无奈道:“明伢,有些事你不晓得,以前听公公说,我们李家人没少受本村人欺负。他们义务工做得最多、工分挣得最少,到分田分土的时候,我们八个男丁,比人家六个分得还更少。”

红英婶也叹气道:“你是不晓得,我听传猛讲,大公公、二公公他们去大段修水库时,全村就我们家抽的人多,连妹子都要去。要不是三公公病,搞不好他都没了。

哎,茶菊说得对,田土才是根本。当年大公公、二公公他们没了,村上没收回我们多的田土,因为那是他们用命换回来的,没人想伤那个阴德。没道理,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们这些当子孙的还不要了!”

李家明默默点头,不再劝婶婶们搬到街上来住、或去县城了。四叔、四婶能看不到砖屋做在黄泥坪,其实没多大作用?自己前世赚了钱,带着堂兄弟他们做生意发财,在大城市里住着豪宅、开着豪车,最后还不是一个个回来做屋、修坟?

说来说去,黄泥坪是大家的根,祖坟都在那!若是大家有了钱,都一个个搬走了,以后太公、公公、姆妈他们的坟谁管?若要李家明自己选,百年之后不管身在何乡,也想回来睡在父母旁边。

算了算了,老辈人都说‘一时二命三风水四读书五阴德’,婶婶们愿意这样生活,那就这样过吧。反正传猛伯他们都四十多了,装修生意还能做几多年,等他们做不动了,确实住在黄泥坪比县城里更自在。

。。。

第205章山洪也是洪灾

天气预报中的大暴雨如期而至,从昨晚九点多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倾盆大雨才堪堪停住。

看看街上没到大腿的洪水,再看看河堤下还差半米多的激流,昨晚搬东西累得要死的李家明猜想,可能是下水口被垃圾堵塞了,导致雨水倒灌。植被丰密的山区不比平原,即使是*个小时的暴雨,也只会造成山洪或道路塌方,不会形成洪灾的。

没一会,在副食品站看护大米的母舅见雨停了,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来了,一屁股坐在客厅的地板上,不想再动弹。

“母舅,要紧不?”

“还算好,李师傅他们帮了一夜,全部搬到三楼去了,水只没了一楼。幸好昨夜赶过来了,要不是几个月都白做了。象枫呢?发动了不?”

李家明看了看舅舅身后,没有看到父亲的影子,连忙道:“应该没吧,没听到什么响动,二婶让我们莫下楼,说莫碰到秽气。我耶耶(爸)?”

“哦,去了打电话,这么大的雨,也不晓厂子里怎么样了。有吃的不,寻些吃的过来,饿死了!”

灵醒的细狗连忙跑到妹妹们的房间里去找,最后拿了几瓶酸奶出来尴尬道:“母舅,满妹太胖了又贪吃,家明只准她们吃这些。你等一会,我喊三姐煮粉上来。”

酸奶就酸奶,扛了半宿的米、油、摩托车,连水都没喝一口。舅舅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