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跃龙门-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起?”
黑瘦、个子不高的大姐夫还是跟以前样不会开玩笑,正色道:“阿明,以后要经常提醒三叔,莫轻易跟当官的扯在一起,那帮人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的。”
“不会了,上了这次当,哪还会吃这种亏?赚得起亏不起,也只有当官的人才这么皮厚。”
李家明骂了一句,又问起香菇订单的事,海外市场不比国内市场,若是拿不到订单,可真不敢冒那么大的风险。上半年为了保证香菇的品质,将优质香菇的收购价涨到了两块五。现在国内的人均年收入还不到四千,若是没有海外市场,那就只能压低收购价,做低品质香菇供应国内市场。
“签了七吨三的香菇干意向合同,只有日本人的五吨付了订金,东南亚的不愿意付订金。他们讲我们公司实力太弱,做这一行又时间太短了,怕我们到时候履行不了合同。”
日本人精明、冷漠啊,不跟东南亚那帮华商样,做生意还讲三分人情。
大姐夫以为李家明担心人家没付订金,日后可能会反悔,连忙接过大姐的话头,解释道:“阿明,东南亚的经济不发达,但他们被西方殖民一两百年,在法治方面其实比我们强。”
这事李家明清楚,那帮东南亚人搞经济不行,搞法治建设可是跟他们鬼佬干爹学的。虽然学得有点走样,但也比国内强不止几分。
“我知道,姐夫,你那边继续签订单。我们囤积了三千一百立方米的杂木,理论上可以做六百万袋香菇,产量能达到八百至一千万斤左右。我们准备上半年在全地区推广,要是顺利的话,上半年争取做五百万袋。”
三人吓了一跳,可回过神来,又怕跟细木工板样一跟风就死,大姐连忙提醒道:“明伢,现在市面上开始有对手了,会不会跌价啊?”
这是肯定的,不管什么技术都会扩散,产品价格也会一路下跌,直至消除暴利。这是经济规律,谁也阻止不了。只是香菇与工业品不同,产出不易而且需求量大,不会暴涨暴跌。
“没事,暂时一年半载应该跌不了几多,再讲赚不了暴利,我们就走量、赚辛苦钱。大姐夫,要辛苦你一下。我们搞个小车间,把香菇干包装成半斤、一斤的,包装漂亮一点再卖给那些批发商。”
“嗯,这是好主意,人家做产品,我们做品牌,还用原来的牌子?”
李家明想了一下,才发现这不是自己的专长,想不出什么好名字。
“这个得你去请专业人士取名,我想不出来。”
“不不,我听那些香港人讲过,现在的名字就很好。”
那就继续用‘山里人家’的牌子,大家商量完事起身下楼,大姐带着姐夫去找又大了肚子的兰姐、大毛伢玩,二姐去厨房帮着炒菜,李家明则摊开书本看会书。
…………
过完年,就要拜年、吃新年饭,在亲戚家拜完年,李家明还得跟几个兄长去老师家拜年。先去大家的老师那,再各自去自己老师那,王老师、张老师那都好讲,两条‘白沙王’烟、一袋水果、两瓶‘四特老窖’,轮到柳老师那,毫不意外的没在家。
去年种香菇赚了钱的柳叔叔很热情,连忙给李家明兄弟沏了几杯好茶,看样子是柳老师送他的,山里人哪喝得起西湖龙井?
“好象是地区里有什么事,昨日就走了。我听莎莎讲过一嘴,好象是本球要升了,什么常雨?嘿嘿,他们当官的事,我听不太懂,也没多问。”
常雨?常委,宣传部长空缺,县里就多出个常委的位子,应该是地委组织部找柳大局长谈话,人家要当宣传部长喽,也不枉他替曾大书记收拾烂摊子。只是这样的实干人物,跑去当个务虚的官,也不知上面怎么想的?
既然正主不在家,李家明送完礼物,又送了婆婆一个红包,婉拒了主家的留饭,带着毛砣告辞回家。
到处吃了两天新年饭,转眼就到了初十,柳大局长突然开着他那辆桑塔纳来了李家明家。
“家明,你耶耶跟传健呢?”
“我耶耶去了祖庄,我耶耶师傅今年七十,去那吃酒了!我大伯,去了庙下走人家。”
“祝你们学习进步”,刚坐下的柳局长接过小妹端过来的热茶,掏出一叠小红包给压岁钱。除了李家明和毛砣两个跟大人没两样的伢子没有外,连比柳老师高半头、正被婉婉缠着要‘骑大马’细狗的都有。
“象枫,莫搞饭了,我马上走。家明,你跟我去接你耶耶,毛砣,你去接传健回来。”
“哎”,刚给老师拜完年的毛砣答应了一声,连忙去推摩托车,李家明也连忙跟着柳局长出门。
等上了他那辆旧桑塔纳,关上了车门,柳局长才小声道:“家明,这几日地区要调停细木工板的事,你耶耶那人太屎牯(固执),你要心里有数。”
这事得跟着去掺乎,那么多领导都会去,混个脸熟,以后去邻县做香菇,能方便不少呢。
“柳老师,升了?”
没了利益冲突,一个理智的成年人、一个心智成熟的伢子,又恢复了师生之间的亲热。
“嘿嘿,常委副县长,应该是分管林业吧。”
这官升得有些过了,常委副县长还分管林业,在同古这样的林业县,恐怕权柄比常务副县长还重。
“耶,那原来的常委副县长呢?”
“宣传部长呗,党内排名还更前呢!”
“切,你莫以我不懂,跟着组织部才会有进步,跟着宣传部嘿嘿。”
两人说笑几句,路过银子滩时,柳局长主动说起调停的事。同古还能撑得下去,外县已经撑不住了,既然占了主动地位,自然要讲求利益最大化。
李家明附和着柳局长,看了眼车窗外以前的小学,围墙外的田里,杉木堆积如山,心里暗暗发笑。上面松一寸,下面就敢放一尺,这下有好戏看喽。
柳局长瞟了眼正笑的李家明,再看看车窗外的木头山,不由得心里一惊。妈的,这帮老表也太胆大了,这一堆得有两三万方吧?一方木头规费142,三个分厂不就是好几百万?这次政府亏大发了!
。。。
第341章醉翁之意
细木工板这个突然蹿红的新产品,简直是袁州地区七个林业县主要领导们挥之不去的噩梦。原以为这东西象以前的纤维板、刨花板之为类的,最少也得红火两三年,没想到这玩意从蹿红到衰败,只花区区不到一年的时间。
大半年的价格战下来,除了同古之外,其余六个林业县可谓是伤筋动骨,非但没有一毛钱财政结余,连上解地区的资金都得从银行贷款。
终于结束了,地区行署和地委两个主要领导达成了默契,由黄专员出面负责调停,大家都可以有个台阶下了。本来上次蔡常务出面,大家就想妥协,没想到同古那个蛮人硬顶着不限产,这次有他们县长、书记压着,应该不会再耍横了吧?
大家驱车到了行署大院,书记们、县长们去地委书记、专员那开小会,厂长、老总们则去蔡常务副专员那先扯淡。所谓调停,其实是调停书记、县长们,一帮副科级厂长、老总能作什么主?当然,程序还是要走的,现在是市场经济,政府不能过多干涉企业经营活动,这也是中央的精神。
可李传林是认真的,上次耍横是因为县主要领导不在场,他得按县里主要领导的意思办。这次得向蔡常务展示下自己的能力,做企业的可以不参与政治,但必须跟政府搞好关系。这个道理,经过工厂大发展、领导入股又退股的风波,他已经非常清楚了。这位大领导是干实事的,搞好了关系,以后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当然,这也是在提醒老书记,上次答应自己的东西,该兑现了。
还算豪华的行署会议室里,身材高大魁梧的李传林西装革履,让老婆拾掇着一表人才,站在他座位上,跟台上的大领导汇报起来有条有理。
“尊敬的蔡常务副专员、各位领导,我们华居林业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去年实现产值五千七百三十二万,上缴税费九百一十七万,……。”
这种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汇报作得有水平,不比一般的领导干部差,可李传林话锋一转,冠冕堂皇变成了匪气十足。
“各位领导,我是个粗人不会讲什么场面话。去年下半年行情不好,我们厂也没亏损,反而保持着微利,要是加上家俱厂的业绩,即使扣除银行利息,整个公司也还是赢利的。”
这话气得二十几位厂长、老总想吐血,这就是走个过场,你居然来表功?要是没有同古的书记县长发狠支持,还轮得到你一个农民在这放屁?可李传林接下来的话,更让他们七窍生烟。
“各位领导,我觉得吧,没有不赚钱的生意,只有不会赚钱的蠢货!据我的判断,家庭装修市场即将打开,细木工板市场即将迎来春天。因此,我们公司正在商量,今年要不要继续扩产!”
浑人!
可就这么一个浑人,谁拿他有办法?人家不是国家干部,脑袋上没帽子,同古的主要领导就有借口不管。要是大家都限产,他们同古来个扩产,那还不如先拼死两三个县算了!
邻座、邻县宏达公司的华总能耐不大,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他管理的厂子自然也亏得一塌糊涂。上次来开会,胖乎乎的华总跟李传林住一个标间,见他这次又如此胡搅蛮缠,不禁怒火中烧,阴阳怪气道:“李总,既然你这么有信心,不如我们公司帮你代工?放心,你提供原材料、工资,我们不要一分钱辛苦费。”
跟着父亲来帮忙、顺便来认识点人的李家明也西装革履,加上沉稳的气质,很难让人看出他只是个高中生,反而大家都认为他是李传林的副手,虽然这副手年轻得不太象话。
“可以啊,你把你们的厂子搬到我们县来,我们公司保证一张板子出一块钱代工费!企业嘛,要不在市场附近生产,要不在原材料最便宜的地方,总不能两边都不靠吧?您华总要是连这道理都不明白,我真怀疑郑书记、林县长是不是瞎了眼!”
一座肉山从座位上蹦起来,指着李家明愤怒道:“你!”
李家明坐在那笑眯眯地看着这个肥胖如猪,脸红如血的中年男人,调侃道:“华总,注意风度。您好歹手下千把号工人,总不能象个无知村妇一样,说不过别人就骂街吧?”
有大领导在,被削了面子的华厂长不敢放肆,肥脸上红得象血,在领导的目光之下,也只好重重地坐了回去。
旁边的人有看不过眼的,小声却又让人听得见地道:“李总,通知上只要求正职来,您怎么还带个小跟班来啊?”
生意人都八面玲珑,开厂的也不差,向大领导展示完能力又提醒了帽子的事,现在得替儿子扬扬名。
“哦,他啊,这是我崽。我老李就这么一个宝贝崽,特意带过来见见世面的。山里人家听过不?那就是我崽开的,以后到各位老板地盘上发展,还得大家多多关照哦。”
一个年销售额不到500万的小公司,哪会在这些人眼里?只是副厅级与副科级差距太大,没人敢在这放肆而已。台上的蔡常务无所谓下面的人如何吵,反正他也就是来当尊泥菩萨的,刚才李传林那一通汇报,旁人听起来是表功,其实是在提醒自己,当初答应过人家什么。
妈的,这还真是块滚刀肉,两会都还没开,就这么着急了?不过李家明这小子在同古名气很大,他这个老书记当然听说过,还接到了柳本球的电话,托他多多关照这小子,好让‘山里人家’更快地发展起来。
当官的固然要官威,也要平易近人,若这里是一帮县老爷,蔡常务能摆足了官架子,可这里就是一帮副科级,还真没那个必要。就象上次开座谈会,他老人家还能跟李传林攀交情,这次李家明为了正事有求于他,而且是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事,当然得搭把手。
蔡常务在众目睽睽中,走下只孤零零坐着他一个人的主席台,走到李家明前面,两父子连忙站起来,以示恭敬。可这大领导居然揉着个头比他高的李家明的脑袋,象对待子侄一样,冲这帮厂长、老总笑眯眯道:“大家没见过这孩子吧?少年天才,同古县连续四年全县第一,现在袁州中学高一的第二名,还曾经是他四年的手下败将。”
众人愕然,这伢子才十几岁?袁州中学的第二名,都读不赢他?操,那不得是清华、北大的料?
刚才已经表明了强硬态度的李传林,也不再口无遮拦,得意洋洋道:“老华,莫生气了,你跟他一个伢子生什么闲气?明伢,去给华叔叔敬根烟,上次来地区,我们还住一个屋呢。”
“哎”,刚才还出言不逊的李家明掏出黑色真皮手包里的‘软中华’,先给旁边这位给足了自己面子的大领导敬烟,然后这个叔叔、那个伯伯地敬,也难为他记得这么多人的姓。
“华叔,您也别生气了。刚才您跟我父亲对上了,我那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给您陪个礼,中午我请您吃饭?”
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大领导明显在拉偏架,而且语气中透出对这伢子的喜爱,刚才被气得七窍生烟的华总也顺坡下驴。
“要的,没想到老李一个小学生,还能生得出个天才崽!
家明,你给我们讲讲,你那个‘山里人家’到底是怎么回事?电视上宣传得挺邪性,三四百万的销售额,还能让你一个大老板的崽这么用心?”
花花轿子人抬人,虽然人家话里还是有气,但李家明也顺势而下,叫苦道:“华叔,赚钱的其实不是香菇而是冬笋。
您是不晓得,我们那帮发小没几个争气伢子,又个个强蛮惯了的。要是没个正经营生,迟早让政府打靶,我不想让一帮发小走歪路,只好带着他们贩冬笋。
我们县里的柳县长是我老师,晓得我们一帮伢子贩笋赚了钱,就把收购菇农的香菇压给我,而且只能赚30%的毛利!香菇生意赚不到钱,我就琢磨着索性做大了,跑量喽。还好,托大家的福,去年产量高,一百七十八万投资,赚了二十一万。”
牛不喝水,还强按头?同古柳本球的名声可不得了,不讲他操翻那么多领导,单单一年半的正科级就蹿成了常委副县长,那也是个有本事、会当官的人,他还能干这样的事?
“不可能吧?柳县长还真做得出来?”
听父亲讲,这华总没什么本事,但他堂叔有本事,当着地区教委的主任呢。这关系结交好了,以后大哥、二哥毕业分配时,人家抬抬手就能进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比回同古强得多。
人情练达的李家明陪着笑,叫苦道:“华叔,真的!您要是不信,以后去我们那走走,您就知道我骗没骗您。对了,蔡伯伯是晓得的,当初柳老师的老师就是这样,把他的副科级帽子撸掉,强迫他去当校长搞试点,现在他也依样画葫芦,强迫我们贩香菇。”
这还真对了蔡常委的胃口,当初他的老部下、现在的同古政协胡副主席就是这么干的。
“哈哈哈,没错,当初老胡就是这么干的,你们崇乡人还真有这‘老师逼学生’的传统。家明,你真只赚30%的毛利?”
“真的”,李家明掰着手指给人算,收购价、卖价、工人工资、运费、损耗、税收,一通算下来,大家面面相觑。还真是这么回事,这样算下来,还真只能赚个辛苦钱。要是运气不好,路上堵两三日的车,能不能保本还两说。
大领导平易近人,下面的人就会凑趣。
一口一个叔叔,把大领导与他拉成平辈,也终于让这胖胖的华总消了气,“家明,那你还不如存银行呢,好歹没风险。”
“华叔,话不是这么讲的。我是没赚到什么钱,但农民赚了钱啊?你也莫以为我吃亏,同古的冬笋就我一个人收,你们宜风是几伙人收吧?你不晓得,两块三收,运到沪市批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