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只要咱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就不怕别人怎么样乱来了。”柳耀忠说道。
周东屹道:“我现在就回去整理技术思路,到时候秦海把资金打过来,我们就可以开始搞研究。我豁出这半条命去,怎么也得在一个月之内拿出成果来,不能让他把咱们看扁了。”
“你行的,我相信你!”柳耀忠意气风发地说道,“只要你那边能拿出配方,我马上就组织生产样品,绝对不会拖你的后腿。”
这哥俩越说越来劲,笑声洒了一路,连带着蒋巧云的情绪也变得高涨起来。与此同时,在开往市区的长途车上,夏扬杰却正在讷讷地组织着词汇,想和秦海谈一谈今天的感受。
ps:今天第四更,差不多是橙子的极限了。橙子要补充点氮磷钾肥,否则就不圆润不好看了。月票据说肥力和尿素差不多,有助于橙子恢复水份……
第二百零四章又忽悠了一个
作为这场谈判的见证人,夏扬杰受到的触动是最强烈的。
秦海是整个合作方案的设计者,对于整个谈判的过程和结果都觉得很平常,谈不上有什么触动。柳耀忠和周东屹二人一开始对于秦海抛出来的这个计划有些觉得震惊,但稍平静一下之后,也就坦然了,因为这在生意场上也不算是新鲜事。
只有夏扬杰,因为一直呆在学校里,不曾见过什么商业合作,也没见过太多的有钱人,听到秦海一张嘴就表示要投资30万,而且还把花钱的权力全部交给了素昧平生的柳耀忠二人,他只觉得像在做梦一样。
30万,这是夏扬杰n多年的工资总和,秦海也不过就是一个国产化办的职员,他是从什么地方弄到这么多钱的呢?还有,能够随随便便就拿出30万来的这样一个人,应当算是一个大款了吧?自己和他打交道的时候,是不是应当注意点什么,比如说,怎么才能装得像经常和大款在一起聊天的样子……
“老夏,想啥呢?”秦海注意到夏扬杰神情有些不自然,便随口问道。
“秦……,呃,小……小秦……”夏扬杰光思考对秦海的称呼就出了一身汗,他此前一直是称呼秦海为小秦的,但现在觉得这样称呼有些太不恭敬了。可是,他又不能管秦海叫秦老板。为难了半天,他还是照着原来的称呼叫了出来:
“小秦,你说投给东耀厂的资金,是你自己的吗?”
“是啊。”秦海呵呵笑道,“你不知道,我也算是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之一吗?”
“我倒是听小路说过,说你经济上比较宽裕。但我没想到。你会这么有钱。”夏扬杰说道,和一个大款谈论对方的钱,心理压力太大了。
秦海道:“我只是钻了一点市场的空子,做了一些市场上稀缺的产品,所以挣了一些钱。其实,老夏。你如果愿意,用你的知识同样可以挣到这些钱的。”
“这怎么可能呢!”夏扬杰连连摆手,“我做梦都没有想过我能够挣到30万,连3万我都觉得很遥远。”
秦海道:“这只是你没有去试一试而已。知识就是生产力这句话,你应当听说过吧?生产力就可以转化为利润。你有这么多的知识,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出来,完全可以挣到大钱的,而且这些钱都是干净的,与搞歪门邪道挣来的钱完全不同。”
“你是说真的?”夏扬杰小心翼翼地问道。他的确不曾想过自己的知识能够变成以万为单位的利润,但听秦海这样一说,他又忍不住有些心动。他虽然是个做学问的人,但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尤其是在与路晓琳擦出一点点火花之后,他也开始有些心猿意马,想着给女孩子买件好衣服、请女孩子吃顿大餐之类,而所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靠他的那点讲师工资,是没法泡妞的。
秦海道:“周东屹不就是一个例子吗?你也能够看出来。东耀厂的核心能力就是周东屹的技术,因为他有技术,而柳耀忠也多少懂一些经营,所以他们俩能够合作办厂,也挣了一些钱。如果不是因为一场意外的事故,我想他们也是能够拿得出30万来的。”
“可是……”夏扬杰迟疑道。“我没有一个像柳耀忠那样的合作者,还有,我手里也没有什么能够变成产品的技术。”
“怎么会没有?”秦海说道,“你在国产化办这些天,难道没有琢磨着咱们招标的这些产品吗?说个简单的例子。咱们招标的车门把手,要求是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这不正是你的强项吗?如果给你足够的研究资金,你能不能把它的纤维缠绕模型做出来?”
“理论上说,应当是能够做出来的。”夏扬杰道,“在金塘的时候,那几家搞玻纤材料的企业叫苦连天,说搞不出来,我当时差点跟他们叫板,说只要给我20万的研究经费,我肯定给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后来转念一想,我就算说了,人家也不相信,而且我这个身份也不合适说这话。”
秦海笑道:“如果我给你20万呢,你能把它搞出来吗?”
“你?”夏扬杰心里抨抨地跳了起来。如果是从前,秦海这样说,夏扬杰只会当成一句笑话,会与秦海一起打哈哈。但经过在东耀厂的所见所闻,夏扬杰有些相信,秦海这话是当真的。秦海能够给东耀厂投30万,让他们去搞改性聚氯乙烯,那他为什么不可能给自己投20万,让自己去搞玻纤树脂呢?
果然,秦海没有卖关子,直接把条件开了出来:“老夏,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如果你有意做这件事,我可以出30万资金支持你做。条件和东耀厂一样,做不出来,损失算我的;做出来了,收益咱们一人一半。咱们同样成立一个研究机构,各按50%持股,你看如何?”
“我可是一无所有。”夏扬杰道,“柳耀忠他们有个厂子可以入股,我就是光棍一条,占50%不合适吧?”
秦海心中暗笑,他今天来找柳耀忠谈判,刻意带上夏扬杰,正是打着招揽夏扬杰的心思。早在最初见到夏扬杰的时候,他就意识到此人是可以收入囊中的,因为夏扬杰的基本功很扎实,思维非常活跃,具备作为一个学术带头人的条件。前一段时间他与夏扬杰一块出差,对于此人的品德、性格等等也有了充分的了解,这才最终下定决心,要把夏扬杰收编进来。
从刚才的谈话中,秦海听出夏扬杰已经动了心,否则也不会在股份比例这样的事情上纠结。30万买一个夏扬杰这样的人才,并不算贵,秦海愿意把事情做得更好看一些。
“老夏,你这话就不对了,你的才华难道不是资本吗?我付出的只是钱,而你付出的,是你自己。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合作10年,你每年能够创造多少财富?拿你创造出来的这些财富来作为你占的股本,我还赚了呢。”秦海像一个后世的售楼小姐一样口吐莲花。
“你真的信得过我?”夏扬杰满脸通红地问道。
秦海道:“我信得过自己的眼力。”
夏扬杰狠狠地咬了一下牙,说道:“好,那我就跟你签一个协议,最少10年之内,我做出来的东西,都属于咱们两个人。你放心,我绝对不会懈怠的,我肯定会拿出最好的成果,绝对不会让你的投入打水漂的。”
“不单是我的投入,还有你的时间。我相信,你肯定会对得起你付出的10年光阴的。”秦海悠悠地说道。
秦海前面提出10年的合作期,其实是在对夏扬杰作出一种心理暗示。夏扬杰也果然没有让秦海失望,自己就把10年的期限答应下来了。照这个说法,在未来的10年中,夏扬杰将不能有其他选择,只能与秦海合作。秦海相信,以夏扬杰的才华,这10年间肯定能够拿出价值以千万计算的成果,这意味着自己的前期投入将可以收到数十倍的回报。
至于说10年之后,夏扬杰就更不可能单飞了,他在这个研究机构里有一半的股权,谁还能够给出更好的条件把他挖走?
“这件事,是不是要向杨主任汇报一下?”夏扬杰想到了另一个现实的问题。
秦海道:“当然要汇报。如果你考虑好了,咱们就去注册一家科技服务公司,我去物色一个法人代表,你当总工程师,然后先做国产化办的业务,未来再把业务拓展到其他领域。
这样的话,你首先要辞去目前在国产化办的工作,其次则是需要到学校去办一个停薪留职手续,你的所有工资、福利方面的损失,都由公司承担。
公司前期的所有支出,由我负责。等公司有收入之后,扣除科研方面的成本,余下的利润一部分用于购置设备、扩大公司规模,另一部分则作为咱们两人的分红。老夏,你如果想挣大钱,可就得玩命干活了。”
“那是没说的!”夏扬杰意气风发地说道,他觉得眼前像是突然打开了一扇窗户,无限的机会正在蜂拥而来。在学校里的时候,他坐了几年的冷板凳,无法自主决定一个课题的研究。而现在,秦海给了他这样一个舞台,任凭他去施展手脚。他几乎都有些坐不住了,恨不得长途车能够马上到站,他现在就想投入工作。
两个人回到国产化办的时候,夏扬杰脸上的兴奋神色还没有褪去,让迎面碰上的路晓琳吓了一跳:“小夏,小秦,你们俩怎么回事,怎么这么高兴?”
“我没高兴啊。”秦海笑嘻嘻地答道,他扭头看看夏扬杰,说道:“对了,你是说老夏吧?他路上捡着个钱包,这会还高兴着呢。”
“捡了钱包?”路晓琳有些怀疑地看着夏扬杰,“那你们应该把钱包还给失主啊,这是起码的道德要求吧?小夏,你不会说你把钱包私藏起来了吧?”
“没有没有!”夏扬杰赶紧摆手,“小路,你别听小秦瞎扯,哪有什么钱包……对了,小路,你晚上有没有安排,我请你出去吃晚饭好不好。”
“那要看我有事没事……”路晓琳抿起嘴,摆出一副矜持的模样,但那带笑的眼神却暴露出了她内心的喜悦。
“又一个捡着钱包的……”秦海摇摇头,扔下这对犯痴的男女,往杨新宇的办公室走去了。
第二百零五章打不死的小强
“真是胡闹!”
听完秦海的汇报,杨新宇忍不住笑着评论了一声。秦海说的事情实在是太离谱了,但要让杨新宇说哪里不对,他也说不出来,只能以一句“胡闹”概括之了。
因为未来首先瞄准的业务来源就是国产化办,所以秦海并没有隐瞒什么,把自己与东耀厂以及与夏扬杰的合作计划都向杨新宇和盘托出了。在此前,杨新宇已经明确表示了支持他创办民营科研机构,秦海这些做法,也算是事先就得到了杨新宇认可的。
“你把小夏也拉进去了,这样合适不合适啊?”杨新宇有些担心地问道,“他还是交通大学的老师呢,跟着你一块下海,这不是耽误了他的前程吗?”
秦海道:“小夏的情况您是了解的,他在学校里本来就是坐冷板凳的角色,继续坐下去,估计也不会有什么转机。而我给他提供的机会,同样是做科研,这有助于他把自己的才华施展出来。”
“你觉得,他能够把咱们招标的玻纤树脂难题解决掉?”杨新宇问道。
秦海道:“当然能,不过有两个前提:第一,要有人给他资金支持;第二,要让他有积极性去做这件事。我现在选择的这个模式,正好能够满足这两个前提。”
杨新宇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有一些道理。你愿意拿出几十万元的巨款来支持他,想必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技术方面的问题,你是内行,我就不多说了。不过,有一点我要提醒你一下,你不能对小夏搞阴谋诡计。他是一个老实人。你不能利用他的单纯。”
秦海笑了:“杨主任,您放心吧,我不是那种人。”
“但愿吧。”杨新宇对于秦海的人品倒也有几分放心,他岔开了夏扬杰的问题,继续说道:“另外一个要注意的,就是‘办里’如果涉及到与这两家公司相关的业务。你必须回避,这是工作纪律问题。”
“我明白。”秦海道,“我会在和自己相关的事情上保持中立。不过,我相信,没有人会和我竞争。咱们的科研机构官商作风太重了,求着他们干活都没兴趣,更不用说是让他们参与竞争了。”
“这也是我支持你的原因。”杨新宇叹道,“我读管理学的书,书里讲过一个鳗鱼的故事。想必你也听说过吧?我希望你搞的这两家科研机构,能够成为国内科研领域里的两条鳗鱼,把这一滩死水搅动起来。”
“肯定会的,您想想看,当初我们青锋农机厂,不就是一条鳗鱼吗,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愿意学习青锋厂的模式,前来承接咱们的任务了。”秦海说道。
听秦海提起青锋厂。杨新宇拍了一下脑袋,说道:“你不提我还忘了呢。今天上午你们出去的时候,宁厂长把电话打到我这里来了,说让你有时间给他回个电话,好像是北溪那边有点什么事情,他想听听你的意见。”
“哦?”秦海心中一凛,能够让宁中英打长途电话过来说的事情。想必是比较麻烦的。他到浦江来工作,已经有好几个月时间了,也不知道北溪那边出了什么变故。
“你就在我这给宁厂长回电话吧。”杨新宇指了指自己桌上的电话,然后站起身,离开了办公室。给秦海留出了一个私密的空间。
用杨新宇桌上的电话打长途,而且是谈与国产化办的工作无关的事情,这也就是像秦海这样比较受宠的人员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杨新宇并不是迂腐的人,在这样的小事情上,他是会给下属提供一些便利的。
秦海抄起电话,要通了青锋农机厂的厂长办公室。宁中英正好在办公室里,听到秦海的电话,很是高兴:“小秦,你现在在哪呢?”
“我还在浦江呢,宁厂长,听说您找我,出什么事情了吗?”秦海没有过多与宁中英客套,直接进入了主题。
“其实……也没什么事。”电话那头的宁中英似乎有些难言之隐,他支吾了一会,才说道:“小秦,你应该知道吧,汽车材料研究所这边,自从换了新领导以后,研究人员的情绪有些不太稳定。昨天李教授来找我,说他已经向研究所写了辞职信,要辞去总工程师的职务,回工学院一门心思教书去了。我想了一下,觉得这件事还是跟你说一下为好。”
“什么意思,什么叫换了新领导?还有,研究人员的情绪为什么不稳定?”秦海让宁中英的话给说懵了。
宁中英说的材料研究所,全称是北溪市汽车配件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这家研究所是以青锋农机厂原来的材料实验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青锋厂和安河工学院各拥有一定比例的股权,还有一部分股权则是由北溪市的其他工业企业持有的。
当初把材料研究所从青锋厂剥离出来,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协调研究所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青锋厂毕竟只是一家县里的企业,独自养一个研究所也有些说不过去。材料研究所独立出来之后,仍然聘请了李林广担任总工程师,负责具体的技术事宜。行政方面的事情,是由北溪市政府委派的一名干部负责的。
要说起来,秦海其实算是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一名创始人。但在研究所从青锋厂剥离出来的时候,没人考虑过秦海是不是应当在其中占有一定的股份。秦海对研究所所做的贡献,都是以智力投入的方式体现的,而智力这种东西,一向是不被官员们放在眼里的。
研究所在成立之后,承接了若干项汽车配件的材料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算是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秦海没有再参与研究所的具体事务,对研究所的了解也仅限于知道他们仍然在为各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而已。李林广与秦海的友谊倒还一直维持着,秦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