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材料帝国 >

第42章

材料帝国-第42章

小说: 材料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能一跃成为安河省顶尖的大厂子。赌输了,大不了让老子连调研室主任都当不成,他们还能扣了我的退休金不成?”

“呃……老爷子……威武。”秦海无语了。

与宁中英接触得越久,秦海就能感受到宁中英身上浓浓的江湖气息。宁中英绝对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老革命”,所谓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之类的褒义词,用在宁中英身上都略微显得有些违和了。要让秦海去评价的话,宁中英就是一只老狐狸,亦正亦邪,大原则能够守得住,小节上却从不拘泥。

就比如说他在当厂长期间对其他企业的领导或者政府部门的官员接来送往,照着严格的说法,那就是慷国家、企业之慨,大行不正之风。然而,在中国社会,一个企业领导人如果真的油盐不浸,丝毫不肯结交这些“关系户”,最终只能是举步维艰,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最后还会把整个企业拖入泥潭。

再比如说,挤走韦宝林这件事,宁中英固然是占着一些道理,但如果不是借助了他自己与副市长柴培德之间的私交,要成功实现逆袭恐怕也是妄想。宁中英没有按照正常的组织程序向县里投诉韦宝林,而是走了柴培德的后门,这也算是一种不太光彩的做法了。

这次参加浦桑汽车的配件投标,宁中英的确是冒了天大的风险。同样的事情,换成另外的一个企业领导人,比如韦宝林这种爱惜个人羽毛的年轻干部,至少是要犹豫再三的。但宁中英不同,在这种需要冒险的时候,他敢于孤注一掷,这种光棍的劲头,让秦海这个穿越者都自叹不如。

再至于说他在一个小青工面前满口“老子如何如何”,这简直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秦海在宁中英面前的确属于子侄辈分,宁中英自称“老子”,秦海也只能接受。

“秦海,你现在跟我说实话,这些技术你到底能不能拿下。”宁中英的眼睛盯着秦海,逼问道。

秦海耸耸肩膀,以示对宁中英这种审讯方式的不屑,答道:“老爷子,您就放100个心,我小秦虽然年轻,说话什么时候不靠谱过?”

“我就奇怪了,这么多大厂子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在你看来就是简单得不得了的问题呢?难道你是一个天才不成?”宁中英把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提了出来。

秦海想了想,说道:“这个嘛,我想恐怕有几个方面吧。一来呢,那些大企业官僚作风太严重,怕技术攻关不成会给自己惹麻烦,所以稍有点难度就放弃了。宁厂长觉得对不对?”

宁中英点点头:“可能有点这样的成分吧。”

“二来,我在材料学方面的确下过一些工夫,而且还得到陈贺千教授以及其他一些教授的指点,也算是名师高徒吧。”秦海接着把陈贺千拎了出来,作为自己的挡箭牌。

宁中英此前并不知道陈贺千的地位,但见马长峰和杨新宇对此人都如此膜拜,也就能感受到他的牛气了。听秦海说曾经得到陈贺千的指点,从而有一些过人之处,宁中英又点了点头。

“第三嘛……可能是我比较有运气吧,过去读书的时候恰好看过一些这些方面的资料,有一些思路,正好拿这些配件练练手。”秦海又给自己编了一个理由,虽然这个理由其实根本就站不住脚。他一个小年轻随便看到的资料,多少大厂子的工程师、技术员都不曾看到,这样的故事有谁会相信呢?

宁中英没有再追究下去,秦海在此前表现出来的技术已经能够让人信服了,宁中英自己也不是什么技术专家,深究下去也问不出什么名堂来。他换了个话题,问道:“小秦,现在咱们拿到了这么多的订单,下一步的事情,你是怎么考虑的?”

秦海道:“赵厂长答应在海东省给咱们找10万元的订货,回去之后,您要马上派萧科长带几个人过去,接一些咱们比较熟悉的传统业务过来,至少先把厂子养活了再说。”

“这是自然的,我已经有这个打算了。”宁中英点点头说道。

秦海又道:“出口日本的旋耕刀片,涉及到几个技术环节,包括改造炼钢电炉、试验钢铁配方、改进后期热处理工艺,这几个问题我会与冷科长一起来解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多一个月时间,我们就可以拿出样品,去和中村俊正式签约。不过,经费的问题要先落实,否则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你上次告诉我说,需要两万块钱的投入,是这样吗?”宁中英问道。

“正是。”秦海道。

“这个钱,一回去我就给你批!”宁中英毫不犹豫地说道。

“老厂长圣明。”秦海再次拍了宁中英一记马屁,然后说道:“最麻烦的,是汽车配件的事情。”

“你说吧,麻烦在哪?”宁中英说道。

秦海道:“这30多种配件,涉及到的材料核心工艺上百项。我只是知道解决问题的思路,但要具体确定材料配方、热处理工艺参数,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实验。这其中不仅仅要涉及到实验材料的花费,还有一些专用实验设备的采购。甚至于……”

说到这,秦海也犹豫了,他不知道接着说下去是否合适。

“说吧,吞吞吐吐干什么?”宁中英催促道。

秦海道:“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专门的实验中心来做这些实验,这需要有足够大的场地。”

一个小小的农机厂,建一个实验中心,的确是有点骇人听闻了,所以秦海对此有些犹豫,生怕宁中英不赞成。

宁中英并没有对秦海的话表示什么,只是平静地问道:“你说的这些,总共需要花多少钱?”

秦海道:“我没有细算,应当在100万以上,甚至于可能会达到几百万。”

秦海以为100万这样的数字会让宁中英感到吃惊,但他错了,宁中英听到这番话,仍然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像是预料之中一样。沉默了一会,宁中英问道:“小秦,如果这些实验都成功了,咱们把这30多件产品都接下来了,能够挣到多少利润?”

“扣除给协作企业的分成,咱们应当能落下1000万到2000万。”秦海答道。

“每年?”宁中英确认道。

“每年!”秦海答道。

青锋厂这次拿走的30多种配件,单价之和有4000多块钱。按照浦江汽车厂的目标,浦桑汽车在未来几年的年产量要达到10万辆以上,这就意味着青锋厂提供的汽车配件一年产值可以达到4个亿。

扣除成本以及分配给协作企业的利润,青锋厂自身落下1000万以上的纯利是不在话下的。

“娘的,值得干啊!”宁中英眼睛里像要冒火一样。其实,秦海算过的账,宁中英自己也曾算过,他算出来的利润甚至要高于秦海的估计,因为他对于青锋厂生产成本的了解要比秦海更加透彻。也正因为看到了这样丰厚的利润,他才不惜豁出去陪着秦海疯一把了。

“可是,这一两百万的前期投入,咱们能拿得出来吗?”秦海提醒道。

“我去找老柴,让他帮我们从银行贷款。实在不行,我把青锋厂抵押给银行,无论如何也要把款贷出来。”宁中英豪迈地说道。

带着对青锋厂美好前途的憧憬,这一老一少只恨火车开得太慢,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平苑,马上开始安排各项工作。

在平苑火车站,同样有两个人在焦急地看着站台上挂着的大钟,等待着这班从浦江开来的直快列车。

第七十五章军铲的订单也来了

“秦海,你可回来了!”

火车在平苑火车站停稳,秦海刚刚走下火车,就感觉好像头顶飘过一片乌云一般,一个胖子急不可耐地窜到了他的面前,一把接过了他手上沉甸甸的提包。

“宁默?”秦海定睛看去,见汗流浃背地站在自己面前的,正是小兄弟宁默。宁默看着秦海,满脸喜色,像是看着久别的情人一般。

“呃……你接错人了吧,你难道不应当先去帮你爸提包吗?”秦海用手指了指走在自己身后的宁中英,对宁默提醒道。

“哦,对对,我爸也跟你一起出差了。”宁默这才反应过来,又赶紧上前去帮宁中英拎包。没等宁中英瞪着眼睛训斥他有眼无珠,他已经又转回到秦海身边来了。

“秦海,你怎么去了那么长时间,我死活找不到你。如果不是听老陈说你今天回来,我都打算跑到浦江去找你了。”宁默喋喋不休地对秦海说道。

秦海被宁默这种异常的热情弄个了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不管他跟宁默有多好的交情,今天接站的主角都应当是宁中英。宁默对他这样热情,对宁中英不管不顾,甚至还说宁中英是跟秦海去出差的,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嘛。

没等秦海对宁默问什么,临时兼任办公室主任的陈荣坤和司机魏龙都迎上来了,这两个人就不会搞错主次的,直接就无视秦海,直奔宁中英而去了。魏龙把宁中英手上剩下的一个小包也接了过去,陈荣坤则满脸堆笑地向宁中英问起了路上热不热、火车上有没有蚊子之类毫无营养的问题。

宁中英他们从浦江出发之前,是给厂里拍了电报,说明所坐车次等信息的,陈荣坤前来接站是理所当然。宁默如果是作为宁中英的儿子前来接站,倒也说得过去,但他眼里根本没有宁中英,注意力都集中在秦海身上,这就让人觉得奇怪了。

“宁默,你搞什么鬼,难道你是专门来接我的。”趁着宁中英被陈荣坤缠住之机,秦海小声地对宁默问道。

“是啊,我不接你还能接谁?”宁默想当然地回答道。

“你皮痒了,我跟你爸一起出差,你居然是来接我的,不怕你爸回去收拾你。”秦海笑着说道。

宁默看看宁中英那边,不屑地说道:“他是厂长,还愁没人接他。我来接你,是有大事情。”

“什么大事?”秦海一愣。

宁默用手一指:“你看那边是谁。”

秦海抬眼看去,只见在站台一角,停着一辆军队牌照的吉普车,车边站着的那名军人分明就是葛东岩。

“是葛排长找我?”秦海心里明白了几分,葛东岩来找他,显然是为了军铲的事情。等待了这么多天,这件事应当是有下文了吧。

“爸,我和秦海有点事情,我们就先走了,行吗?”宁默终于想到了有些事情是需要经过当厂长的父亲批准的,于是来到宁中英身边,向他请示道。

“有什么事情?”宁中英问道。

秦海走过来,说道:“宁厂长,是部队里那件事,我要请个假,先去处理一下。”

“哦,那你去吧。”宁中英点了点头,答应了。有关军铲的事情,秦海曾经向宁中英汇报过,而且承诺军铲的机加工要交给青锋厂来做,宁中英对此还是很在意的。不过,在浦江接了这么多的订单之后,宁中英开始有些看不上军铲的事情了,但事关部队,宁中英自然也不便阻拦。

“秦海,你要分清主次,厂里还有一大堆事情在等着你,你不能光顾着部队的事情了。”看着秦海转身欲走,宁中英又不放心地叮嘱道。

“宁厂长放心吧,我会兼顾的。”秦海答应道。

陈荣坤在一旁笑道:“小秦真是能者多劳啊,不过,宁厂长这样重视你,你可得把厂里的事情放在首位,不要辜负了宁厂长的期望哦。”

“陈主任放心。我先走了。”秦海向陈荣坤还以一个笑脸,然后把装了资料的提包交给魏龙,让他带回厂里,自己空着手随着宁默向葛东岩走去。

“小秦怎么还和部队有联系啊?”看着秦海和宁默的背影,陈荣坤向宁中英问道。

宁中英无奈地笑笑,说道:“这小子,花花肠子太多了,如果不是看在他对厂里有功劳的份上,我绝对不会准他的假的。”

“呵呵,年轻人嘛……”陈荣坤泛泛地表示了一句感慨,他能听得出来宁中英对秦海的指责是明贬实褒,因此自然不会去说秦海的什么坏话。

秦海和宁默快步地走到葛东岩的面前,秦海笑着打了个招呼道:“葛排长,辛苦了。”

“哼!你还知道回来!”葛东岩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地斥道,“你知道我等了你几天?”

“没办法,人在职场,身不由己嘛。要怨,你就怨他爸吧。”秦海指了指宁默,开始转移火力。

“依着我的暴脾气,早就不想等你了……上车吧。”葛东岩嘟囔了一句,自己先坐进了驾驶座。

葛东岩是两天前就从红泽过来的,本来满怀热情地想找到秦海开始谈军铲的事情,谁知到了青锋厂一打听,才知道秦海出差去了,什么时候回来还不确定。

在那个年代,人们一无手机、二无传呼机,出差就相当于鱼入大海,根本联系不上。还好,秦海临走之前把有关的事情都交代给了宁默等人,葛东岩带着宁默等在平苑转了两天,倒也办成了一些事,但关键的一些问题,还是得等秦海回来才能决定的。这两天时间里,葛东岩这样沉稳的人都急出几个嘴泡。

昨天,宁默终于给葛东岩带来了消息,说厂里收到了宁中英拍回的电报,他们将于今日抵达平苑。葛东岩打听好了火车的时刻,便开着吉普车,拉着宁默跑来接站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铁路部门成心给葛东岩添堵,从浦江开来的火车居然还误点了半个多小时,这无疑又让葛东岩的心火旺了几分。

葛东岩当然也知道,他是不应当责怪秦海的,人家毕竟是青锋厂的职工,跟着厂长出差是本职工作需要,他有什么理由反对呢?他冲秦海甩脸子,也不过就是因为憋屈太久了,非得发泄一下不可。

等到秦海和宁默都坐上吉普车的时候,葛东岩的气已经消下去了。秦海坐在副座上,看了看葛东岩,问道:“葛排长,咱们现在去哪?”

“钢铁厂。”葛东岩答道。

“钢铁厂的事情办妥了?”秦海回头向后排的宁默问道。

“办妥了。”宁默道,“你走以后,我和喻海涛、苗磊去县里联系,人家根本不理我们。这次葛排长来了之后,带着省军区的介绍信去了一趟经委,就把这事定下来了。县里同意把钢铁厂的设备租借给我们,条件是我们要自己负责电费、水费,还有设备的损耗费。”

“呵呵,还是部队的面子大啊。”秦海笑着对葛东岩说道。

“部队面子再大,也不如你秦大专家的面子大啊。”葛东岩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罪过罪过,我实在是不知道这件事能办得这么快,我还以为怎么也得拉上几个月时间呢。”秦海赶紧道歉道。

秦海这样低调,葛东岩也不便再多说什么了,他一边发动汽车载着秦海、宁默往钢铁厂的方向走,一边简单地向秦海介绍着有关的情况。

原来,在秦海与岳国阳谈过向两伊出口军铲的思路之后,岳国阳果然去找了他那个正在做国际军火贸易的战友,拜托他在方便的时候,帮忙联系一下军铲的业务。说来也巧,这时候正好有一个伊拉克的军事代表团在中国参观,打算从中国进口一批主战装备,岳国阳的这位战友就是负责接待这个代表团的,在谈判的时候,他便把岳国阳托人送来的军铲图纸一并交到了伊拉克人的手里。

伊拉克方面的人员也是军人出身,一看到图纸,便明白了这种军铲的妙处,当即眼睛大亮,拍板要求引进2万柄,用于装备正在前线与伊朗军队僵持的兵团。这样一笔交易,他们是不需要向国内请示的,因为在他们看来,2万柄军铲的订单金额实在小得可怜。

岳国阳的那个战友赶紧把这个消息通报了岳国阳,让他抓紧时间组织生产,保证供货。另外,那位战友还告诉岳国阳,伊拉克人对于军铲的钢材质量要求倒没有达到岳国阳手上那把军铲的标准,他们只是希望能够有更好的防锈性能,因为在海湾的炎热环境下,金属锈蚀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