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材料帝国 >

第738章

材料帝国-第738章

小说: 材料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秦集团兼并安河电机厂的事情,在安河省的省长办公会议上得到了通过,但目前还在办各种流程。不管怎么说,安河电机厂也是一家国有重点企业,这样一家企业的并购事宜,是需要经过许多个部门画圈圈的。不过,柴培德已经向秦海保证过了,这件事不会有什么变故,此外,他还专门把安河电机厂的厂长、总工、总会计师等人都叫到省政府去,向他们传达了有关的事项,要求他们积极配合大秦集团,做好兼并前的各项工作。

有了柴培德授予的尚方宝剑,秦海便放心了。他让宁中英从集团里抽调出十几名得力的干部,进入安河电机厂,开始熟悉各部门的工作,为未来的接管做好准备。同时,他还让孙玉智带着一个团队与电机厂的技术处进行协作,开展铈基永磁电机的开发工作,准备一旦兼并事项完成,就立即启动永磁电机的生产。

安河电机厂这几年经营状况非常不好。每年都是严重亏损。但几十年的家底不是随便说说的,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一线工人,都有非常优秀的素质,这也是秦海一意要兼并安河电机厂的主要原因。

在秦海看来,安河电机厂的厂区土地多少值点钱,但也算不上是什么稀罕资源。厂里的设备大部分已经老化。如果要瞄准国际市场,那么大多数的设备都需要重置,这笔钱大秦集团也是有所准备的。这个厂子里真正有价值的,是过去若干年形成的品牌、完善的生产运营流程,以及高素质的技术和生产队伍。如果抛开安河电机厂另起炉灶,光是人员培训和磨合,就要花掉几年的时间。

胡志忠是安河电机厂的老人,早在建厂之初就已经在做技术工作了。要论学术水平,他可能不及一些从学校里新毕业的博士。但要说设计和生产电机的经验,那么粉嫩粉嫩的新人就拍马都赶不上他了。

在得知大秦集团开发出了新型的永磁材料,而且打算基于这种材料开发永磁电机的情况之后,胡志忠聊发少年之狂,带着一群工程师、技术员没日没夜地消化永磁材料的资料,又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提出了几种型号的电机设计方案。据他的分析,新型稀土永磁材料性能好、价格低。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机的市场竞争力,甚至引发一场永磁电机领域的革命。作为引领这一潮流的企业。安河电机厂凭借这一系列产品,就能够迅速地扭亏为盈,跻身全球知名电机企业的行列。

胡志忠的判断,也正是秦海的愿望。他吩咐与胡志忠做衔接的龙长生要不惜成本,尽快推进新型电机的定型。胡志忠在安河电机厂这么多年,主持过若干种电机的设计工作。但从来没有一次像现在这样财大气粗,非但做实验所需的各种材料、零配件能够得到充分的供应,参与实验工作的人员拿到的加班费、误餐费等等也极其丰厚。胡志忠自己也承认,如果没有这样的利益驱动,他手下那些人恐怕也不会这样玩命的。

“秦总。现在我算明白了,为什么你们大秦集团能够做得这么好。秦总你真是一个目光远大的领导,有你这样的领导来带领我们安河电机厂,我对厂子的未来就有信心了。”胡志忠不止一次地这样对秦海说道。

“有胡总工这样德高望重、敬业爱岗的前辈,我才对安河电机厂有信心呢。”秦海屡屡这样回答胡志忠的夸奖,这也算是互相恭维吧。

“胡总工,以你的经验来看,咱们的电机生产出来之后,在国际上能够排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孙玉智对胡志忠问道。

胡志忠道:“评价电机的标准有很多,性能、质量、价格等等,都是要考虑的。性能和质量方面嘛,咱们因为加工水平上的欠缺,和国外一流品牌还没法比,但价格上咱们是有绝对优势的。一方面是因为咱们的人工成本比国外要便宜得多,第二就是孙教授开发出来的铈基永磁材料,这可是咱们的撒手锏啊。”

秦海提醒道:“这个撒手锏可保持不了多长时间,我们最终肯定还是要向全球市场推出铈基材料的,到时候其他电机厂家也都能够使用这种材料了。咱们不能总是依靠价格来取胜,还是需要在性能、质量方面持续地改进。”

胡志忠连连点头,道:“秦总说得对,光靠价格来竞争,太被动了。等厂里的新设备采购回来,我们就开始改进电机的生产工艺,向国外一流品牌看齐。不过,趁着国外厂商还没有接受铈基材料的时候,我们比别人更早地开始研究,就算是抢到了先手了,以后在这类永磁电机方面,我们的经验就比别人要更多一些。”

“这事也真是邪门了。”秦海摇着头苦笑道,“铈基永磁材料这么好的东西,国外几家大电机企业居然集体拒绝,也不知道春山公司给他们许下了什么好处。等到我们的电机问世,在市场上和他们一争高低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什么叫后悔了。”

孙玉智带着几分讥讽的语气说道:“春山公司收买了一群学者,通过各种渠道声称铈基永磁材料不可靠,的确造成了一些客户心里的疑虑。再加上国外厂商本身对中国的技术就存在偏见,就形成了这些大厂商共同抵制铈基材料的情况。我估计,春山公司现在已经是全力以赴地投入铈基材料的开发了,就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能够绕开我们的专利,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

“春山公司这一回可是让你们给坑得好苦啊,人家记恨你们,也是在所难免的嘛。”胡志忠笑着评论道。

胡志忠是搞永磁电机研究的,对于发明了钕铁硼材料的春山公司自然是非常熟悉的。有关春山公司下注镝铽铁合金以及大量囤积氧化镝和氧化铽的事情,在这一段时间与孙玉智等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也有所耳闻,并且能够想象得出铈基永磁材料的发布对于春山公司会带来什么样的打击。孙玉智没有告诉他这个事件背后秦海玩的那些花样,但胡志忠也不是傻瓜,岂能猜不透这其中的玄机?

“胡总工,话可不能这样说,科学研究这种事情,怎么能说是谁坑谁呢?我们事先也不知道会出现铈基永磁材料这种东西嘛。”秦海笑呵呵地纠正着胡志忠的话,不过他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一点严肃的样子,愈发让胡志忠相信这就是一个坑死人不偿命的圈套。

“春山公司这样做,只能拖得一时,等咱们的新电机上市,大家就会发现铈基材料的优点,到那时候,就算他们再想抵制,也抵制不了了。”胡志忠说道。

秦海道:“没错,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急于推出新型电机的原因,没有自己的产品,人家就认识不到我们的材料优势。说到底,材料再好,也是需要一个载体的。”

大家正在聊着,实验室的门开了,一位名叫陈昊的工程师走了进来。他看了看秦海和孙玉智,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然后走到胡志忠的身边,小声地说道:“胡总工,请你出来一下,我有件事要跟你说。”

“什么事不能当着秦总和孙教授的面说?”胡志忠假意地斥道,陈昊是胡志忠的助手,算是和他关系最为密切的人。他与胡志忠说话,却要避开秦海和孙玉智,显然是有些不太礼貌的。尤其是在秦海将要成为安河电机厂的老板的情况下,这样做无疑会让胡志忠脸上有些挂不住。

“没事,胡总工,你去吧。”秦海随意地向胡志忠说道。他心里没觉得陈昊的举动有什么不妥,各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些秘密,如果这些秘密不适宜对更多的人说,那么把胡志忠单独叫出去说话也是正常的。

胡志忠站起身,跟着陈昊来到了实验室外面。站下之后,他不满地说道:“小陈,有什么着急的事情,既然不能当着秦总他们的面说,你起码可以等他们走了再找我嘛。”

“胡总工,这事挺着急的,我必须马上告诉你。”陈昊的脸上流露着紧张的神情,“我有一个在省政府办公厅工作的朋友,刚刚给我打了电话,他说,大秦集团并购咱们安河电机厂的事情,要黄了!”

第五百八十二章宁赠友邦

“你说什么!”

胡志忠这一惊可非同小可,这些天,他一直与龙长生、孙玉智等人在一起合作,与秦海共同畅想新型永磁电机的市场前景,在他的潜意识中,早就把自己当成了大秦集团的一员,把安河电机厂看成了大秦集团的下属企业。乍一听陈昊说并购的事情要黄,怎能让他不觉得吃惊。

“柴省长当着郑厂长和我的面,亲口说并购的事情是确定无疑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怎么会黄呢?”胡志忠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低声地向陈昊问道。

陈昊道:“我也不知道详细情况,我那个同学说,省长们正在开会,会场上都快打起来了。柴省长坚持说要维持原来的安排,王省长说情况发生变化了,没必要坚持。他跟我打电话,说估计柴省长的意见会被放弃,让我们有个思想准备。”

“什么思想准备?”胡志忠觉得脑子有点懵,他想不出什么样的事情会导致省长们大打出手,当然,这个“打起来”的说法,应当也是夸张吧。他想不明白的还有,即使并购案不能成功,他又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呢?

陈昊道:“胡总工,从刚才的情况来看,我觉得秦总和孙教授他们应当还不知道这件事。等他们知道了,我担心他们会要求带走所有的技术资料,咱们对这一点得有一些准备。”

胡志忠道:“准备什么?就算是并购的事情黄了,永磁电机的合作还可以继续做下去啊。这件事对我们和对大秦集团都是有好处的。秦总没理由不和我们合作下去。”

“事情恐怕不那么简单。”陈昊道,“我另一个同学跟我说过,大秦集团做事不地道。违反国际规则,弄不好这次要倒霉了。咱们最好跟他们走得远一点,免得惹火上身。”

“你怎么这么多同学?”胡志忠皱着眉头说道,“你同学怎么会知道大秦集团做事不地道?还有什么违反国际规则,这种话你也相信?”

陈昊道:“我这个同学是在日本留过学的,对国外的事情很了解。不过,当时他跟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也不太相信,所以没有告诉你。现在听说省里要否定并购的事情,我觉得和这事有关。”

“违反国际规则?”胡志忠嘴里念叨着这句话。琢磨着自己所了解的大秦集团的事情。他对大秦集团的了解有限,主要知道的也就是与春山公司相关的这件事,这件事情里,大秦集团肯定是给春山公司刨了一个坑的。可是这个坑也是春山公司自愿跳进去的。找不出大秦集团的毛病,怎么可能会有问题呢?

正在深思之间,实验室的门打开了,秦海和孙玉智从里面匆匆地走了出来。看到胡志忠,秦海走上前说道:“胡总工,很抱歉,出了点事情,我必须马上到省政府去一趟。咱们今天就聊到这吧。”

“是什么事?”胡志忠下意识地问道。其实,他这话已经是多余了。从陈昊刚才透露的消息,再看秦海满脸铁青的颜色,他知道秦海肯定也是听到了消息,甚至是比自己更确切的消息。

难道并购的事情真的出了岔子?

秦海只是勉强一笑,没有向胡志忠多解释什么,便大踏步地走出了实验楼。候在外面的黑子接到秦海的手机通知,已经把车开过来了,秦海拉开车门,先让孙玉智上车,然后自己坐进去,向黑子吩咐道:“省政府,快!”

奔驰车卷起一路尘土,向省政府的方向疾驰。黑子一边开着车一边问道:“秦总,出什么事情了?”

“咱们兼并安河电机厂的事情出变故了。”秦海沉声说道。

“什么!”孙玉智和黑子同时惊呼道。刚才秦海接了一个手机电话就拉着孙玉智出来了,也没向孙玉智解释什么,到这个时候,孙玉智才知道秦海匆匆忙忙赶往省政府的原因是这个。

“柴省长不是亲口答应你了吗?”黑子问道。

秦海苦笑道:“还是老厂长有经验,前几天他就跟我说,夜长梦多,任何事情只要没有最终确定,在最后一刻都有可能会出变故,想不到还真让他说对了。”

“什么原因呢?”孙玉智问道。

秦海道:“我也不知道,柴省长说电话里说不清楚,不过,我能感觉得到,他也非常恼火。”

“这事闹的……”黑子呲着牙叹道,出了这样的事情,他是插不上嘴的,只能赶紧开车把秦海送到柴培德那里去。

车到省政府,秦海让孙玉智和黑子在车里等着,自己大步流星地向办公楼走去。办公楼的门卫早就认识秦海了,见他进门,也没检查证件,便让他直接上楼去了。

“小秦,你来得真快。”

看到秘书把秦海带进来,柴培德微微点了一下头,面无表情地招呼道,随后又向秘书吩咐了一声:“给秦总倒一杯茶来,然后所有来见我的人,一概挡驾。”

秘书答应了一声,给秦海倒了茶,然后便退出了办公室,并且轻轻地掩上了门。秦海看着坐在自己对面沙发上的柴培德,说道:“柴省长,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你尽管说吧。”

“你们并购安河电机厂的事情,恐怕要有变化了。”柴培德说道。

“为什么?”秦海问道。

柴培德道:“因为有另外一家企业也看中了安河电机厂,表示要以相同的条件进行并购。”

“相同的条件?”秦海有些不敢相信地重复道。

“是的,相同的条件。”柴培德道,“1000万的现金,接受全部债务,承诺负责全部退休工人工资,还有裁员最多不超过10%。”

秦海道:“我们的条件可不止如此,我们还承诺会向安河电机厂投入不少于10亿元的资金,两年之内使安河电机厂的年上缴税收超过1亿元,这些对方也能做到吗?”

“这些条件只是你们的口头承诺,不列入并购文件的,所以不能算数。再说,对方也的确表示了要扩大安河电机厂生产规模的意思,而且不一定比你们的投入更少。”柴培德淡淡地说道,秦海从他的语气里能够感受到一分讥讽之意。

“就算是条件相同,毕竟我们是先提出要求的,在同等条件下,省里也应当优先考虑我们吧?这家企业有什么背景,能够把我们挤出去?”秦海追问道,他当然不会觉得柴培德是个出尔反尔的人,连柴培德都觉得无奈的事情,显然是有些蹊跷的,难道对方企业的来头很大吗?

“这是一家日资企业。”柴培德终于揭开了谜底。

“日资?”秦海一愣,沉了几秒钟之后,他冷笑着说道:“这就难怪了,我们大秦集团在省里,甚至在全国,都算是有点名气的大型企业了,可是在日资面前,还是一点竞争力都没有。在你们省领导的心里,也是觉得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吗?”

“你说的这句话,刚才在省长办公会上,我已经对王省长说过了。搁在我过去的脾气,当时都想和他打起来了。”柴培德说道。

“王省长,王贺?”秦海问道。这位王贺副省长,秦海也是见过的,知道他多少有些媚外情结,经常在各种场合大谈国外如何如何先进,任何事情都要拿国外的标准来对照一下。柴培德在办公会上说出“宁赠友邦”这样贬损的话,可以想见当时的冲突是如何激烈了。

“提出兼并要求的,是一家名叫小原机械会社的日本企业,这家企业想必你也听说过吧?”柴培德稍稍冷静了一点,用耐心的口吻对秦海说道。

秦海点点头:“听说过,这是日本一家老牌的电机企业,如果我们兼并了安河电机厂,和他们就是竞争对手了。他们怎么会突然想到要并购安河电机厂的呢?”

柴培德道:“他们倒不算是突然想要并购,至少在一年前,小原会社就已经和安河省联系过了,希望能够并购安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