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材料帝国 >

第813章

材料帝国-第813章

小说: 材料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处,瞧你说的。”张岱渭道,“你们北店可是全国汽车行业的老大,我们红原汽车才是小兄弟。我们现在搞汽车那一套,都是跟着北店学的,你哪能有什么事情要求我帮忙的,你这是故意戏弄我小张来了吧?”

“张老弟,你就别装了。”董林生差点都要哭了。张岱渭这话看似谦虚,可字字句句都是带着刺的,而且董林生还没法还嘴。有什么办法呢,当年红原汽车刚起步的时候,董林生在行业的会议上遇到张岱渭,可没少嘲讽过他。现在峰回路转,轮到张岱渭反过头来挖苦董林生了。

“我就直说了吧,你们搞的那个大秦汽车,现在火了。北店也要搞电动汽车,但几项关键技术,还得请你们帮忙解决。我今天上门来,就是求张老弟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答应和我们北店合作,帮我们把电动汽车搞出来。只要能够搞出电动汽车,不管你开出什么条件,老哥我都能答应你。”董林生说道。

“电动汽车合作?”张岱渭装作刚刚听懂的样子,眼睛里闪着狐疑之色:“不会吧,北店不是拒绝了我们的合作要求吗?我听秦总说,王总和你董处是当着他的面说北店不会和大秦合作的,这才几个月的事情呢,董处就忘了?”

“此一时彼一时也。”董林生已经把脸皮撕下来塞到鞋子里了,索性也就没啥觉得难堪的了,他说道:“当时北店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顾不上搞电动汽车的事……呃,好吧,其实这主要是领导那边……小张,你也是北店出来的,王总这个人的脾气,你还能不知道吗?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北店已经确定要把电动汽车作为发展重点,而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就在你们手上,这不,我就赶紧来求你帮忙了嘛。”

“董处,这事我可真是爱莫能助。”张岱渭往沙发上一靠,淡淡地回答道。

“怎么?你还记着王总的仇呢?”董林生问道。

张岱渭哈哈一笑:“我记他什么仇?我感谢他还来不及呢。如果不是他把我从北店赶出来,我哪有机会参与大秦汽车这样的项目,说不定,现在我正在……呵呵,这个就不说了吧。”

以张岱渭的原意,他是想说没准现在自己正在苦巴巴地求着别人给他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转念一样,董林生就在面前,这样说就相当于直接打董林生的脸了,实在有些不厚道,于是便把后面的话给咽了回去。

董林生当然能猜得出张岱渭想说的是什么,可事到如今,他也没生气的资本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既然你不记王总的仇,好歹也念着北店是你的娘家吧?这个忙,你无论如何也得帮一帮。”

张岱渭摇摇头道:“董处,你弄错了。不是我不想帮这个忙,而是我没有能力帮你这个忙。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包括超级电容、永磁电机和电子控制系统,这几项技术都是属于大秦集团所有的,只有秦总才有权力决定给谁或者不给谁。你们既然已经当面拒绝了秦总,现在来找我,又有什么用?”

“那么,你能不能帮我引见一下秦总呢?”董林生问道。

ps:【中国中车再研制超级大杀器:石墨烯超级电容】功率提升三倍,电能运用效率更高,可运用时间更长,10月9日,从中国中车株机公司传出消息,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大功率石墨烯超级电容问世——为中国制造点赞!

第七百一十四章你的身份真的不够

“我帮你传个话倒不难,不过,董处,你觉得秦总会答应见你吗?”张岱渭慢悠悠地说道。

董林生一愣:“他不见我,为什么?”

张岱渭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道理很简单了。当初秦总主动到北店去,要求和北店合作,你们给他吃了闭门羹。现在你们自己想合作了,只派了……对不起,董处,我不是说你的身份不够,而是说……你的身份真的不够。”

听到张岱渭那自相矛盾的话,董林生苦笑了。他从北店过来的时候,倒没想太多,觉得先联系张岱渭,再经张岱渭联系上秦海,说几句软话,把此前秦海答应过的条件接受过来,这件事也就算完了。现在听张岱渭这样一说,他开始反应过来了,人家秦海在北店受了气,这不是随随便便说一句就能够抹掉的。

别看大秦集团只是一家民营企业,可规模一点也不比北店小。王凯华说起来风光无限,但其实北店的一切与他根本没有关系。他当着常务副总的时候,可以一言九鼎,一旦离开这个职位,就什么也不是了。而人家秦海却是大秦集团的所有人,拥有90%以上的股权,他的权势才是真材实料的。王凯华在秦海面前装腔作势,想起来都令人发笑。

秦海当时受了气,一声不吭地走了,反过手就是一系列的杀招,杀得北店溃不成军。让王凯华狼狈不堪。现在北店要找秦海求和,光派出他这么一个技术处长。恐怕还真不够秦海看的。张岱渭这番话,如果说不是秦海授意,那才怪了。秦海分明是托张岱渭传话。要王凯华亲自来见他,同样地受一番羞辱,否则电动汽车这事,人家才不急呢。

“张老弟,你这话……是秦总的意思吗?”董林生小心翼翼地求证道。

张岱渭微微一笑,道:“董处,你是我的老领导。我也不瞒着你。我这话,是整个大秦集团几万干部职工的共同心声,你如果知道秦总在集团内部的威望有多高。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说实话,秦总自己对于北店之行倒没觉得怎么,可是集团的领导、中层干部乃至普通职工,都恼了。王凯华不就是仗着自己是北店的领导。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吗?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他还敢端着常务副总的臭架子?”

张岱渭说到这的时候,语气中已经带上了几分怒气。董林生知道,张岱渭对王凯华的恨意已经积压了不止一两年了,到这个时候,他可就没什么顾忌了。

“我明白了,我这就回去汇报。”董林生点了点头。他站起身来,向张岱渭道了别,然后向门外走去。

张岱渭拎过董林生带来的那些礼品。说道:“董处,这些东西。你还是带回去吧,我怎么敢收你的东西?”

董林生摆摆手,说道:“张老弟,这就是老哥私人送你的东西,不涉及到北店和大秦的关系。说真的,老哥没准哪天还要来投奔老弟你呢,在你们公司随便混碗饭吃就行,到时候老弟可千万要拉老哥一把。”

董林生的这番话,说得颇为悲凉。他在张岱渭这里看到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这是他在北店所没有看到的。确切地说,在他20多年前刚进北店工作的时候,北店还是朝气蓬勃的,大家有理想、有追求,对未来充满了想象。而这些年,他愈来愈感觉到北店陷入僵化,领导追求的是个人的享受以及稳定,不思进取,拒绝变革。而下面的干部职工则变得苟苟营营,精力全放在自己的小家那里。

像张岱渭这种想做一番事业的人,最终只能是选择离开。董林生过去对于张岱渭的不安分非常看不惯,对于张岱渭的离开则带着幸灾乐祸的心理。到了现在,他才发现,张岱渭的选择是正确的,自己则因为在这口水井里呆了太久,已经不知道外面的蓝天了。

这次找大秦集团谈判没有成功,董林生不知道王凯华会如何处置自己,也不知道北店如果一直无法在电动汽车方面形成突破,企业会面临怎样的经营困境。他向张岱渭说也许有朝一日会来投奔红原,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客气话,而是真的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回到北店的董林生没有隐瞒什么,他直截了当地告诉王凯华,秦海拒绝与自己见面,如果北店想和大秦集团合作,唯一的办法就是王凯华亲自去见秦海。至于见面之后说什么,是继续牛烘烘地装酷,还是诚心诚意地道歉,这就不是董林生管得了的了。他只是强调,如果王凯华不愿意出现,秦海是不会松口的。

“这是讹诈!要挟!”王凯华听完董林生的叙述,暴跳如雷,而这种表现也没有超出董林生的想象。董林生沉默不语,只听着王凯华发飚,他心里已经想好了,大不了让王凯华撤了他这个技术处长的职,反正他是没办法扭转乾坤了。

秘书黎永昕走上前,先打发走了董林生,然后低声地对王凯华劝道:“王总,我觉得……董处长带回来的信息,也还是有一些价值的。上次秦海在咱们这里碰了钉子,肯定是有一些情绪的。现在他的情绪还没有缓和过来,我们想等待他主动上门,恐怕是不太可能。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您这个级别的领导去和他接触,化解掉他的怨气,后面的事情才能进行下去。”

“你是说,我要去向那个少年得志的小年轻低头?”王凯华对黎永昕怒目横眉。

黎永昕摇摇头:“不是的,我只是说,需要有一个沟通的机会,这样僵持着,也不是一个办法啊。您想想,汽车工业局给咱们的时间只有一年……”

听到汽车工业局这几个字,王凯华有些软了。在接到汽车工业局的通知之后,他曾专门打电话向皮建时求证过这是哪个部门的意见。皮建时告诉他,中央领导对这件事很不满意,已经在考虑他王凯华的安置问题了。如果王凯华不能及时地把电动汽车搞出来,那么经贸委就有足够的理由走马换将,届时谁也没法帮他说话了。

职务是王凯华的命门所在,没有了职务,他连一个普通的富家翁都够不上。想到这点,王凯华没有了叫嚣的底气,他看着黎永昕,问道:“你觉得,我该怎么做才合适?”

黎永昕道:“您肯定要和秦海见一面,把一些事情说开。叫秦海到北店来,不太可能,人家已经来过一次,而且……弄得有些不太愉快,现在他占了上风,就更不可能再来了。至于说您亲自到红泽去……”

“这是不可能的!”王凯华断然道。

“是啊,您当然不能去……”黎永昕苦涩地说道,其实从心里来说,他真的很希望听到王凯华毅然决然地说愿意亲自去红泽向秦海低头,为了企业的前途,个人的面子又算得了什么呢?再说,以黎永昕对秦海的了解,他相信只要王凯华愿意低头,秦海肯定是不会让王凯华难堪的。

可是,王凯华即使是这种象征性的低头也不愿意接受,黎永昕也只能另想主意了:“我的意思是说,您可能通过经贸委来安排和秦海的见面,这件事本来就是汽车工业局的事情,由汽车工业局把双方领导召集起来洽谈,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双方选择在京城国家经贸委的场地里见面,就没什么障碍了。”

“看来,也只能这样做了。”王凯华像是受了莫大委屈一般,点点头说道:“小黎,你和汽车工业局联系一下,就照你刚才说的那样,要求汽车工业局那边安排秦海和我见面。要快,现在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拖延了。”

“明白。”黎永昕答应道。

汽车工业局方面其实也在关注着北店的动静,接到黎永昕的请求,武兆云专门去请示了崔洪春,然后才安排人给秦海打电话,通知秦海到经贸委来面谈。秦海此时正好在京城办事,因此也就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在约好的时间,秦海带着田如芝来到了经贸委汽车工业局的会议室。会议室里已经摆好了桌签,秦海他们坐在一侧,北店方面的人则坐在另一侧。定好的会面时间是上午10点,秦海卡在9点55分的时候走进会议室,却见对面的位子上空无一人。主持会谈的武兆云以及汽车工业局的几名官员倒是先到了,他们赶紧招呼着秦海等人坐下,并且颇为热情地寒暄了一番。

王凯华直到10点10分前后,才在黎永昕、董林生的陪同下走进了会议室。他扫了一眼桌签,然后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并不用正眼打量对面的秦海一行,而是扭头向着坐在主位上的武兆云招呼了一声,说道:“武局长,我们到了,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看着王凯华这副肉烂嘴不烂的鸭子作派,秦海微微地笑了,他低声地向身边的田如芝说道:

“呵呵,看来今天这一趟,咱们又要白跑了。”

第七百一十五章我们不侍候这种大爷

武兆云的脸上也有一些不悦之色。这明明是帮着王凯华解围的一个会,王凯华非但迟到,还摆出一副不情不愿的嘴脸,像是别人在求他似的,作为居中调停者的武兆云心里当然不痛快。不过,在政府任职的官员,与企业领导还是有些不同,由于常年从事的就是协调工作,他们的涵养都会比较好。看到王凯华和他的下属都已经坐下了,武兆云清了清嗓子,说道:

“好吧,既然大家都已经到齐了,咱们就开始吧。咱们今天这个会,主要是要讨论一下国产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秦总的大秦集团这边,拥有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但在汽车制造方面的经验还略有些薄弱。王总的北店集团这边,是咱们汽车行业的老大哥,拥有丰富的造车经验,只是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略有些欠缺。

你们两家如果能够坐在一起,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强强联合,对于促进我国的电动汽车夯实基础、做大做强,有着深远的意义。经贸委领导对于大秦集团和北店集团的合作,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汽车工业局做好红娘,给强势企业之间搭好鹊桥。

当然了,牵线搭桥的事情,我们可以做。最终你们两家如何合作,那还得秦总和王总你们自己谈,我这个当媒人的就不好插手了。哈哈,我只等着你们谈好之后,能够请我喝喜酒、吃喜糖。”

武兆云这番话,说得秦海一阵阵发冷。也不知道中国的政府官员是从哪学的,总喜欢用婚姻来比喻合作,动不动就是红娘、鹊桥之类的。自己好歹是个帅小伙,跟对面那个猥琐大叔玩鹊桥相会,还不如直接一头从桥上栽下去呢。

秦海脑洞大开。在心里诋毁着武兆云的话,脸上自然不会流露出来。武兆云讲完了开场白,接下来就应当是他们两家企业进行沟通了。当下之局,北店火烧火燎地等着与大秦集团合作,而大秦方面却没有任何受制于北店之处,既然自己是优势的一方。秦海当然不会率先开口,而是面无表情地等着王凯华说话。

如果没有此前在北店碰壁的经历,冲着王凯华的年龄和资历,秦海倒也不是不可以表现得主动一些。退一步说,如果这一次王凯华能够放下身段,前往红泽去与秦海洽谈,秦海也可以摒弃前嫌,给足王凯华面子。然而,王凯华一而再、再而三地耍自己的大牌。甚至到今天这个会上,他还以迟到10分钟的方式来表现傲慢,那秦海也就没必要再给他留什么面子了。

面子这种东西,自己都不珍惜,别人又何必替你在意呢?

秦海不说话,王凯华就更不会说话了。他今天根本没打算向秦海低头,而是希望秦海能够迫于汽车工业局的压力,主动向自己低头。面对着秦海的沉默。王凯华决定和对方耗下去,看谁耗得过谁。

董林生和黎永昕二人一左一右地坐在王凯华身边。看着这个僵持的场面,只能在自己心里长叹。他们知道王凯华的脾气,也看出了秦海的倔强。他们不敢主动站出来打破僵局,又无法劝说王凯华后退一步。事到如今,他们也懒得再想什么了,反正天塌下来也是王凯华的个子最高。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会场就这样陷入了诡异的沉默,秦海在手里玩着一支铅笔,聚精会神,似乎铅笔里有什么巨大的奥妙;田如芝倒是左顾右盼,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眼睛里流露出无奈和嘲讽的神色。王凯华这边的几个人,都是交叉着手,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如果再配上几缕青烟,直接就能够羽化升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