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万岁-第1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私底下,各大电影公司的相关的合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起来。
首先开始的是院线的合作。红龙大联盟的院线,都掌握在雅赛尔经营的院线公司手里面,而在这段时间里面,各大电影公司也都偷偷开始组建自己的电影院线,不过这些新兴的院线,不管是数量还是力量都是十分弱小的。雷电华集团的电影院线,基本上是第一国家影片公司手里面的院线,在收购了一部分雷电华电影公司的院线之后,第一个国家影片公司手头的电影院数量超购了一万家,算得上是美国院线公司当中仅次于雅赛尔经营的院线公司的超级院线巨头了。
在达成了联盟合作之后,雅赛尔和查尔斯雷伊也悄悄达成了狄奥尼索斯和第一国家影片公司在院线上面的合作,这样以来,美国院线百分之九十的份额实现了统一整体。
这无论对于哪一个电影公司来说,都将带来极大的好处,意味着每个电影公司推出来的影片,通过这个庞大的院线市场,都会迅速在全美推广开来,进而赚起大量的票房。
而院线的统一,只不过是第一步,各大电影公司纷纷在酝酿新的电影,当下一波拍片浪潮到达的时候,好莱坞必然会出现电影人跨公司合作的浪潮,那个时候,可就热闹了。
就在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为合作而忙碌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迎来一个无奈的事实。
斯约史特洛姆在接到了非美调查委员会的驱逐令之后,不得不收拾行囊离开美国。尽管在此之前,我已经打电话给欧洲分公司,让他们彻底安排好斯约史特洛姆到那边的工作,让这位优秀导演在欧洲分厂同样可以获得和好莱坞一样的优厚的拍片环境,但是当斯约史特洛姆告别好莱坞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依然是很低落。
这一天,在洛杉矶火车站,好莱坞电影人集体为斯约史特洛姆送行。
斯约史特洛姆的车子,从好莱坞驶向洛杉矶,一路上前来送行的民众络绎不绝。等到了洛杉矾市区的时候,前来送行的影迷一拥而上以至于斯约史特洛姆的车子都无法前行了。
洛杉矶火车站,人山人海。月台之上,好莱坞电影人集体列队像欢送以为英雄一样送别斯约史特洛姆。没有人知道斯约史特洛姆这次离开什么时候才能够到美国,有可能这是他最后一次行走在好莱坞的土地之上。一想到这里,人们的心情就无比的沉重。
送行的时候,一帮人落泪如雨,不管是马尔斯科洛夫、阿道夫楚克这样的爷们,还是贝贝达尼尔、凯瑟琳赫本这样的女人,一个个全都潸然泪下。先是电影人哭,然后前来送行的民众也苦,最后整个火车站成为了一个泪水的海洋。
斯约史特洛姆本人更是哭得差点晕过去,他爬到月台上面,拿着话筒,面对着好莱坞电影人,面对着前来送行的人,发表了有可能是他在好莱坞最后一次演讲:“谢谢!谢谢今天所有为我送行的人!在此之前,我还痛恨这个国家,但是现在,我的心里面平静而幸福。虽然我被驱逐了,虽然我有可能再也无法踏足美国的土地,没法在好莱坞给你们拍电影,但是我要说,在好莱坞的这段日子,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光!和你们共事是我最大的幸福,能够拍电影给你们看,是我一生的荣幸!”
“我会在欧洲继续我的电影之路,我会记住在好莱坞的这些时光,我会把在这里学到的东西,这里的先进经验带到欧洲去,我希望有朝一日,当你们走进电影院的时候,当你们看到电影上面有斯约史特洛姆的名字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告诉身边的人:这个导演,是好莱坞导演,而且一直都是!”
斯约史特洛姆的演讲,催人泪下,惹得所有人哭得稀里哗啦,很多民众更是开始咬牙启齿地大骂非美调查委员会。
这一天中午,斯约史特洛姆大成的火车缓缓驶离洛杉矶。当那辆火车离开月台的时候,当看到斯约史特洛姆身子探出窗户外面向我们贫民招手的时候,我的心都要碎了。
我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再次见面,但是我知道,斯约史特洛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被驱逐的人。
送别了斯约史特洛姆之后,回到公司,我亲自写了一篇文章交给了比采尔,让他在新一期的电影手册上面发表。
文章的题目很简单:《保卫好莱坞!》
“斯约史特洛姆走了,以一个被驱逐者的身份离
莱坞。
在此之前,他是好莱坞优秀导演的代表,他的电影作品,每一部都是杰出的艺术片,他的名字,必将永载史册!但是现在,一个伟大的电影艺术家被美国政府放逐了!他不是最后一个,和他有共同命运的,大有人在!”
“我不知道还会有多少这样的优秀电影人离开这篇土地,我要说的是,现在到了保卫好莱坞的时候了!美国政府和非美调查委员会再做一件无比黑暗的事情,他们要让成为全世界电影中心的好莱坞变成文化沙漠!他们要让这片文化绿洲变成华尔街财团的印钞厂!如果那样的话,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将一去不返,剩下来的,只不过是一个老朽的皮壳而已,它的精神,就要死去了!”
这篇文章,被以封面的形式退出,紧跟着的,还有好莱坞几十位电影人的文章和言论,发行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民众更是开始对非美调查委员会的行为进行批判。
这也很快引起了非美调查委员会的反驳。麦卡锡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大肆抨击我和好莱坞电影人:“柯里昂先生和他的朋友在为一个危害美国国家利益的人辩解,这实在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情。斯约史特洛姆的审判,是公正的。非美调查委员会的不希望在这件事情上面其他的电影人再有任何的意义,如果有些人依然对此抱有怨念的话,那就至少说明了他们在内心上是赞同斯约史特洛姆的,这样以来,他们自己在思想上面也是有些靠不住的了,这样的情况,很难保证我们非美调查委员会不会对他们进行调查。”
麦卡锡这些话,显然是**裸的威胁,不过这家伙现在根本就不考虑什么威胁不威胁了,因为在这方面,已经没有什么机构能够压倒他们。
好莱坞和非美调查委员会直接按的对抗变得越来月激烈,形势也越来越充满了火药味,随时都可能爆发大规模的冲突。
而就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刻,一连串事情的发生,总算是暂时缓解了一触即发的局势。
五月底,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在年初拍摄的一批电影终纷纷杀青,并且进入了放映阶段。
好莱坞年中电影档期的来临,一方面使得各大电影公司纷纷把精力从和非美调查委员会的斗争当中转移到了各自的影片之上,也让民众的注意力从舆论讨论转移到了电影院。
在这一批电影的放映之下,美国翻天覆地的激烈形势,终于出现了少有的平和迹象,进入了短暂的平静期。
1933年好莱坞年中电影档期涌现出来的这批电影,在数量上面是不亚于去年年中档期的影片的,如果说双方存在差距的话,那就是在影片的投资成本和影响力上面了。
1932年的年中档期,涌现传来的是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投资拍摄的一大批巨片。《加勒比海盗》、《断头谷》、《特洛伊》、《风之传说》、《圣经创世纪》等等,这些巨片,部部投资巨大,而且是在一起同时公映,使得整个美国都陷入了疯狂,更成为了好莱坞历史上最闪亮的一幕。时隔一年,美国广大的观众回想起来依然是津津有味。
今年,这些观众依然希望好莱坞能够涌现出像去年那样的大片潮来,但是事实是,像去年那样的火爆形式,今年是不太可能重现的了。
主要的原因,倒不是因为各大电影公司没有钱投资拍摄巨片,而是因为今年在拍片的风格上面有了根本的转变,而这种风格的转变,也决定了今年年中电影档期涌现出来的这些电影,不可能部部都是大片。
如果是1932年的年中电影,讲究的是投资成本高、场面豪华壮丽、演员阵容强大等等这些形式上的引人注目的话,那么今年年中档期的电影,展现的则是和去年截然不同的风貌。
由于在1933年的哈维奖颁奖典礼上面,梦工厂实现了大满贯,囊或了所有重要奖项,使得1933年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纷纷憋了一股气,要在艺术性上和梦工厂一争高低,争取能够在今年的哈维奖上面有所斩获。
这也就导致了今年年初投拍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偏向于艺术片的类型电影,执导的这批导演,也都实现了个人在电影上面的转型。虽然不是大片,虽然场面不如去年的宏大,虽然演员也没有去年的豪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电影的可看性上面,今年的电影一点都不比去年的差,而且在艺术性上面,绝对比去年要高得多,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这批电影一经公映,就吸引了美国民众的目光,使得纷纷扰扰充满火药味的美国社会在电影潮中得到了喘息。
年中电影档期,7部电影几乎是一字排开上映。和以往相比,这些电影并没有出现相互冲撞的局面,而是陆续上映,每一部电影之间都隔着几乎固定的时间,整体的安排上面行云流水。
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自然是大联盟的各大电影公司内部协商的结果。既然现在各大电影公司已经实现了合作,那自然就不存在什么竞争了,大家的任务就是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各自的发展,让大家都得到好处。以往的那种电影首映相互竞争的局面也就不再出现,每部电影都导读放映,而且都拥有固定的放映日期,在全国的电影院线统一推广,这样的方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也给各大电影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处。
拉开1933年好莱坞电影档期帷幕的,是刘别谦导演的电影《大河》。这部投资820美国拍摄的电影,其实光从投资的数目上来看,也算得上是一部大片了。不过不管是刘别谦还是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在这部电影宣传的时候,都没有用大片来炒作这部电影,恰恰相反,在他们的宣传海报里面,把这部
之为刘别谦的第一部纯艺术片作品。
这部电影,也的确收到了这样的一个效果,首映之后,收到了广大电影人和观众的一致认可。
连我都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对刘别谦赞不绝口。
在我看来,这是刘别谦迄今为止拍摄的一部最为成功的电影,这家伙用了一部大片的投资拍摄出了一部真正的感人肺腑的艺术杰作。
《大河》的故事很简单:在乡村,一条大河是一家人的故乡,父亲、母亲和三个孩子。孩子们年轻的时候,常常跟着父亲去钓鱼,那片河流,记载着一家人的欢乐时光,记载着曾经的岁月过往。三个孩子长大之后,纷纷离开家乡有了自己的生活,有的成为了成功的律师,整日穿梭于法庭之间,享受着名利,享受着物质生活,同时也学会了尔虞我诈,有的成为了商人,变得富有,每天的工作就是忙忙碌碌地谈判、开会,还有的成为了大学教授,平时的工作是探索所谓的文学艺术所谓的终极镇里。
这三个长大的孩子,以现在社会的标准来评判的话,无疑都是成功的,但是他们的生活,却又是那么的麻木不仁,虽然在物质上面,他们是丰富的,但是他们并不快乐。
直到有一天,他们收到了家里的来信,母亲去世了,只留下父亲一个人。
三兄弟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告别了城市,回到了乡村。故乡还是当初的故乡,大河还是那条大河。三兄弟在筹办母亲的葬礼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儿时的记忆,他们跟着父亲来到了儿时的那条大河跟前,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三个已经成年的中年男人,四个人在大河旁边钓鱼的哪个瞬间,温暖得让人落泪。
“我们也许永远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某一天,我们看到自己的灵魂在歌唱的时候。”影片的最后,这样的一句话,让人回味悠长。
在这部电影当中,刘别谦显然成功完成了他从社会问题电影向纯艺术片的成功转型。这部电影在艺术性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对于人生状态的展现,对于时光流逝的叹惜,对于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的批判,对于逝去时光的那份怀念,丝丝入扣,让人内心颤抖。
整部电影,画面美得如同一幅幅精致的油画一般。平缓流淌的大河,河中随波摇摆的水草,弥满在河上的吟唱,从河中升起的水雾,父子之间的亲情……一切美让人窒息,在柔美的音乐声中,在静静流淌的画面之中,不管你是内心如何彷徨的人,不管你是如何性格暴躁的人,都会沉溺在画面当中,不能自拔。
这样的一部电影,完全达到了收发自如的状态,赢得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评。
“我要说的是,刘别谦凭借这部电影,绝对有资格成为好莱坞电影大师!《大河》即便是放在好莱坞最优秀的电影跟前,也毫不会显得肤浅!这是刘别谦迄今为止拍摄得最优秀的一部电影,不管是艺术性还是电影的形式感上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状态!我为刘别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而感到由衷的高兴!”约翰福特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大为激动。
“电影的结尾,当我看到了经历人世沧桑的四父子挨在一起静静垂钓的时候,我的泪水就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那个时候,我在想念我的父亲,我在思考我现在的生活。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电影作品,不张扬,不做作,不嚣张,静水流深,让人感动!好莱坞有这样的电影,绝对有希望,绝对会成为不朽!”亚当伯恩斯坦对刘别谦更是赞不绝口。
刘别谦,这个之前被人们认为一辈子有可能之拍摄社会问题电影的导演,这一次成功地突围了,完成了一个漂亮而华丽的转身,震惊了所有人。
《大河》一炮打响,引起了美国的观影热潮,票房更是一片飘红,给好莱坞的年中电影档期开了一个好头。
而这样的成功,不单单只属于刘别谦。
紧跟着《大河》之后首映的有金维多导演的《黑社会》同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部投资700美元的电影,明显受到了《教父》的影响,但是风格和教父简直有了天壤之别。喜剧黑帮片,金维多创造了黑帮片的一个全新的类型。
这部电影,颠覆了观众之前关于黑帮电影的一切既定的观影经验,几乎处处都有让观众惊叫的片段。在这部电影里面,那些黑社会,不再是像《教父》里面的那一个个或者风度翩翩后者睿智的角色,反而变得极为可笑。整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成员只有八个人的黑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电影里面,这八个人完全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笑料百出,处处碰壁,闹出了很多的笑话。而金维多并没有只把这部电影当成喜剧片来处理,而是通过这样的一部电影,折射出了当前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在电影的前半部分,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但是到后面,就没有人笑得出来了。电影中的8个人,虽然都是黑社会,但是内心都不乏善良,电影的最后,当看到为了救助一条狗的主人公被警察打死的时候,当看到有的成员为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惨死在对手枪下的时候,当看到年纪最小的一个在中弹倒下之后依然不忘记放掉被自己关在笼子里面的雀鸟的时候,没有人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喜剧片。
金维多,用他几十年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得来的经验,用他对这个社会特有的思考,用他的睿智,征服了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黑社会》,这部先前很多人怀疑会败得一塌糊涂的电影,却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
如果说金维多用他的睿智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