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巨星系统-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80后出生和成长的年代,恰好是华夏从计划制经济走向市场制经济的时期,物质的蓬勃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缺失,导致了这一代人是从迷茫和叛逆中成长。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已经开始承担起了建设国家的重担,80年代的人还在表现自己的桀骜不驯。
李志知道,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社会上对80后都是批评和歧视的情形,形容这是“垮掉的一代”。直到80后成为社会的精英阶层后,逐渐步入了人生的中年阶段,才扭转了这一局面。
不过。如今的80后,是从李志这里开头。成为一种褒义词了。李志不敢保证,自己能彻底扭转别人对80后这一代的看法。最起码,他会成为80后中最优秀的那一个。
就在李志准备对范兵兵继续吹牛的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接通电话后,是李志的母亲打来的。
“喂,喂,是不是李志。”母亲询问。
“妈,是我。打电话来有什么事?”
“死孩子,没事老妈就不能打给你了,是。”
“当然不是。老妈打给我,随时随地都可以啊。”
“那还差不多。哎,最近的报纸我和你爸都看了,报纸上都在夸你呢,早就知道我儿子有本事,还有,你都这么大了该找个女朋友了,别像你二哥那样这么大了还没个女朋友……。”
李志听着老妈唠唠叨叨,虽然听着挺烦的。心里面却暖洋洋。
不过母亲还没唠叨一会,电话就被严肃的父亲抢去了:“你别听你/妈在那瞎张罗,你还年轻,以事业为重。知道吗?”
“我知道。”
“恩,就这样,有时间在回来一趟。有件重要的事情找你,挂了。”老爸说话和举动。还是那么简短,有力。军人就这样。
听着手机里嘟嘟的声音,李志发自内心的笑着,慢慢的收起电话。
“怎么,你家人知道你最近特别火?”范兵兵笑着问一句。
李志点头:“能不知道吗,自从知道我当明星,我家已经开始订报纸了,随时关注我的一举一动。说实在话,以前总觉得爸妈太烦人,总想着要离开家出远门。那时候还太小啊,现在听着爸妈打来的电话,忽然就特别理解他们了,真的,他们也就是盼着你过得好,特简单的念头。”
范兵兵好奇的看了李志一眼:“人生觉悟这么高?我反正不喜欢回家,回家就是被唠叨个没完没了。我出来演戏,他们非不同意,想让我去做运动员。”
“你爸是不是运动员,可是现在不是了?”
“你怎么知道?”
“一般父母都会把自己喜欢,但是又做不到的事情,寄托在子女身上。哦,还有,你没有弟弟或者哥哥,否则悲剧就该是他们了。”
“是吗?”范兵兵想了想,“或许还真是这个道理,我是独生女。不过,他们怎么想是他们的事情,我是坚决不去……唉,算了不说这个,《我的野蛮女友》的剧本写好了吗?”
“差不多了?怎么这次过来是想要角色吗?”
范兵兵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询问:“你会出演吗?”
李志点点头。
“那我要一个角色。”
“早就知道你会要了,给你准备了一个,你看看剧本。”李志装作没有听到范兵兵口中的意思,转移话题道。
范兵兵也不在意,接过剧本看起来。
李志一心扑在做电影上,对什么事情都有些关心不足。
尤其是一直忽略了范兵兵的穿着,这一次,李志一手抱胸,一手托着下巴,靠在椅子背上,细细的看着范兵兵认真看剧本的模样。
虽然没那个想法,但是爱美之心人人有之,看一下又不犯法。
细长的睫毛,纤细的鼻梁,新生儿一般细腻的皮肤,头发扎在脑后,显得特别有都市白领的干练。
看着看着,李志就不觉得看入了迷,觉得造物主真偏心,把好东西都一股脑塞给了某些人。
李志如此赤果果的盯着她看,范兵兵要是还没发觉,也就太失败了。脸上红了红,她将剧本合起来,还用力发出了一点声音,用来提醒李志,这么盯着别人,尤其是女人,是极其不礼貌的。
只是,李志托着下巴,一动不动。
“喂?”
范兵兵伸手在李志眼前挥了挥手,没有反应,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大约十秒钟之后,李志才猛然一个机灵,注意到正好奇的靠近过来打量自己的范兵兵,立刻咳嗽着掩饰自己刚才的失神:“咳咳,你干什么,我脸上有花?”
“我在想你想什么呢,这么出神,连我挥手都看不见。该不会是光天化日之下,想到了什么不健康的内容?”
“扯淡,我正思考剧本的问题呢。”
“思考剧本连口水都流出来了?”
“切,唬我是,我不吃这一套。”李志不是小说中的傻瓜,女人说他流口水了,就一副煞笔样子,傻头傻脑的去擦嘴巴。清清嗓子,李志开始转移话题,“对了,剧本看完了吗,觉得怎么样?”
范兵兵慵懒的说一句:“无趣。”
“什么?你说这剧本无趣?”
“不是,我说你这个人太无趣了……”(未完待续。。)
第二六二章 张一谋的英雄!
和范兵兵闲聊几句之后,李志便找借口赶走了她,自己自己一个人在工作室里面忙碌。
在工作室呆到了十一点,张伟平的电话打过来,邀请李志过去吃饭。
张伟平乃是新画面影业公司的董事长,这家电影公司,主要就是投资张一谋的电影,《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再到即将上映的《英雄》,都是张伟平和张一谋联手打造。
这一次之所以请李志吃饭,也是有些生意上的合作,加上下午张一谋要带着《英雄》去北电放拍摄纪录片,特邀请李志作陪,来一个新老大师对话,为《英雄》预热。
说起来,和张一谋的初次见面还是在那次聚会上面,两人‘一见钟情’,相互有很多话题讨论,所以也就认识了。
也是从双方的谈话之中,张一谋看出了李志是一个不甘于做一个艺人的人,以后肯定会朝着导演方面发展。
而且谈论之中有许多新奇的理解和见地,让张一谋也是眼前一开,更加坚定了李志未来成就的想法。
到了饭店,张伟平就迎了出来。
“李总,大驾光临。”
“张董说笑了,跟张董比起来,我还是电影圈的末学后进,大驾两个字不敢当。”
“李总谦虚了,张一谋经常跟我说,李志未来五年必成国际大师三项全能……张一谋他们在包厢里打牌呢,李总请。”
“张董请。”
进了包厢,又是一阵客套。此次张伟平也不仅仅是邀请李志。还有不少业内人士。
“李志来了?”张一谋把牌丢下,交给一位片商老板接着打。走过来跟李志打招呼。
“张老师最近气色不错,看来《英雄》卖的很好。”李志哈哈笑说。
张一谋摇头:“不能跟你比。不亏本就好。”
“张导太谦虚了,你跟万导都是华语电影圈的大师,亏本不存在的事。我可是问过张董了,马上就要在人民大会堂全球首映,现在片花卖的火的一塌糊涂,欧美全都在抢着买。”一位片商拍着马屁。
《英雄》已经计划12月14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球首映礼,这是第一部登录华夏最神圣殿堂的电影,老谋子在华夏的地位,谁都拍马也赶不上。包括冯晓刚。
冯晓刚擅长拍摄的都是商业片,对于更能让国家看好和业内老顽固人士看中的张一谋拍摄的文艺片自然不能相比较,所以两人其实实力一样,但是轮上地位自然是张一谋这个老油条更胜一筹。
不过,3000万美元的大投资,作为华语电影的最大一笔,从开拍之前,就被国内外广泛关注,连国家领导都亲自过问关注。足够有资格当得起这个首映礼。
一个片商就问李志:“李总,你可是票房之王。你预测一下《英雄》能拿下多少国内票房,一个亿有没有?”
张伟平插了一句:“我也想问问李总,我是觉得一个亿不成问题。但是也说不好。”
不少人都围过来,期待的看着李志。
现在的李志,与票房是挂钩的。
内地第一位从未亏本过的电影主角。且是实打实的凭电影拿到如此高度的票房,以前别人称冯小岗是吸钱机器。现在这个头衔早给了李志。可以说,李志的一句话。有足够让人信服的能力。
李志挺喜欢这种被人重视和敬仰的感觉。砸吧一下嘴。说:“我还没看过电影。不过之前看过几段片花,我感觉,就凭这几段片花。卖个两亿华夏币应该不成问题。”
“嚯,两个亿!”
“两个亿?国内没这么大的基本盘吧?”
李志笑说:“你们要相信张导的实力嘛,再说了,国产电影虽然不景气,市场这几年也衰败不少,可这个架子还在,《英雄》3000万美元投资不是开玩笑,宣传做的也好,外国人看完片花争着买。也说明了电影的优秀,这个是颠不破的,2个亿起跳吧。”
“我觉得一个亿,你说两个亿,我这个底气又足了。”张伟平略带风/骚的说。他和张一谋既然敢制片《英雄》,自然是有底气的。
《卧虎藏龙》能卖个天价,《英雄》为什么不能,骨子里张一谋对李桉也是不服气的,张伟平也相信这一点。
聊聊天,然后吃吃饭,下午张一谋和李志还要去北电,没有喝酒。
饭局结束,便赶去北电,从中午2点钟开始《英雄》交流会。
因为是要彻底扫断盗版,电影的拷贝都锁在保险箱中,准备首映时,空运京城。所以这一次过来,只是放映一些《英雄》的片花,和拍摄过程的纪录片。如果是放电影,也就不需要李志作陪,正是因为没有电影可放,才让李志帮着撑场子。
两代导演的领头羊,齐齐驾临北电,这个消息很早就放出去了。
等李志和张一谋有说有笑的走进国际交流中心,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全都是人,过道、窗户边、拐角处全都挤得慢慢的,本来一个人的位置,硬是坐了两个人,黑压压的一片。
“北电什么时候这么多人了?”李志坐到早准备好的椅子上,接过话筒,感慨了一句。
下面便闹哄哄的回应:“北电已经被外校占领了。”
“中戏特意来捧场,请大家多多关照。”
“我们是传媒大学过来的,挤着大家了,不好意思。”
主持人是北电的一位年轻漂亮女老师,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今天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我想之所以这么多同学,不仅仅有北电的老师、同学,还有外校的同学们,大家来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京城电影学院,在过去的日子里,诞生过很多优秀导演,而今天,优秀中的优秀导演,回归母校,畅谈未来,真的很令人激动,而且还有一位当红的艺人,小天王级别,堪称五项全能的李志更是一起来到了。”
“首先,介绍一下国家级大导演张一谋。”
“同学们好。”张一谋淡淡的笑着打了个招呼。
“接着,是我们当代最红的小生李志,也是一位创作大师。”
“有张老师在,我不敢乱称大师,很高兴再与大家见面。”李志谦虚的说。
“《英雄》是一部武侠大片,也是张一谋导演十年拍片的转型之作,今天,就这部电影,张一谋导演和李志先生,会围绕着电影,畅谈华语电影的现在与未来,导演与编剧的对话,一定会擦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主持人说的话,花团锦簇,几分钟的介绍后,大屏幕上开始放映《英雄》的拍摄纪录片。
而大师对话,也在主持人的带动下,随即开始。
“张导你是怎么想到,改变自己的拍片风格,开始研究武侠,我们印象中你不是这个类型的导演啊?”
张一谋摇头:“好多人一直以为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拍农村的片子,不喜欢其它。其实不是这样。实际上,我这个人非常喜欢武侠,而且是个武侠迷。我第一次看武侠小说是20世纪60年代,名叫《鹰爪王》,一共17本。里面的许多人物我至今仍记得。其它的我也看,像金庸、古龙等。金庸的书比较传统,章回形式,古龙的则有气势。”
顿了顿,张一谋继续说:“自从干上导演这一行后,我就一直想拍摄一部武侠片。3年前,我就开始找人编写剧本了,一开始想改编金庸或古龙的小说,改出个眉目,再去找人购买版权。但改了一大圈,不行,后来干脆自己动手改,差不多改了有3年多。等到我们编好了,自己对剧本也很满意的时候,人家李桉的《卧虎藏龙》已经出来了,而且获得极大的成功。我们是起大早,赶晚集,末了外面还说我是跟风,学人家。”
李志点头说:“事实上。我觉得每一个华人导演,应该都有武侠梦。武侠是华夏功夫的延伸,也是华夏式童话的延伸。你不拍武侠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华夏导演。现在张老师和李桉导演,都实现了自己梦想。”
“对,就是这样。我们都说要拍武侠,从前往后,很多武侠电影,和武侠小说,影响着我们。”
主持人问:“张导拍了《英雄》,实现了梦想,李先生你呢,你有想过接拍武侠片吗?”
“哈哈,这是当然的。我很早就在幻想着自己拍武侠片了,不过现在一身匪气,怕是拍不好武侠。”李志摇头。
“怎么说是匪气?”主持人疑惑。
张一谋说:“李志的意思,是他现在就是一个土匪,抢票房,拍商业片。《父子》、《疯狂的石头》,他的这几部作品,票房上成绩太狠了。土匪作风。”
“还是张老师懂我。”李志笑说,“武侠片兴盛了很长时间。最早的武打片,到后来的东方不败,武侠片已经拍的不新鲜了。你要么走更写实的风格,要么就走《卧虎藏龙》和《英雄》这样的大片,走真正的武侠。但你要拍出来好看,你得懂得武侠。什么侠?金庸说得好,‘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张老师是体会到了侠,我还差一点。”(未完待续。。)
ps: 好久没写感言了,恩,谢谢投月票的书友,数字太多,实在是看不清楚,反正感谢你了。
第二六三章 对话
张一谋笑说:“我体会到了侠。但我还做不到侠。许多人总爱拿我的这部片子与李桉的《卧虎藏龙》相比。但我认为《英雄》不仅仅是部武侠片,我实际上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华夏古代的东方童话。他是我的故事,我理解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主持人又问:“李桉导演在西方很受欢迎,你们觉得他拍的武侠,跟你们想象的武侠一样吗?还是西方式的武侠?”
张一谋说:“我自己不了解西方,不像李桉对西方市场以及受众有那么好的定位。这一点应该问李志,李志的《福尔摩斯》很成功,而且我看来那可是能够直接拿出来拍摄成电影的小说,可谓空前绝后。”
李志则说:“我也不是很了解,只能说这是李桉的故事。每个导演对自己的定位都是不同的,或者说每个阶段你对自己的规划也是不同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现在尝试各种类型,在商业片上打转,也是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很多人说,哎,张一谋是个票房导演,其实我相信张导很不乐意被打上这种标签,他并不是总会为票房而拍电影,他也有艺术追求,当你的那个灵感到了,你的体悟到了,拍什么其实不重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和特点,才是你一个导演立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