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医师 >

第40章

医师-第40章

小说: 医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了点头,再次惊奇的看了田路一眼,菲欧娜博士带着满肚子的疑惑走向了酒店大堂。而安娜也自然而然的重新拿起牌子,迷人的微笑再次展现在那张俏脸上。

“田先生,请跟我来,我带您去您的房间……”

……

华灯初上,美酒飘香。

宴会厅里,小乐队正悠然自得的演奏着舒缓的小夜曲,而上百名来自各地的学者们济济一堂,自由而畅快的交谈着。

对于组委会专门为所有演讲者做准备的晚宴,田路本来抱着十分的兴趣,在进行了半个小时之后,这种期待就渐渐的消散了。

放眼望去,几乎全是欧美的学者,偶尔看到一两个黄皮肤的,也多是日本人。而且即使是在这样的场合,众人似乎也隐隐的分成了数个小圈子,那些相互熟络的,或者发展方向相近的学者们凑在一起,自在的交流着。

田路的年纪虽然年轻的让人惊讶,惹得众人频频注目,对于这样的场合而言,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兵。不提他的研究成果的话,几乎没有人认识他,自然也就少有人上来攀谈了。

没有过类似经验的田路,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应该如何的融入其中去,只好在一旁默默的观察着。

“请问,是来自旧金山的田先生吗?”

正当田路发呆的时候,一个苍老而温和的声音在身后传来,让他心中顿时一喜,连忙转过身去。



位白发苍苍的白人女子,正一脸微笑的站在他的身后。

“是的,我是田路,您好,梅根教授。”

田路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他第一眼就认出了眼前这位老人的身份:大会的组委会主席,也是欧洲神经协会联合会的轮值主席,来自奥地利的梅根教授。

“欢迎来到斯德哥尔摩!”

梅根教授把左手中的香槟递给了田路,举起右手的酒杯示意道。

“谢谢,谢谢大会的邀请,这是我的荣幸!”

田路浅酌一口,向梅根教授表示了敬意。

“这同样是我们的荣幸!”

梅根教授点头道:“您在血脑屏障方面的研究成果让我们大开眼界,同时也为许多疾病的后续研究提示了一条极为可行的道路,这非常的令人敬佩!”

认识了一下之后,梅根教授自然而然和田路并排站在一起,突然笑呵呵的问道:“是不是感觉自己有些融入不进去?”

“是的。”

田路苦笑了一声,非常坦诚的说道:“似乎没有一位是我认识的,而且说实话,我这方面的经验不多,确实有些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不提国内认识的那几位神经医学界的大佬,旧金山和洛杉矶的几位教授似乎也没有过来参会,田路除了在会议资料上见过几位主席副主席的照片之外,确实是一个人都不认识。

“哈哈,其实很简单,你什么都用不着做。”

梅根教授笑着说道:“明天的报告之后,下次这样的场合,大家自然而然的就认识你了,而且不用你主动的去加入他们,他们也会自动的来找你的。”

看到田路一副愕然的样子,梅根教授突然眨了眨眼睛,稍稍靠近了一些,有些神秘的低声说道:“事实上,不用等到下次,我想,等一下就会有人主动的过来找你攀谈了……”

说完了,梅根教授再次向田路举杯示意之后,微笑着离开了。

就在田路一头雾水,有些摸不准梅根教授话中意思的时候,有很多人注意到了田路和梅根教授的谈话。

在看到梅根教授离开之后,就有数人犹豫了一下之后,拿着酒杯缓步向田路走了过来……

第七十章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大会第三分会场的讲台上,来自意大利的分会场主席皮尔洛教授神采飞扬的做着开场介绍:“大家知道,今年的三月到五月,《natrue》杂志的神经科学版发表了三篇文章,轰动了整个神经生物学界!”

“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专家们进行了卓越而富有成效的研究,利用一种最新的化合物,成功的突破了血脑屏障!在随后的数月时间内,各地的科学家们借鉴这种方法,将能够突破血脑屏障的物质名单又大大的增加了许多……”

“下面,有请这项研究的主导者,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中心的田路医师!”

如雷的掌声中,田路一身笔挺的正装,缓步走上了主席台。

和皮尔洛教授握手致意之后,田路站在演讲台前,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头颅,心中忽然一片平静。

今天下午的十个分会场中,第三分会场本来就是座位最多的一个,足足可以容纳六百余人,看目前的情形,不仅仅是座位上坐满了人,就连过道上,门口处都挤满了与会者。

大家对突破血脑屏障的兴趣,远比田路预想的要大许多。

很奇妙的是,虽然当年只是做一个翻译都会紧张的喘过不气,此时此刻的田路,心中却是异常的平静,就好像参加的只是神经外科的一场病例讨论会一样,不见一丝波动。

确实,今时已不同于往日了。

当年的田路

,刚刚完成基础知识支持系统的学习,对于临床,甚至是医学基础的了解也都仅限于皮毛,去做翻译完全是靠着翻译功能之利,并没有十足的自信。如今的田路,不仅完成了系统所有的学习任务,而且无论是临床上,还是在科研上,都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这种绝对的自信,让田路即使面对的是上千名相关领域的佼佼者们,依旧保持着极为平稳的心态。

“谢谢分会场主席皮尔洛教授!”

首先向皮尔洛教授点头致意之后,田路这才转向台下,沉声道:“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是田路,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我很荣幸能够有机会站在这里,向大家阐述我对于血脑屏障的理解……”

演讲开始之后,台下顿时鸦雀无声,每个人的目光都定在了台上那个年轻人的脸上。

“……这就是我过去两年研究中大概的思路,具体的内容,包括那些过程和结果全部发表在杂志上,大家都可以看得到,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准备再多说了。”

“哗……”

台下顿时微微的骚动起来。仅仅谈了十几分钟,田路话题一转,大家感兴趣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思路部分突然就这么草草的讲完了?这让众人心中大惑不解的同时,分会场主席皮尔洛教授此时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演讲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剩下的时间怎么办?

“这个田路,还是太年轻了啊!”

没有理会台下众人的反应和皮尔洛教授的心思,田路接着大声的说道:“今天剩下的时间,我想和大家谈一谈对于后续研究和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方案……”

“哄!……”

如果说刚才的骚动只是和风细雨的话,那么此时此刻,这轰动就好比狂风暴雨一样,还夹杂着轰隆隆的疾雷闪电!

后续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方案?

这个田路打算干什么?把自己未来的成果拱手让人吗?

无数道目光,渐渐变得惊异起来,同时也忽然充满了热切!

“基于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证据都表明我的研究思路是有效而成功的,那么对于后续的研究设计,我认为同样有着极大的成功可能性!”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后续的研究进行延伸。”

环视了一下会场上下,田路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第一点,通过建立完整的血脑屏障体外模型,对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

“哗

!……”

沸腾的掌声如雷般响起,简直就像要把会场的屋顶都给掀翻一样!台下的每一个人都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长时间的鼓掌,向台上那位年轻的研究者表达着自己十足的敬意!

田路提出的理论以及思路还有待于验证,无论如何,这种无私的共享精神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再三向台下鞠躬致意之后,田路走下主席台,从一侧的小门儿来到了后面的休息室里。

“太棒了!”

闻讯赶至,在休息室里等了许久的大会主席梅根教授,立刻上前给了田路一个大大的拥抱:“田,你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非常抱歉,临时改变了演讲的大部分内容,没有给组委会造成太大的麻烦!”

看到梅根教授的表现,田路心里暗暗的舒了一口气,不过还是郑重的表达了自己的歉意。无论如何,没有提前和组委会进行沟通,是他的问题。

今天改变议题的事情,事实上也是田路前几天的突发奇想。

既然想让全都为自己积累实验数据的话,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向大家传输最正确的思路呢?哪怕对他提出的理论存有异议,总有人会选择相信田路,去按照他的设计做下一步的实验。而大家都少走弯路的话,岂不是可以更加提前完成所有的数据积累?

成功的突破血脑屏障,只是做到了一个结果,产生这个结果的原理,或者说血脑屏障的生理机制,仍然是若隐若现,离完全解开为时尚早。

在医学界,尤其是基础研究部分,真理往往隐藏在完成的大量实验和数据之中。

大家完成的实验和结果,总是要发表出来,而只要积累了足够的文章和数据,田路就可以用未来成熟的血脑屏障理论把所有的实验结果和数据串联起来,完成最后的理论整合!

这对田路而言可是件大大的好事情!

梅根教授对于田路的道歉很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道:“当然不会!田,演讲非常的棒!比原来的计划要棒许多!”

虽然是一位临床神经内科学教授,梅根教授对于基础研究的理解也颇为广泛,很容易就听出了田路的设计和思路极具可操作性,绝对会对相关的研究起到很大的启发作用!

皆大欢喜。

田路成功的宣传了自己的理论,而组委会也成功的在这次大会上创造了一个热点话题,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在田路的演讲之后,第三会场进入了茶歇,而一直等到下一场报告开始,大家重新坐下之后,田路才悄悄的从休息室的侧门走了出去。刚才他的演讲因为超时的缘故,没有安排现场提问环节,可以想象,如果在茶歇期间走出去的话,必然会被与会者们围起来,提出各种的问题,从而影响到下一位教授的演讲。

经验丰富的梅根教授,自然是了前面的。

只不过……

刚一走出休息室,田路就愣住了。

他惊讶的发现,在休息室的门外,有几位黄皮肤的与会者正静悄悄的等在门外,而在看到田路出来之后,更是突然呼啦啦的围了上来。

“田先生,你好!”

其中一位器宇不凡的中年人站在最前面,微笑着向田路问道:“根据你姓氏和名字的特点,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田先生应该是华人吧?”

第七十一章比较

“是的。”

对方既然这般问,定然也是华人身份,这让田路心中的亲切感顿时大增,笑着说道:“准确的说,我是大陆人,现在在旧金山做住院医师培训。”

“?”

中年人立刻大喜,上前一步颇为兴奋的说道:“我们也都是大陆的,哈哈,我就说嘛,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

眼看旁边几位也很高兴的样子,田路连忙回身看了一眼会场,低声的笑道:“各位老师,这边说话不方便,咱们另外找个地方坐坐如何?”

做完了演讲,田路此次大会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剩下的时间都可以自由的支配。而遇到这几位,也让他极为兴奋,不由得想要认识一下。一方面最近两三年因为工作实在是紧张,田路和叶兰一直没有回国,听到乡音极为亲切;另外一方面,既然决定回国了,那么多认识几位业界人士也是件好事。

众人一同出了会场,找了一家咖啡厅,几个人坐了下来。

“各位老师,咱们正式认识一下,我叫田路,中原人,现在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中心,今年是第七年的住院医。”

刚刚坐下,作为晚辈的田路就主动的自我介绍道。

“旧金山医学中心?好地方!”

先是赞叹了一下田路现在工作的地方,中年人这才笑着介绍道:“我叫冯远,就职于长海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其他的几位,我就不越俎代庖了,还是请他们自己来吧。”

另一位白发早生的中年人笑着说道:“我叫刘明奇,川都大学医学院附一院神经内科,这位是我们科里的小郑,郑辰。”

“我姓费,费左,江南大学医学院附二院神内,这是我们医院的刘晔。”最后做自我介绍的,是年龄最大的一位,看样子足有六十出头了,看着田路的眼神也是一直笑眯眯的,让他突然有了一种特别熟悉的感觉。

每介绍一个,田路都要认观察一下对方,并且点头示意。等到五个人自我介绍完之后,他心里一动,突然笑着问道:“冯老师,咱们长征医院神外的主任还是莫远老师吗?”

“莫远?他去年刚退二线了。

怎么,你认识他?”冯远有些惊奇的问道。

田路挠了挠下巴,呵呵一笑道:“不认识,不过我听过他的名字,十年前我曾经顶替他做过一次翻译。”

“啊?!你就是当年岭南医学院那个大三本科生?!”

这下子,冯远这次是愣住了。当年莫远突发急病而不能去岭南,差点儿因此误了廖胜奇的大会,一直觉得比较愧疚,偶然间曾和冯远提过这件事情。而当时的冯远同样惊奇于一个本科生能够顶替莫远的工作,所以印象极为深刻。

看到冯远的表情,其他四人对当年之事很是好奇,连声催问之下,冯远就大致的讲了一下,顿时引的四人讶声连连,惊叹不已。

本来就是异国他乡的同胞,有了这层关系之后,大家忽然间好像变得又亲近了许多。

接下来众人谈话的主题,自然是集中在田路发表的三篇文章和刚刚完成的演讲上面。作为神经医学的会议,本次大会的主题都是集中在具体疾病的临床诊治上,由于田路的研究与神经疾病的关联太深,所以组委会才特邀他来进行了一次报告。几位都是临床的医师,对基础研究的了解确实不够深入,无论是谁,也都听出了田路报告的价值所在。

“小田,你实在是太慷慨了。”

刘明奇摇了摇头,轻轻的叹道。其他几人也是频频点头,对于田路报告的内容,五位同胞不约而同给出了同一个评价。

“呵呵,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我一个人完成不了的。”

田路摇了摇头笑道:“再说了,我马上就要回国,短时间内恐怕也没办法继续下去,所以把工作抛给大家做也是一种办法。”

“你要回国?!”

冯远的手一颤,咖啡顿时洒出了不少,不过他顾不得擦拭,连忙放下杯子讶声问道:“不打算继续申请fellow了?而且就算不想继续干临床,凭你的研究成果,想必也有大把的公司和研究机构聘请吧?怎么想着回国了?”

“是啊,国内的环境比起外面可是差不少的,回去干吗?”刘明奇也是面色愕然的说道。

田路笑了笑,不以为意的说道:“外面是好,不过我还是喜欢回去发展,至少大家都是黄皮肤,看着也舒服嘛!”

这个不算是理由的理由,让几位年长者有些不以为然,倒是郑辰颇有些年轻气盛,大声的喝彩道:“对!说的太好了!这帮老外,看咱们的时候眼睛总是朝着天的。再说了,国内这些年发展多快?回去也不是没有机会啊!”

与阅历不足的郑辰不同,冯远明显了解的更加深入一些,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不由得再次劝道:“小田,你可要想清楚,不说收入的巨大差距,单就工作条件来说,可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没关系。”

无所谓的摆了摆手,田路笑着解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