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权贵 >

第17章

重生之权贵-第17章

小说: 重生之权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近东一个劲儿往田凤才碗里夹菜,对王大力倒爱理不理,王大力倒泰然自若,估计是受夏近东冷落惯了。

他敬了夏近东一杯酒,道:“姐夫,我看好您,您是做大事的人,一定能当上高官,我祝您步步高升。”

礼多人不怪,在夏近东眼里,他只是个没文化没追求的暴发户,而且关键是太过于高调嚣张,好像有了钱就有了一切,真是井底之蛙。

这会儿他放低了姿态,夏近东对他的嫌恶稍减。

夏近东和他碰了一杯,一饮而尽,道:“借你吉言,不过我可没什么野心,只求个平平稳稳就行了。”

王大力道:“姐夫,我这就要批评你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许小婷拉了他一下,道:“姐夫这是低调,你懂啥!”她生怕姐夫生气。

王大力好像醒悟过来了,也不再多说,又敬了夏近东一杯,道:“姐夫你是文化人,我没文化。”

“嘿嘿,文化有啥用?做原子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么。”夏近东淡然道。

“嘿,怎么没用,用处大了!邓公说了,要尊重知识分子,尊重科学,那领导说的话还能有错?”

他这句话断章取义,不伦不类,不过大意却不差。

夏近东脸色微微好转,王大力谄笑着道:“姐夫,有个事情要请你帮忙。”

“啥事?”

“嘿嘿,小事儿,我们公司引进了一批黄帝牌内功魔掌,您不是医学研究生么,想让您作为专家帮我们撑撑场面,帮我们指导指导。”

第29章新阳市,我来了。

夏小洛不禁莞尔,心道,这小姨夫可是挺会说话的,明明把老爸当成苦力使用,还戴了个领导的高帽子。

老爸答应了,毕竟是亲人。

“你放心吧,姐夫,不会让你白干!一天,给你开一百块钱工资!”

王大力牛气哄哄地伸出一个指头。

夏近东把筷子不轻不重地往桌子上一排,道:“大力,你要以为我是为了钱帮你的忙,你就花钱请别人吧,你不是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么?”

王大力立马讪笑道:“姐夫,你别生气,我不是这意思,我那几个臭钱在你眼里算个屁啊,姐夫你是高人,我是俗人,你哪儿能跟我一般架子!”

夏小洛看他瞬间变脸,自然得很,又能屈能伸,心说,倒是个人才,倘若为我所用,倒不是一个不错的股肱之臣。

夏近东又问田凤才他们卖书的情况怎样,田凤才记着夏小洛的嘱托,没有把他们挣了两万块钱这件事说出来,含含糊糊支应过去,却把夏小洛“知识就是财富”那段宏论转述了一下。

两人的观点深得夏近东认同,旁边的王大力却不屑一顾,心道,老子高中毕业不照样风生水起?别看我学历低,可是咱能力强!

饭毕,夏小洛把半袋子书籍送给了田凤才,田凤才喜出望外,道:“我本来想自己买呢,没想到你提前买了,到开学的时候我还给你。”

“还什么还?你留着吧。”

“你不看看多浪费,再说了,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样可以督促我快点读完。”

田凤才着急要走,他还要把那辆自行车骑回去,夏小洛道:“我送送你。”

许小曼又把他带来的一些礼品拎了出来,非要他带回家,说:“带回去给你父亲尝尝!”

两人推攘了半天,许小曼坚决不收,田凤才只好无奈留下。

夏小洛直把他送到县城东关,两人依依惜别,约好一开学就一起玩,夏小洛才回到家来。

回到家以后,小姨和姨夫还没走,他凑过去问:“姨夫,你们到哪儿卖那个什么内功魔掌?”

王大力得意地笑道:“在新阳市图书馆!你想去吧?”

他显然看出了夏小洛的意图。

夏小洛点点头,王大力大方地说:“想来就来呗,反正住酒店住我的房子都不要钱,不是,都是公家的钱。”

夏小洛一声欢呼:“新阳市,我来了!”

夏小洛倒不是多么向往新阳市,他只是想有个机会到新阳市走一走,看一看,深入感受一下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

重生前他编撰《华夏民营企业三十年》的时候,也查过不少的资料,但资料总归是资料,哪有现实来的鲜活?

他现在已经在头脑中酝酿中出一个商业项目的雏形。

夏小洛很“贪财”,更喜欢有一种绝对的主动权。

他才不愿意做个“狗头军师”后世被称为“咨询机构”、“智库”、“企业外脑”的角色,要玩咱就玩真的,要做真正的幕后掌控者。

他更想“见识”一下小姨夫王大力的商业头脑,然后寻个机会把他收为麾下。

企业早期发展,有限的资金往往难以支撑大量的开支,在构建之初,大多机构不健全,难以完全按现代企业制度去建立,激烈和约束不对称。

这种情况下,维系企业的往往是亲情或者其他社会关系,抑或是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和领导力。

这一现象并不仅仅在华夏,而是在整个东亚都是如此。

简而言之,东方是“网络型经济”,这个网络不是指互联网络,而是社会关系网络,亲缘、地缘、族缘、血缘如同一道道橡皮筋形成一个有弹性而不易崩坏的网络,而西方则是“契约型经济”,讲究权利和义务的对等,简单明了。

所以,在创业之处,寻找一个可靠的代理人和合作伙伴,是当务之急,自己身边的人,对商业有激情,而且能凑合上得了台面的,恐怕就只有小姨夫王大力了。

虽然他身上有不少毛病,可是瘸子里面挑将军,也只能是他。

夏小洛认为,人,有毛病不可怕,太完美才可怕,试想你面对的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你怎么利用他?怎么驾驭他?

和王大力的约定在周末,这几天他没事就到新华书店看书,屈小元叫他去打游戏他也不去,重生前的那辈子,他学习特差。

上天眷顾,让他重来一次,带着重生前的知识体系回到过去,现在更要查漏补缺,把水平提高到一个前世不敢奢望的层次。

其他时间,他也去看看杨老师,他也看看他的经济学方面的书籍,杨景初问他:“你看的懂么?”

他摇摇头,表示看不懂。

杨景初心道:“假若连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都看的懂,自己真是见了妖怪了,还好,他只是孩子般好奇而已。”

何诗韵去和母亲去北京旅游了,要去两个星期,夏小洛有点黯然神伤,他有点对这个小萌萝莉恋恋不舍了。

不过两人告别的时候,何诗韵好像一点依依惜别的感觉都没有,对即将要去的北京城很是向往,这向往把她离开夏小洛的那一点忧伤冲的无影无踪。

毕竟她还是不知人间愁滋味的小小少女。

到了周六,夏小洛一大早起来,和父亲一起吃了简单的早餐,乘坐短途客车去新阳市。

夏小洛和父亲下楼的时候,看了一眼对面副局长王俊伟家的大门,大门在昏暗的楼道里,发着幽暗的光,给人一种颓败的感觉,好像一个默默无言紧闭着的嘴巴。

按说联合调查组下来也有一个星期了,王俊伟应该早已经得到了消息,现在形势对他大为不利,而他家却出奇的平静,每天一下班,一家人就大门紧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低调得让人有点匪夷所思。

俗话说,爱叫的狗不要人,咬人的狗不会叫,莫非王俊伟在酝酿什么大的行动?这太过于沉默的王家人却让夏小洛有点惴惴不安。

不过,他迅速地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钱局长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且父亲夏近东也在暗处,即使闹个鸡飞蛋打,也是钱局长倒霉,碍不着自己老爸的事情。

想到这里夏小洛阴暗地一笑,弄得对面吃油条喝胡辣汤的父亲脊背感觉一阵凉意,这孩子,怎么这么吓人啊。

父子二人坐上了去新阳市的班车,那时候的班车还很简陋,也很小,是后世称为“小巴”的车子,车厢里满是瓜子皮,冰棍儿包装袋,十多个座位,为了多卖票,中间还加了一条凳子,车子也不按点发,而是司机开着车围着洛水县饶了大半圈,直到所有位置坐满了才走。

从改革开放初期,直到90年代初期,商品服务市场上,还一直是供给不足的时代,呈现出紧缺经济的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就很难保证了,直到乘客们催促再三,司机才骂骂咧咧地往新阳市方向开去。

看到如此恶劣地服务,客车上依然座无虚席,司机骂骂咧咧,乘客们仍然敢怒不敢言,夏小洛不禁感叹,后世一位大企业家说90年代就是溜着西瓜皮也能赚钱,还真是所言非虚。这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资本还在沉睡或者刚刚苏醒,谁先转变观念,谁就能抢占商机。

汽车一路颠簸,在上午十一点的时候,终于到达了新阳市。

新阳市位于中原省东南部,是地级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一直缓慢,无论是在整个中原省还是在整个华夏来说。

东部省份受改革开放之春风化雨,西部省份受西部大开发之关爱垂怜,唯独中部的中原省舅舅不疼姥姥不爱。

再加上中原省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人均土地都很少,大多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以补贴家用,其中自然有不少非法行业从业者,以至于南方某地打出“防火防盗防中原人”这样的横幅提醒本地居民。

愤怒的中原省文联主席李佩甫先生愤然写了一本书,题为《中原人惹谁了?》,为中原人鸣不平。

现在从车窗往外望去,在盛夏强烈日光的照耀下,这座城市陈旧低矮的建筑没精打采的立在那里,光着膀子的爷们在三四层的小楼房的背阴处悠闲地乘凉打麻将,一条道路上正在修正,开肠破肚,尘土乱飞,沿街各色商店已经颇具规模,这是一个半睡半醒的时代,一些率先醒来的人,已经开始了掘金之路。

而王大力就是这率先苏醒的掘金者的一份子,此时他正在新阳市新华书店门前热火朝天地张罗着。

新华书店共三层一楼入口处是一个大厅,因为建筑设计的原因,不方便摆放书籍,现在领导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商业意识,他们就把这一楼一百多平米的面积租出去,搞展销,昨天是家具展销会,前天是高科技产品展销会,反正一天一个样,不带重样的,而今天则是“大型中医义诊活动”。

第30章内功魔掌

一副红底白字的横幅挂在大厅大门上方,写着“著名中医世家义诊活动”几个大字。

旁边摞满了一堆包装精美豪华的“黄帝牌内功魔掌”。

几个穿着白色大褂的女孩子身上披着红色的绶带,给来往的人散发着传单。

两个个医生模样的人坐在桌子后面正在“望闻问切”,另外还有两人负责售货和收款。

夏小洛一看就明白他玩的什么把戏了,这一套脑白金的创始人史玉柱也玩过。

不过,史玉柱除了义诊外,最牛的还是软文广告。

名为专家义诊,实为推销产品,那时候的人思想单纯,以为穿白大褂的一定是医生,感觉“很科学”,不知不觉就产生了信任,因此“义诊”活动是保健品行业在90年代屡试不爽的利器,直到二十一世纪,穿白大褂卖牙膏依然是华夏广告业的一大特色。

王大力正满头大汗地招呼着,一看二人来了,三步并作两步蹿过来,着急道:“姐夫,你怎么来这么晚,就差你了?”

夏小洛道:“你这人不是挺多么?”

“就缺一个‘中医世家’了。”

王大力一本正经地说。

夏小洛不禁莞尔,嘿,真能扯得,老爸也就是自学了医学,读了个在职研究生,怎么一下子就成了中医世家了?

他爷爷可是正宗贫下中农,根正苗红。

王大力从桌子里抽出一个旅行包,一把把夏近东拉到卫生间,他把包打开,里面是一套医护人员的装束,竟然还有一个听诊器,他让夏近东把衣服换上。

然后,他把一个标明“中医学硕士”的铭牌挂到白大褂上,两人重新回到大厅。

夏小洛发现父亲脸上有一丝不悦。

王大力拿出一套产品,道:“这可是高科技产品,按照《黄帝内经》人体脉络学结合现代物理科研最新成果研制而成。”

夏小洛心想,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家伙,竟然冲一个医学研究所讲起了人体脉络学,可真够荒诞的,难怪父亲这么不爽。

王大力自以为自己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这会摆起了老板派头。

他分配起任务来,道:“你今天主要的任务就是义诊,看看来人有什么病,有病一定要瞧出病,没病要创造条件,也要瞧出病,反正就俩字‘有病’,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说我们这皇帝内功魔掌,能包治百病!”

夏近东苦笑道:“包治百病?世界上有这种东西的话,还要医院医生干嘛?天天生产这个东西就得了。”

他打开包装一看,是一个手掌形的东西,桐柄铝质,全封闭,中间是太极图,八卦环绕着太极图,旁边两行字是“依图找方位,时空信息来”。

翻过来是手掌上与全身相对应的部分,头背腰尾肛,脑鼻喉胸腹等等,旁边两行字是“六格是九宫,太极是全息”。

夏小洛探头一看,上面写得煞有介事,感觉好笑。

他从父亲手里接过来,摇晃了一下,里面呼啦呼啦直响,可见做工粗糙,里面也许有几块磁铁几根铜丝,说到治病,那只能哄愚夫愚妇。

难怪夏近东心中不悦,以他的医药学知识,肯定对王大力玩的那套把戏心知肚明,可是碍着老婆和小姨子的面子,还得委曲求全,和王大力同流合污,心里肯定非常不爽。

王大力道:“嘿,姐夫,你管那么多干嘛?反正就是治不了病,他也弄不死人不是?再说了,真是高科技产品,你看这奖牌,清清楚楚的,‘省优部优产品’,这还能有假不成?”

夏近东低头嘿然苦笑了一下。

夏小洛一阵心疼,父亲其实并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前几天母亲一直在百货商场看一件衣服,看了很多遍舍不得买,都是因为家境一般,囊中羞涩。

父亲明白金钱的重要性,即使自己不花钱,可以忍受清苦的生活,可是也不愿意让母亲和自己吃苦,因此放下了他最为珍视的尊严。

王大力看父亲默认了,咧嘴一笑,颇为高傲地道:“老哥,一天二百块钱呢!”

夏小洛看父亲涨红了脸,心中一阵冲动,真想拉着父亲冲出去,然后拿出二百块钱砸在王大力脸上。

不过,他还是克制住了,一是自己挣了两万块钱这事儿不能暴露,二是他还要寻找机会,“制服”王大力。

因虎门销烟而青史留名的林则徐曾经把“制怒”这两个字挂在自己房间,随时劝诫自己,愤怒很容易失去阵脚。

人不能被情绪驾驭,而要驾驭自己的情绪为自己所用。

已经有三十岁心理年龄的夏小洛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且看他王大力如何表演。

王大力又拿出一份说明书,吩咐夏近东道:“赶紧看完。”

夏近东扫了一眼,道:“记住了。”

王大力有点不相信的看着夏近东。

夏小洛不轻不重地顶了他一句道:“你以为都像你这么笨脑子,看几个字都记不住,高中都毕业不了。”

王大力正在忙着,没有注意这句话,夏小洛有打了一空拳头的失落感。

夏近东坐在标明有“专家”的位置上,刚一坐下,那几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如释重负地站起来,去散发传单了,原来,这里真正懂医学的就他一个。

一有行人走过,戴着绶带的女孩子就走上去,递过去一张传单,然后说:“我们有专家义诊,您如果有什么不适,可以来看一下。”

夏小洛心道,专业性还不错,还知道先不说卖产品,放长线钓大鱼。

虽然他很讨厌王大力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