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戒-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日国还真是够阴险!
实际上,李晓龙的电影与截拳道,在日国也有着许多脑残粉,想必正是因为如此,才引起日国当权人的忌恨。
毕竟日国人无脑崇拜一个中华人,对日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接着,两人又讨论了一下关于电影《死亡的游戏》的事情。
虽然李晓龙自组了协和电影公司,《猛龙过江》与《龙争虎斗》都是自编、自导、自演的,但协和电影公司是挂靠在邹文怀的嘉禾电影公司名下的。
嘉禾之所以可以成功,与港岛影视界霸主邵氏争锋,除了李晓龙这个顶梁柱以外,就是允许麾下有独立子公司的出现,不比邵氏,独揽一切利润,太过霸道。
如洪金宝、成龙等人,都是走的这个路子,只是如今都活在李晓龙的光环下,不怎么起眼而已。
洪金宝已经小有点名气,成龙却是在李晓龙逝世后,才渐渐成名的。
将邹文怀送走后,林扬又与林正英讨论了一些关于电影、生活之类的话题,一天时间下来,已经对李晓龙的生活、工作等,了解了个大概。
当晚。他与李晓龙的原配妻子琳达,还有小儿子,同床异梦。
第二天,林正英就按照林扬的吩咐,开车将他接到了剧组。
这时,电影《死亡的游戏》正拍摄到一半。确切的说只拍出十多分钟的镜头。
《死亡的游戏》剧情:剧中“李晓龙”是一名退役武术冠军,被迫与其他两位武术家,一起去闯一个五层的高塔,来得到塔顶上面的宝藏。
当李晓龙闯完全部的关数后,打开了宝藏箱,只看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生就是一个等待死亡的过程……
整部电影,说白了,就是靠“李晓龙”的精彩打斗,个人魅力来烘托。尽管如此,放在全世界,也是所有人都买账的。
闯关的过程中,“李晓龙”还会一边打斗,一边说出他的武学理论,宣扬截拳道文化,这一点,更是全世界所有人都买账。
因为都是动真格的!
请来守卫五层高塔的高手。都是“李晓龙”在各国武术界的朋友,都是冠军级别的人物。一个个都有真材实料,可谓全豪华阵容。
放在这个时代,是当之无愧的大片,哪怕是在好莱坞,也是首屈一指的。之前,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已经证明了“李晓龙”的实力。
以林扬的能力,又有林正英与b仔的协助,将这部电影拍完,自然是没有一点问题,接下来。他就过上了拍电影的生活。
同时,他还肩负着喜当爹与三角恋的责任。
直到这部电影拍完,召开记者招待会,宣传、首映、上映等等一系列活动过后,已经是年底。
林扬也就迎来了来到此方世界的第一个春节,进入了1974年。
这一年,随着电影《死亡的游戏》的上映,“李晓龙”还是港岛影视界首屈一指的巨星,没有之一,因为他同时是国际巨星。
《死亡的游戏》因为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以及全豪华阵容,全球总票房更是突破了《龙争虎斗》,达到2。5亿美元。
林扬这时候才发现,原来“李晓龙”在这个时代,竟是一个顶级富豪,要知道这可是七十年代,2亿美元代表着什么?
尽管他拿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个时候的亿万富翁,放眼整个港岛,也就那么少部分人。
实际上,李晓龙之前拍摄《猛龙过江》与《龙争虎斗》之后,已经是顶级的富豪了,只是林大圣人对钱没有太大的概念而已。
进入1974年,林扬并没有着手继续拍电影,在影视界与影响力上,“李晓龙”如今的名气已经够大,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了。
身为龙迷,李晓龙是林扬少时的偶像,自然知道这个偶像的三大志愿。
这个让世界认识中华国粹的人,有着强烈的爱国意识与尚武精神。
一个国家的兴衰,在乎国策是否合乎民意,人民是否爱国。一个民族的强弱,在乎民众是否有信仰,是否发奋。
李晓龙始终不忘记自己是中华民族,他在任何比赛场合,都不忘记宣称:“我使用的是中国功夫”,“中华民族不是东亚病夫”,“中华民族了不起!”
所以,他的第一大志愿,就是推广中华武术,让全世界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其中一部分。
第二大志愿,就是把华语电影,彻底打进国际市场,让全世界的观众都能够看到、认可华语电影,这个时候,也是完成了其中一部分。
三,就是他要走进好莱坞,成为中华功夫的天皇巨星,如今,也是完成了其中一部分。
如果李晓龙没有暴毙,他就是走在为之奋斗,并且通往成功的路上,林大圣人既然附体重生,自然要把这三条路都走完。
作为中华民族,李晓龙的第一志愿,林扬自然是万分认可的,如今要做的,就是推广中华武术,让全世界都知道,都学习!
李晓龙首推的中华武术,就是截拳道。
而且他已经开创了“振藩国术馆”,得到许多人的认可,“振藩国术馆”颁发的资格证书,也是具有法律效应的。
林扬要做的,就是让截拳道与“振藩国术馆”,随着“李晓龙”的名字,更为红火,要红遍全世界!
让世界各国的人,都以学习中华功夫为容,让中华功夫引到世界潮流!
恩…李晓龙已经迈出第一步,第二步要从哪里开始呢?
第七百二十八章1974年
林正英与b仔,这两个“李晓龙”的跟班与左右手,发现“阿龙”自《死亡的游戏》后,竟然不再关注影视方面的事情,很是意外。
要知道影视与功夫,是“阿龙”毕生且狂热的追求。
当两人发现,“阿龙”连功夫方面,都有些放下的时候,更加震惊,百思不得其解。
林大圣人还用得着练武吗?
他只是将截拳道研习了一遍,就了解了其中的门道,说起来,李晓龙不愧是世界级的武术家,宗师级别的人物。
截拳道,竟然与独孤九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截拳道是李晓龙创立的一类现代武术体系,可惜由于他的过早逝去,以至于后来,很多人并不了解截拳道。
截拳道融合了世界各国拳术,以咏春拳、拳击与击剑作为技术骨干,以中华道家思想为主,创立出实战格斗体系构想,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
截拳道与多数武术不同,它是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
同时,它也是一种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如同马克思主义一样,与时俱进,和社会一道向前发展。
截拳道,指的是不拘于形式,思想上成熟的觉悟,以水为本质而攻击,反击将一切化解于无形。
说白了,就是狙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本性是“抛弃传统形式,忠诚的表达自我。”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与独孤九剑的最高境界,无剑胜有剑,极为相似。
林扬将截拳道加以改革后,就创作了一本《中华国粹之截拳道》。配合“镇藩国术馆”开始宣传。
同时,他以“李晓龙”的形象为商标,开创了“李晓龙体育用品”,开始商业化宣传中华功夫,也使得“李晓龙”更为红火。
“李晓龙体育用品”,顾名思义。卖得都是体育用品,健身、训练器材,其中以双节棍,因为“李晓龙”在走红而出名,最为畅销。
中华功夫的宣传,以及林扬编写的《中华国粹之截拳道》,开始从港岛,辐射整个世界。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林大圣人相信,中华功夫引领世界潮流,那是必须的。
觉得宣传力度有些不够,同时,林大圣人又开创了“李晓龙餐厅”,同样以“李晓龙”的形象为商标,模仿肯德基的老头。开始运行。
一时间,风靡港岛。“李晓龙”的粉丝流连不绝,以到“李晓龙餐厅”就餐为荣。一些脑残粉为了桌位,甚至大打出手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李晓龙餐厅”同样以港岛,辐射整个世界,林扬相信。渐渐地,它也会成为世界潮流。
说来简单,当林大圣人将所有事情忙完,已经来到1974年的年底,进入了1975年。期间。选合作商,谈合同,选店面,具体运营等等,林大圣人也是忙了个够呛。
这一年,“李晓龙”三个字,在港岛人口中是传得最多的,当之无愧的风云偶像人物之首。
也有人说,“李晓龙体育用品”与“李晓龙餐厅”是“李晓龙”在借名气圈钱,但很快,这些人就被龙哥的脑残粉淹没。
这几个看似寻常的举动,在1974年,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毫无疑问,“李晓龙”更红了,整个港岛,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基本上港岛的大部分人,都崇拜他,是他的粉丝。
他的影响力,在国外也越来越大。
1975年,林扬回过头来,准备继续拍电影了,一切已经走上轨道,如今,就是让“李晓龙”三个字更红,同时,也是“李晓龙”的第二个与第三个志愿。
让华语电影得到世界认可,成为好莱坞的中国功夫的天皇巨星。
尽管“李晓龙”如今已经够哄,所拍摄的华语电影,也成为首部进入好莱坞的华语大片,但只是一个开端而已,远远不够。
林扬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叶问》,而是《李晓龙传奇》。
这两部电影,无论拍哪一部,都可以大红大紫,甚至更进一步。
一代宗师叶问,本就是李晓龙的师傅,再辅以他的名气,以及拍摄手法、剧情、打斗等等,毫无疑问是一部可以敲开好莱坞大门的大片。
李晓龙传奇,以他今时今日的名气与地位,拍摄出来,肯定也是大红大紫,受无数粉丝追捧,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思考了一会儿,林扬决定先拍《叶问》,毕竟是“先师”,代表着向先师致敬的意思,先后有序。
要拍《叶问》,林扬又开始自编、自导、自演,首先,就是剧本问题。
这对林扬来说,本来就不是问题,因为他曾经看过这部电影,剧情与画面在脑海里闪现。
里面的打斗,通俗易懂,又吸引眼球,也符合“李晓龙”的风格,所采用的特技很少。
说到《叶问》这部电影,就不得不说一说,叶问这个一代宗师。
叶问,生于1893年,本名叶继问,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是当地大少爷,在港岛圣士提反学院念书,学识渊博。
他的咏春,师承陈华顺、梁赞,为咏春拳体系的开宗立派人,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港岛教授广。东人咏春拳。
其封门弟子梁挺,将咏春拳传扬国际,更通过其子弟,在全球的广泛传扬,形成出一套最权威的中华传统武术实战修习课程《梁挺咏春》,载誉全球。
叶问是咏春拳,乃至中华武术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师,1972年在家与世长,比猝死的李晓龙早一年,同时,也是李晓龙的师父。
叶问在原传统武术,言传身教的授业方式上,将原博大精深,包含武术套路与心法的传授方式,拆改成一个个简单通俗的动作名称,如摊、掌、膀、伏、抌、捶等,让咏春拳以最显浅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在港岛开宗立派,将原本秘而不传的咏春拳传扬开来。
及至其后子弟门人孜孜努力,将咏春拳传遍全球,成为一系名拳。
这个一代宗师,李晓龙的师傅,毫无疑问,很有人格魅力,所以,所拍摄的电影,自然可以吸引眼球。
同时,李晓龙的师傅,本身就是一个噱头,“李晓龙”三个字,在港岛已经家喻户晓,哪怕是在国外,估计很多外国人也会好奇,李晓龙的师傅,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
林扬开始写起剧本。
一九三零年代,中华武术之都的佛。山,武风顶盛,各门各派为广纳门徒,经常集体比斗以显实力。
叶问习得一身武艺,但为人低调,故未有设馆授徒,只待在家中与友人闭门切磋、钻研武术。
以金山找为首的北方武师,为了在佛。山扬名立万,遂狠狠挫下各派馆主。
金山找为搏得佛。山市民的认同,决意挑战不问世事的叶问,且闯进叶宅逼叶问出手。
叶问在妻子张永成的鼓励下出手,以熟练的咏春拳大胜金山找。
经此一役,佛。山掀起了炽盛的咏春热潮。
好景不常,中日战争爆发,佛。山沦陷,叶家大宅被日军强占,叶问被迫带着妻儿移居废屋。
叶问一家生活艰苦,但叶问仍积极面对,一改阔少的态度,到煤炭厂当苦力,自力更生。
众中华人默默耕耘之际,一批日军却前来生事,陪伴在日军主任佐腾旁边的翻译官,竟是昔日的佛。山巡警李钊。
日国将军三蒲是一名武痴,故以白米作奖赏,邀请中国人到打斗场与日军切磋,藉以观摩中国武术。
叶问的好友武痴林,于打斗场内侮辱三蒲,被生生打死。
叶问为寻找武痴林,到打斗场,即见廖师傅,被佐腾无理射杀。
叶问遂把心中悲愤于打斗场上发泄出来,以一敌十,痛击日本人。
三蒲对叶问的身手大为欣赏,并表示期待与叶问一战。
叶问的挚友周清泉,被沦为山贼的金山找勒索。
周清泉为养活一众工人,未有弃厂撤离,令叶问明白到每人都有其使命,遂留在棉花厂教众工人以咏春自卫。
金山找再次来袭,一众工友在叶问带领下齐起以咏春反抗,金山找被打致耳聋。
三蒲带兵至棉花厂捉拿叶问,要叶问向日军传授中国武术。
叶问拒绝,只愿与三蒲作战。
佐藤为保三蒲胜出竟暗设埋伏,叶问虽已知已身陷危机,但仍以咏春力战三蒲的空手道,二人在擂台上展开激烈决战。
最后叶问打败了三浦;却被佐藤从开枪,幸而李钊扑上去,只是打伤了叶问的肩膀。
人群涌上去,叶问在好友周清泉的帮助下,逃离佛。山,去了港岛。
再加上场景的描写,以及对话,打斗等等,零零总总的,林扬将《叶问》这部电影的剧本写了出来。
不同于接手的半部电影《死亡的游戏》,林大圣人对于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正式电影《叶问》,还是很上心的。
首先要做的,就是挑选演员,将剧中每一个人物都塑造好,主角当然是他自己,林大圣人,也就是“李晓龙。”
第七百二十九章两个未出名的名人
“怎么样?”林扬将林正英与b仔找来,将《叶问》的剧本拿给两人过了目。
林正英与b仔一年来也没闲着,林扬虽然没有涉及影视界,却在推广中华国粹,开创“李晓龙体育用品”与“李晓龙餐厅”,有许多事情,都是这两个跟班去敲定的。
“好!”林正英与b仔两人一起捧着剧本看,看完之后,异口同声的叫了声好。
身为70年代的人,看到跨世纪的精彩剧本,不叫好才怪。
两人的反应在意料之中,林扬笑了笑,道:“金山找这个角色,阿英你来演。”
“我?”林正英有些意外,金山找是剧中是一个武功高强,仅次于叶问的半反面角色。
“不错!”林扬端详了一下林正英的五官,虽然有些年轻,但化化妆就可以了,“英叔”后来虽然是靠僵尸道长成名的,但这眉眼,演反派也很适合。
而且,林正英也是个练家子,换句话说,就是手上有功夫的。
b仔也端详了林正英,点头道:“不错,英仔挺适合这个角色!”
“好!”林正英哪能拒绝,点头应了下来。
金山爪的角色敲定,林扬亲自出演叶问,接下来,就需要其他角色的演员,首先,是叶问的太太。
其次,还有为了养家糊口,做了日国翻译官,其后又暗中帮助叶问的汉奸李钊,这个角色的刻画要加深。
还有叶问的好友武痴林,要完成一个小人物的华丽转变,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