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穷济天下-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我爸他们年岁大了,怕自己百年之后你还这么轰轰烈烈的干下去就没人给撑腰了!”出国转了一圈之后,赵宏林对自己老爹的行为给了不一样的解读:“其实你也很清楚,如果没有他们给你做后台,就你那些和土皇帝夺食的行为没有一样能成功的!”
心烦的我没有听他罗嗦的耐心:“快说你这次谈的怎么样,说完了就回家看看老婆孩子,然后接着给我出国!”
赵宏林的政治眼光与商业嗅觉没有自己妹妹那么迟钝,他似乎也早就看出我的行为不仅是为了追求利益,所以每次他出面谈判都能为我争得最想要的结局,这种能力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代替的,因为有时候我必须牺牲眼前的一点小利来保证长远的收益,这种揣摩我心思的手段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掌握的。于是这次他也为我带来的不大不小的一个好消息。
金小胖终于松嘴了,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他没有心思再搞什么意识形态的对抗,同意了我提出的用资源换商品的计划,早已准备好的粮食已经装车,只等着跨过鸭绿江并带回我需要的东西,但如果仅仅是以货易货的贸易,那就不是金家胖子的作风了,和我们谈判的朝鲜官员提出希望我们能援建一两座轻工业工厂,具体制造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制造出来的商品我们愿不愿意再回购回去?
“他睡醒了吗?”我对这个要求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赵宏林耸耸肩:“伟大的金领袖日理万机,估计睡眠不是很充足!”
赵宏林难得幽默一次,但是我没有想笑的冲动,低头盘算了一下便给了他肯定的答复:“建工厂是可以的,既然他们并没有要求具体的产品,那我同意这个条件,但是既然要我回购产品,那么生产什么与怎样管理企业必须由我做主!”
“行,我现在就替广大的朝鲜人民感谢你!”赵宏林还是保持着调侃的态度:“你知道吗?他们其实是想用你来扩大的就业岗位,一个朝鲜工人从你这领取工资,就让朝鲜政府少负担一个家庭的开销!而一旦你同意了这个提议,那么他们今后就会按照这个标准来吸引外来投资。”
“我傻吗?”
他摇摇头。
“那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同意吗?”
他点点头,而后就是我们心照不宣的开怀大笑。
还好说这些话的时候徒弟并没有在场,否则她一定会追问我们为什么面对不合理条约的时候还能发笑?其实所谓的援建,只不过就是一种姿态而已,看上去好像还是朝鲜官方在管理企业,但是因为整个工厂全是按照我的标准建造的,也是按照我的要求生产商品,那么真正的主动权其实就是在我的手上,这就成为了我开在国外领土上的分厂一样,也和西方来华寻找的贴牌工厂类似,这种工厂不仅在技术上对所在国家的提升有限,反而还会造成对援建国的依赖,因为没有我们的市场他们的工厂就毫无意义,假设真的有一天金胖子也来一手“收归国有”,那我大可停止从那里购买就行,最终受损失的还是他们自己,就像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的大量企业裁员是一个道理。
这些手段可都是西方那些自以为聪明的白人教给我的,他们可能没有想到中国人的学习能力简直是匪夷所思,论智商我们不比他们差,只是一开始面对他们指定的商业规范有点找不着北,等我们交足了学费习惯了这种规则的运作方式,那就是咱们回收成本的时刻。面对发展中国家我们可以复制这种办法,在面对发达国家的时候其实这样做也管用,关键就是看对方的经济与综合实力是不是弱于自己。
就在世界还沸沸扬扬的声讨我的垄断行为时,另一个让他们别扭的消息又出炉了,就在我们打破西方封锁对朝鲜进行经济援助的时候,资本主义世界的另一个敌人,或者说前敌人也和我互相伸出了双手。应俄罗斯商业部门的邀请,我欣然同意入主一家处于破产边缘的汽车生产厂,这不同于其他投资者,我在同意兼并的那一刻就宣布,我会用实物的方式,慢慢偿还这家企业所拖欠的工资,这个行为被俄国的媒体争相转载,一致的赞扬我这种“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虽说受益的只有区区不到一千个家庭,但对于千疮百孔饥饿程度堪比朝鲜的俄国来说,这一千个家庭就是广大平民的嫉妒对象。
他们也不用高兴的太早,我之所以承诺用物品抵债,不是因为我没钱,而是在最小化的减少投入,假设我选择给他们支付面粉,那么按照当地的物价我其实用成本不高的商品抵偿了高价值的债务。兼并这家工厂也不是我心血来潮的想法,我首先看重的他拥有较大的地皮,然后是这里的交通比较便利,最后便是为了摆出一种正直商人的姿态来取悦未来上台的执政者。
既然是作秀,那我的工作必须力争完美,所以大家都奇怪的看着我飞赴俄罗斯,去参加一个小小的工厂的兼并仪式,以前我除了动漫和游戏之类的产品之外是从没有在这种场合亲自坐镇的。好事的西方媒体似乎嗅到了什么,于是纷纷猜测我是不是和俄国达成了某种重要的协议?
“没你们想的那么复杂!”面对想象力丰富的记者们,我站在已经寒风刺骨的俄罗斯进行现场的答疑工作:“你们都知道中国对汽车工业的管理比较严格,我虽然申请了很多次,但是到现在也没有获得生产汽车的许可证。而俄国有着丰富的汽车制造经验,虽然因为历史的原因,这里的汽车无论是款式还是性能都不能达到我的需要,但是我看重了这里良好的工业基础,作为我进军国际汽车市场的基地!”
正像我说的,本来我打算在国内的某个角落,学习那些改革先驱们的做法开发民用车辆,但是机缘巧合以及政治投资的需要,我只好在俄国兴办这旗下第一家整车组装厂,而零件的供应自然还是我那些国内的工厂来完成,兼并企业的做法也省去了我一部分的建设费用,只是改造起来并不省力,我还要对当地的工人拉到国内进行再培训,不然他们怎能熟练的操作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现代流水线?
“请问你的这项投资是不是为了应对国际社会对你的制裁所采取的回避政策?”一个西方记者终于问出了尖锐的问题,等着爆料的同行们也等着我的回答。
“制裁?他们一直拒绝让中国加入WTO,又有什么理由用国际法制裁我?”我冷笑的看着对方:“那些叫嚣着要我好看的人是不是脑袋进水了?他们以为还能用强盗的逻辑来要求如今的中国吗?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中国在迅速的工业化,在这个进程中我们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就像当年欧美工业化进程中浪费的那样,不过我们没有用大炮抢夺其他民族的资源,我们只是使用自己的矿藏,他们如果不愿意购买我的商品那也没有什么,中国庞大的市场增长速度完全能消化我的产能,别忘了稀土现在也是我的主要商品之一!”
另一个记者见我态度坚决便急忙的接着问道:“您认为这种商业上的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吗?”
聪明!我不得不暗自给他打了个高分,本来被我引入到上的问题变成了商业对抗,估计他也明白用强硬的态度面对我这种不可替代的供货商实在是愚蠢透顶。既然他不想扩大矛盾,那我何不顺水推舟呢?
“我还是欢迎真心想同我们进行合理贸易的人,也希望有实力的企业来远山投资,届时我们可以共同研究稀土究竟能为我们的生活贡献多大的力量!”这等于是公开寻找合作伙伴,我就不信这种表态不会有人心动!
…《重生之穷济天下》'交代一下'(第四百九十节、正面对抗)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交代一下
'章节5':第四百九十一节、变革将至
………………第四百九十一节、变革将至………………
同样的一条消息在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能解读出不一样的意思。以前美国人妖魔化中国,中国的任何一条消息任何一项政令都能让他们说成是“红色的恶魔在张牙舞爪!”后来中美建交,中国一下子从美国的死敌名单上被剔除了,结果中国又变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朋友”,现在我们是美国的头号假想敌,虽然他们并不承认这个说法。但是用不了多久这种宣传就会铺天盖地,所以他们再一次的开始妖魔化我们,只是这次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的远没有原先那么封闭,更不会毫无反击能力的任凭他们胡说,这次只能选择其他的方向来展开自己的国家战略,比如他们现在比较喜欢妖魔化我!
我在俄国的投资被这些别有用心的家伙说成了是“迷雾重重”的交易,在他们看来同样是资源大国的俄罗斯符合我的未来发展方向,而且不用我提醒他们也很清楚,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必定会和他们争夺有限的资源,虽说现在世界上的资源总量有百分之六十被这些发达国家在变的富强前消耗掉了,但中国是站在这些人已经创造的技术之上再开始工业化,具有后发优势的我们自然在消耗水平上要高于他们的记录,可惜中国实在是太庞大了。他们也不希望土地面积超过整个欧洲的一个国家跟他们争夺有限的资源,这会导致他们能巧取豪夺的日子将大幅缩短。
“……您相信天下集团的确是和俄国就某种利益达成了一致的看法吗?”在美国的一个著名访谈类节目里,主持人很认真的对自己的嘉宾进行采访。
一个看上去就属于成功人士的中年人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回答到:“是的,我们都知道苏联虽然不存在了,但是那里的人对于红色的中国还是有一定好感的,而且我们也要检讨自己一贯的方针,正是由于自由世界对那个角落的关心不够,才让一个有垄断野心的人钻了空子!”
……
“他说的对!的确是让你钻了一个空子,不过谁让他们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呢?”基里杨诺维奇看到这个节目之后对其中的看法是极为认同。
“我可没有和你们达成任何。有理于我的交易!”我推开旅馆的窗子,不理这个拿着美国录像带给我添堵的家伙。
他并不在意我的反驳:“他们知道。没有,但是不能告诉民众这是杞人忧天,事实上他们更害怕你的这种行为会开一个不太好的先例。”
“什么先例?”
他抬头看了看已经飞扬起雪。花的天空:“十月份的北京还很温暖,但是我们这里却已经开始飘雪了,你拥有俄罗斯没有的资金,这能改造我们这些军民两用的企业,让他们制造的产品也能进入西方的市场,熟悉俄国工业生产能力的他们更害怕你将我们带进市场经济的大门,那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灾难!”
这才是杞人忧天呢!就你们这些为了方便在战时。转产的企业,要让工人们了解到精工细作的重要性都费了我好大的力气,更别提那些已经接近淘汰的生产设备,要想让俄罗斯完成中国创造的产业化奇迹,没有全国统一的政令与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是不可能的,再说俄国也没有中国所具有的人力优势。
“听说自从你在新闻中挑衅他们之后,有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跑到远山去考察?”
“对!听国内传回的消息,在新闻发布之后几个小。时之内,北京总部接到的考察申请就不下几十份,更有很多在中国开设分厂的外国企业直接派人到远山洽谈投资意向。”
这就看出来究。竟是谁外强中干了,那些对我讨伐的辞令其实只是说给自己的民众的,他们都知道我不是那种凭恐吓就能屈服的人,更何况我攥住的资源让他们实在不能逼我太甚,只是如果没有一点批判我的说法,那一关相信自己是正义的西方民众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政府,为了自己的稳定,他们不介意一边用恶毒的语言对我进行人身攻击,另一边却偷偷地跑来希望我能给自己留下一席之地。
“他们以前不是觉得远山的投资门槛太高,所以都不太愿意进驻吗?仅仅是为了资源他们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关于这个问题基里杨诺维奇有点想不通。
我冷笑着再次关上了窗户:“以前他们不愿意,的确是因为投资成本太高,现在他们愿意了是因为我不仅承诺可以出售稀土,还因为我暗示他们可以和我共享开发成果,一开始肯定是我要享用他们的成果,但缺少稳定且廉价的稀土之后,那些大型的企业与实验室必然在开发进度上落后于同我合作的企业,这样一来对于自己的长远利益就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就比如这架企业吧!”
我用手指了指书桌上刚刚传真过来的一份草案:“西门子公司甚至答应和我共享高性能电动机的技术,只是希望我们能在今后的研究上共同进步!”
用一个已经成熟的并且失去了领先优势的技术换取未来高新研究成果,谁说德国人就是一根筋的民族?他们很精明,但是我也不傻,具体的事情我交给赵宏林去应付,毕竟这种事情还是他出面让我放心,不将这些靠剥削弱势民族起家的吸血鬼们拔下一层皮就是赵宏林的失败。
这种事情只是在私下进行秘密谈判的内容,一般人是不可能接触到过多消息的,到是同样的新闻传到国内之后引发了不一样的关注。首先是人们对我这种直接和发达国家叫板的行为拍手称快,一直以来我们技不如人兜里的钱也不如人家多,所以即便是开放了这么长的时间,在内心中那种自卑的情绪是一点都没有少,近几年反而还有扩大的趋势,而我横空出世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鄙视那些发达国家,这让国人有种终于扬眉吐气的感觉,而就像我说的,凡事它都有个“但是”,国人也不是全都对我的做法拍手称快,至少那些汽车产业的决策者们就乐不出来了。
我的实力那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我想生产汽车其实根本不用舍近求远,只要在远山找块地皮安装个生产线就行,之所以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国家的管理比较严格,而那些还在偷偷建设工厂的民营汽车人们,他们也注定要在很长的时间内享受一种尴尬的地位,最重要的是,此时中国的汽车价格高的离谱,拥有许可证的那几家国有企业将利润定在了超过百分之五百的水平,他们担心我这个惯于搅局的人真要是插手汽车产业,自己那超然的地位还能不能保住。
厂房还在改造,机器设备也没有安装,要想投入生产那至少也要到明年夏天,这还要看苏联工人的征召情况,可我的新车却早已从设计图纸上走了下来,第一辆近乎纯手工打造的样车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这是一款由我设计、安装德国发动机并在英国进行底盘校正测试的优秀汽车,论造型它比德国车更加优美。论性能,他比美国车更强劲,论价格,他比日本车更便宜。如果真要挑出什么毛病的话,那就是发动机的耗油率比我预想的高一些,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这是天下集团进军汽车产业的第一款作品,我自然要挑一款外形大方线条优美的车型。于是经过我绞尽脑汁的回忆,终于在综合了很多名车的造型之后,抄袭出现在的样子,而当我在一年前就将外观草图拿给试制人员的时候,他们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我只是很霸道的告诉他们:“我完成外观,至于如何实现他的性能则是你们要考虑的问题!”
就这样,我的研发部门在完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硬是用一年的时间测试完成这款代表形象的汽车。
陪我一起参观新车的基里杨诺维奇用看似专业的眼神打量了半天:“你这辆车打算在中国卖多少钱?”
“三十万!”我说出早已定下的数字。
“什么?”深知中国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