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电力强国 >

第383章

超级电力强国-第383章

小说: 超级电力强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牛小壮以及北漠公司方面的支持,冀北电厂的人也是全力配合,完全没有任何当年搞达标时候细枝末节的无聊矛盾,拧成一股劲,日夜兼工。

第778小题大做

与此同时,北漠自动化系统也在最后冲刺之中,常江是这里的最高负责人,他见到了一座电厂的拔地而起,一台台精密进口设备的进驻安装,参与到了自动化系统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布置之中,与此同时他也不断刷新着自己的知识与理解,abb与西门子的工程师身上好像有榨不完的经验,即便他们想有所保留,但为了北漠尽快投产,实在保留不了多少。

毫无疑问这将是当前中国最大型的火力发电厂,也将是中国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火力发电厂,现场总线遍及每一个角落,e1的每一台设备一一嵌入调试,偶有问题,abb和西门子的人也会帮忙一同解决,常江从来没觉得老外这么大方过,面对计划在三月投产的一期第一台机组的调试,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全面投资过后两年,全面开花已经近在眼前。

1月30日,提前于计划4天,冀北电厂三号机组除尘脱硫改造工程宣布竣工,这在电厂改造方面来看,也算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奇迹了。常思平、段有为与张逸夫,三人的知识与经验揉在一起,共同推进了这件事,这次没有对手,完全是自己跟自己叫劲。

北漠公司对此也十分重视,属下三家已运行电厂全在京津冀范围,以企业形式存在的北漠少了政府色彩,纯靠发电赚钱,无疑被盯得更紧一些,林立正亲自出席三号机环保设施改造后的开机仪式,同时也邀请了冀省环保局的领导干部,共同来见证北漠公司对于新排放标准,新政策的落实与支持。

冀北电厂本身就是优秀的达标电厂,在冀北开头正合适。

本来挺正常的检修后开机。愣是被大张旗鼓搞得风风火火。

这里面,同样也有林立正送张逸夫的人情,搞电力环保设备的企业,需要同时跟电力部门、工业部门和环保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电力部门是你的用户,工业部门是管理你的权威。环保部门是给你认证、推广的爸爸。

现在恒电的这套edr,太需要环保xxx指定品牌了。

各方面人员云集在冀北电厂三号机组厂房外,码起了两排桌子,拼凑出一块露天会议场地,上面拉着横幅,一堆名牌,正儿八经搞了个仪式。

正戏开始前,大家互相握手认识落座,张逸夫先跟老熟人们简单聊几句。

北漠公司有八个人出席。其中包括贾峦松,他负责的工作中有一项就是自动化,烟气系统自动化也是电厂自动化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恒电的edr是有与自动化系统全套的接口的,但冀北本身并未具备相应程度的自动化,因此此次edr在自动化方面,展现的仅有一台监测工作站而已,用来监测排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可无论如何。烟气系统同时具备监测功能,这在国内已经是首创了,其中用到了西门子提供的关键性探测头设备。

这一部分本来可以不要的,但恒电希望借用冀北打开市场,因此不惜送上了这个价值数十万的功能,现场直接从计算机上看烟气情况。这足以震撼到每个人。

听过张逸夫的简述后,林立正冲贾峦松问道:“北漠的烟气系统,也有这个功能的对吧?”

“有的。”贾峦松点头道,“北漠的烟气系统是abb做的,与恒电e1对接下了一番功夫。不过按照现有计划,是可以实现的。”

“这么说来,e1系统在架设过程中,又自我进化了一步啊。”林立正转望张逸夫笑道。

“不瞒你说。”张逸夫跟着叹道,“e1系统一大难点就是各部分的对接,现场总线解决了通信问题,但接口问题还是要一点点磨,为了dcs中各个设备的对接,与abb相应热控热备的对接,e1已经不知道升级了多少个版本了,那本最开始的说明书可以扔掉了。”

“还没盈利,就已经做了这么多了……”林立正叹道,“张总到了哪里,都是未雨绸缪。”

“你再叫我张总,我就叫你林总了。”张逸夫不满道。

“好好,私下就叫逸夫好了。”林立正尴尬笑了笑,现在他在多数情况下已经完全是北漠老总的样子,但每每面对张逸夫,却好像是在面对自家大哥,怎么都拿不起架子。

张逸夫不想急着谈工作,铜臭味儿太重了,转而问道:“北漠的同志们怎么样了都?”

“你想问哪个?”林立正笑问道,“你的骨干,你都给调走了吧?”

“也是……”

“没,秦玥还在。”贾峦松接话道,“搞财务呢,做得挺好,最近跟对象处的也不错,我们天天都盼她的喜糖呢。”

“啊,还挺快……”张逸夫心里略微动了一下。

“快什么啊,都奔三了。”林立正摆手冲贾峦松笑道,“峦松啊,你是不是也该快些?”

贾峦松毫不犹豫把这个皮球踢走:“张总年长,他得先做表率。”

“也是啊。”林立正接着问道,“什么时候喝你喜酒啊?”

“我真摆宴,你敢来?”张逸夫也很会摆脱话题。

“这个……”林立正也真为难了,要在一个单位没得说,现在还真的不适合出席民营企业家的婚宴,无奈之下,林立正只得叹道,“你们啊,一个搞得比一个神秘,还是我老实,参加工作不久,就跟同班调度员结婚了,现在孩子都上小学了,你们不羡慕?”

张逸夫与贾峦松各自微笑,贾峦松好像真不羡慕,但张逸夫有点儿。

“说来也逗,我跟同龄干部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话题就没别的,全是孩子教育话题,哪个学校好,谁有路子什么的。”林立正摆了摆手,开了个罕见的玩笑,“跟你们就没法聊,价值观都不一样了!”

谈笑间,时间到了,三人各自归位,林立正与环保部门领导居中,周围依次是北漠高管,冀北电厂领导等人,张逸夫一行并不在多么中间的位置。

第779实时监测

上午十点整,三号机启动仪式开始。说是启动,其实早已启动,火电机组从完全冷却状态开始,从锅炉点火到机组并网,至少需要几十个小时的时间,不可能这么多人跟这儿耗几天干坐着,因此冀北的三号机组早在三天前就已经进入启动阶段,点火,暖管、气机运转,并网都已经完成,眼前要表演的,实际上就是将功率升到100%额定值,充分燃烧这个过程。

环保方面考量的也正是机组满负荷运转,最大限度产生污染的这个数据。

电厂方面领导一声令下,各方面准备完成,机组开始提升功率。

这个过程在值班室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各项参数指标持续上涨,但在外面,人们只能感受到噪音略微增大,排烟渐渐增加。

正常来说,从视觉上看到电厂中有两种“烟囱”在冒烟,一种是百米以上高度非常挺拔的排烟烟囱,污染物在这里,必须排至高空。另外还有一种相比之下矮矮胖胖呈双曲线型的东西,这个像火山一样的东西其实是冷却水塔,冷却水塔里排出的水蒸气看上去体量比高烟囱要大很多,但却完全是无害的。

在场的都是专业人士,焦点自然集中在高烟囱上,经过除尘脱硫改造的机组,在烟囱旁增设了单独的脱硫塔,锅炉出来的烟气需要经过成套脱硫设施才进到烟囱,此时的脱硫塔也在全速运转,发挥其作用。

而此时烟囱顶端,渐浓的烟雾预示着很多东西。

烟雾从视觉上,其实可以预示很多东西,首先就是颜色与浑浊程度。关于这个也是有标准的,一种名为“林格曼黑度”的指标专门来衡量这个,主要针对的是烟尘,烟尘在不同浓度下会在颜色上有一定表现,在完全不考虑环保的年代,发电厂烟囱排出“浓浓黑烟”。并非危言耸听。

比之稍微好上一些的,就是一定程度的灰烟,这在京津冀也近乎是不允许的,但远一些的地方,小电厂良莠不齐,偶有这种情况。

此外的青烟、黄烟等情况,多是由某种化合物过量导致,并不常见,与煤种、锅炉燃烧方式都有关系。如果长时间烟都是这种颜色的,就可以举报它了。

而此时三号机组烟囱冒出的烟是浓白色的,极其浓,如果转过头与其它机组的白烟对照一下,会发现浓烈上许多。

省环保局年轻的行政干部眉头微皱,小声嘟囔道:“怎么搞了脱硫,烟更浓了?”

问这个问题,就显得太不专业了。但在旁陪同的电厂工程负责人牛小壮还是解释道:“我们用的是湿法脱硫,排出的烟雾中带有大量的水蒸气。看着浓,其实都是水。”

“哦……总之还是要看检测结果么。”

“是的,你们的人也早已安排好取样分析装置了。”牛小壮笑了笑,抬头望向烟囱,张逸夫啊,你好像又干成了一件事。

由于之前准备充分。机组很快进入满负荷平稳运行阶段,大家就此起身,按照计划参观脱硫塔设施,然而环保方面的干部并不打算近距离参观,远远看看就好了。虽然安全系数绝对达标,但站在这种东西旁边总叫人害怕。林立正特意招呼张逸夫过来为省环保局的人讲解脱硫塔构造与技术原理,张逸夫侃侃而谈,那边也就是频频点头,直到张逸夫说到脱硫效率,那边才产生了想法。

“你说可以达到400?”此番前来最大的环保干部,省局副局长露出了不相信的表情。

“是的,400mg每立方米,煤种好的话,还可以更低。”张逸夫自信满满。

“这不是远低于咱们的标准了?”副局长淡笑着冲周围人说道,“这次标准要求的最优,也就是1200么!我记得全国平均是……”

旁边一人很快答道:“全省平均大概3000上下。”

“是么!”副局长根本没再理会张逸夫,冲林立正笑道,“林总,我看到了咱们电力行业以及北漠公司对新标准的支持,但他说的400这个数,只是一个愿景吧?”

林立正略显尴尬,这位显然并没把张逸夫当个人物。

想来也是,环保干部,每天面对舔着脸上门的企业必定不少,在他眼里张逸夫恐怕也是其中之一,这态度玩惯了,改也改不了,更何况张逸夫口出狂言。

“我对恒电,还有我们冀北厂还是有信心的。”林立正又引出张逸夫,“来来,张总可以再给付局长介绍一下技术,他们的核心技术是自主研发的,一些关键元器件用的是西门子的,按照欧洲标准……”

“嗨。”付局长摆手笑道,“这年头,谁都号称自己有个进口技术不是?我看啊,所谓的欧洲标准咱们也别着急,先踏踏实实,满足96标准才是。”

周围人皆呼应起来,表示付局长稳扎稳打说得对。

林立正极其尴尬地冲张逸夫摇了摇头,他也不想这样。

张逸夫无所谓,摆手一笑,主动往队伍后面移动,看来这位付局长挺不待见自己的。

脱硫塔只是远远参观一下罢了,不多时,大家来到值班室,为的也不是参观电厂,而是恒电配备的监测工作站正是在这里。

从趋势上来看,cems烟气监控系统在未来将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要求的是连续性监控,烟气分析数据直接进入计算机和网络,甚至直接与环保部门联网,实时传输数据,做到无缝监测。

现在自然做不到这一步,恒电设备虽然留有这些接口,但目前最终表现形式,也不过是值班室的一台监测工作站而已。张逸夫干脆也不上了,让电厂的人来演示。

牛小壮理所应当负责了这个环节,他已经熟悉过这个工作站的操作,在公司领导与环保领导的注视之下,熟悉地操作,调出了实时的烟气分析数据。

画面一调出,所有人都惊了一下子。

在印象里,这些东西都该是一堆匪夷所思的英文才对,然而眼前他们面对的竟然是中文界面!这太超现实了。

直接去看三大核心指标——

烟尘浓度:212

二氧化硫:378

氨氧化物(硝):1059

第780神了

这列数字中,烟尘浓度大幅度低于三号机组要求的“600”,距离3时段最高要求标准也仅仅是一步之遥,恒电脱硫装置中配有独立的除尘装置,在脱硫的同时,让烟尘浓度下降了一倍有余。

二氧化硫就不用说了,作为设备的核心功能,这个值被完全压缩到现行最高标准的1/3,真的成欧洲标准了,最关键的是,这只是改造,加入了一套脱硫,而非在新机组新电厂直接安装,效率应该是打过折扣的,如果三号机组的国产老锅炉可行,那么对于现在的绝大部分机组都是可行的。

至于氨氧化物,也就是脱硝这部分,不在这次改造范围,电厂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脱硝措施,刚好能满足标准。其实恒电环保设备是可以“一揽子”解决问题的,也包括脱硝功能,但就是因为老设备能满足标准,所以这次没动这部分。

这些数字,看客们品味了很久,在这个过程中,牛小壮还手动刷新重新检测了一次,数据偏差很细微,很稳定,他随后笑道:“数据很稳定,效果很突出。”

林立正也点头道:“没什么突不突出的,都是在计划内的。”

电厂一行人都乐呵起来,心里也较为兴奋,虽然早就试验过了,但现在是真正的生产阶段,看见短时间内搞出来的成果如此明显,心里还是很舒坦的。

过了片刻,付局长才终于皱眉问道:“这个数字,怎么出来的?”

“这要问恒电。”牛小壮立刻找到张逸夫挥挥手,“张总过来讲解一下。”

张逸夫不得不又面对付局长了。

“我们用的是德国探头和分析仪,实时取样分析,传递到这台监测工作站上。”

难以想象的是。付局长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竟然是绕到计算机后面低头去看,好像要找一个烟道,看是不是把烟输到这里分析。

众人见状极其尴尬,也只得有模有样地绕过去看一眼,不知道该看什么。

“分析仪不在这里……在排烟系统那边……”张逸夫狞着脸尴尬解释。“那边出结果,数字信号经过线缆传送到这里。”

“你的意思是,检测仪那里接根线,接到这里?”副局长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

“可以这么说。”

“这个技术也是进口的么?”付局长问题很多。

张逸夫真的有点儿不知道怎么跟他交流了,这家伙估计接触过最高规格的电子产品就是打字机了吧……他想了想也只得点头。

见他点头,付局长好像抓到了什么似的,立刻指着屏幕问道:“进口的,是中文?”

张逸夫欲哭无泪:“软件系统是我们自己做的。”

“软件……哦……软件……”付局长嘟囔片刻,随即摇了摇头。“这个数字,不知道准不准确……”

他好像压根儿就不相信这整套装置,就算技术流程上行得通,这个数字也不过是第三方的一个东西显示出来的,从根儿上就不具备可信度。

张逸夫这会儿真想过去抽他一个嘴巴,我累不累啊模拟出一个数据掩耳盗铃?

“准不准确,咱们说的都不算。”林立正见场面又陷入尴尬,连忙说道。“咱们环保局的同志不是也已经在采样分析中了么?看看咱们的数据,一对比不就知道了?”

“嗯。对对。”付局长这才点了点头,“小王呢?”

“已经采集记录了。”一人答道,“这么长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叫他过来,报告一下么。”

林立正随即道:“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咱们去会议室吧?”

“嗯。走。”

出去之前,付局长又瞥了一眼计算机。

难以理解,怎么可能。

单纯的计算机是可以理解的,但配上通信网络、实时监测和软件,对于付局长来说已经成为了外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