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力强国-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走。”
出去之前,付局长又瞥了一眼计算机。
难以理解,怎么可能。
单纯的计算机是可以理解的,但配上通信网络、实时监测和软件,对于付局长来说已经成为了外星黑科技。
众人进入会议室。上茶上水,片刻之后环保局的一人跑来,跟付局长汇报了一下。
付局长眉头紧皱:“坏了?不准?来之前没有检查过么?”
“小王说也不一定就是坏了,就是这个数据看上去不太真实。”
“怎么不真实了?”
“脱硫效率太高了。”
付局长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问道:“林总,咱们用的是脱硫煤么?”
“怎么可能,脱硫煤成本太高了,用的就是全冀省发电都在用的煤。”
“嗯……”付局长揉了揉下巴,吩咐道,“这样,把刚刚的数据先拿过来,他也别停,换备用设备再试试。”
不多时,通过便携检测仪分析出的数据,手工填写的报告表送到了付局长手中。
他皱眉看了一圈,而后又看了一圈,最终又着重对几个数字看了看。
二氧化硫浓度,355,358,356,……
极其的平稳,极其的不正常!烟尘也是这样!
至于氨氧化物,倒是高于1000,非常正常的样子!
对于自己专业方面的掌握,付局长还是过关的,他十分清楚,如果检测设备有故障,数值要么就是极高极低,20以内,5000以上的样子,要么就是每项检测结果都有问题,像这种氨氧化物检测明显正常,其它检测数据偏低的情况,基本是不会出现的。
他又回想起了那台计算机上的数据,由于仪器的不同,偏高偏低也是很正常的,实际上他们用的设备已经是偏低的那类了,为了略微放宽那么一点点标准,给北漠和冀北一个面子。
把表单递给林立正的同时,付局长也出乎预料地,友善地冲张逸夫招了招手:“来来,张总往前面坐一些,后面还要听你的汇报呢。”
“哎呀。张总怎么坐那里了,谁安排的!”林立正反应很快,立刻冲冀北的人道,“安排一下。”
于是张逸夫就这么被推到了前排,座次有了飞跃。
“嗯,我认为这个数据是没问题的。”林立正简单看过数据后。又递给了其他人。
“是,我也不认为检测设备有故障。”付强终于正视张逸夫了,颇有兴致地问道,“这样在电脑上,显示烟气分析状况的技术,在国外也很普遍么?”
“国外多数是在单独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很少有冀北这样直接传输到电脑上的。”张逸夫悉心解释道,“我们实际上也可以做成那样,成本更低一些。但为了数据记录的稳定性,自我监测的连续性,还是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如果网络状况允许的话,这个数据甚至可以实时展现在环保局的电脑上。”
“很不错的想法么,那样就太方便了。”付局长又问道,“张总是在国外呆过么?”
“我是搞自动化出身,比较熟悉这些。跟德国方面合作也比较紧密。”
“怪不得能实现,我乍一看。还真是难以立即接受。”付局长自嘲笑了起来。
旁边人立刻附和:“是啊,直接在值班室的电脑上显示,太难以想象了。”
“这还是一年365天实时监测,外国都不一定做到吧?”
捧了一通臭脚后林立正才有些不满地说道:“有一点,我听了可不高兴,什么叫搞自动化出身?”
“对对。”张逸夫赶紧改口。“企业经营上,是搞自动化出身。”
“那也不对,是省煤器出身吧?”牛小壮打了个岔。
张逸夫自己都糊涂了:“那算电力系统出身吧。”
“也算是冀北电厂出身。”牛小壮点头笑道。
付局长听得一头雾水,林立正在旁介绍道:“付局长还不知道,在我之前。北漠的总经理可一直是张逸夫。”
“哦?”付局长瞪大眼睛又仔细看了一次张逸夫,“年龄上……”
“都是破格提拔的,这故事可就多了。”林立正笑道,“所以无论如何,张总是我们电力系统出身,非常熟悉我们的需求和技术框架。恒电做出的东西,我们也同样很信任,包括北漠的工程,恒电也有参与。”
“怪不得。”付局长这下终于搞清楚了,张逸夫是个比林立正还要牛逼的人物,“张总投身于环保产业,这让我们捡了个大便宜。”
众人都笑了起来,之前的尴尬气氛一扫而空。
接下来会议时间,说的都是那些车轱辘话,电力实业如何,环保标准云云,环保方面也授予了早已准备好的奖状锦旗,嘉奖冀北电厂为环保标准优秀电厂,北漠公司为环保标准优秀公司,基本该有的都有了,就是来之前不可能给恒电准备一个奖状。
午饭的时候,二次检测数据也来了,跟第一次基本相同,并非设备故障,而是事实如此。
双保险打上了,恒电脱硫设备真的达到了最高标准的1/3!比最高标准优秀得多。
付局长在某些方面是很敏感的,环保与电力行业相爱相杀,每次标准与变革之中,电力系统都面临着改造与设备引进,费时费力费钱,如今新的烟气排放标准力度如此之大,电力系统不得不花大工夫来做,当然并非能一蹴而就的,而是用三年,五年,十年。
他已经能感觉到,恒电将在这些年内盆满钵满,而且这套产品不仅仅满足了1996标准,也许连2006标准都能满足!外加张逸夫本人在行业内的深厚背景,恒电是必然会极其壮大的。
往常都是企业的人找他,求个认证,求个推荐,现在反倒是他很重视张逸夫,不仅仅是产品与技术,他更看到了一丝利益的影子。
如果恒电可以实现,让环保局实时监测电厂排烟的话,那预示着太多的功绩与利益了。即便只是冀省内的事宜,双方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只因恒电的产品是独有独特先进的,而非那些踏上门来的人,推销的是烂大街比回扣的货色。
第781入伙
林立正自然也是个场面人,饭局上少不了从中牵线,难得请到环保方面的领导,给张逸夫借势去搞几个认证,一大堆标准摆在那里,通过的自然是越多越好。
午宴下午两点才算完,林立正等人肯定过大家成绩后即刻返程回京,张逸夫并没休息太久,接着又是恒电内部晚宴,也请了冀北电厂牛小壮等协助施工的同志赴席。
领导少了,同志们自然更欢愉了,友谊不一定多深刻,这事儿总算是做成了,难得有冀北这么配合的甲方,也难得有恒电这么贴心的乙方。
张逸夫更是开怀畅饮,跟自己人毫不含糊,他最清楚里面有多麻烦,多艰辛;几十上百个部件设备流程,外加各类制剂,水气渣的设计工程,其复杂程度是难以想象的,这么短的时间内从无到有,离不开团队中每个人的奋斗。
常思平、段有为、文天明、赵红旗、吴强,机械动力专家、电厂设计专家、行政流程、施工、车间管理,方方面面,大家都是英雄,少了谁都不行;所以都得喝。
宴席最后,也就常思平和段有为还能保持清醒,二位年长一些,旁人不敢多灌。
“还真做成了啊……”常思平摇晃着酒杯,看着东倒西歪的年轻人们叹道,
“还能是假的?”段有为笑道。
“有为你可不知道,两年前,那会儿二修厂那边好好的,张逸夫一意孤行非要撤掉生产车间,我为这事儿可跟他拍过桌子的。”常思平自嘲道,“结果现在一看,我都脸红,先不说蓟京方面工业管控有多严格。就那省煤器,那管道,做起来也真没意思了,外地小厂都逐渐掌握能生产,不跟你讲道理,就说是自己的。要么卖的就是比你便宜,要么跟领导关系就是比你好,跟他们杀什么。”
“你也别说自己,我当时知道逸夫这个决定,心里也犯嘀咕。”段有为双掌一拍,“没有任何基础,就是要做火电厂环保设备,凭什么啊!”
“是啊,我原先在这方面研究也有限。边研究边干,一点点完善,两年不到,还真能运行了!”常思平自己都有点不相信,“我是搞研究的,都没想到自己实践能力这么强。”
“咱们实事求是,你得说,逸夫有远见。善谋划。”段有为回忆道,“当年在冀北搞达标的时候。起初也没一个人觉得能成,我当时是总工,也就指导一下,结果一天天咬着牙磨下来,还真的越做越顺,半年多。还真成了,现在那锦旗还在厂里挂着!”
“矛盾啊!”常思平突然叹道,“你说逸夫,是在体制内更好一些,还是外面?”
“我也想过。是不是领导宏观的事情,掌舵更好,只怕……”
“只怕什么?”
“老常你一直在学校,并不了解机关的氛围。”段有为退休了,退出来看这些事,这些人,反而比在位的时候更明白一些,“机关的风向,都是一阵一阵的,原先张正诚部长那会,是那种感觉,现在黄正辉部长,又是这种感觉了,过两年再换个部长,又不一样了!”
“人员调动上么?”
“差不多,几乎没什么常青树,穆部长算一个吧,但也已经退了。还就得是干苦力技术的,才能几十年如一日,搞上层管理的,说动就动。”
“可现在还挺稳定的吧?”常思平颇有兴致地问道,“我看黄正辉,还能干很久。”
“再久,也就十年八年,到头了。”段有为叹道,“我度过了4个十年呐!起起落落,不也就这样了。”
“反正啊,对于咱们来说,眼下,估计都是最后的十年喽!”
“别介,又没人规定80岁,90岁不能干活!”
“话是这么说,可你看岳云鹤,看李明和,不都已经干不动了,连学生都没精力带了么。”常思平长舒一口气,“所以啊有为,我看你,还很年轻,有的是精力。”
“呵呵呵。”段有为苦笑道,“时代变了,我这点水平,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了,你们电院兼职教授,我都不够格。”
“要我看正相反。”常思平摆手道,“这次冀北的工程,从头到尾都是咱们合作的,你发挥的作用,比电厂现任工程师要大太多了,没有你在,要么工程推迟一个月,要么就是错漏百出,你的经验已经是一笔财富了。”
“哎呦,这么有诗意,这话可不像理工科人士说的。”
“最后一句确实是逸夫提的……”常思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引用一下,也没错,怎么样有为,再多当几天顾问?”
“我看也不一定需要我了。”
“需要,太需要了,后面马上会有一连串的改造和新电厂、新机组的脱硫工程,再往远了看,水轮发电机的研发计划,已经提上台面了。”
“水电?我不懂。”
“火电都懂,水电还能不懂?高楼大厦能建起来,土楼子就不会了?”
“确实原理上要简单很多……”
“关键是电机的设计方面,都是异曲同工。”
“这倒是。”
“怎么样,再多干几年?”常有为冲段有为笑道。
“这待遇太好了,我心虚。”段有为尴尬笑道,“这个工程,我也就参与了一个月,给了我六千块的顾问费,赶上半年退休金了。”
“还有嫌钱多的?”
正说着,张逸夫醉醺醺凑过来:“两位老师聊什么呢?”
常思平大笑道:“这不,我擅自开口,让你段老师多留几日,现在的情况,没了他,我们真不知道怎么跟电厂沟通了。”
“就没打算放段老师走啊!”张逸夫大笑道。
“这……”段有为面子薄,还真不好推脱了,想来退休后能有个事情做,还是实事,这就比大多数人强太多了,而且在张逸夫这里,也舒坦,关键就连收入都要高很多。
“就这么定了。”张逸夫一拍大腿,突然起身,没几秒种拉着同样醉醺醺的文天明过来,“咱们依旧是老带新!天明今后依然负责电厂工程方面,就听从您的领导了。”
第782神交
文天明一头雾水,可看见如此之熟悉的段有为,立刻喜笑颜开。
老段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被拴住了,本来是度假,活生生变成移民了。
要说留老段,还真是个明智的决定。
冀北三号机组改造竣工后,恒电在业内重要杂志上都登了大幅的广告,外加冀省环保局卖个人情,提供了省内头一批大气污染检测严重不合规的电厂名单,销售可以有的放矢,几乎在一周之内,就有两个焦急的电厂表示了兴趣。
对电厂来说,这事儿是真恶心,5台机组,有两台不合格,环保让你停机,你肯定不敢停,因为电力部华北局不可能让你停,关键是停了也没有解决方法,新标准要达成,国内有限的厂家完全不靠谱,怎么也得国际招标,拖来拖去,半年搞不好就这么过去了,还搞什么生产?
这会儿突然传来消息,说是搞自动化的恒电能做,这肯定令人半信半疑,也因此,多家电厂提出要来冀北电厂参观,基本上半个月一个团,过来实地看看三号机组的脱硫设施,监测工作站等等,其间环保部门一些不疼不痒的认证也下来了,这立刻让人踏实很多。
至于预算,电厂和局里也都是做过工作的,从规模和要求来看,这次要大整,新设吸收塔是至少的,采取国际招标,一个机组的改建费用不会低于600万,老外一饶舌,人工费用再各种单算,这简直太恶心了。
而恒电400万上下的报价,刚好可以接受,最关键的是。他们能保证停机时间在一个月内,这在冀北电厂已经得到证实了,无论是电厂还是华北局,至关重要的业绩指标都是发电任务,多停机一天,这个任务就要别的地方补。而恒电提出的工期,基本上老外都不可能接受,他们需要太多时间来熟悉电厂调配物资了。
诸多风向都往一个地方刮,春节头两天,恒电已经敲定了两笔单子,百万元的预付款打到账面上。更大的,在粤东计划中的新电厂烟气排放整治工程方案也在洽谈中,那是全套的排气工程,如果4台都谈下来。将是两千万上下的大工程。
真的就是怕入对行,市场需求是如此的旺盛,稍微一宣传,一点就着,与此同时也得感谢奥组委,感谢环保部。
之前张逸夫说撑18个月,邱蔷还不信,现在看来是真掐准了。恒电旷日持久的赤字在97年2月份终于猛烈回转。
扩张之下,冀北环保设备厂的人员也增设到了400人上下。这其中还包含着最初二修厂的一些人,现在这几位都已经经过了专业的技术培训,至少是个班长、骨干。
一连谈了很多事情,张逸夫也打算在冀北过春节了。
年三十儿,他本人亲自在厂周围请大家吃饭。
说来也巧,赵红旗不仅给冰枣妹家里修了房子。还自己掏腰包,在县城旁新修的路边开了个小餐馆,交给冰枣妹一家人经营,据赵红旗说,她妈包的饺子贼好吃。
如今。路过的司机,包括嘴馋想来点儿新鲜的恒电员工,都会经常光顾这家路边的“老香饺子馆”,甚至厂里非正式性的三十儿聚餐都选在了这里。
十几个恒电未回家过节的人坐满了小店,一家人也特意为恒电开着门没休息,最逗的还是赵红旗,也说不清楚他是店里的伙计,还是恒电的头目,一会儿去后厨忙活一下,一会儿又坐下来跟大家喝酒,跟他同样境况的还有冰枣妹,被一帮人起哄嫂子嫂子的,整个人都快成大红枣了。
三十儿还在这里的,可都是最瓷实的一群单身汉,连文天明都回家过年了,大家看着唯一有个妞儿的赵红旗,眼里满是羡慕,其实恒电员工条件也不差,效仿赵红旗县里村里处个丫头,并非难事,只是放眼这几十里地,唯一能看的,已经在赵红旗手里了,当时同期修路的几个小伙子,恨自己没多跟丫头逗几句贫,好枣都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