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力强国-第4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并非中央领导亲属的人。能做到这一步。
之后简单谈了谈滇南事务,韩四方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见解,他是支持的,有可能的话他甚至希望多个工程同步推进。但这里面有资本的瓶颈,这就要自己克服了。
同时他向张逸夫介绍了一些现行的金融政策,认为恒电还可以从银行方面得到更大的支持,随后问起了张逸夫对于电改的看法。
问一个搞民营企业的人这种东西,有点儿扯,但张逸夫毕竟是在电力系统干过。也没怎么犹豫,三下五除二阐述了自己对电改的支持,甚至连切蛋糕的角度大小都聊了轮廓。
最后韩四方的评价是思路客观,想问题透彻。
张逸夫想问题当然透彻,他完全知道电改的实现方式与结果,这中间有一段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磨合,张逸夫直接把这些磨合都分析透了,给出必然的结果,哪个明白人听了都得表示佩服。
最后韩四方说,如果真的实施电改,要请张逸夫当专家共同讨论方案,张逸夫赶紧耸,这横竖都得罪人的事,还是饶了我吧。
高密度精内容的谈话持续时间并不长,但大家都得到了想得到的信息。
临别的时候邱之彰对二人说,现在你们都能抽出时间,过几年就难喽,二人自然表态,多忙都得来。
张逸夫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自从跟韩磊老师合唱过后,滇南水电的流程突然变得顺利起来,与省政府的洽谈也痛快了许多,最终确认了二八分成方案,电站中有20的省水电开发公司股份,省里负责库区移民搬迁修路等。
他也不用思考为什么,做就是了。
另一方面,并非所有人都像张逸夫这么顺风顺水,贾天芸培养了很久的上市种子,被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而去。亚洲金融风暴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但中国在高耸入云的政策高墙下,几乎没被风雨打到,只是先遣阵地湘港,或者说港股,直接就炸了,贾天芸的上市野望也被无限期推延。
张逸夫的那些话,此时得以发挥作用,既然得不到那么多资本去搞光伏,那就自己来吧,当然贾姥姥的“自己来”更加傻愣狠一些。
于是在电改之前,北漠与华夏,几乎是二贾掌舵的电企,已经开始小范围“切糕”了,不紧不慢。
年中,张逸夫与秦玥闪电完婚,按照秦勇的意思,极低调进行,只有最亲近的人参加了婚宴。宁澜后来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觉得儿子是有大办特办资本的,太委屈了,老张同往常一样,抨击这想法太妇女了
洞房花烛,秦玥终于名正言顺上了张逸夫的床,坚持总有机会
二人事罢,秦玥还假模假样抱着被子多愁善感一下,而后又偎在张逸夫怀里乐呵起来,她掐准了张逸夫大腿内侧问道:“你现在还想夏雪么?”
“不想,完全不想。”张逸夫坚决摇头,“不跟我生娃的女人,不是好女人。”
“以后也不许想。”秦玥掐得更紧了一下。
“那想别的女的呢?”
随后就是一声惨叫。
折腾过后,二人其实依然在甜蜜之中,秦玥小声问起了后面的事:“可说好了,下个月必须抽时间度蜜月”
“放心,都安排好了,欧洲游。”张逸夫比划道,“就咱俩,开着车,一路走,一路生。”
“你脑子里就没别的了啊”秦玥骂了一句,而后又问道,“那你说,我还要不要在北漠继续干啊?”
“看你。”
“我就想跟你在一块儿,你定吧。”秦玥怯声一笑。
“我马上又要去滇南半个月”
“我也去”
“你今年已经在北漠请了快两个月假了”
“所以我问你还要不要在北漠做啊”
“你想呢?”
“我听你的”
“嗯”张逸夫思索过后正色道,“那还是继续做吧,我得有自由时间。”
“干嘛用?”
“嘿嘿”
又是一声惨叫。
没两天,秦玥正式辞了北漠的工作。其实她可以不辞的,但张逸夫老东奔西跑,长时间不在蓟京,她几天看不见就难受。她就是听张逸夫的,不在乎自己的事业,完全是另一个极端了。
不过她并没高兴太久,在过于高频度的造人事业中,很快中靶,宁澜听闻后乐疯了,一个劲儿地说“我就说她能生吧”
于是秦玥也没法跟张逸夫东奔西跑了,被宁澜按在家里开始养胎。
张逸夫这会儿正在中国的另一头,组织一座大坝的施工,由于这个峡口一边是丽江,一边是永胜,这座水电站因此定名为永丽水电站,经常会有人拿永历皇帝开玩笑。
施工才是准备阶段,张逸夫知道这离投产还有太久远的距离,也许它投产的那一天,电改已经完成了,自己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自己跟理想的距离,依然很远,就像离夏雪一样远。
远也要做,一步步的做,能做多远做多远,如果一开始就因希望渺茫而踌躇,也就没有今天了。
身后,传来了一声轻咳,博哥走上前来:“还在发呆啊。”
张逸夫笑着抬手:“明明是在yy啊。”
“歪歪?”孙博拿出烟来,想点,却又顾忌施工规定,最后还是收了回去,“我可得给你提个醒,诚然,你要做什么,集团没人能阻止你,但这并不表明大家没有意见。”
“你有意见?”
“我有什么意见,这可是恒电工程牵头的超级项目,我乐还来不及呢。”博哥抿嘴道,“不过你也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看法,大家觉得卖自动化,卖微机保护,卖环保产品,已经有非常高的盈利率了,都觉得到了收成的时候,稳定的时候,这会儿你把所有未来收入都砸到这坝上面,大家怎么想。”
“晓菲跟我说过,包括她在内,大多数人并不看好。”张逸夫沉然到,“盖一座楼都有那么多烂尾,更何况坝,中间还夹杂很多政策性因素,基本没有更难的事情了。”
“就是啊,鬼知道要砸多少年钱。”
814大江东去(全本终)
“可你反过来想。”张逸夫话锋一转,“若干年后,永丽水电站投产,那时大家会怎么看我?天无绝人之路,这天大的难事我张逸夫都做成了,天下还有什么难事?给我卖命的手下,跟我合作的朋友,他们会怎么看我?”
“前提是做成啊”博哥始终持保留意见,“你得知道,好多企业就是死在扩张的路上,不是企业家没能耐,也不是员工不努力,是扛不住资本的燃烧了。”
“这话邱蔷比你说的多,本来我已经松动了,想今年启动上市,哪知道”
“金融风暴来了。”孙博也叹了口气,“别说你了,华夏电力的上市计划都无限期推延了。”
“所以咱们现在还是要用好国内的政策,现在金融松了一些,机构都很愿意贷款给恒电,而且邱蔷出了个绝招,现在看来相当不错。”
“债券?”
“嗯,我们内部发行企业债券,利率比银行存款高,比银行商业贷款低,五年,势头不错,接下来就是准备跟银行合作,向社会发行,那又不一样了,融资并非只有上市一条路。”
“向社会公开发行,那得有很多流程吧?邱蔷扛得住?”
“没你想的复杂,上层其实是很开放的,现在暂时只体现在国内金融方面。”
“行行,你能折腾行了吧。”孙博转而问道,“话说你把媳妇这么扔家里,自己成天跟这儿熬着合适么?”
“这不得先培养一批人出来么,我打天下,别人安天下。”
“别天下了,这一条江能打下来就不错。”孙博又是叹了口气,“六个水电站啊我现在在走全流域六个水电站的流程,我心里都虚。”
“虚什么,要破产也是我破产。”张逸夫说着回过头来,“走吧,再去电力局。催一催输电的事情。”
“好么,每礼拜都去。”
“就得磨下来。”
大坝施工是一个绝对复杂的过程。曾有房地产商吐槽,要建一座楼,前前后后要跑五六十张文件。都要各部门批示,还得先批完一个才有资格批下一个,最后通水通电通煤气还得求着各方面,很容易出岔子,同时资金也随时面临风险。这也就是烂尾楼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时代的发展中,淘汰了一批不专业的队伍和企业,留下来的都是最强的,其经理人经济师,经验之博,专业之精,爆肝之深,都匪夷所思。
这样的经理人也绝非一朝一夕练成的,必然经历过太多项目的摧残。
而永丽水电站属于横空出世,旱地拔葱。举着十万二十万年薪招聘都没法聘到这样的人,所以张逸夫只能在前线带,自己也摸索,自己也积累,争取永丽落成,队伍也出山。
令他心安的是,重组之后的总部运作稳定,合理的架构合适的激励制度以及子公司机制保持了公司的活力,当真是张逸夫打天下,诸位安天下。现在他只需要偶尔点拨一下方向,自然有人往下进行,原先纯技术团队的恒电,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管理型干部。
与此同时。几年的积淀也让恒电的牌子越来越金光闪闪,明显优于市场几倍的薪酬待遇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名校毕业生也纷纷投来,毕竟,恒电的薪酬并不比外企要低,其晋升阶梯也非常了然透明。除了这两点还能奢求什么呢?
当然恒电独享天下的日子也基本到头了,各地研究院机关,院校,都看到了恒电的成功,迎头追赶,一些不重要的项目中,他们有天然的地域和人脉优势,这让恒电的策略不断改变,不得不舍弃一部分,但大项目恒电依然有天然优势,北漠自动化和全国范围内微机保护的巨大成功已经成为金字招牌。
而张逸夫每次回京,基本就是又有领导要来调研了,从计委到体改委,从电力部到工业部,以及大型国企,都十分乐于到恒电溜达一圈,当来的领导足够大的时候,张逸夫不得不回京亲自接待。
这样疲于奔命的日子持续到了99年中旬,即便张逸夫还很想去盯永丽,但他这次真的走不开了,胖娃娃落地。
取名问题,秦勇表明态度不干涉,谁让这小子姓张的。张逸夫父母主意倒是挺多,但都很难让张逸夫满意,秦玥则彻底进入一孕傻三年的状态,成天就是抱着孩子乐,喂奶,然后接着乐。
孩子的名字,承载着家庭的美好希望,张逸夫却也想不通对孩子的希望是什么,好像也没那么迫切让他成为强人,也不希望他遭受太多蹉跎,可当个太闲的富二代又不合适。
最终定下名字为张芃,大家都觉得还行,但也谈不上特别满意,取名字永远都是这样的事。张芃的出现,也给了昔日友人再会的机缘。
郝帅郑道行等人纷纷为张芃送上了礼物。郝帅如今也已成家,混到了华北电管局继保处的副处,有点熬不动了,郑道行则想办法调到了华夏电力,那边竞争没电力部那么激烈,收入也更高一些,他总能更早地比别人醒过味,发电企业总比电管机构吃香。
牛大猛牛小壮父子也结伴来祝贺。人比人气死人,小牛已经上小学了如今牛小壮也调来蓟京北漠公司总部,想来没少下功夫,没办法,蓟京医疗和教育确实有优势。
贾天芸与贾峦松也亲自来拜访,老天保佑,这二位终于也解决了婚姻问题。贾天芸最终还是跟门当户对的子弟成家了,两口子过的咋样是个谜。贾峦松身边陪着的也确实是姜老师,姜老师看张逸夫的时候露出一种怪异的感激,二人都没多说。贾峦松现在已是北漠名副其实的一把手,踌躇满志。
说不清是悲是喜的应该是林立正了,他终于还是被调回部里。其实当副部长是一件非常美的事,但实际上不如北漠一把手舒服,部里调他回去,就是干苦差事的,几乎就是当年穆志恒的那一摊子事。他告诉张逸夫,几年前张逸夫在华北搞的降煤耗方案,现在已经是金科玉律了,全国都在搞,终于当成个事儿了,给他忙的。
夏雪也来过一次,情绪不高,只坐了坐,因为秦玥死死抱着孩子没想给她碰。临走的时候她跟张逸夫说,她还是要去美国,夏雨帮她办了技术移民,以后恐怕很难再见面了。
张逸夫没多说什么,只是说要照顾好父母,在京有困难,随时找自己。
就这么两句话,秦玥还揪着张逸夫问了半天,叨叨是不是念念不忘什么的,张逸夫说不会的,你赶紧恢复好身体,咱们再开动,她一高兴就什么都忘了。
生活与事业似乎进入了一种平稳的节奏。
2001年,张逸夫再次站在了永丽大坝上,所有施工都已完成,两天后就是一期机组投产的日子,咨询公司已经做过精确的推算,当这座水电站三期工程全部完成后,年营收将突破20亿,纯利润高达18亿,算上四年的建设期,**年内就可以收回成本,这是一个极快收回成本的案例。
与此同时,恒电已经正式报批了新的文件,整个流域规划中的六个水电站,他们都要搞,从前是不可能批的,但两天后,永丽一旦投产,就再没人会怀疑张逸夫和恒电了。
现在张逸夫其实可以开始高枕无忧了,此时的恒电上市在即,邱蔷终于说服了他,也说服了券商,伴随已久的资本风险很快会被股民的热情融化。
但张逸夫依然有一种紧迫感,他意识到这一年会发生很多事情。
贾老爷的任期已经迫在眉睫,韩磊老师愈发强大,支持他的声音不绝于耳,现在需要一个强势的带动市场的人来搅活经济。
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一系列改革,风口浪尖的电改正式提上议程,这会引发一系列的风暴。据传黄正辉极有可能回京,主持电力部“分家”大事,并担任未来的“公司”一把手,他本人非常不想回来,“封疆大吏”比“朝廷重臣”要快活太多了,再说未来的公司,也将完全没有曾经的权力。可贾老爷非常希望他回来,老爷显然并不太满意现任的一把手,还是挂念黄正辉,老贾力图在最后的时间完成未来的人事布局,保持自己的权威性。
大腿恒久远,抱了就要负责,有些事是躲不掉的,不管好事坏事。
贾老爷的心思天下皆知,要在卸任前安排好人选,无论如何改革,保持自己的行业影响力不变。但对一些人来说,这或许不是一件好事,他们的解决方式自然不敢针对功勋卓越的贾老爷,那么能针对的人,也许就只有一个了。
黄正辉非常不想回京,非常不想,不知道他是不是看到了这一点,传闻他在粤东过得很滋润,出来跑怕是要还了。
这一年,注定不凡,在永丽投入了太长时间的张逸夫,也注定要展开更大的手笔。
坝上的张逸夫,看着江水,想起了那句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自己可谈不上风流,大浪给个面子,切莫淘错人了。
“咳”孙博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她来了”
“嗯。”
张逸夫转过身来,看到了苏小妹,苏小妹也看到了他,二人的相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眼神里的东西都不曾改变,即便苏小妹感觉自己与张逸夫已经有了光年的距离,但因一件事,他们终将重逢。
张逸夫凝视着她,郑重点了点头
“久等了,我没忘。”
这,又是另一场血雨腥风了。
这不是第一场,但也绝不是最后一场。
全本终
—htt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