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电力强国 >

第94章

超级电力强国-第94章

小说: 超级电力强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释个啥?你先得跟我解释!!”牛小壮毫不退让,就这么站在这里,“凭什么让丘陵来?他他妈懂个屁。”

牛大猛看着坚定的儿子。双手烦闷地抱住脑袋,只想把所有人都一巴掌扇走,自己好好静一静。

牛小壮看着老爹痛苦挣扎的表情,心倒是也软了,降了个声调说道:“爸,这事你要真要干,去找别人干,让文天明或者李伟峰给他拉走,再不成让段总拉也可以,我是不干的。”

牛大猛知道儿子的脾气,多说无益,只无力地摆了摆手:“你叫张逸夫来吧,快些,马上要展开讨论了。”

“嗯。”牛小壮不做丝毫停留,坚定转身离去,刚一开门,正撞见门口等待的张逸夫。

牛家父子哭笑不得,这家伙永远这么先知先觉啊。

张逸夫其实早看到了牛大猛的异动,本要主动来谈,却听见里面父子二人吵了起来,只有等着了。

牛小壮目光如炬,使劲拍了拍张逸夫,然后就此离去。

张逸夫进了办公室,关紧房门,坐在牛大猛面前。

伍子胥一夜白头,现在牛大猛也差不多那意思了,头发没来得及白,皱纹却着实深了下来。

张逸夫与牛大猛,是该谈一谈了。

他们两个都是明白人,不必像与牛小壮说话那么费力,几乎只用眼神,就能读懂对方的意思。

牛大猛想问他在面对欧炜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让一让,想问他现在让一让还来得及么,甚至想求他让一让,但半个字也说不出口。

那些有可能会撕破脸皮的话,还是由张逸夫来说吧。

“半年了啊。”张逸夫避开了牛大猛那寓意太多的眼神,只盯着窗外明媚阳光,“厂长,还记得半年前,我说的一句话么。”

张逸夫说过太多的话了,牛大猛不知道他指的是哪一句。

沉默片刻后,张逸夫叹了口气,轻轻摸了摸这自己无数次坐下的椅托,幽幽叹道:“忘了啊……”

看着这略带惆怅的眼神,牛大猛突然心神一震。

不对,没忘,不可能忘,我们都不会忘。

只是经历过太多的事,我们认为那句话不重要了,将他藏在了记忆的角落里。

牛大猛依稀想起了那时的场景,当着整个会场同志的面儿,张逸夫毫不犹豫地说——达标之前,我不会离开冀北电厂。

现在的他,完全不必再去理会这个誓言,他做得够多了,太多了,多到牛大猛都无法承受了,多到整个冀北电厂都无法承受。

当牛大猛自己都近乎忘记这句话的时候,他张逸夫还记得!

一位成熟的,沧桑的,油滑的,城府的,事故的厂长,在这一瞬间好像被某种力量融化了,他就像一个懵懂的小姑娘,心中生出了一种看韩剧时少女特有的,发自灵魂的悸动。

张逸夫双掌合十,盘在腹间,那眼神好像是在拷问着牛大猛,最后一次拷问。

牛大猛无法想象,自己管理了这么多年的电厂,在此时此刻,面对张逸夫,竟然像个孩子一样无助。

一向含蓄油滑的张逸夫,此时透露出的则完全是非生既死的觉悟。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我的厂长不挺我,那这整个厂子都给我去死吧。

虽然已经有这样狠的决心,但张逸夫依然期盼着什么,他认为牛大猛是个好人。好人不该做错误的决定。

几分钟后,会议继续。

邱凌坐在了本该张逸夫坐着的位置上,而张逸夫本人却不见踪影,一起失踪的还包括文天明。

牛小壮面色阴沉地坐在邱凌旁边,此刻,他终于知道出事了。

另一边,欧炜自然对牛大猛做出了赞赏的表情,识时务者为俊杰。

张逸夫这种人,一定受不了这种气,早点滚吧。做工程做电脑随你。

穆志恒赵文远等人。本有很多话题要跟冀北方面交流,说白了就是跟张逸夫交流,可如今那位置上坐着一个干瘦的中年人,完全的生脸儿。

静默之中。穆志恒开口问道:“牛厂长。是不是人还没齐啊?”

“哦。有几个年轻同志去准备材料了,正在抓紧复印。”牛大猛指着挂钟道。“要不怕调研结束前材料出不来。”

“嗯。”穆志恒见牛大猛这么安排,只只得应了。总不能非要点名你们电厂的某某出来吧。

这又是一出宁惹君子不得罪小人的例子,君子活得真憋屈。

穆志恒嗽了嗽嗓子,随即开口道:“那么开始自由讨论吧,大家对刚刚报告中不了解的地方,想深入交流的地方,尽管提问。”

又是王厂长,第一个自告奋勇问道:“邱科长,我就是想问一下,配煤这件事贵厂是怎么想到的。”

邱凌咧嘴一笑,轻轻抬了抬眼镜:“这件事,我们冀北电厂其实也是迫不得已,乌鲁姆煤供应不上,又要考虑煤耗问题,这才想到了配煤方案,两种不同品质的煤……”

邱凌就此侃侃而谈,想是也下了不少功夫,所说基本没什么错误。

“原来如此!”王厂长听过之后击掌赞叹道,“真是真知灼见,学到了,现在跟煤炭方面的关系比较紧张,煤种也参差不齐,没想到提高效率可以这么轻易。”

“哪里哪里,都是我们厂共同的努力。”邱凌神气笑道。

旁边的赵文远却皱眉问道:“有一点,我一直有疑虑,这个配煤比例,1:4是怎么得出来的。”

“哦,赵局长,这个方案我们是试验得出的。”

“做了几组试验?有报告没有?”

“就做了一组,有的,我们详细记录了那一周的数据。”

“为什么就一组试验就能得出结果?最开始1:4的方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依据是什么,理论是什么?”

“这……主要就是经验。”

“哪里得来的经验?之前你们厂配过煤么?”

“主要是书上的……我们也是计算了很久……”

“怎么计算的,有模型没有?”

“这个都是之前的事了……”

一席追问之下,邱凌像是一只被逼到绝路上的兔子,越来越没有底气。

“嗯。”赵文远也知道他答不出来了,也不再难为,只得作罢,“看来这个1:4,还有待商榷。”

旁边不禁有人调侃道:“冀北运气不错啊,大概估摸出一个1:4,一试就成了?”

“哈哈,不知换一个煤种还能不能提出合适的比例。”

一阵窃笑之中,场面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将一切归功与幸运的话,这荣誉的含金量也自然就下降了,所谓的经验,不过呵呵。

随后很快又有人发问道:“我想请教一下,冀北电厂更换热力管道的事情,这个措施到底能节约耗能多少,管道表面温度达到多少时有必要更换。”

邱凌赶紧答道:“超过50c就应该考虑更换了,至于效率方面,我们也没有时间细致计算过。”

对面接着问道:“从汇报材料上来看,只有一号机组彻底更换了管道,其它的只是做了保温处理,这个又是怎么决定的?在降煤耗过程中是否是必须的做法,还是说只是常规的技术改造。”

“主要还是以50c为界,一号那边超得太多了,不是保温处理能解决的。”

“那么从汇报上来看现在一号机组管道表面温度只有38c,换的是哪种规格的管道可以这么控制温度。”

“这个……稍等……我看看。”邱凌赶紧低头翻看起材料。

“咳……”对面无奈咳了一声,“材料里点明的话,我就不会问了。”

“对对……”邱凌赶紧转头道,“小壮,你还记得管道品牌和规格么?”

“耐热钢,70mm的。”牛小壮答道。

“对对,70的。”

见这阵仗,不少人都是无奈一叹,穆志恒等领导的脸上,更是透出了不耐烦的情绪。

后面的对答讨论也尽是如此,材料上有的东西,邱凌都可以答上来,可只要稍作深入,谈到要有理解,要有根据的问题,他就开始支支吾吾,到最后段有为都看不过去了,抢过话头,由他来对答交流。

老段本是一位十分愿意给年轻人机会的领导,他都拔刀出手,可见邱凌是如何的不堪。

可即便是老段,也不可能事无巨细,他是电厂建设方面的专家,燃料知识虽然有,但没有深入研究过,面对一些过于细的问题,同样也无法给出完全满意的答案。

二十多分钟的讨论后,穆志恒终于忍无可忍了,一挥臂说道:“那边复印快完了吧?给我叫张逸夫来。”

穆志恒是出了名的温文尔雅心如明镜,如此激进的言语,显然是场面已经把他给恶心到一定份上了。

牛大猛不禁面上无光,邱凌更是无地自容。

本来精心准备的邱凌,完全没想到这些领导们关心的问题竟能深入到这个份上,寻常调研都是走个过场,醉翁之意不在酒,可这次偏偏大家抓着细节猛抠,看来是真要榨出一些经验,在全国普及。

欧炜心下更是恨,给你机会了,你怎么自己还能搞成这样?

现在好了,终于把部长逼到点名要张逸夫了,最后这小子还是乐了!

也就在这时,叩门声响起,张逸夫和文天明各自抱着一大摞刚刚打印出来的材料进了会议室。

这些东西,本是张逸夫精心攥着的好东西,还未成熟,准备在需要的时候抛出来,混个专家的名声招摇撞骗。

可现在,他不得不提前使出这个杀手锏。

是时候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才能了。

“来来,让一让,给小张腾个位置。”穆志恒见张逸夫终于来了,不耐烦地冲邱凌摆了摆手。

邱凌简直想跳楼了,被部长指着鼻子说滚蛋,已经吓得他屎尿不能自理,根本站不起来。

牛小壮在旁边轻哼一声,也不管那么多,伸手便扶起邱凌,看这样子,根本就是直接把他架走的了。

ps:真心想一口气把这把分写完,发完,但从这几天的更新时间大家也能看出来,都是在最后时刻出活儿的,这样才能安心睡个好觉。

同时,我也会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春节不休假,天天有更新。当然最后还是要惯例求票,不嫌多,永远不嫌多!

第188出牌

“小张你怎么回事。”穆志恒恶心了这么半天,必须要骂一骂人了,眼下骂谁都不合适,只能挑一个关系近的年轻同志下手,某逸夫无疑成为了第一目标,“这边热火朝天地交流,你跑到后面复印什么材料?分不清楚孰轻孰重么?!”

话是这么骂的没错,但这感觉更像是亲人之间的唠叨,没什么恶意,听在人耳朵里,显然不是在指责张逸夫,而是猛然抽了牛大猛一个嘴巴。

牛大猛的苦,何人知啊……

“是是,穆部长教训的是。”张逸夫把材料放在桌上,擦了把汗说道,“主要是这个材料太重要了,比较急,怕赶不上。”

穆志恒闻言也不再埋怨,率先拿起了一份问道:“这跟刚刚的汇报材料有什么不同么?”

“这个主要是技术降耗的一些经验,是技术上的一些细节,另外也展开讨论了不同容量机组,不同气候、地域、机况、煤质下的降耗技巧。”

“哦?这么大的题目?”穆志恒眉色一扬,“这不是该电科院做的研究么?”

“嗨,谈不上多大多全面,我们电厂不是降煤耗有些成果么,抛砖引玉多谈一谈,在牛厂长和段总的指导下出的这份材料,我们很多要讨论的细节,实际上在这个材料中都可以得到解答。”

说话的功夫,穆志恒已经翻了几页,觉得颇有意思,虽然毫无意义的讨论持续了近半个小时。但此时好歹出现有用的东西了,想到这里他才渐渐消了气,语态也变得柔和起来:“怪不得这么急,先分发了给大家看看吧,讨论随后继续。”

就此,文天明和张逸夫把材料发到了每一位领导手上,张逸夫也坐在了本该属于自己的正座儿上,冲老牛点了点头。

牛大猛长舒了一口气,擦了把汗,还好赶上了。不然邱凌能把电厂的人丢到姥姥家。

当人犯了第一个错误后。为了遮掩,就会开始不断地犯错误,硬拉邱凌上阵,无疑是牛大猛犯的一个很愚蠢的错误。在他的智商、经验条件下不该犯的错误。直接惹到了部长的错误。

而现在。终于有些拨云见日的感觉了,牛大猛希望自己先前的抉择是正确的。

随后的十几分钟,尽是翻页的声音。全场没有一丝言语。

这份材料首先讲述了配煤的理论依据,分析了冀北用煤现状,详细比较各种方案后选取1:4的比例。然后还对其它规格型号的锅炉、煤种的配煤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由浅入深,从冀北的例子开始向全国徐徐铺开,有关节能的措施也不再仅仅是冀北电厂做过的这有限几种。

一份不亚于十年后权威机构学术论文的报告,就这么突然惊现在了领导们面前,不夸张的说,如果贯彻实施的话,这份报告让基层节能经验技巧进步了五年,这还无关设备更新,仅就现有设备而言。

在将来的改制后,各个发电集团自负盈亏,自然会在节能降耗上下大文章,而此时的材料中,有不少都是在那种情况下,多年总结而来的智慧结晶,这已经不仅仅是冀北电厂的经验了,是浓缩了全国经验的真知灼见。

这种东西,本应在更关键的时候,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但张逸夫如果现在不做点什么,也许根本就看不到它发挥作用了。

每个人的表情都是如此的聚精会神,甚至是段有为,看着这份从未听说过的材料都是惊叹连连,手不释卷。

理性已经无法解释这件事了,他总劝说张逸夫踏踏实实多积累经验,怎么这份报告中那深厚的,提炼出来的东西能如此之厚重?

在段有为心中,张逸夫已经成为了一座宝库,谁知道他到底还藏了多少东西?

而牛大猛,虽然对技术钻研的不深,但干了这么多年,总能懂个囫囵,再看着其他领导们的表情,他这才感到了一阵后怕。

张逸夫这个怪物,到了哪里都可以发光的,不管是电厂还是供电局,不管是调度局还是信息司……欧炜这种人,在他面前根本什么都不是……

论眼睛毒,还是部长高明,还是华长青高明,还是赵文远高明,第一眼就相中了张逸夫。而牛大猛虽然看准了,但判断力还是差了一些,低估了一些,或许是距离太近,让牛大猛已经麻木了,让他已经对张逸夫的才华见怪不怪,只当他是个有血有肉懂得钻营的年轻人。

牛大猛内心终于惊叹出来,自己竟然险些捡了芝麻丢西瓜!

另一边,甚至欧炜本人,都开始心慌了。

他压根不相信这是张逸夫写的,不可能,偷了苏联的技术文件还差不多。

而张逸夫本人则相信,自然有明白的领导能参透这份材料的价值,如果真的在全国普及实施的话,其经济意义,是在坐一屋子人都无法比拟的,一千个一万个欧炜都无法比拟的。

而这才只是的冰山一角。

如果人际关系是脆弱的,只有利益稳固的话,那么就抛出一颗足以碾压一切蝇头小利的炸弹吧,穆志恒不是正想要这个么,免费送你,当是为国家做贡献了。

在这样的静默中,又是十分钟的时间过去,每个人都在理解着字里行间的智慧,尤其是那些来调研的厂长,则皆是从材料中寻找到了自己电厂用得上的那部分,思索其可行性,就像是一群终于取到了真经的和尚。

终于,穆志恒沉沉放下了材料,尽量压抑着激动的情绪发话了:“诸位,这份材料,含金量之高,理解之深,知识之渊博,已经远远超出了冀北电厂的情况了。不仅列出了各级别容量的机组,还谈了煤种的优化方向,不到冀北,我是真不知道,一个电厂能做出这种电科院水准的报告,大家拿回去,一定要好好学习研究。”

穆志恒平常是个点到为止的人,心如明镜,从不过分批评,亦不过多褒扬,然而今天的场面,逼得他严肃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