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香港做大亨 >

第92章

重生香港做大亨-第92章

小说: 重生香港做大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兴盛摇头叹息,脑海里又不自禁的想起了那位远在蛇口工业区的祖国佳人,倩影浮现,怦然心动。

这样的佳人,如果不聘请到身边来,该死多么的可惜啊!(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十八章投资拍电影?

财神投资!

“总经理,您找我?”林海涛推开总经理办公室的门,一进去,人都没坐下,就开口问道。额头上还有这些许汗珠,看来是刚刚从外面跑回来。

周兴盛看着他,眼中不禁有些赫然,堂堂一个投资公司,业务经理出去跑业务居然没有公车用,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他心想着,是不是抽个空去买辆代步车回来当公车用,不然林海涛出去跑业务那也真够寒碜的。

不过这时不是讨论这事的时候,因此也没提,周兴盛只笑了笑后,说道:“坐吧,找你来只是问问,公司成立也有一段时间了,你们业务部有没有什么收获?”

收获?

林海涛一怔,随即就明白了过来,恭敬的回答道:“总经理,按照我们公司的条件挑选,其实有一些公司还是值得投资的,我已经做好了一份报告,总经理可以过目一下。”

说着,林海涛就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来一份文件,有二三十页,看来是做足了准备工作。

“你还带在了身上啊?”周兴盛惊讶的看了他一眼。

林海涛笑笑,既没有自得,也没有谦虚,只是自信一笑,回答道:“总经理您找我,肯定是为了业务方面的问题了,自然要准备好了再来见您,不然我这个业务经理也太不称职了不是?”

周兴盛深深看了他一眼,伸手接过报告看了起来。

很快。不到半个小时,周兴盛就将业务部门一两个月来搜寻统计上来的报告给看完了。

当然,他也只是浏览了个大概,并没有仔细去琢磨辨别。

报告中,圈定的那些值得投资的公司,信息、服饰、食品、机械、电子等等等等,各sè行业都有涉猎。*不过看似庞大,但这些都是些小公司,资产最高的一个也就千万港元而已。当然。这些公司的资产至少也得百万了,不然太小了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并不适合做投资。

财神投资本身的资产就千万。要投资,肯定是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

周兴盛也知道这个情况,因此也没有感到失望和失落,只是看着报告中的这些公司,他并没有生出多少投资的兴趣。

他放下手中的报告,不可置否的说道:“公司的情况大抵上你是知道的,资金问题始终是个短板,对此,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林海涛暗暗苦笑,这个老板。还真不是一个省事的主。

财神投资的资产问题,他是知道的;周兴盛投资内地房地产以及方便面市场的事,他也是知道的;周兴盛既想发展公司实力,又想快速回笼资金的心思,他更加知道得一清二楚。摊上这样一个老板。他都不知道该说自己什么好。

“当时怎么就上了他的船呢?”林海涛颇为无奈,苦笑着想到。

不过既然船都上了,身为下属,也只能想尽办法帮周兴盛解决问题了。

林海涛想了想,最后说道:“投资公司的话,要么是投资实业。要么是投资金融,或者投资文娱行业。以我们公司的条件,投资金融是不行的,这需要很专业的人士;投资实业的话,比较稳妥,也是较为长远的一种投资手段,但是一般回笼资金会很慢,少则数个月,多则四五年,也算是它的一个短板了。至于投资文娱行业,出版书籍、电影、唱片、电视剧这些,和投资金融行业其实是一个道理,回笼资金快,但需要专业的人士来cāo作、、、、、、、、”

“等等,你刚才说什么,投资文娱行业?”周兴盛打断他的话,惊讶问道。

“是啊?总经理有什么疑问吗?”林海涛愕然问道。

周兴盛顿时就囧了,直接无语!

这算什么,搞了半天又打倒回去,老马要吃回头草,投资到自己发家的路子上去?

林海涛见他这幅表情,误会了他的意思,连忙解释道:“总经理,其实文娱行业还是挺赚钱的。譬如拍电影吧,拿我们港片来说,投资一两百万算是大制作了,但票房往往一两千万,利润上十倍。再加上海外票房,总票房往往上亿,也就意味着一部电影的利润甚至可以达到上百倍。虽然说最后的分成可能只有一半还不到,但翻个十倍的利润还是有的。而且时间上来说,最多也就一年左右的时间,快一点的话一年两三部电影都不成问题。最多一年,利润就能达到十倍倍,赚钱速度可比投资实业快多了,而且利润也高多了。”

周兴盛脸sè一怔,貌似还真是这个理啊。

一部电影,可不只是在香港一地上映而已,台、湾,rì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等整个亚洲都会上映。好一点的电影,更能够在美国、英国等欧美各国上映,又会是一些票房来源地。

不太扑的话,一部制作成本不过一两百万的电影,最后的总票房几千万上亿还是有的。

算算,这中间的利润该有多大?

就算刨去了发行公司、各地院线的分成,剧组人员的片酬,利润翻个十倍还是有的。

一百万投入,一千万产出,时间最多一年,十倍的利润,何等的疯狂?这等好事哪里去找?

林海涛又道:“其实,近年来港片大量产出,香港电影rì渐繁荣,背后就是投资商人在推动,这些投资商大多来自台、湾,新加坡等地。前些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让金融市场一片萧条,他们就转而将目标放到了香港电影上。”

“我也有所耳闻。”周兴盛点了点头。

这件事,他倒是真的听说过,不过不是在这一世,而是前一世在网上看到的。香港电影的繁荣,的确有这些新加坡、台、湾的投资商人在背后推动。

马克思说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可以让人铤而走险,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可以让人践踏一切人间法律,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可以让让犯下任何罪行,包括被绞死的危险。

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们甚至可以冒着绞死的危险前进,而一部电影的利润,那可是十倍、数十倍的利润,别说绞死了,就是凌迟死,投资商们也会蜂拥而来。

台、湾,新加坡,包括香港在内这些地区国家的投资商们,见到电影行业竟然如此暴利,怎么会放过?

一个个无不张大了他们的血盆大口,蜂拥而来!

“总经理想要投资能够迅速回笼资金的话,投资电影应该是个好的、、、、、、”说到这,林海涛突然“啊”的一声,惊喜的看向了周兴盛,大声道:“该死,我竟然忘了,总经理您可是破票房纪录电影《监狱风云》的编剧啊,电影这一行,您应该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周兴盛眼神一滞,差点不敢去看林海涛的眼睛了,那个尴尬啊,太丢人了。

《监狱风云》破了香港票房纪录,他是知道的。

上映了一个多月,前几天才刚刚下画的《监狱风云》,首rì票房破记录,总票房破纪录,仅香港一地,总票房高达三千六百万!

周兴盛不知道有没有爆掉前世时候的《英雄本sè》,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世的《监狱风云》是破了香港电影票房纪录的,而且还是大破特破。因为原先电影票房最高的《最佳拍档》才两千多万,比之足足少了将近一千万。

说不高兴,那是假话。

但是,高兴之余,听着林海涛说他对于电影这一行是最清楚的,周兴盛心里那叫一个尴尬啊。得,他也只是占了重生的便宜而已,顶天了也就重生后对电影行业有了个大致的了解。说略懂还行,说清楚,说出去非让人笑掉大牙不可。

不过,周兴盛虽然尴尬,但也不得不承认,林海涛的这个建议的确不错,也让他忍不住对自己就是一顿暗骂:“靠,放着电影这么好的投资项目不去投资,想别的什么项目,这不是没事找事,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看来,这段时间,你的脑子真是进水了,守着一座金山居然不知道挖掘?天啊,让雷劈死我吧,我脑子浆糊了!”

想到这,周兴盛的心是火燎一般,热血沸腾,立即拍板道:“那好,就这么办,我们就先攻电影这一块。林经理你负责谈判寻求合作机会,我最后拍板。期间,要是有机会的话,我们再投资其它行业。”

林海涛也隐隐兴奋了起来,立即答道:“好的这!”

由不得他不兴奋,周兴盛虽然只有过一部《监狱风云》出世,但这就足够了,三千六百多万的本地票房,足以说明周兴盛在电影这一块的水准了。

更何况,周兴盛还写过当红小说《寻秦记》,改编成电视剧后也是火得一塌糊涂,收视率破纪录。

有眼光,有能力,何愁公司在电影投资这一块上不会成功?

虽然说这里面,靠着的周兴盛这位公司老板的本事,作为业务经理的他来说难免有无用武之地的郁闷,但这也是为了未来做准备,他也需要帮衬处理巨量的问题,自身又有奖金拿,也就不在乎这点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十九章高科技?大学生创业计划?

投资拍电影,这个项目算是确立了。点头说道:“是这个意思。”

周兴盛缓缓点了点头,赞道:“这个建议不错。”

“那不知道总经理意下如何?”

林海涛心下一喜,连忙问道:“总经理认为我们公司以后该专注于哪一个行业的投资,是继续电影投资,食品方面的投资,还是有其它的想法?”

没有什么事能比上司接受自己的意见来得让人高兴的了,周兴盛能听进去他的意见。更加有意向去实行他的意见,身为下属,林海涛自然是无比高兴地。

周兴盛闻言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林海涛的这番话对于目前的“财神投资”是最为正确的。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最忌讳的事就是将投资铺得太宽了。就好比冷兵器时代的打战争,攻击的地方远一点。大一点,战线就会拉得很长,很容易被敌人击败。就算运兵如神之人在领兵,不会被敌人击败,但也会被后勤给拖垮,不败而败。

他的财神投资,投资铺得太宽,投资方向是肯定没问题的了。但是,资金链肯定会出现问题,毕竟投资这东西。不是现在投资马上就有回报的,除非是炒作金融。

可是,这东西风云变化,没有一个人敢说是稳赚的。

所以周兴盛一听林海涛这番话,是立即竦然而惊。意识到自己的投资策略是要有一番改变了。

当然,周师傅的投资、万科的投资、以及接下来的电影投资,这三个方向的投资是不必反悔的。

他唯一要考虑的,是在电影投资期间以及结束之后,财神投资的主体投项目。

这样一想,周兴盛的思路也就开阔了起来。并且很快就想好了财神投资在未来的投资计划。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说出,而是笑着反问林海涛道:“不知道林经理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的话就说出来听听?”

林海涛既然和他说了这番话,说明这个问题已经在林海涛心里想了很久,也肯定是有了腹案。不然的话,和他说这番话不是白说了吗?

同时,他也想考考林海涛,看看他对于未来的一些发展有什么认识。

林海涛也看出来了他的这个想法,不过他在说这番话之前就已经想到了周兴盛会有这个反应,因此不仅不慌,反而心下更加高兴。他振奋了jīng神,侃侃说道:“总经理,虽然说我还年轻,但以我这些年的经历来看,未来的世界将会是高科技的世界,也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投资高科技行业,电子行业,我认为将会是未来最具前途的几项投资。譬如我们人手一个用来通信的大哥大、zhèngfǔ机关作用的计算机,我想,几年之后,肯定是会迎来一个大爆发时期,这两样东西肯定能够普及,达到真正的人手一个大哥大,人手一台计算机,那这两个行业的前景无疑是极其光明的、、、、、、、、”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林海涛从他的判断说起,再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大哥大、计算机这两者的技术以及优势,最后得出结论,他非常看好这两个行业。

这一下,周兴盛是真的惊讶了,也真的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不乏眼光深远之人的。

很明显,林海涛就是这一类人。

虽然说如今的大哥大以及计算机正在蓬勃发展,但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这两者将会迎来大爆发的。很多人认为,这两者的价格过于昂贵,成本太高,技术难以普及,很难做到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因此很难普及。

就好比ibm一样,认为计算机不能普及到全世界每个人,所以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居然放弃了个人电脑市场,平白让微软得了便宜,抢占了先机,诞生了世界上的又一个巨无霸企业,雄视计算机行业所有公司。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眼光深远,能够隐约预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

以前周兴盛很难相信有这类人,也预料不到这类人居然会坐在他面前,而且成为了他的下属,因为这类人无一不是成功人士,哪里会到现在都快三十了还没能成功。

周兴盛暗自感叹了一下,旋即就笑着说道:“看来,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了,你的想法我很赞同。只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面对,那就是高科技的玩意,一般都是很烧钱的。即便以后公司资金充足,投资进入这一行业也会很吃力。”

林海涛一怔,笑道:“这倒是,不过只要有好的项目,其实完全不是有问题,我们可以和其它投资公司合作嘛,无论是公司合作还是私募资金,这都没问题。”

“你说的不错!”

闻言,周兴盛连连点头,又磨搓着下巴问了句:“高科技,人才是最主要的,你看,我们是不是可以搞一个大学生创业计划,从大学生身上入手?”

林海涛大喜,拍着手大声说道:“妙啊,总经理这个想法实在是妙!”(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十章三年冠名权?

在zhōngyāng电视台做广告,最为人所知的也是闹得最轰轰烈烈的,是每年的“标王”之争!

标,是标榜,标杆,行业标杆。

王,是最高统领,是实力最强者。

标王,也即意味着某个行业的实力最强者,是某个行业的风向标。

后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广告行业开始蓬勃发展。zhōngyāng电视台要盈利,自然不能免俗的要进入插入广告这一盈利项目。但是,一天也就二十四小时,二十四小时内又要播放电视台节目,广告时间自然是少之又少。

许多商家像在zhōngyāng电视台打广告,广告时间又少,自然是要参与竞标了。

新闻联播后标版十秒这一广告位置,是所有广告时段最黄金的一个广告位置,自然引来众多厂商追逐。

历来,这个广告时间的广告价位,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远超同侪。引申到后来,这个位置的得标者,就被称作为“标王”了。

第一届标王,周兴盛记得应该是“孔府宴酒”这个白酒品牌。当时虽然是zhōngyāng电视台首届广告竞标,吸引来的厂商肯定是没有后几届那么多了。但饶是如此,“孔府宴酒”也是以三千零七十九万元人民币才夺得了1995年这一年的“标王”桂冠。

孔府宴酒夺得标王后,影响rì竿见影,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的广告就家喻户晓了。“孔府宴酒”当年更是实现销售收入九个多亿,上税将近四个亿,成为全国白酒企业三甲之一,知名品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