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极品枭雄 >

第186章

极品枭雄-第186章

小说: 极品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计划若能顺利实施,方家的经济实力将发生质的变化,成为华夏国首屈一指的大家族。

第三百五十五章、大幕拉开

吃罢晚饭,方明送沈璧君回住所。

沈璧君走到外面,回望着灯火辉煌的别墅,自我解嘲道:“说起来真滑稽,我这个女主人竟然和情敌共进晚餐,还将自己的位置拱手相让。”

“嫂嫂!”方明叹气道:“小妖姐不是存心要气你,不管如何,她始终是关心强哥的。”

沈璧君不再说什么,她止步道:“方明,就送到这里吧。”

“那好!”方明提了一句道:“嫂嫂,你觉得我这个计划如何?”

沈璧君展演一笑,带着母性的温柔:“方明,你完全成长了。这个计划非常有气魄,就算不能实施,也有另外的好处。”

“哦?”方明静静的等着沈璧君的下文。

“陈家现在风头正盛,他们一定会和我们竞争,我们完全可以布设迷阵,将他们拖入竞争的泥潭。”

好计划,嫂嫂沈璧君不愧是商界女强人。

“这个提议非常好,我会立刻修正我的计划。”

方明从谏如流,决定将兵不厌诈四个字发挥到极限。

三天后,一条重磅消息登上了中央各大媒体的头条——潘天涵到南川省视察经济综合体计划。

报纸上将经济综合体渲染得神乎其神,令人看了不胜向往,就连港台的各大媒体也不惜连篇累牍,介绍这个拉动内陆省份经济发展的惊天计划。

这其中有茂盛集团秦文芳的功劳,更有香港传媒教父南一飞老爷子的助力。而南川省委书记匡汉云,更是没有想到他在党校读经济研究生时的导师潘天涵会亲自来南川省考察。

匡汉云立刻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花了一个周的时间亲自陪同潘天涵走访南川省各地。

潘天涵给紫光阁的几位常委都上过课,国务院总理路义军更是他的亲传弟子。

匡汉云哪敢怠慢,潘老所过之处,他都尽可能详尽的介绍当地的情况,以求提供最准确的数据。

一周的考察结束,潘老爷子回到了南都市,匡汉云友好的邀请潘老下榻南都宾馆。

潘老爷子挥了挥手,说出一句令匡汉云和在场省委常委们血脉喷张的话来:“汉云啊,我这人喜欢清静,我看就住金煌别墅好了。”

金煌别墅?那可是方家的地盘,匡汉云只觉得额头的冷汗直冒。

他虽然是封疆大吏,权重一方,可是也没有强横到可以让方家安排住宿的地步。

潘老摇着折扇,微微一笑道:“汉云,这个不消你操心,方明自会安排。”

听潘老的口气,好像和方明非常熟悉。难怪方明信心满满,有潘老这样的智囊出谋划策,全力推动,这个经济体计划势必会获得成功。

更重要的是,潘老的身份。

华夏国经济学界的泰斗,被誉为中国的“格林斯潘”,门生弟子遍布天下,这样的人一言一行都能引起高层瞩目。何况,这次潘老亲自率领数十人的经济考察团,经济综合体的计划算是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匡汉云愈发觉得方明深不可测。

匡汉云也见过不少世家子弟,他们在这个年龄大多数都做了流连欢场的二世祖,即便有个别出类拔萃者,也不过谨守着祖上的一亩三分地,不敢有什么变革。

像方明这般大手笔,直接用万亿投资奠定南川省未来数十年的经济大格局,气魄惊人。

匡汉云毕恭毕敬的将潘天涵送上高级轿车,车窗开了,方明对着匡汉云招了招手,一抹自信的微笑浮上嘴角。

潘老入主方家,这是一个异常强烈的信号。

这个信号向整个南川省委传达了强有力的信息:方家的计划已经获得了高层的支持,势在必行,也从另一个侧面帮助匡汉云稳定局势。

在中国官场,一把手的权力也会受到各方势力的掣肘。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推进万亿计划,匡汉云首先做的就是统一思想。

在潘老入主方家的第二天,匡汉云就召开了省委常委会,这个会开得很长,讨论的话题只有一个:如何推进经济综合体计划。

在见识了方家的强势后,省委常委们对于这个计划无任何异议,重点完全落在了如何实施上。

这个计划是如此的博大,涉及到多个省市,势必会引起地方的利益博弈。

匡汉云算是认识到了地方的狂热。

从计划制定那天起,省发改委的大楼彻夜灯火通明。不少市委书记、市长纷纷赶到省城,堵在发改委的门口,就为了争取计划。

其实,这样的做法完全是lang费时间。

方明的计划制定的很明白,大体上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改动,很多人就是冲着这百分之三十去的。

作为地方长官,谁不想提升政绩,而经济是最好的政绩名片。

如此一来,方家拥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方明频繁的会见各地的一把手,谨慎的选择能够提供最优惠条件的地方政府进行合作。

与此同时,在西海省的陈家,也迸发了一场是否要效仿的大讨论。

陈家主要分为两派,一派以陈奕龙和陈华等军中悍将为首。这些人认为要提升家族的实力,最好的是从军界入手,这是最简单快捷的法子。与方家竞争,搞什么经济综合体是得不偿失。因为这样做,时间太长,陈家消耗不起。

而陈宇临和陈展则认为,必须效仿方家,赢得高层的注意。

家主陈望道主持了这次会议。

年过七十的陈望道,身穿白色中式休闲服,一头白发如霜,令人想起了他那令人生畏的绰号“银狐”。

与方式真一刀一枪的拼杀不同,陈望道从参加革命那一天起就是个笔杆子。

在根据地搞建设,后来参与经济建设,陈望道一个文弱书生开创出一个家族的伟业,足智多谋的他在历次政治风lang中岿然不动,赢得了“银狐”的雅号。

按照陈宇临的计划,陈家的年轻子弟大量进入军界,扩充陈家的势力,为即将到来的换届改选扩大赢面。

可是方明突如其来的经济综合体计划打乱了他的计划。

现在的陈望道处于进退维谷的地步,他沉思良久,目光掠过在场的陈家子弟,说出一句令众人汗颜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方式真有子孙如此,夫复何求!”

陈宇临干咳两声道:“父亲,我看方家的经济综合体计划未必能如愿以偿。华夏国说穿了政治决定经济,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经济。方家的项目覆盖的面太大,我看没有数万亿的投资根本难以撼动。”

陈望道望了望自己的儿子,作为老一辈的家主,这些年他很少走到前台。可是在听说方明的经济综合体计划之后,他立刻召开了家族会议,可以看得他对对手的重视。

换届在即,越是壮大自己,就越是能够引起高层的重视。

陈望道转过头,他的白发在灯光下是异常刺目:“陈华你怎么看?”

陈华作为军队新晋成员,自然虎视眈眈,他认为枪杆子里出政权,一个家族最终还是要控制军权和政权。

“父亲,我认为犯不着和方家在这上面较劲。”

陈望道的脸突然一变,好似清朗秋空突然电闪雷鸣,黑的吓人:“陈华,你们兄弟在军界我看也就到此为止,不管军事还是政治,都要有大局观。”

陈华百战悍将,可是在瘦弱的陈望道面前,他就像一只恭顺的小猫。说来也怪,文弱学者般的陈望道,在顾盼之间总有一种上位者的肃杀,令人不寒而栗。

陈华不明白自己为何受到训斥,他退后两步,仔细的思索着父亲的话。

其实,陈家家族的会议,说是集思广益,最终能够决定大局的还是陈望道和陈宇临等寥寥几人。

陈展作为年轻的孙辈,远远的坐在墙角,他钢琴家般修长的手指握成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接连两次对付方明,都铩羽而归,陈展的高傲的内心像被一把铁锤轰击,已经被敲打的不成样子。不过,他还有最后一丝希望。

现在方家大张旗鼓,家族势必会有所反应,自己一定要在众多的孙辈中脱颖而出,令爷爷刮目相看。

击败方明,让燕倾城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精英。

一想到情敌,陈展浑身的热血就不由自主的沸腾了,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爷爷,我们可以在经济上和方家打一场不对称的战役。”

“哦?”陈望道用欣赏的目光望着陈展,陈展受到了鼓励,大胆的说了下去:“方家的这个计划不可能一蹴而就,势必在摸索中前行。对方的经验和教训就是我们最好的案例参考,我们也可以在西海省效仿方家,不断扩张我们的经济实力。”

陈望道点了点头,他大体上赞同陈展的说法。

和方家进行经济上的角力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用什么方法,陈展能够看到这一点,说明年轻人的大局观还是值得肯定的。

国家主席沈望舒,国务院总理路义军等一批人都将退隐,眼下的华夏国看似风平lang静,其实暗流涌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可是也形成了固化的利益集团,这些集团千方百计的阻挠自由经济,束缚了华夏的发展。

陈望道判断下一任领导集体肯定会破解中这一难题,拼经济在所难免。

陈望道喝了口茶,他的神情坚定,就像当年第一次走上血肉横飞的战场那样面不改色:“宇临,你替我约一下西海省委书记谢东平,我要和他谈谈。”

第三百五十六章、初见成效

历史上所有的壮举都离不开精心的谋划、坚忍的前行,更需要领导者特殊的品质。

野狼般的进击、狐狸的狡诈、骆驼的坚忍,在推进千亿计划的过程中,方明解决了一个有一个难题,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和忍耐推动着千亿计划前行。

两年过去了,在试点城市南都市,一座占地数十平方公里的新城拔地而起。

南都新区,集中了电子、能源、航空航天的新型经济体,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南川省大地上。与其说它是新的开发区,不如说它是方明一手打造的奇迹。

利用强大的资金优势和人脉优势,方明的南都新区建成投产的第一个年头就实现了百亿产值,为国家上缴利税十五个亿。

比起那些遍地开花不结果,盲目引进投资忽悠上级的半截子项目,方明打造的南都新区堪称一个实打实的聚宝盆。

在这个过程中,南川省委在匡汉云的领导下全力支持南都新区的建设,他们终于赢来了扬眉吐气的时刻。

南川省,一个内陆省份,将借着方明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迅速崛起,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南川省委香园宾馆,匡汉云和一干省委常委正举杯庆祝,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方明。

一个二十八岁的青年,以他的雄心和勇气,不仅绘制了这一蓝图,还实现了部分蓝图,这堪称奇迹。

匡汉云端着红酒杯,和方明轻轻一碰,豪情满怀的匡汉云将杯中红酒一饮而尽。

“匡书记海量!”

官场永远都是这样,上位者的任何动作都能引来赞许。

不过匡汉云的高兴是发自内心的,在这两年里,中央肯定了自己的成绩,将代省委书记前面的那个“代”字顺利的去掉了。

得陇望蜀,匡汉云现在是全心全意的推进这个计划,看到了实打实的成果,他对方明不再有任何怀疑,而是将他视作自己的伙伴和亲密战友,共同进退。

喝完庆功酒,照例有一些活动。

华夏国的官场等级分明,越是高层越是透着风雅和品味。

接下来是一场别出心裁的插花艺术,相比于政坛大佬云集的庆功会,要热闹许多。

一些名媛精心打扮,穿上了各式各样的晚礼服,柔和灯光下,但见莺莺燕燕,桃李争春。

当匡汉云握着方明的手步入会场的一刹那,这些名媛芳心禁不住砰砰乱跳,血脉中的血液好似要爆裂而出。

“方明,他就是当过明星和总裁的方明?”

“千亿计划的推动者,华夏国首屈一指的年轻商界新贵!”

“登上世界经济周刊的人,他怎么这么年轻,这么帅?”

这些名媛对于方明早就有所耳闻,可是当方明英姿勃发的出现在大厅的时候,整个大厅就像一锅沸腾的白水。

如果不是顾忌这是在南川省委大厅,这些名媛肯定会不管不顾的扑上来,找方明签名留影。

“方老弟,年轻真好。”匡汉云意味深长的看了方明一眼,带着些许感慨和羡慕,大步的走上了中央的讲台。

一番开场白后,插花正式开始。

政坛大佬们的心思谁都没有放在上面,而是端着红酒不时的走动碰杯,借机编织一张张复杂的关系网络。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方明静静的坐在椅子上,就像一尊沉默的雕像。

一名美艳的名媛手捧红酒,缓缓的走到方明身边,她的出现立刻引来无数的嫉妒。

“插花还没有结束,她怎么可以………”

“是谁这么不要脸,竟然想捷足先登。”

一干名媛窃窃私语,她们紧握粉拳,咬牙切齿,眼睛好似要喷出火来。

名媛们都是命运的宠儿,能够让她们嫉妒的更是名媛中的名媛。

红衣女子回眸一笑,满室生辉,她耳垂上硕大的耳环抖动着,靓丽中带着几分狂野的气息。

等到看清这名红衣女子的面目,一干名媛纷纷哑然无声。

史媛,中纪委副书记史文中的女儿,她绝对不是好惹的。

高脚杯迸发出清脆的声响,史媛和方明碰了一下,她的笑容荡漾开来,令人感受到无限春意:“方明,你再一次令我刮目相看,我对我们的合作更有信心了。”

如果说所罗门总裁米修斯的出现是方明在展示背景,那么千亿计划更多的展示的是方明自身的实力。

以南川省为载体,构建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这份雄心和魄力前无古人。

史媛喝了口酒,酒气蒸腾着她的粉颊,愈发的娇艳动人。

“方明,我能请你跳个舞吗?”

插花已经结束,大厅内响起了悠扬的舞曲,不少名媛纷纷走入舞池,化作翩然起舞的蝴蝶。

霓虹闪烁,衣香鬓影,秋波频转,春色盎然。

方明握着史媛的手,陪着她跳了三支曲子,令史媛心花怒放。

有一半蒙古血统,自小在草原长大,史媛对于舞伴一向都很挑剔。不过,方明的舞步不紧不慢,有着强烈的节奏感,令史媛神秘目眩,曲子终了时,史媛只觉得身上出了点细汗,畅快之极。

这次来南川省,史媛感觉与以往大不同。

南川省处处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政界大佬们言谈之中透着自豪,俨然有当初改革开放的气息。

而最令史媛吃惊的是,南川省委对方明的态度。

两者的关系已经不能用利益攸关来形容,而是一种水ru交融的奇妙关系。如果说南川省是一块肥沃的土壤,那么方明就是一株参天大树,两者互为依托,谁也离不开谁。

史媛可以肯定,就算南川省换了省委书记,这个千亿计划依旧毫无阻碍。

因为方明在南都市的试验田已经开花结果,他的项目就是一棵巨大的摇钱树,任何一位省委书记来到南川省,要做的都是给这棵摇钱树浇水施肥,绝不会去自掘坟墓。

厉害,方明实在是太厉害了。

舞会进行到十点左右,方明提前离场,随她离开的还有史媛。

酒意阑珊,史媛坐在后排右边的位置,她越想越替自己可惜。

今晚在舞会上,她史媛挫败了一干名媛,可是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燕倾城即将嫁给方明的事实。

越是名媛,对婚姻越是挑剔。

史媛活了二十八年,还真没有哪位公子哥入过她的眼。

而方明,是第一个。

汽车开得飞快,夜风从窗外扑了进来,撩拨着一颗百转千回的女儿心。

借着酒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