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滩想尽办法通过原来在社会上的关系认识了省里一个专门吃偷渡这碗饭的人,早就做好了偷渡出境的准备。到缅甸这样的地方不是高二楚的目的地,太近了国内的警察说不定还会找上来,依然还不安全,他是想从缅甸然后再去欧洲。
到了滇南省会,高二楚被弄上了一辆半旧不新的小面包车,同车的还有七八个人,从省会出发,往边境方向开去,一路之上走走停停,从滇南省会到要偷渡的边境距离其实并不远,但是躲躲藏藏耽搁的时间不少,显得很是紧张,吃的那东西那叫难吃,住的地方那叫难一个难住,他出身在干部家庭,那曾吃过这样的苦,这一路下来,可是让他受够了。难怪人们都把这叫亡命天涯……
这样过了几日,才到了临近边境的一个小城市,歇息一晚,第二天凌晨四点多钟,一行人这才向边境出发,快到边境的时候,汽车再一次停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组织偷渡的人员前去接头摸情况。
高二楚养尊处优惯了,到滇南之后,连胃都不大适应,昨晚吃了点东西,肚子一直不舒服,但怕错过了逃出境外的时机,在车上的时候只得强忍着。现在看看去前面的人还有一会才会回来,就给看着他们的蛇头讲了一下,跑到远处去方便。
高二楚蹲在那里正痛痛快快时,突然听到停车的那边传来厉喝之声:“不许动,都举起手来!”高二楚一听吓了一大跳,提起裤子一打滚,就躲进了旁边的灌木从中,高二楚简直比惊弓之鸟还要惊弓之鸟,第一反应就是警方来抓他来了。但是由于距离不是很远,天又还漆黑着,他也不敢跑,只是爬在灌木丛里往深处爬去,只是整个人太紧张了,浑身都没有力气,就是爬也有些爬不动。
高二楚爬到灌木丛深处,趴在那里就像一条快热死的狗一样,直喘气,好在来抓人的似乎没有发现他这个漏网之鱼,把面包车上的人抓到了开来的警车上,就离开了……
等那些人走了,高二楚就在灌木丛昏昏耗耗的熬到了天亮,这一番惊吓差点没把他灵魂吓出窍,边境他是不敢去了,何况蛇头也被抓,他也没办法去了。
但呆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很容易暴露,高二楚想了想决定还是往回走,找个地方先隐藏下来……
贺县和宜蓝警方在掌握了杨龙一案和高二楚一定的线索之后,准备找高二楚谈话,哪知道高二楚电话不通,人也不知道去向,警方从银行了解到之前高二楚取出了不少的现金,判断其已经出逃了。本来警方也仅仅是怀疑高二楚和杨龙被杀一案有关,但是并没有任何证据,可高二楚这一逃,显然是做贼心虚,警方自然就把他列为了第一号嫌疑对象进行通缉。对于陆政东来说,高二楚不过是癣疥之疾,抓不抓得到已经不重要。
林俊峰被抓,高二楚出逃,实际上已经让全县所有的煤矿主们知道该怎么做了,小煤矿的整顿推进得异常顺利。不但如此,在这过程中,宜蓝县公安局连番以整治宜蓝的治安秩序的名义整肃,始终保持着高压态势,连番多次对宜蓝渐成规模的黑恶势力进行打击。弄得那些社会上的杂皮流氓等社会闲杂人员鸡飞狗跳,这些人见宜蓝风声太紧,都纷纷离开宜蓝,到其他地方另谋发展。
原本被境外媒体评价为国内十大暴力县城之一的宜蓝,社会秩序出现了前所未有地好转,虽然说不上夜不闭户,但也成为长滩治安最好的县之一……
第45章让人挠头的机构改革
高二楚的事情加快了小煤矿整顿进程,回到宜蓝,陆政东心情异常平静,作为县委书记。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火电厂这是重点,建成之后,不但能给市里姐燃煤之急,而且也给县里增加一个发展的助推器。
京城那边今年修路的资金又下来了,这笔钱不算多也不算少,陆政东打算把县里其他两条干道也进行硬化,这样全县整个公路干线都上了一个档次。
他没有出面资金就源源不断的到位了。这些人够意思,但是做人还是要厚道,别人帮了忙,总是要表示谢意,他还得抽时间去一趟京城。
把路修好只是为宜蓝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更佳的发展条件,真正要让宜蓝的经济实现大发展,还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努力。
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这是一条必有之路,这是他在整顿煤矿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来了,也是希望从事煤炭生意的一些资源能够转到其他方面。
但宜蓝受自身条件限制,民间从总体上属于贫穷落后,光靠这一条是远远不够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
在眼下时机也很合适,国务院在二月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决定》,要求把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工作的一个战略重点来抓。这实际上是掀起了乡镇企业发展的又一轮大高潮。
乡镇企业,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宏观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事物。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对国民经济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贡献,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乡镇企业的出现,在全国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发挥了一种介于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之间特殊的资源配置通道的作用。
走工业化的道路,以农村工业化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经。
但是乡镇企业在发展实际上问题也不少,国人干什么都喜欢一窝蜂的上,为了赶上这趟政策的快车,不管条件合不合适,对于企业的效益、前景等等并没有充分的调查研究,就盲目上马,加上乡镇领导干部的眼界和素质局限,加上乡镇企业的领导者的能力局限,结果很多内地的乡镇企业亏损严重,不但没有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反倒是成为了累赘,特别是许多建设乡镇企业的资金都来自于农村基金会,农村基金会除了管理问题实在是太大,漏洞实在是太多之外,不少地方乡镇企业的失败也是导致后来的农村基金会大面积出现问题的诱因之一。
陆政东在这一点上有着很清晰的头脑,农村基金会必须要下大力气进行规范,乡镇企业要上,但是在项目的选定上,在企业管理人员的配置上等等方面一定要尽量把关。
陆政东的想法很清晰,既然他做了宜蓝的县委书记,那肯定是不满足于就在煤矿上多收点税,不说要创造出功在千秋的伟业,至少在发展经济上,宜蓝要加快进度,虽然在短时间内追上阳河这样在市里头一二名的强县,但是超过河源等排在宜蓝前面的县份还是不是什么难事。
宜蓝的事情在春夏之交终于走上了正轨,但是一个消息又让县里人心浮动,人心惶惶起来。
中央二中全会上做出了《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的决定,省里和市里已经在研究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
这次改革的重点就是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下决心对行行政管理体制和党政机构进行改革,综合经济部门的工作重点要转到加强宏观调控上来。撤并某些专业经济部门和职能交叉重复或业务相近的机构,大幅度裁减非常设机构。精减机关人员,严格定编定员。中心是抓好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陆政东也清楚,机构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目前,党政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许多单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脱离群众、阻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有些机构,仅仅是因为上一级政府设立了,便不管是否真正需要,有没有多少业务可办,都一概以加强组织建设为名,而要求下一级政府也要设立。下一级政府也并非完全是出于工作需要,而往往是从安排人员的角度出发迎合上级部门。
双方一拍即合,基层机构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增加起来了。
还有一些机构,是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成立的,在当时有一定合理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存在的合理性渐渐失去了,应该及时撤消,然而却由于种种原因,例如人员无法安排,或者上级没有文件等等而没有撤消。没有人研究过这些机构是否该撤,反正它年复一年存在着,也就让它继续存在着吧,只是每月照样要花去一定数额的办公费,人员要从财政上领取一定数额的工资和补助。
另有一些机构,机构十分庞大而业务量又实在太少,四五个人干一个人就可以做的工作,按照实际需要和机构改革的精神,完全应该撤消或与其他部门合并。但是,每次机构改革几乎都对这些机构难以下手,即使暂时撤并了,过不了多久便又会恢复原状。实质性的问题是,撤掉一个机构容易,原有的人员却难以安排消化,为了使这些人员继续有“皇粮”吃,也为了“保稳定”,只好让这些机构继续存在,即使这些机构早已没有存在的必要。
每一个机构或部门都片面地强调自身的重要性,都把自己看成或装扮为基层政权机器或社会组织中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谁要是认为它们可有可无,应该把他们撤消或合并,就会引起这些部门的人员上下一致的不满和抵抗。
认为自己所在的部门十分重要的观点和心态,从这些部门上下来往的文件中可见一斑,这些部门的文件甚至把它们实际上只是辅助或补充性的工作,渲染得比经济建设这个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还重要十倍,让你觉得若把它们撤并了会是一个错误。
行政机构设置得过多过全过细,与经济布局上的“大而全”、“小而全”所带来的弊端相类似,造成了资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也造成了行政机关的“大锅饭”,以及难以克服的低效率和官僚主义,这些机关松弛的纪律和粗放的管理,还有工作人员的无所事事和养尊处优,都在观念和行为上误导了社会其他行业的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朝行政机关这块衣食无虑、旱涝保收的“福地”上流动,就像一首顺口溜所讲:机构改革,强调精简。
折腾机构,增减人员。
三改为六,六改十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分分合合,步履维艰。
七姑八姨,裙带系栓。
亲朋故旧,血肉相连。
领导亲信,不能怠慢。
张三有人,李四有钱。
王五高校,赵六大专。
看看名单,都不简单。
裁员裁员,裁谁都难。
老虎屁股,大象鼻尖。
稍有不甚,自难保全……
由于存在着上述主要的原因,结果机构改革改来改去,总是没有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分开—合并—再分开—再合并”、“上收—下放—再上收—再下放”这样几个怪圈。越改越臃肿……
所有常委以及市四家班子领导、法院检察院、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及市直、区直驻长滩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市委书记刘建中、市长肖清扬分别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会上,市纪委书记梁诗正宣读了省委省政府批复的《长滩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方案》。市委杨副书记宣读了《长滩市机构改革实施意见》。
刘建中和肖清扬的讲话,下面的人更关注的是这次改革的要求和原则。刘建中强调在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中,要坚决做到“六个不能乱”,即干部职工的思想不能乱;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不能乱,严禁乱开支和滥发钱物;干部管理不能乱;编制管理不能乱;日常工作秩序不能乱;社会治安不能乱。努力做到“四个不能减”:抓经济建设、打漂亮仗的工作力度不能减;经济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能减;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不能减;年初确定的经济发展指标任务不能减。
肖清扬对机构改革进行了动员部署,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必须坚持有利于发挥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以及依法规定职能、按程序办事情的原则;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坚持责权一致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两个人的讲话最后都落脚到一点,这次改革要在五十天内完成,显然是想快刀斩乱麻。
下面各行局的头头脑脑一个个都苦着脸,心里都清楚,如果不改革,不任用富有朝气的干部打开局面,推进工作,会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
但是虽然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难度相对于自己单干要小,任何形式的改革都是一次利益的调整,在产生既得利益者的同时,将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矛盾将把决策者推上风头浪尖,这是一场硬仗恶仗,稍微处理得不好就会惹出大风波……
第46章迎难而上
会议结束之后,陆政东也就准备起身,但是市委书记刘建中的秘书何忠诚却走过来叫住他:“陆书记,刘书记请你去一趟……”
何忠诚的声音并不大,但是他是市委书记的秘书,一举一动肯定都是被关注着,在场的其他人看到何忠诚走过来一个个都是全神贯注。
听到陆政东被刘建中召见,显然是圣眷正隆,一个个都有点吃味。
但是被召见的陆政东却并没有高兴的感觉,刘建中一边招呼着他坐下,一边问道:“政东同志,县里的各项工作进展如何?”
“县里整治小煤矿的工作进展顺利,财政增收稳步推进之中,火电厂项目的论证和选址工作基本完成,一期工程马上开工,宜长公里的建设也基本进入收尾阶段……”
宜蓝现在的整体发展情况不错,特别是煤矿整治,极大的改善了县里的财政收入状况,所以陆政东汇报起来也还是有些底气的。
刘建中静静地听着,又问道:
“这次机构改革你是怎么考虑的?”
陆政东一听就敏锐的意识到刘建中对他能不能顺利完成县里的党政机构改革有些担心,这绝不是什么好兆头。所以陆政东也还是很仔细的斟酌了一下才说道:“我的想法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结合宜蓝自身的一些实际情况展开工作,保证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任务……”
刘建中又道:
“你是县委书记,是带领宜蓝几十万人走向正确道路的领路者,要学会把握重点。当前县委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搞好党政机构改革,这方面你要多投入时间,千万不可懈怠,这是你面临的头等大事……”
刘建中又讲了一番注意事项之后才结束了谈话。
陆政东看着车窗外,一轮洁白的皎月高空悬挂,几丝白云向天边飘逸,黄昏下的夜空纯净如洗,本来这样的景致挺不错的,可陆政东却提不起精神来。
索性摇下了车窗,清凉的空气迎面扑来,他深吸一口气,却依然难消去陆政东心里的一种烦闷。刘建中道长滩已经有段时间了,严格的讲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磨合,但是显然对他这个县委书记能否胜任态度很保留。
心里想着,刘建中和孙伟阳在用人上完全是两个风格,刘建中看着锐气十足,实际上在用人上还是很保守,不像孙伟阳那样大开大合,不拘一格用人才。
对于机构改革,陆政东自然是深知其重要性,而且时间紧,任务重,宣传、实施验收都得在五十天内完成。
而且陆政东感觉到这一次机构改革的表现好坏直接关系到自己的位置——刘建中到了市里还没有大动作,这一次若是出了差错,恐怕刘建中就会让自己挪窝了。
而这一次党政机构改革,是真正动真格的,宜蓝县里现在县委有十九个部门,县政府工作部门五十三个,加上人大政协人武部,一共不下八十个。
按照市里的要求,改革后,县直党政群机关设置机构四十五个,新建三个,实际撤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