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我是大导演 >

第304章

我是大导演-第304章

小说: 我是大导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因很简单。”李小乐也不买关系了,笑着道:“因为他拍过的大部分电影都是喜剧,而他的生活也没遇到什么大的波折,一个人在生活与电影都永远回避痛苦的人永远都不会成长,而我则会让他经历人世最大的痛苦……帮他成长。”

第479章第479场复兴或坟墓

“你的意思是……让迈克死掉吗?”斯嘉丽疑惑道,这是电影里的一段剧情,主角迈克在遥控器中快进未来中在亲人的怀抱中死去,可问题是恐怕每个演员都演过自己死去的戏,对这种情节已经麻木了。

“不,我会让他眼睁睁地失去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李小乐眼神里突然有些不忍,抬起头缓缓地道。

“这真有趣,我倒是很期待你怎么让一个吊儿郎当演员能在工作中痛苦呢?”斯嘉丽发觉李小乐这种奇怪的反应,突然觉得他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多愁善感,深深地看了李小乐一眼之后,转身走出了门。

随着《人生遥控器》的开拍,时间也来到了2006年2月5日,所有北美的电影人都清楚,这段时间是电影业的淡季,可就算在这时候,在全美国也总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156部不同的电影在影院上映着,只不过现在每个季度美剧的黄金时节日,《越狱》的风潮正在席卷全美国,大部分州的寒冷冬天也阻止着人们开车去电影看电影的**。

周票房榜单上,除了一直盘踞票房榜前二个多月之久的《纳尼亚传奇》是圣诞档期遗流下的强片之外的影片,都是那些被暑期档与圣诞档排斥在外的票房榜单的前五名,《陌生来电》,《绝地奶爸》《魔法保姆麦克菲》《《断背山》都不是各大电影公司的杀手锏,除了《陌生来电》达到4130万票房之外,其他的都没有超过2000万美元的票房关口。

北美影坛被关注最多的新闻,反而是各种嘲弄汤姆克鲁斯的趣味,同时也有不少影迷开始关注汤姆克鲁斯的筹拍新片,梅丽尔·斯特里普+罗伯特·雷德福+汤姆克鲁斯本人的强大阵容让人觉得眼前一亮。

很多喜欢八卦的影迷都在纷纷猜测,是否汤姆克鲁斯是打算在暑期档用自己加盟索尼之后的新片《狮入羊口》,与老东家派拉蒙《碟中谍3》一决雌雄呢?

汤姆克鲁斯的女经纪人瓦格纳也趁此机会在媒体上大作文章,安排李小乐与汤姆克鲁斯接受了abc电视台《好莱坞信报人》节目的采访,宣传联美的两倍正在拍摄的新片。

“请问汤姆,你怎么评价你的这部新电影《狮入羊口》,是否对它抱有很大的期待?你更喜欢《狮入羊口》还是《谍中碟3》呢?”黑人女记者奥兰·威廉姆斯在电视荧幕里发问道。

“是的,《狮入羊口》这部影片可能是我最近几年最好的作品,我预计应该上映反应应该不会输给《谍中碟3》太多,当然,我想你们也知道,毕竟《谍中碟3》是全球电影,总票房上《狮入羊口》会稍微弱势一些,但是我想在精英人群的观众中,《狮入羊口》应该更加受到欢迎。”汤姆克鲁斯自信满满地回答道:

“当然,上半年我们有两部影片会上映,还有我的朋友李小乐的《人生遥控器》,你可能不认识他,但他是中国最好的导演,而且非常年轻,等这部作品上映,你也应该买票去看看。”说完汤姆克鲁斯边搂着李小乐以便让镜头对准他。

“是吗,很抱歉,我一直以为中国最好的导演是李安,请问李小乐先生,你是他的亲戚吗?”奥兰·威廉姆斯开玩笑一笑带过,只给了李小乐一个貌似尴尬的镜头,这就是好莱坞媒体的态度,对于没有知名度的导演,他们提都不想提,要是李小乐能扯上李安的绯闻,那也许还是个话题点。

这让初次在美国电视媒体上露脸的李小乐觉得很不爽,心里不由骂娘不以,妈的,好歹老子也上过《时代》亚洲版封面,这帮美国媒体也太自大了……

不过转念又想想几个月前李雨春似乎也上过时代杂志的封面,号称“中国年轻一代中最受欢迎的歌手”之后她来美国表演的时候,美国的媒体可都是以看笑话的心态看待她的,在美国媒体看来,他李小乐也是第二个李雨春……

电视台播出时这期《好莱坞信报人》时,所有观众都听到了汤姆克鲁斯在整个采访中想表达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我预计,联美公司会找我接手后一年时间内扭亏为赢,成为一个运转正常的公司。”

一年之内扭亏为盈?他说自己对联美公司的业绩期望很高?很高的定义是多少?是要拿到2亿美金的票房吗?

虽然娱乐媒体们还没来得及评论,但网络上对这条新闻的讨论已经在进行了,一名汤姆克鲁斯死忠的粉丝“微小的晶体管”评价道:

“说实话,联美的未来让人担忧,汤姆克鲁斯在离开派拉蒙之后,这么短的时间内推出作品,很显然他的没有经过太多准备,虽然现在电影业是由明星主导,但是沉闷的题材加上赶工的电影故事,我很担心电影的上映之后的反应。”

这个评论的话已经算客气了,很多中立的影迷评论更是直接出言讽刺:“他竟然把一部二战题材与派拉蒙的《谍中碟3》比较……大概他这家伙已经被科学教洗脑了,所以他想拍些符合科学教教义的电影?我看这家伙这家伙迟早会毁灭自己的!?”

而在好莱坞电影业内,汤姆克鲁斯要振兴联美的宣言更是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固定笑话。

派拉蒙的制片办公室里,大家聚集在咖啡机边谈到这个话题时候都是哈哈大笑:“汤姆克鲁斯竟然说他要振兴那个埋到土里二十多年的公司,我看他是想把自己也活埋在联美的墓碑中。”

“可不是,就以这个白痴现在的人气下跌的程度,自己演员身价都已经跌了不少了,估计不在联美他也拍不到什么好电影了,就怕他和凯蒂婚礼钱都要陪进去了哈哈。”

派拉蒙的ceo的办公室里,布拉德·格雷正在接受着股东的质询,满脸老人斑的白人股东把摘录电视上汤姆克鲁斯的那则报导的那份《洛杉矶时报》扔到他的桌上,询问道:

“格雷,现在你对于逼走汤姆克鲁斯有什么要说的吗?他在索尼的支持下已经开始有新动作了,你是不是该反省一下你当初对待他的方式?如果他在索尼成功了,那么我们永远都拿不回《谍中碟》系列的主导权了”

“是啊,索尼的态度现在还不明朗,我们是不是该撤下媒体上对于克鲁斯的那些报导?”左边那位戴着眼镜的秃头董事也有些担心道。

派拉蒙与汤姆克鲁斯的纠纷,说白了就是《谍中碟》系列利益分配的斗争,这个系列派拉蒙拥有版权,而汤姆克鲁斯拥有制片权,只有双方都同意才能开拍这个系列电影。

派拉蒙上下原本都想把汤姆克鲁斯彻底打压,然后干耗几年,从而逼迫汤姆克鲁斯从他手中拿回《谍中碟》系列的制片权。要知道派拉蒙可以不拍《谍中碟》也能保证利润,而汤姆克鲁斯现在人气急速下滑之后必须依赖《谍中谍4》来保证地位。

但是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如果汤姆克鲁斯在索尼起死回生,那么《谍中碟》这个与007系列一样经典谍战系列电影,恐怕再也无法回到派拉蒙的手中了。

“放心,各位。”布拉德·格雷平静望着这些股东,悠哉地喝着咖啡:

“你们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我当初的决定也没有错,只要有科克在后控制米高梅,汤姆克鲁斯永远都不可能成功……联美只是他的坟墓而已,总有一天,他会知道《谍中碟》系列是他唯一能翻身的电影,会有舔着脸来求我们的时候。”

“你为什么这么肯定?”那位秃头疑惑地问道。

布拉德·格雷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扔到桌子上笑道:“各位可以看看,这些是利·卡农给我传真来的文件,里面有《狮入羊口》的剧本大纲,还有他们上映的时间,汤姆克鲁斯只是在媒体上房烟雾弹,他准备赶上《谍中碟3》上映一周前打个时间差,借着《谍中碟3》我们的宣传力度用首周票房捞回成本。”

“原来如此……”几个股东在传阅过那些文件过后,都各自看了一眼,会心一笑,看来汤姆克鲁斯根本就是内忧外患之中,清楚了他上映的安排,只要把《谍中碟3》也提前一周与《狮入羊口》同一天上映,那么他就必定会完蛋了,想想看,影迷们进电影院中看到这两部同样是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会选沉闷的二战故事,还是火爆刺激的谍战片呢?

而在各界都等着看联美笑话的时候,却似乎不约而同的忽略了联美公司的另外一部电影也在如火如荼的拍摄中,《人生遥控器》剧组在一片愉快的氛围下,拍摄进度比预期的更加顺利,在三个星期中已经完成了影片三分之二剧情进展。

对于这样的大众化的喜剧电影,无论马修这些美国演员还是李小乐本人,都算是驾轻就熟,拍起来根本毫不费力,喜剧片的幽默大部分都来自与剧本与台词的设置,相对拍摄的难度要比其他类型影片小的多。

唯一让索尼公司有些担心的是,电影拍摄的经费竟然开始有超支的迹象了……

第480章第480场这戏值一亿

不过超支这个难题并不是摆在李小乐眼前的,因为钱的事情根本轮不到他管。

与一般人想象的不同,好莱坞的制片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财政大权,投资人的钱一分都没有到李小乐这个制片人的手中,而是直接交给了中介的保险公司,好莱坞与全世界其他国家电影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有一套可以用来作为中介的影视保险制度。

只要是正式的电影拍摄项目,制片公司都要为每个演员,每个工作人员以及影片的各个环节支付一笔不菲的保险费用。

这些保险费用并不是什么人身意外保险,而是预算合同的三级保险,作用就是在电影拍摄中无论发生任何问题,保险公司都必须保证这一部电影能拍完,同时如果制片投资双方的任何一方违反合约的行为,保险公司也会负责来约束,保证另外一方的利益。

像是在国内,中国电影拍摄中经常遇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比如电影签约时候,投资方号称说5000万的制作费,但是所有演员导演签约拍到一半了,才发现电影其实只有2000万的投资,演员导演已经被赶鸭子上架了下不了台,陈凯哥的《无极》就是这样情况,投资方额度实际大幅度缩水,这还算好的,还有很多投资方拍到一半干脆直接跑了,导致一部拍摄中的电影就变成了烂尾楼,这种问题每年都在中国电影圈大量出现。

而反过来也是一样,经纪公司与制片人也经常耍投资方,比如国内一家大型的经纪公司,经常承诺是某某大牌演员将出演某部电影去找投资,结果等投资方投钱了到拍摄钱到制片人手里了,经纪公司临时自己二线的演员去顶替,让投资公司欲哭无泪。

而美国影视保险公司第一级保险就是保的这个,投资人的钱不到制片人手上,直接打到保险公司账目上,让保险公司进行监督支付酬劳,只要发现制片方有违约行为,双方又无法协调,那么保险经理就必须全额赔偿投资人的投资款项。

反过来,如果投资人方面出现问题,那么保险公司也会负责联系新的投资人让电影能完成拍摄,简单来说保险公司就类似制片与投资买卖双方的支付宝。

而保险公司另外一个作用就是防止电影拍摄的超支,要是在中国,电影一旦开拍那投资多少可都是由制片人说了算了,像是姜闻每部电影拍摄几乎都是把原本的成本提高了二到三倍,把投资方整得够呛,可有了保险公司作为中介,如果发现导演与制片人肆意挥霍,超出了拍摄额度,那么保险公司就会按照违约法律接管这部电影的制片权,保证电影拍完,以保证了投资方的利益,

这次索尼公司派来的保险经理维多克·米勒,是位经验极为丰富的电影保险经理,他一开始就十分担心面对一位没有在美国拍摄电影经验的亚洲导演,对方能不能掌控剧组的能力,而在仔细审核过《人生遥控器》的剧本与计划之后他发现,这个叫做李小乐的中国导演虽然拍摄计划拟定地非常有条理,但是在成本控制上与他预期的完全一样,出现严重的超支问题。

《人生遥控器》整个拍摄过程都在出现百分十几左右的超支,成本原本的3500万美元,他已经花费了近2000万,剩下的剧情虽然不多,就算加上后期制作理论上1500万开销完全没有问题,可麻烦在于还有一个非常花钱的环,那就是《人生遥控器》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未来世界的场景。

其中那些未来建筑可以通过后期的电脑制作合成,那支中国来的特效团队“黑帆”实力出人意料的惊人,完成这个工作并不难,但是问题在于那些未来机械产品却都是近景镜头,必须要全部由实物才有电影级别的质感,而这种极具未来感的设计品从设计到制作都是非常昂贵的。

虽然比不了乔治卢卡斯在星球大战中动辄就花费了近2000万美金去打造电影里的高科技设备,可《人生遥控器》起码也需要500万美金预算才能把完成这部分的工作。

而这李小乐的预算表格中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个部分,或者他已经习惯了在中国电影中用一些简单虚假场景的东西糊弄观众,经过反复计算了多次,米勒得到结论都是只剩下了50万美金的开销去处理这个环节,这让米勒觉得很无奈,一部电影出现明显瑕疵是他这个保险经理人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正当他想找李小乐好好谈谈的时候,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小乐竟然主动来找他提出一个让人无语的要求。

“米勒,我要加拍一个剧本都没有的场景,我须要租用一个墓地,还有请50名左右的群众演员,服装也必须精致,还要有专业的牧师,唱圣歌的唱诗班……大概需要50万的预算,”

“李……这恐怕不行。”米勒出于责任郑重地警告李小乐:“我虽然不能干涉你的拍摄,但是我有义务提醒你,你现在预算已经没有任何余地了,如果你加拍场景,超出了预算,那么按照保险合同,公司将会扣除你制作人分成的那一部分,你要想清楚,这50万美金你还是拿着做哪些科技器械的设计……”

“我知道,所有的责任由我承担,这场戏我必须要拍。”李小乐坚决的回答让米勒觉得很莫名其妙:“这场戏虽然不在电影当中,但是却是整部电影中最重要的升华,如果不拍这场景,那么这部电影只是普通暑期爆米花似的喜剧档,如果拍了,它会成为一部真正的好电影,相信我~米勒,这是一场能带来一亿美金票房的戏份。”

“好……”米勒望着李小乐眼睛犹豫了片刻最终叹了口气,他当然不相信李小乐这个“亿元美金宣言”,只是作为电影保险经理,他曾经在很多电影导演眼中看过同样的神情,那一种为了达成目的在所不惜的热情,没有人能阻挡这样满怀热情的艺术家,詹姆斯·卡梅隆在拍摄泰坦尼克号,甚至为了因为超支严重,多次提出向福克斯公司放弃自己的分红,以加大影片的预算。

詹姆斯·卡梅隆成功了,但是他只是一个特例,其他剩下百分九十九去这么做的人,都付出惨痛的代价,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意大利天才导演瑟吉欧·莱昂怀着雄心壮志来到好莱坞,为了把《美国往事》拍摄成他心目中完美的经典,超支把电影拍成了8个小时,结果剪辑成2个小时版本后上映之后票房惨不忍睹,最终丢了饭碗回到意大利的5年之后郁郁而终……

米勒似乎看到了另外一个瑟吉欧·莱昂,但是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