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首富-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张晨是101班男生宿舍里的无冕之王也不为过,胡强和张海林生得人高马大,在101班是绝对的大块头,朱永飞自然也很怵这两人,但是偏偏胡强和张海林都以张晨为首,朱永飞自然也希望融入这个圈子。
而显而易见的是,要想进入1班的男生圈并且过得很舒适,被张晨接受无疑是最佳途径。
所以慢慢地,朱永飞陷入了一种很矛盾的心里,一方面又想融入班上的男生圈子里,一方面又看不惯那一群人的作风,随之而来的就是,既佩服张晨在学习上的牛逼哄哄,又舍不下身段主动要张晨接受他。
只是他不知道,即使是陈夕这个跟他从小玩到大的死党兼伙伴,都看得出来他现在对张晨有一种很明显的崇拜。
陈夕的字很漂亮。
有着女孩子应有的清秀和工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不仅如此,从她笔尖下流淌出来的字迹很大方,笔画圆润,除了中间一丝难掩的略微不成熟的稚气,已经初步具备了书法的雏形。
从小练字,陈夕对自己的字很有信心,想到这里不由得转身看了看身后的黑板报,随即就让自己的举动弄得脸红了。
一早就交卷出来,张晨一头就扎进靠北面的那栋教师办公楼。
“张晨?你交卷了?”
抬起手腕撩起袖子,于飞凤顿时就觉得血液滚动的速度都快了几分。
“这才10点半,你提前一个小时交卷?这次考不好你看我敢不敢揍你。”
嘿嘿嘿!
“于老师,只要阅卷老师不为难我,我保证考一百分。”
“好,这是你说的,到时候考不到我看你怎么说,你先站一会,我改完这几本作业有事问你。”
罚站!以权谋私---
张晨彻底悟了!
足足等到打了下课铃考试结束的时候,于飞凤才抬眼看了一眼张晨,只见他笑着露出两颗大白牙,脸上没有半点不耐烦,于飞凤这才放下手里的钢笔,转过身子。
“是不是觉得我是有意让你罚站的?”
“没有!”
“没有?张晨,我问你,入学以来,你到底表现怎么样你心里有数吗?说直接一点,你就是混账!”
愕然!
张晨有些愕然地看着于飞凤,他倒是猜到了于飞凤迟早会找自己谈话,只是没想到于飞凤竟然这么直接。
“你以为小升初考第一就不用努力了?你是不是要我让你爸爸来一趟学校,这次期中考试前我是怎么说的,一而再再而三强调你们,不要提前交卷,做完了反复检查检查,你倒好,提前一个小时就出来,跑出来干嘛?”
张晨也有些意外,于飞凤虽然为人是一个十足的强势女性,但是这是做班主任的一种品质,只是这一次他没有想到于飞凤会发这么大火,“新仇旧恨”加起来太可怕了。
此时办公室里已经零零星星地有几个监考的老师抱着试卷回来了,一见于飞凤在那里训斥都是笑了。
这种场景在办公室极不少见,应该说是很多见。
只是这一次,张晨似乎赶上人品爆衰的时候了,一侧目就能看到办公室里走进来一个高高瘦瘦的女生。
陈夕不仅仅是8班的“冠名”班花,成绩优异的她自然也顶着学习委员的称号,考完试,那个监考的老师顺便就让她把试卷一起抱到了办公室。
女孩子由于发育得比较早,所有12岁的陈夕个子已经不矮将近160公分了,按照13岁才开始明显发育的常理,提前一年身高增长加快的话,她估计长到接近170都没问题。
刚一走进办公室,她就看到了背对着办公室门口的张晨。
“于老师,我检查过了!”
于飞凤还没发火,陈夕听到这句话心里一动,张晨交卷的时候她看了时间,离考试结束大概还有将近一个小时还多一点点,她自己花了比张晨大约多20分钟的时间完成了卷面,然后花了20分钟检查。
也就是说,这张试卷对自己的难度应该要比对张晨的难度大,但是陈夕也有些不相信,那家伙不仅仅做好了还检查了。
撒谎!
她马上就判断出张晨在撒谎,事实上张晨的确在撒谎,之所以说检查过了那是因为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取得满分,在没有复杂的作文,只有看图写五个句子的英语试卷上,取得满分对他来讲并不是一个难事。
但是就连陈夕都能看出的问题,于飞凤看不出来吗?
所以,于飞凤的脸色很难看。
“于老师,看来你们班的学生把握都很足嘛,不到一个小时完成试卷还能检查一遍,看来这次英语第一名又要落到你们班了咯!”
一个约莫三十几岁的男老师刚一进门就听到于飞凤和张晨的对话,随口就说了一句,这句话不说还好,于飞凤一听这话脸都绿了。
一年级几个班之间一直都是相互竞争的,所以于飞凤其实也不想当着老师的面批评学生,尤其是刚才说话的那个男老师就是2班的班主任,一直就不是很服气于飞凤的1班,所以刚才那句话其实是带着一些个人情感说出来的,不单单是于飞凤听出来了,张晨的阅历可不是一个中学生,自然也听得出来。
见于飞凤的脸色不好看,张晨很明智地压着肚子里的话没有吭声。
“张晨,你先回去吧,等试卷发下来我再找你!”
正打算转身离开,不料那个男老师竟然不知道哪根筋抽了,竟然不依不饶地又说了一句。
“你们1班的这些学生就是狂得没边,刚才我那个考场有一个叫张海林的学生也是,至少提前半个小时就交卷出去了,我看哪!于老师你班上的纪律还有待加强。”
一听这话,张晨火了!
“老师,如果提前交卷都考了前三名是狂得没边,那不提前交卷前三都没考上,那是不是蠢得跟猪一样?”
那老师显然也没料到张晨这个学生的胆子竟然这么大,事实上初中的学生很少有人敢这么跟老师说话,所以不光是他,办公室里的五六个老师都被张晨这句话搞得一愣。
但是张晨压根就等他们反应过来就离开了,只留下几人在那里大眼瞪小眼,办公室里的气氛顿时就有些怪异。
陈夕在张晨出去后也跟着离开了,但是张晨却颠覆了她心里很多东西,她很难想象得到一个学生竟然会那样跟老师说话。
于飞凤却在心里捏了一把汗,张晨那可算是说大话了,万一到时候成绩出来一班没人进前三的话,恐怕1班就要成笑料了。
但是张晨可管不了这么多,点一把火让别人去操心是他一贯的风格。
第六十五章鱼的出路
108班!
下午的数学考试。
张晨不仅仅没有收敛,反而在教室内众人诧异和震惊的目光中,在开考后不到一个小时内就收笔交卷。
不仅仅没有任何服软的表示,反而在监考老师快要吃人的目光中跑到黑板前面拿起粉笔就写了一行字。
“假设一:提前交卷是狂妄!”
紧接着。
“结论一:那么按时交卷是优秀!”
再接着。
“假设二:提前交卷排名年级前三!”
一个大大的问号。
“请问某位老师:按时交卷不进前三是不是白痴?”
然后扔下粉笔扬长而去,只剩下一地目瞪口呆的考生和那位监考老师。
上午在办公室的时候这位监考老师是在场的,所以他自然清楚张晨写这几句话的意思,也知道那上面所指的“某位老师”是谁,活了大半辈子,这还是他头一遭见到这么搞鬼的学生。
他也不会去把张晨写的这几句话擦掉,学校有些老师的思想确实不为学生所喜,活了大半辈子,在教育岗位上折腾了几十年,有什么是他没看透的。
2班的那个班主任,有些做法不说学生不喜欢,就是同一个年级的老师都有人不喜,老来孩子心,他也想看看这句话传进他耳中会是个什么情形。
在校门外等了不到半个小时,张晨果然就看到张海林那小子撒丫子跑了出来。
“晨子,最后一题太难了,差点没算出来。”
“嗯!”
对张海林的进步,张晨还是有些吃惊的,毕竟不像他是前世今生的记忆加起来才能这么从容,张海林的成绩不管是进校前在白鹤小学还是进校时在乡中都不能算是最好的那个序列里面的。
但是入校后的表现却让包括张晨在内的,熟知他的人都吃了一惊,从第一次测验到最近的一次,张海林每一科的成绩几乎都能顺利闯入前五甚至前三,如果要用什么话来说,那就是三个字:不科学!
当然,这三个字是小胖子高林鹏嘴巴里蹦出来的,按照他的意思,除了作业按时交以外,张海林的生活规律几乎跟张晨差不多,但是偏偏他的成绩长得最快,小胖子早就看不过眼了。
“咱们今天早点回去,明天估计要开塘,晚上回去准备一下东西。”
张海林当然知道张晨在说什么要开塘。
老张家的那块鱼塘里已经养了快两年的鱼苗,白湖湾的水质和条件,两年足够有成鱼了,而且还有当年承包白湖湾时本来就在鱼塘里的陈年货,估计丰收的可能性极大。
虽然如今老张家也不靠这点鱼货过日子发家,但是这开塘拉鱼可是一件比较乐活的事情,张晨也是特意让他老子安排到了周六周日。
次日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张晨就被风给刮醒了。
由于老张家那新房子还搁那里晾着通气散味儿,所以一时也就住不进去,估计再有小半个月就差不多能住了,这鱼棚子以前住着倒是没有什么,只是这冬天马上一开冻,人在里面就受不了。
大晚上的时候,西北风噌噌地往屋檐缝隙里面刮,就是在被窝里裹着被子也觉得浑身都被吹了个透身凉似得。
这11月中旬的时候还好,气温不冷,张湾四面环水,这秋天的日子还是比较短的,大部分时候气温都像是春夏季节,西北风一吹,到时候就直接入冬了。
老张家这块水塘的面积也不算小,尽管不是最大的,但是绝对是地理位置最好的的那一类,当初承包白湖湾时可没有现在这么多规矩,那么多水塘搁那里随便挑,不过现在白湖湾的所有权还给了张湾队上,张文林估摸着这口养殖塘老张家怕是用得长久不了了。
当初签合同的时候老张家签了3年的合同,现在都过去两年了,张文林早就估摸着最后一年这鱼塘到底该怎么用的问题,不光是自家这口子,当初他可是一口气把整个白湖湾都给承包下来的,后面承包权是拍出去了,但是这期限也只是97年底,到时候张湾队长肯定是要收回来的。
不说别的,白鹤村村委既然都支持自己搞“村村通”,白湖湾到时候肯定要设法妥协划归村里统一所有的,只是这到时候又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该怎么办到现在他也没有想出个确切的办法。
白湖湾好贵好,这样一片大面积的水泊搞养殖,其他地方玩不转,但是终归这东西还有一个投入产出和消化的问题,就凭坝头乡这么一巴掌大的地方肯定是解决不了销路的。
别看老张家年前的时候光是陈年的旧货就卖了几十万斤,但是那是旧货,也就是说量不大,现在真要算起来,白湖湾这么大一个面积的湖泊,分成小的也有将近三十来口子的鱼塘,不说多,以白湖湾的规模,一口子里产个十几二十万斤的成鱼,还不加上附加的虾蟹,怎么也得有五六百万斤的量。
这么大的一个产量,不要说坝头一个乡了,就是整个百崇县恐怕一时要消化起来都很有难度,白湖湾的效益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白鹤村“村村通”脱贫致富计划的成败,张文林可以说也算是操碎了心了。
一大早。
在老张家的那间鱼棚子外面,张文林和张文明两个就把拉网散开重新上了浮球,网脚子上的石头也换成了小一号的,当初拉往年白湖湾里积下来的存货的时候,用的是大号的石头,拉到水底的泥巴里头,这才捞起了老张家的新生活。
不过现在张文林可没打算一网子就把自家这口塘里的鱼网个干净,所以自然要换上小一号的鹅卵石。
张文明夫妻俩现在也算是老张家的一份子了,当初老张家晨子冒着火把海林弄回来的那份情只怕是石头秀要记一辈子的事情,就更不用数旧账了。
这鱼塘一直是他们夫妻俩管着,张文林也不轻苛待了他们,现在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白湖湾绿色食品”旗下的员工,年薪也得有好几万了,要说有什么不满意的,石头秀肯定要跟你急红眼。
“文林哥,照我讲,今年这塘里的鱼肯定是比往年要多,咱们这塘里的鱼拉起来卖吧?”
张文明也了解一些老张家的事情,不说别的,现在整个张湾谁家不把老张家当做风向标。
张大书记让养鱼就养鱼,让种树就种树,让种菜就种菜,要说是盲从吧,但是人家说的话也有道理,也不坑你一分钱,倒是还倒贴了你不少钱,各家各户的蔬菜大棚、树苗子、修路的款子,现在水泥路都修到大队了,各家里别的村上听过的羡慕没少过。
“我们今天先拉一网看看,如果产量多就多拉几次,今年一口塘顶了天了能有个二十万斤就不错了,肯定不能跟往年那么比着往外拉,但是也不能一点不卖,咱们白湖湾的名声还要继续打响它,不过要变个法子。”
张文林算是考虑得比较周到的,毕竟明年的话白湖湾的产量极有可能一下子就增加到几百万斤,而且当初签的合同里也明着说了,白湖湾鱼养着归养着,到时候老张家以市场价统一收购。
所以今年自家这口塘子里的鱼不仅仅要卖,还得琢磨一下怎么个卖法,开辟一条稳定的销售渠道远比仅仅把鱼卖出去要实在得多。
“快!快!那边的网边再拉紧一点。”
“海林,你和晨子把那边的网脚拉紧了!”
啪!
噗咚!
网下好刚拉了一半,里面被围起来的鱼就开始冲出水面往外跳,那些大个的青玉和草鱼根本就跳不出来只好四处乱窜,一阵阵的划水在水面上散开,张晨只觉得手中的网忽然就变得重了起来,时不时就有一股不小的力道撞击在上面。
个头在十斤以上的大鱼在水里的力气大得吓人,一个不慎网没拉住就要脱网,张文明拉着另一侧的网绳一直在收网,张文林和石头秀划小船在湖面上压网脚,就凭海林和张晨两个12、3岁的毛孩子哪里压得住这一边。
眼见着就要往下弹了。
“爱平,你站在上面发什么楞,赶紧去拉一把。”
张晨看着自家老娘站在那里动也不动,脸上也是一阵无奈,自从自家老头子瞒着她花钱搞村村通,老娘就处处不顺溜。
“现在怎么知道想起我来了!”
嘴里说归说,刘爱平还是赶忙下了岸,一把揪住网绳,硬生生地把网又给拉了回来。
“快,要跳网了!”
张文林话还没说完,湖面上猛地就炸开好大一团水花。
扑腾!
好大一条鱼!
张晨看着兴奋得不得了,这肯定是以前的老鱼了,两年时间不可能养得出这么大一条青鱼,估摸着得有20斤以上了。
第六十六章拉一网
(四千字大章,支持一下吧!)
白湖湾的水质很好,自从张文林打算搞村村通后,就动员湖周边几个大队把白湖湾周边的田地都改成了育苗地,地里都种上了树苗,树秧苗下面都洒了菜籽,这种菜籽不到四十天就能收割一茬,是养鱼的好东西。
这也算是副业了,各家各户种苗的地里都种了菜草,收割后一律卖给白湖湾的鱼塘,等换季节时候塘里的鱼没什么东西吃的时候就定时洒到鱼塘里。
白湖湾四周都挖通了排水渠和引水渠,以白湖湾的面积,拥有足够的自我净化能力,所以每年雨季的时候换水就足以让白湖湾保持足够的水量和水质。
各家鱼塘也禁止使用药物,一旦发现并且查清认定之后马上就会被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