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乡村首富 >

第83章

乡村首富-第83章

小说: 乡村首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

这还是一个村么!

如果白鹤村每一处都是这样的话,恐怕就是宜安市大部分地方都比不上了!

进入白鹤大道后,场面乱了很多,到处都是施工的人,路面被开挖得坑坑洼洼,但是迎面走来走去的人都是笑脸开怀。

十几栋十来层高的楼面正在开建,各种机器的声音嘈杂喧嚣,但是这一切都不如街道尽头,那绿树成荫,两人合抱粗的梧桐树来的震撼。

白鹤大道是张晨花费巨资想要打造的一张白鹤名片,街道完全用方块的青石板砌出来,宽达十余米。四百八十八米长的白鹤大道两边载满了从各处运过来的梧桐树木,的确很壮观。

现在街道两旁在建的商铺都是白湖湾集团的资产,刚刚开建的时候,其实有一大半都已经卖出去了。

不要以为白鹤村不宣传就没人知道,其实百城的许多商户早就已经瞄准了这一块飞速发展的处女地,连周边的几个县城里都有人来买商铺。

白鹤大道周边是三纵两横的公路网,两边都是商区的建筑,最外围就是原来坝头乡周边集聚的几个村的新社区,光是这一片,起码就要居住超过三万余人,还不包括没有预算进来的外来人口。

在本地人的小别墅外围,有几块住宅地已经圈起来,将来可能会用来建高层住宅。

此时在原坝头乡乡政府,也就是白鹤大道一号大院外面,已经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粗略看过去起码有百十来人的样子。

远远地看到车队驶了过来,胡德平一马当先就迎了上去,但是在胡德平身后,跟着的并不是乡政府的其他领导,而是白鹤村的现任村长兼村支书,张文林。

156您还满意吗?

“黄书记,您好,欢迎来坝头乡视察!”

“您好,黄书记!”

“哈哈哈,文林同志,三年不见,我今天是来做验收员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准备好啊!”

黄钺成一下车老远就看到了站在院子外面的梧桐大道上的坝头乡众人。

黄钺成心里很高兴,前所未有的高兴,只有身处此地,才能亲身体会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真实感。

白鹤村。

三年隐忍,一朝破壳而出,如今是真的成功了。

这如何能不让他心中的喜悦和兴奋喷涌而出。

看到站在胡德平身后的张文林,黄钺成便大踏步便走了上去,没等他上前就拉住了张文林的双手一个劲地晃动。

随行的记者手上的相机啪啪地拍个不停,黄钺成没有制止,也不需要制止,因为他从张文林脸上自信的笑容中已经知道了结果。

如今的白鹤村,已经可以直面媒体的聚光灯了,它不再需要藏在松树林和文字背后。

“黄书记,一路走来,白鹤村三年的改革成果,您还满意吗?”张文林笑着问了一句。

神态态自然轻松,脸上的笑意不断,周边的众人纷纷一副好奇和惊叹的目光看着这个双手被市委黄书记紧紧握住的男人,是他,带领白鹤村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无疑,这一路走来所看到的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

奇迹。

尽管没有见识过改革开放之初,当年深圳崛起的速度,但是众人都知道,要一个既没有大量政策扶持又没有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的内地贫困村,发展成眼前的这个样子,这里的领头人和人民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这已经不单单是用团结和艰苦奋斗就能够说清楚了。

机遇,智慧,勤奋,劳动,团结-----

这些东西缺一不可。

接下来,由张文林带队,黄钺成等一行人连休息都来不及,便马不停蹄地去往白鹤村下面的各处正式展开调研。

第一二三期的社区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将近一年的时间,所以当黄钺成率领众人沿着张坝公路往张湾白鹤村村委行驶时,沿途所看到的一幕幕已经让众人的神经渐渐麻木了。

平坦笔直的水泥公路,两旁簇拥得如同锦绣一般的花草树木,低矮却连成片,错落有致而又不失圆润的社区布局,那一栋栋漂亮的乡村小楼,隐藏在成排的树木和栅栏后面,若隐若现,却呈现出一种祥和宁静而又富足美满的气息。

目光所到之处,成片的白色塑料大棚,彷佛将整个眼帘都渲染成一片白色的海洋,一条条笔直的、清晰可见的防护林带和水泥公路纵横交错地穿插在大棚之间,点缀着这片希望之地。

分列在公路两旁的崭新的商铺,人流如织,虽然是六月流火似的季节,仍旧看得到街道上人来人往,大队改社区的聚居效应随着人均收入逐渐上升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车子开得很慢,车上的众人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景象,在每一个社区外面的公告栏上,似乎都有一块很大的黑板。

黑板上记录着一个个“义工”的名字和任务,众人都很好奇这是什么,随着张文林把白鹤村的义工制度解释一遍后,几乎所有人都被这种全新的义工制度所吸引。

还来不及众人惊叹,车队便已经驶进了白鹤村李湾大队的花卉种植园区。

在这一片区域内,成片的花房和花棚接连成片,花香四溢,即使隔着车窗,也能看得到低矮的栅栏后面那一片片红绿不一的花海。

五彩纷呈的花的海洋,绿色的防护带,蔚蓝色的天空,静静地漂浮着几朵白云,一切竟然都显得这么和谐美丽。

火辣的炎炎夏日在白鹤村竟然彷佛变了个天一般不在是炎热的酷暑,反倒像是阳春三月,春风拂柳的季节。

市里来的领导,尤其是女性干部一个个叽叽喳喳地讨论个不停,已经完全被白鹤村最早进行改造的这一片土地所吸引了。

这完全就是一个与世隔绝一般的世外桃源,众人很难想象白鹤人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将一个贫困村建设成这个模样。

他们哪里知道张家父子前前后后已经在白鹤村投入了将近十几个亿近乎全部身家的财富,这无疑是在进行一场赌博,一场豪赌,一旦白鹤村改革失败,这些付出肯定都将会付诸东流。

只不过很幸运,他们似乎赌对了。

白鹤村的村委并没有重建,仍然是一间三排的院子,最前面一栋三层新盖的小楼。

变化的是院子旁边相连的白鹤小学已经重建了,现在的白鹤小学已经变成了整个坝头乡最现代化,规模最大的小学。

在村委的另一侧,绿树掩映中,一个占地面积不小的院落被两米高的围墙围住,墙内的树木郁郁葱葱,行人不多,但是看起来都很年轻。

“黄书记,这是省农业大学跟我们白鹤村联合建立的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全省目前规模最大的农业实验基地。”

一听张文林的介绍,不仅仅是黄钺成,其余的众人都被惊呆了,就眼前这么一座院子,谁也不会想到全省最大规模的农业实验基地竟然会这样出现在眼前。

如果说是在省城郊区的某个县里,或许他们还不会如此惊讶,但是偏偏是在郊区不知道几百上千公里之外的一个贫困的乡村中。

但是他们突然有意识到,现在的白鹤村还是一个普通的村子么?想到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这恐怕跟宜安市的一个区相比也不遑多让了吧。

“好啊!好!文林同志,祝贺你们啊,不到四年的埋头苦干,你们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功!”

黄钺成此刻不光是高兴,他很兴奋,很激动,甚至出现了多年难得一见的情绪!

这种情形是他做梦也不曾想见得到的,数字毕竟是数字,远远不如亲眼所见震撼和真实。

随行的记者们纷纷不要钱似地使劲挥霍着手中的胶片,全新的社区、笔直干净的公路、来往的路人、成片花海林木、学校、商店、高楼等等,一切东西都成为他们捕捉的镜头。

他们相信,只要这些东西登上报纸,飞向全国,这座隐藏在宜安市偏僻之地的小村,必然会走上共和国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是这又能怎样呢?

白鹤村已经不惧这样的注意力和灯光,它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最热烈的关注。

当天下午。

当一行人开车停留在张湾社区前面的观湖台和已经修筑完毕的环湖高速公路上时。

所有人的热情都被彻底点燃了。

下午将要落山的夕阳倒影在远处的湖面上,波光粼粼的湖水荡漾着,闪耀出点点的红色火光。

午后的暖风吹过湖面,吹来的是一阵阵凉爽入春的气息,没有海腥味,只有清澈和甘甜。

河滩上成群的候鸟起起落落,因为白鹤村村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允许捕杀湖岸的候鸟,所以这几年湖区的环境基本上没有遭到破坏。

湖边成片的树林也提供了良好的候鸟栖息地,这一切都造就了白湖湾如今远胜当年的秀美景色。

身后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虽然还只是冒出了半截子的腰身,但是他们都相信,只要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还活着,还有希望,还有信心,这片土地迟早会成为共和国经济版图上最为耀眼的存在之一。

157平地起惊雷

市委调研组在白鹤村足足呆了两天。

由市委书记亲自带队在一个村调研两天,这的确很罕见,甚至是奇怪。

但是随行陪同调研的干部都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劲。

尽管只有两天,但是他们可以说是已经完全认识到了白鹤村的惊天巨变。

到99年末,白鹤村将会吸收部分技术移民和劳动力移民,并且将周边零散的居住户口列入白鹤村的户籍中。到时候人口总数将会突破十万的界限,达到惊人的十五万人。

这是张文林告诉考察团的数字。

对于白鹤村来讲,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虽然白鹤村还是白鹤村,但是调研结束的回程中,所有人都意识到了,恐怕在不久后,白鹤村将会变成白鹤区,甚至在并不遥远的将来,白鹤村会变成白鹤市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今年白鹤村的发展目标中,经济指数里最重要的人均收入将会达到惊人的两万元。

听到这个数字时,黄钺成按捺住了心里的狂喜和震惊,因为作为曾经的宜安市政府一号,他知道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

98年宜安市的城镇人口人均收入只有不到4000元,甚至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沪城和首都这样的发达城市也只有不到9000元,由此可以想象这个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尽管白鹤村的人均收入数以十倍的地增长一方面是因为白鹤村的人口过少的缘故,但是黄钺成很清楚,如果没有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持的话,数字根本就不可能增长到这种地步。

调查组回到市里之后,张文林当天就召开了白鹤新村村委扩大会议,村里所有社区主任都必须参加。

在这次村委扩大会议上,张文林作为村委书记兼任村长主持了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

会议总结了白鹤新村在99年上半年的发展和建设概况,并且听出了几个较为尖锐的问题。

随后向全体出席会议的人员介绍了这次市委领导带队下来考察的具体情况,并大胆预言在不久后,白鹤村将会面临的外部情况。

强调每个社区都要在积极和妥善应对外部参访和压力的同时,紧抓建设工作不动摇,一定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建设美好白鹤而努力。

尽管不知道张文林已经开展了白鹤村村内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但是黄钺成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拿到了由市台制作的宣传片和即将发到南江省人民日报的独家文章。

“小刘,你让他们把这个标题换掉!”

黄钺成看完宣传片的第一部,心头沉思了一会才缓缓说道。

第一部宣传片虽然只有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但是市台的记者们捕捉的镜头都很具有吸引力,黄钺成还是比较满意的。

最重要的是这部宣传边一共有五个部分,组成一个系列。

“书记,那我们换成什么?”

“就换成‘向伟大的人民共和国献礼’吧!”

两天后。

省委电视台。

作为省台的主编,于冰每天都要接到海量的资料,她的主要工作就是从中挑出最具新闻性的消息进行播报。

当然,于冰不可能每一份材料都会亲自去看,如果要这样的话,恐怕就是十个于冰都看不完。

刚到7月的天气已经变得很炎热,于冰今天穿的是一身合体的职业套裙,姣好的身段显露无疑,当然,作为省委书记的的掌上明珠,自然没有人敢打她的注意。

刚一进门,于冰就被人堵在了办公室门口。

“于姐,快,台长找你。”

说话的是一个女生,是南江大学刚刚毕业的一个小助理,为人很活泼。

“找我?”

说话间,于冰已经朝台长办公室里走了。

“台长,您找我?”

南江省台的台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对于冰他可是当菩萨供起来都不止,平日也不会刁难她,但是今天于冰却发现台长的脸色很严肃。

“小于,这是省办刚刚送过来的一个宣传片,这是第一部,后面应该还有,送来的有张省长的批文,你把这几天的黄金档期都调整一下,七点钟新闻后天气预报中间的那一段时间空出来,临时把这个宣传片制作好插入进去,知道吗?”

于冰一听这话,立马就意识到这个视频的重要性了,因为作为省台的台长,他肯定是知道这个时间段插播一段突然冒出来的视频会有什么影响的。

而且还有省府一号的批文,可以想见,这个视频到底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于冰心里立马就好奇起来。

好奇是人的天性,她也不例外,所以离开台长办公室后,她立马就拿着台长交给她的视频钻进播音室里去了。

半个小时后。

于冰有些发愣地从播音室里走出来。

“太不可思议了,我一定要去这个地方做一次专题报道!太震撼了!”

“天呐!为什么第一个报道这个地方的是这个叫吴飞的人,这条新闻肯定会成为国内最火的新闻,没有之一。”

作为省台的主编和省委一号院的公主,于冰的政治意识要远超一般人,现在国内的改革大势和发展经济的紧迫性,她很清楚,尤其是南江省的省委省政府,到底顶着怎样的压力她也很明白。

如果这个视频是真的话,她甚至能够想象到,中央领导恐怕会在最快的时间内考察这个叫做“白鹤村”的地方。

只是,这份由宜安市市委书记推荐,由南江省省长张晓波亲笔批示的宣传片,可能会是假的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她竟然错过了一个天大的新闻,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这简直就是令人崩溃。

1999年。

7月1号晚上。

南江省各个角落里,像往常一样看完七点档的新闻后,正打算等天气预报的观众们突然发现今天电视里竟然没有播放广告。

而是一反常态地播放了一个庆祝党的生日的小镜头,随即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会继续播放广告的时候,电视里竟然切入进了一段制作得如同山水画一般的镜头。

当视频结束,屏幕上出现“谨以此片向伟大的人民共和国献礼”的字迹时,几乎大部分看了这个视频的人都发现自己竟然还想看一遍。

“刚才那是什么地方?”

“好漂亮啊!”

“那是什么地方,怎么这么好看!”

第二天。

第三天。

--

一连五天下来,南江省电视台每天很准时,在七点新闻结束后都会播放这段视频,一连五集,当第五天结束时,主持人才在视频的结尾点出了视频的出处,介绍了白鹤村的发展经过。

沸腾了!

彻底沸腾了!

整个南江省都沸腾了!

大多数人都被视频结尾一个普通的社区老党员说的那一句,“白鹤人用三年的时间做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并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成绩祝贺伟大祖国生日快乐”所打动。

一时间,白鹤村成为了南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