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我真是大明星 >

第177章

我真是大明星-第177章

小说: 我真是大明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身在公开课现场的人才知道,张烨抛出了一个多么惊人的言论!

胆大啊!

简直胆大包天!

敢提出这种想法的人,往往不是天才就是疯子!

站在讲台后面,看着下面学生老师和记者一张张震惊的脸庞,张烨下意识地直了直腰板,感觉这一刻无比庄严,也有那么点荣幸。因为在张烨那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他叫胡适,曾任北大校长,民国初期,胡适和俞平伯就提出,《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在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不相符,并大胆猜测了后四十回的续写之人,引起了轩然大波,张烨现在要做的其实就是胡适和俞平伯当初的工作,而且恰恰是在时任北大校长胡适的北大这个学府,不得不说,这可能就是命运的安排,至少迷信的张烨很信这个,所以他要讲好,他要把他那个世界所有人都知道的真相揭秘出来,这是对曹雪芹先生的尊重,也是对《红楼梦》这部著作的尊重!

“张老师!”有人举手。

一看,正是大三的学霸宋学姐。

张烨挂着笑,“请讲。”

宋学姐起立,她也确实想抛下成见和以前的固化认知,可是她做不到啊,她真有点接受不了张烨的推断,“如果按您的推断,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先生写的,那是谁?谁能这么以假乱真?”

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听着。

张烨看看她,答道:“你这句话稍微有两个问题,第一,我刚刚说的并不是推断,而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至于为什么我会这么说,我后面会一一表述和分析的。”对于这些,张烨很肯定也非常确定,所以说起来十分坚决,是谁续写的可能还存在争议,但后四十回肯定不是曹雪芹原笔,这是一点都没争议的,“第二,以假乱真这个词我觉得不妥,可能所有人都觉得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文字上很适应,情节上也算相衬,但我不这么认为,我反而觉得格格不入,当然,这个也放在后面慢慢说,至于你问后四十回是何人所作,这我是能现在就回答你的。”

宋学姐问道:“是谁?”

张烨笑笑,这次没有肯定,而是用词严谨道:“我推断是高鹗!”

谁?

高鹗?

怎么会是高鹗啊!

好多学生们面露狐疑,显然不知道这个名字,但是也有很多北大教授和学生,都是知道这人的!

宋学姐更加无语,“高鹗是《红楼梦》的整理者和保存者,对《红楼梦》的传播保存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他怎么会是作者?这简直是无稽之谈,而且高鹗压根和曹雪芹先生不是一个时代的啊!他们俩怎么会一起创作《红楼梦》?”她这么一解释,好多不了解的北大学生们也知道高鹗是谁了。

整理者成作者了?

系主任常凯歌都想转身走了,这小张越说越离谱了啊!

张烨却还是那个坦然的表情,“我没有说高鹗和曹雪芹一起创作《红楼梦》的,我的观点是,《红楼梦》因为种种不明的原因八十回以后的原稿遗失了,高鹗作为红楼的追捧者,续写了四十回!”

记者们瞪眼,稿子遗失了?

宋学姐叫道:“这不可能!”

李英起身道:“这没有根据啊!”

“是啊张老师。”周学长也道:“您为什么这么说?”

张烨一笑,“不是没有根据,其实是有根据的,只不过大家先入为主,谁都没有注意过,所以遗漏了眼前的很多东西,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帮大家睁开眼,看一看原本大家早应该看到和发现的事情。”

说罢,张烨翻开手里的教案,抽出一张纸来走到投影仪前面,将资料打在后面的投影上,以便大家看到,“我这里有一首诗,当然不是我写的,而是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张问陶所作,这首诗叫《赠高兰墅同年》,嗯,这首诗的内容其实并不重要,写的一般,文学性也不高,重要的是诗的自注,你们看下面那一行明确写着——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

这个世界的历史和名人都跟张烨那个地球有区别,不过某些重要历史人物,某些四大名著相关的人物和历史,还是没有太大变化的,不然这个要是也变了,这世界也不会有四大名著了,只不过是遗漏丢失了很多原本存在的资料和佐证而已,比如能证明《红楼梦》是不完整的一些资料和诗,在这个世界好多都没有了,比如《续都门竹枝词》这一首关键的诗张烨就没有找到,或者还没有被人发现,藏在某个角落甚至是因为历史痕迹的变化而被销毁了,毕竟世界不一样了,一点点其他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历史轨迹,也不可能要求这个世界唯一没变化的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资料也跟张烨那个世界保存得一模一样。张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找到这么一点点,虽然力度上有欠缺,但足以作为资料支持他的观点了。

“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好多人看到诗的自注就是一愣,连连摇头,“这能说明什么啊?”

张烨指了指投影,“这首诗虽然很没有名气,甚至连现今这么发达的网络搜索引擎上都搜不到,只能在某些文献图书馆里能找到一点资料,但是我想提醒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个资料,对研究《红楼梦》来说,这首诗实在太珍贵了,兰墅是谁?就是高鹗,字兰墅,清代诗人张问陶已经告诉我们了,《红楼梦》八十回后都是高鹗所补!”

宋学姐一咀嚼,还是摇头,“这个‘补’的意思有很多,遗失了,又找到了,可以叫做‘补’;缺字缺页,填齐贯通,也可以叫做‘补’;这里‘补’的意思都类似于‘打补丁’,什么都说明不了。”学霸是有真才实学的。

曾教授也听得点头。

其他好多北大老师和学生也同样同意宋学姐的观点。

张烨在笑,“我相信这首诗我不是第一个看到的,我也相信在古代或当代现代也是有极少数人发现过的,但是大家无一例外,都是和这位宋同学一个看法,然后得出了一个是高鹗整理和保存《红楼梦》的,但是你们想过没有?这个补其实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补全!”

众人:“……”

宋学姐也无语,“这……”

张老师这是要你妈一条路走到黑了啊,补字你要非得这么解释,当然那也不是不行,可是……

张烨继续道:“而且在我分析,也根据一些相关资料和记载,如果真像大家所说的,高鹗只是在做‘打补丁’的工作,可整理《红楼梦》的可不止一个人吧?那为什么偏偏只给高鹗的诗上加注了俱是高鹗所补?为什么要用‘俱’?全都是他一个人整理的?没有其他人什么事儿?不说别人,我想问程伟元呢?跟高鹗一起的程伟元去哪儿了?呵呵,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不符合资料的,所以这个‘补’字的意义就是补全,是续写的意思,而且是他一个人续写的!”

这个观点和分析手法实在太新奇了!

曾教授吸了口气!

姚蜜听得一愣一愣的!

周学长还是不同意,立即提出自己的疑问,“张老师,就算您分析的对,可谁又能证明这个清代诗人就真的知道真相?退一万步讲,没准是张问陶道听途说来的,以为是这样,于是也没有考证就直接加上了这个注,这都是有可能的。”

“对啊!”

“又不是特别大的诗人。”

“没错,张问陶我是没听过,他说的话能靠谱吗?”

几个学生辩驳道。

张烨微笑道:“你们觉得张问陶是道听途说来的?好,那么我再给你们看一样资料。”说着,换了张a4纸,“大家看,这是一首张问陶悼念妹妹的诗,这里也有一个小注:妹适汉军高氏,意思是说,他妹妹生前嫁给了一个姓高的‘汉军’,所以我大胆的推断一下,这个高鹗其实很有可能就是张问陶的妹夫!”

“啊?”

“我靠!”

“不是吧?”

众人都愕然不已!

妹夫?你妹啊还可以这样吗??

张烨侃侃而谈道:“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诗人张问陶对于自己妹夫的成就,又怎么会不知道?何谈道听途说?所以他说的话是相当可信的!”不过他话也没说满,“当然,因为资料有限,张问陶和高鹗到底是不是亲戚关系,还不足以盖棺定论,出于学术严谨的观念,我的这些只算推断,只是给大家一个新角度。”他那个世界,有人从张问陶的家谱推翻过这个论证,也有人从这首《赠高兰墅同年》诗中猜测张问陶写它的时候和高鹗还不认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存在很大争议。

但《红楼梦》本来就是神秘的,这部巨作的谜团太多了,即使在张烨那地球上,也有很多未解之谜没有揭开!

争议是正常的,没有争议才奇怪呢!

很多历史都无从查证了,除非是有新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被发现,否则很多谜团都将永远成迷,会一直不断争论下去!

张烨之所以提出来这个,只是为了告诉大家,他的话是有资料和文献依据的,也是符合逻辑推断的,而不是瞎说八道没有任何证据的胡乱猜测。

这边。

原本都听不下去想要离场的常凯歌突然又坐下了!

还有刚刚好多对张烨的观点不屑一顾以为他胡说的北大老师和学生记者们,也都安静了!

诚然,他们还是无法认同张烨胆大包天的推理,但是在张烨一番论证后他们竟然发现,他们居然反驳不了,因为跟张烨一样,在高鹗这个问题上,他们也拿不出任何证据和文献资料证明!

第308章【哑口无言!】

短暂沉寂。

“还是不对!”

“这观点站不住脚!”

“对,不可能是高鹗写的!”

“虽然没有证据,可,可这还要什么证据啊?”

好多不是《古典名著鉴赏》选修课的人也议论哄哄了,不过到了这时候,大家都也觉得这次的课是来值了,因为无论张烨的观点如何,这次的公开课用屁股想也知道,肯定能轰动教育界和文学界的!

学霸宋学姐就那么一直站着根本没坐下了,因为坐下后她还得站起来提问,太麻烦了,对于张烨的观点她有太多问题,只见她一举手,又直接说话了,“对不起张烨老师,您的观点我还是接受不了,后四十回是高鹗所著的证据依旧不足以说明问题,资料太少,凭空想象太多,而且高鹗就是个负责整理书卷的人,也不具备书写《红楼梦》的素养,不可能续写得那么好。”

张烨摇摇手指,“小宋,这你可就错了。”

“为什么?”宋学姐反问。

其他北大的师生们也看向张烨。

张烨又信誓旦旦地放了话,“高鹗是具备续写《红楼梦》的素养和条件的,而且在那个时代,我认为也只有高鹗具备!呵呵,大家别这样看着我,你们对高鹗的了解可能不够,多半只是知道他是一个整理者,却不知道他的其他背景,如果大家不相信,好,上面我是从资料的角度上论证,下面我就从情怀的角度上说一说,嗯,这段其实不是重点,讲不讲都可以,你们想听吗?”

“想!”

“当然要听!”

“必须的啊!”

宋学姐也点头。

不认同是不认同,但大家还是想听。

张烨一嗯,“那我就简单说说,高鹗一直挂着保存者传播者和整理者的头衔,其实好多人都不清楚,其实高鹗的文学素养才是他最光彩夺目的。”他看见下面的曾教授微微点头,便道:“曾教授看来是了解的。”

曾教授肯定道:“张老师说的对,凡在有目,谅皆欣赏——这是那个时代的人对高鹗的评价。”

张烨笑道:“是这样的,高鹗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用困厄失意、才华过人八个字足可概括高鹗的一生,落魄不遇,使他与曹雪芹有类似的人生体验,早年的科场淹滞、晚年的平淡仕途使他始终处于悲苦困厄的心绪体验中,这使他能够在情感上理解和贴近曹雪芹,完成那个动人心魄的悲剧结局,此外,我们只要翻一翻资料还能知道,高鹗为人忠厚,常常勖勉、规劝弟子们克尽忠孝,走举业之路。他的八股文写得很好,思力精到,笔力雄健。在诗文中,他还常将人生如梦的感伤情怀抹上一层佛老色彩。所有这些,我们在《红楼梦》后四十回中都可以依稀感觉到,所以从情怀的角度讲,高鹗是在那个时代最适合续写《红楼梦》的人,他也是有能力做到的!”

一顿,张烨道:“我先前说过高鹗续写的红楼有点跟前面格格不入,但那只是个人风格的不同罢了,我没有否定高鹗,相反我还很尊敬他,他为红楼续写了结尾,方便了《红楼梦》的广泛传播,高鹗是做出了极大贡献的!”

汗!

怎么越说越真了啊!

一个历史系的北大高材生突然举手说话了,“您说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红楼梦》八十回后是人续写的前提之下的,我觉得现在不是争辩到底是高鹗续写还是某个无名氏续写的问题,而是……您凭什么说《红楼梦》只有八十回是曹雪芹先生的原稿?凭什么说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是被人续写的,而不是曹雪芹先生的原作?就凭清代诗人一首诗和带有八十回字眼的小注吗?”

张烨失笑道:“你还挺激动。”

那历史系的学生哭笑不得,“能不激动么,您说的太颠覆认知了,合着我们这么多年的历史课都学错了?合着整个共和国的教育界都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连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的作者都没搞清楚?”

这也是大家不相信张烨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么多专家,这么多学者,难道所有人都错了?不可能啊!

虽说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可你丫这也太少数人了啊!存着这个观点的就你一个人啊!

一个是教育界和学术界,权威中的权威。

一个是张烨,文学圈的流…氓,播音主持圈的刺头。

你说谁更值得相信?答案已经一目了然了,问都不用问!

“我们是没证据反驳您……”

“对,但您也反驳不了我们的观点啊!”

就好比说《西游记》吧,你要偏说这书其实不是吴承恩写的而是吴承恩的双胞胎哥哥写的他的双胞胎哥哥也取名叫吴承恩从小就冒名顶替了吴承恩但只有吴承恩家里人才知道吴承恩不是吴承恩而是他哥哥而别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吴承恩不是那个吴承恩但以为吴承恩就是吴承恩——真要这么说是不是也行?要是有人发表这个观点,没证据别人也反驳不了,那《西游记》的作者是不是也得改啊?

那样,文学界还不乱套了!

可张烨却道:“谁说我没有证据反驳了?”

中文系大三的周学长道:“可您刚才的资料都……”

呵呵一笑,张烨道:“刚刚只是个开场,帮助大家进入一下氛围,我既然敢这么放下话,自然有我其他的证据和资料佐证,那么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件事,《红楼梦》最早的那些古本,除了高鹗整理的版本,不管是这个本也好,那个本也好,那些流传下来最早的古本中,有记载超过八十回以后的故事吗?”

众人一呆。

“有吗?”

“不知道啊。”

“呃,等我搜索一下!”

学生们都开始拿出手机查证了。

曾教授也是蹙眉,闭目凝思,回忆起来。

一个文科系的北大学生突然道:“有啊!这里有一个古本是一百二十回的!”

张烨笑了,“这位同学,那你再查一查,这个古本是哪个年代印刷发行的,我可以告诉你,你看的这古本的原本只有三十五个回目,后面是被人在1791年以后补充印刷发行的,是改过的,按照高鹗的版本原封不动加上去的。”他也做了很多功课。

那文科系学生一查,汗了一下不说话了,还真是。

曾教授和常凯歌甄书全他们也有数儿了,奇怪啊,还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