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文艺圈枭雄 >

第290章

文艺圈枭雄-第290章

小说: 文艺圈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认为,肖飞的作品。收获其实只推荐一部就可以了,那就是《生死疲劳》,多推也没什么意义,不如将这资源给了其他的知名作家。

这也是维系他们跟收获合作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但萧主编不这么想。

程编辑也认为这么做不太好。

既然是推荐优秀作品。那就要把本刊发过的最好的作品推出来,其他那些明显没戏的,就是推了能有什么用?

这是个姿态的问题!

优秀的作品就应该被肯定。而不能搞平衡。

肖飞的《陆地行走的鱼》跟《兄弟》都是很优秀的长篇,这是经过读者验证的。圈子里虽然分歧较大,对其口碑也褒贬不一。但这两部长篇比其他在收获上发过的很多长篇要好得多,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除了收获的推荐,作家社也推荐了肖飞的《兄弟》。

这是本来已经约定好了的。

作家社的负责《兄弟》的编辑李天然也是第一时间给肖飞打来电话向肖飞示好,表示自己说到做到,是诚实守信小郎君。

《兄弟》这部长篇得到《收获》跟作家社两大刊社推荐,这也是很给力的。

事实上,对于推不推荐肖飞的《兄弟》,作家社内部也是有分歧的。

有人认为肖飞不把自己其他的重要作品交给作家社来运作,这说明该作家不看重自己跟作家社的关系,作家社也理应把他给放到一边,推荐跟本社合作良好的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

全国几乎一多半的优秀名家的新作都被作家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所掌控,为着这个茅奖入围推荐,其实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但作家社的领导认为,身为国家级大社,怎么着也得遵守承诺。

既然李天然已经口头答应肖飞,要推荐《兄弟》参评茅奖,那就必须去履行!

再说,肖飞现在已经是国内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作家社今后肯定是要争取跟他合作的,比如帮他出个几卷本的文集了什么的。

肖飞可以为了更多的版税放弃跟作家社的合作,而作家社却不能不继续维系跟他的关系。

事情就是这般复杂。

除了作家社跟《收获》杂志,河西省作家协会也推荐了肖飞的多部作品。

现在,肖飞是河西省作协标志性的作家了,风头这么劲,不多推几部,没天理啊!张翼自己觉得,自己拿这届的茅奖基本没戏,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因此,河西省作协几乎将肖飞所有的作品都推荐了过去。

《陆地行走的鱼》、《亮剑》、《第一次亲密接触》、《兄弟》、《生死疲劳》,甚至还包括了《明朝那些事儿》……

除了肖飞这本名,梦笔斋主人这个马甲的作品也居然被推荐了。

《悟空传》、《鬼吹灯》、《盗墓笔记》、《士兵突击》这四部作品虽然都是翰墨公司出品的,但是,翰墨公司用的也是其他出版社的书号,像河西文艺社这样的出版社,几乎是没有什么像样的长篇可以推荐,于是,就直接推荐《悟空传》这样的畅销书……

到1999年的元月结束,中国作协一共收到了一千余书次的推荐。

整理审核之后,最终,入围参评茅奖的作品一共是258部。其中,肖飞一个人竟然同时有5部作品通过初选,这一现象让人跌破眼镜。

第583章《明朝那些事儿》也算小说?

巴老多病,虽然第五届茅奖还担着茅奖评奖委员会主任的职务,事实上,这个兼职只不过是个名义。

第五届茅奖的评奖委员会是由三位副主任主持着的。

初评入围作品新鲜出炉之后,三位副主任坐到了一块儿商讨这份名单。

初评名单也是要公布的,可是,这份名单现在看来却是有一定的问题的。什么问题呢?那就是,青年作家肖飞竟然一个人入围了5部作品。

这是前所未有的。

一般而言,一个作家在一个茅奖评奖周期内,能发表两部长篇小说,已经算是难得的高产了。

可是,肖飞却是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创作发表了好几部长篇,而且是每一部都造成了轰动反响。

这次,他的5部进入初评的作品三位副主任也都看过,都的确算是难得的佳作,把任何一部去掉好像都是令人遗憾的。

他们原本想着,毕竟只是初评,这个真算不得什么,入围初评,只是说明有了参评的资格而已。

既然肖飞在这一评奖周期有这么多的佳作,那就全部列入又有何妨?

但真正把所有的近260部入围长篇全部列出来之后,三位评委副主任又纠结了起来。

他们纠结的一个问题是:一个人入围初评这么多作品,总让人觉得怪怪的,舆论得知这一情况后,恐怕会一片哗然。

还有另一个让他们纠结的问题是:正式入围的《明朝那些事儿》他真的算是小说体裁吗?

这个真不好说。

《明朝那些事儿》里头有人物刻画有故事情节的流动,他的很多元素真的是小说的元素。

但你真拿它当小说吧。它又有很多非小说的地方,它根本不像传统的历史演义小说那样靠细节生动来打动人。它只是对一部完整明史的扩充评论演绎罢了。

充其量《明朝那些事儿》是借鉴使用了很多小说手法,仅此而已!

三位副主任。张锲、邓友梅和张炯讨论了很长的时间,最后他们达成了一致:国内文学现在很不景气,这也导致茅奖的评选受到舆论关注度也是比往届小了太多。

肖飞这次有5部作品入围初评以及《明朝那些事儿》这样一部似是而非的作品也同样入围,这都是很好的炒作话题。

就这么样发布出去,任舆论去把它炒热了吧。

反正在接下来的提名奖评选中注意点儿,不要闹出让肖飞多部作品进入提名奖的结果,那就一切好说。

于是,第五届茅奖初评入围作品就这样给发布了出来。

《华夏青年报》记者孟曦东时刻都在关注着这一动态,这结果出来之后。他第一时间就拿到了手。

他一看,肖飞5部作品入围初评,就连历史著作《明朝那些事儿》都入围了。

孟曦东顿感十分的好笑。

《明朝那些事儿》出版的时候都不是按小说类出版的好不好?当初出书,是按学术类别出的。

现在可好,竟然给当成了小说,入围了茅奖的初评。

这绝对是个大新闻啊。

于是,孟曦东就写了这么个新闻:咄咄怪事!《明朝那些事儿》被当成小说入围了茅奖初评!

为了写这个新闻,他采访了很多历史学界的学者和文学评论家及作家。

他把自己采访过的这些专家教授的观点分成了对立的双方:一派认为《明朝那些事儿》根本没有小说血统,勉强算得是本历史学通俗读物;另一派认为《明朝那些事儿》属于小说体裁的创新变种。是小说发展到现代的又一次划时代的变革,理应列入小说的体裁之中。

总之,专家们为此尖锐对立。

辩论不休。

而除了《华夏青年报》,也有其他的媒体第一时间就将初评结果这新闻给爆了出来。

一时间。

肖飞有5部作品入围茅奖初评!

肖飞的一部疑似小说历史著作《明朝那些事儿》也被当成小说给评委们放到了茅奖初评结果里去。

肖飞已经成为茅奖获奖大热门……

类似这样的消息满天飞。

很多的媒体。很多的作家,很多的读者都参与到了讨论之中。

大家争辩得不可开交,对立的双方谁也说不服谁。

于是。就有媒体找上了肖飞,想请肖飞自己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舆论炒作嘛。肯定是要不断有新的内容挖掘出来,然后才能继续。

肖飞接受了《华夏青年报》的独家专访。

以下是采访实录:

孟曦东:肖飞。你这次一共有5部作品入围了茅奖初评,这是一个从未有人创造的记录,你现在什么心情?

肖飞:心情还好,感谢读者们的支持,感谢评委老师对我的认可。入围初评其实算不得什么,茅奖评选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艰难太多,只有最终获奖,才算是真正的胜利者。

孟曦东:大家都在为你的《明朝那些事儿》算不算小说而争论,你自己认为,《明朝那些事儿》算不算小说呢?

肖飞:我认为,无论任何文体,都不要把它框死了,限制得越死,越是无法创新发展,为什么小说就不可以跟散文跟评论跟历史论文杂交呢?我自己认为,若是按现在的小说定义,严格来说,《明朝那些事儿》是不算小说的。但是,若是未来的某一天,小说的发展突破了某种局限,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或者它也会被当成小说。

孟曦东:你倾向于是把它当小说?

肖飞:不!我没有任何倾向,我只是在做尝试和实验,现在来看,我的尝试是成功的,只要读者喜欢,那就好。

孟曦东:你的意思是,你创作的时候,是从最广大读者的需求出发的?

肖飞:是的,我是力求自己的东西能写得可读性趣味性强一些,能让读者读起来是一种享受而非痛苦!

孟曦东: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自己获得茅奖的几率会有多高?

肖飞:这样的估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过,我自己的内心深处,肯定是希望自己百分百能获奖的。(大笑)

第584章马悦然

冬去,春来。

眨眼间,1999年的春节过去。年味儿还没散去,肖飞就只身一人在正月初八那天赶往京城。

因为他接到了曹子正的电话,曹子正告诉他,有位瑞典来的客人想要见他,和他谈一谈。

那位瑞典客人名叫,马悦然。

肖飞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心就是猛烈地跳动起来。

马悦然?

那位瑞典学院的中国通院士吗?他竟然这时候要见自己?看来,自己成功地引起了他的关注呀。

瑞典学院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机构。

每年的诺奖由瑞典学院的诺奖评奖委员会评出。而这个评奖委员会是由瑞典学院的十八位院士中选出五位来组成的。

可以说,这五个人,决定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归属!

而这个马悦然,据肖飞的了解,他虽然是瑞典学院的院士,但他似乎没有当过诺奖委员会的委员。

但是,即便如此,马悦然对于国内的作家们来说,仍然是最重要的一个人。

没别的原因,马悦然是瑞典学院唯一一个中国通,对中国的文学十分的熟悉了解,对国内的有实力的作家耳熟能详。

他虽然不是评奖委员会的委员,但若是他能帮助将一作家的作品译介到瑞典去,那该作家自然而然的,距离诺奖就会近上许多。

不是吗?

所以,可以说,马悦然是中国作家最欢迎的人。没有之一。

而马悦然,也经常性地来往中国。跟许许多多的中国作家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现在,他竟然主动的通过曹子正来联系自己。这如何不让肖飞感到高兴?

肖飞知道,自己想要在近十年内问鼎诺奖,概率都十分之低。

前世,莫言是在2012年才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国内作家中第一个拿到此世界最高文学奖项。

当然,在莫言之前,法国华裔作家高行健也曾于2000年拿到过一次诺奖,可惜的是,那时候。高行健已经不是我华夏国籍。

这个国家对他的获奖也并不欢欣雀跃。

现在是1999年。

自己能顶掉莫言先生,抢到2012年的诺奖吗?肖飞心里如是想着,心更不可抑制地砰砰狂跳。

莫言1955年生人。

自己1977年生人。

差着21个春秋呢。自己到2012年的时候,才不过35岁,还是壮岁。而莫言已经是56岁了。

按照诺奖的传统,一般这个奖类似于终身成就奖。

获得此奖的作家绝大多数都是在其创作生涯的晚期才得到了此姗姗来迟的奖项。

自己能打破这个规律吗?

肖飞没什么信心。

不过,现在有机会认识马悦然,他对此机会还是很珍惜的。

肖飞于正月初八的下午三点多抵达京城国际机场。

然后,他打了个车直奔学校。

曹子正电话里告诉肖飞。马悦然今天的晚上会到他的家里做客,所以,会见的地点就在曹家。

肖飞从机场赶到曹子正家,用了一个多小时。

他从出租车上下来之后。先去附近的商店买了点礼物。

大过节的,上人家的门,怎么着也得买点礼物提过去。

肖飞提着礼物走到曹子正家所在楼洞口时。却是正好遇到一满头华发的外国老头儿,也是手里拎着点礼品正好走来。

他身材高大。脸庞红润,精神矍铄。

肖飞见对方也要进楼洞。就让了让,打算等他进去了,再悄悄跟在后头。

这外国老头冲肖飞笑了笑,用纯正的汉语说:“小伙子,新年好!我猜,我们很有可能去的目的地相同。”

肖飞心里便是大跳了一下。

他前世倒是在网上看到过马悦然的照片,这么仔细一打量,他就认了出来,面前这风度翩翩的老者不就是马悦然吗?

这还真是巧了啊。

竟然在楼洞口就遇到了。

“您是马悦然先生?”肖飞当即问了一句。

“是的,是的!我就是马悦然!如果我没猜错,你就是肖飞吧?啊哈!见到你我非常高兴,走吧!一起上去吧。”马悦然笑了起来。

“那马先生您请先!”肖飞做了个请的手势。

两人一先一后走入了楼洞。

曹子正家在二楼,很快就走到了曹家的门口。

马悦然按响了门铃。

门很快就开了。

曹子正笑吟吟地出现在门口:“哟!悦然先生和肖飞一块儿来了,快请进,快请进!今儿我亲自下厨,做几个菜!一会咱们喝点。”

“我是在楼洞口碰到马悦然先生的。”肖飞笑。

“这说明我们有缘!”马悦然也笑着说。

进了曹家,两人换了拖鞋就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曹子正的老伴儿伸手将锅铲子从他手里要了过来,嘱咐他好好陪客人,做菜的事让她来。

三人坐下来寒暄。

“肖飞的书,去年初就有人给我介绍,当时我也没在意,觉得20来岁的孩子写不出什么好作品,我以为给我推荐的人又是说客之流呢。”

“可是,后来,跟我推荐肖飞作品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我认识的大学学者、知名作家都说肖飞写得不错。”

“到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或许是对年轻人有偏见,我就找来肖飞的作品试着读。我读的第一本肖飞的作品是《生死疲劳》,这书刚好才出版没多久,卖得正火。我这么一读,就对作者是惊为天人!”

“说真的,这小说,震撼到我了。”

“它创意很好,它语言很好,故事情节十分的精妙,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书的前四分之三尤其的出彩,不过,后面结尾的一点,我个人感觉有点仓促了,有些虎头蛇尾之嫌呢。”

“但是,总体来说,这部《生死疲劳》绝对算得是一部佳作,看完这部书之后,肖飞在我眼里已经是最具才华的中国作家之一,在你们国家,像肖飞这样的作家,屈指可数啊!”

“我是真的很激动,因为我又发现了一个好苗子,一个距离诺贝尔奖很近很近的年轻人。”

马悦然拉开话匣子开始喋喋不休地说了起来。

看得出来,他十分的激动,对肖飞也是发自内心的欣赏,说了不少的赞美的话。

听到他那句“一个距离诺贝尔奖很近很近的年轻人”,肖飞心里哆嗦了一下,这个评语没得说,真的是太高了。

第585章一个好翻译很重要

听得马悦然如此夸赞肖飞,曹子正也很为肖飞感到高兴。

马悦然跟中国很多作家都很熟悉,他对好几个国内的作家也都很看好,像方才对肖飞所说的话,他也曾用来夸赞过其他作家。

只是还是有所区别的。

起码“很近很近”这个前缀此前马悦然几乎没有用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