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文艺圈枭雄 >

第76章

文艺圈枭雄-第76章

小说: 文艺圈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老人便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

中年女子是他的女儿小林女士。

老人看着杂志的目录,然后他就看到了《文学已死,有事请烧纸》这个标题,他皱了皱眉头,觉得这标题分外的刺目,便用指头点点这题目说:“就念这篇吧。”

小林女士便开始给父亲念书。

文章不长,用了十来分钟的样子,便念完了。

小林女士看看父亲,闭目靠在椅子背上,一副沉思的表情。良久,老人颔首道:“这文章还不错啊,说得很到位了,国内的文学圈子的确是风气坏了……”

第179章来自巴老的肯定

市场大潮对文学的侵蚀自改革开放以来是越来越猛烈的。

繁荣发展的商业如一头怪兽一般吞噬着旧有的一切秩序规则以及神圣的事物,文学也不可避免地被商业化大潮冲击、被席卷于其中。

为钱而写作,还是为梦想而写作?

是很多作家都会为之纠结的事。

到了90年代末,资本的触手已经深入到几乎所有文学报刊,商业广告、赞助成为文学类刊物的重要收入来源。

市场、商业、资本是最急功近利的东西,沾染上了铜臭味的文学也不可避免地焦虑、急躁、功利起来。

文学圈成了名利场。

很多文学杂志变成了体制内作家们最后的狂欢地。

文学不再像80年代被全民狂热喜爱,作家这一名衔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炫目。

文学的没落已不可避免。

即便在这个时候,《收获》杂志也在始终贯彻巴老的办刊原则:不要政府拨款、拒绝商业广告、拒绝资本干扰,坚持刊用最优秀的文学作品。

到了90年代末的最后几年,虽然收获在这一办刊原则下仍然保持着高质量高水准,并持续被国内的文学爱好者广泛喜爱着,其订阅量也仍然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线上。

但是,收获怎么可能完全置身于时代浪潮之外而不受其影响?最近些年,收获也在时时承受着市场化的阵痛。

因为,一本大型纯文学杂志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撑。不要商业广告以及资本赞助的话,是要完全靠着杂志的订阅量存活的!

收获其实算得上是最早的市场化运作的大型文学期刊。

它的存活。办刊的艰辛,也只有内部人才最了解。

肖飞的这篇《文学已死。有事请烧纸》之所以触动了巴金老人,就是因为这文章对文学圈的现状论述得太详尽了,也基本说到了点子上,将中国文学目下的病症精准地点了出来。

更难得的是,还指出了解决的一些方法以及文学发展的未来远景什么的。

巴老听了之后,如何能不动容?

小林女士听父亲开口,便笑着说:“爸爸,写这文章的人还只是个19岁的孩子呢,您能想象得到吗?”

“噢?作者才19岁?”巴老一脸讶然。

“是啊!爸爸。咱们杂志前不久刚推出来个‘长篇小说专号’,专号的头题长篇也是这个肖飞写的呢!”小林女士又拿出一本收获长篇小说专号来展示给父亲看。

巴老端详了一下杂志的封皮,伸手指了指《陆地行走的鱼》这一行小字:“这个就是肖飞写的?”

小林女士点点头:“是啊。”

“回头我要读一读。”巴老说道。

父女俩正在说话,家里来了不速之客,却是新民晚报的一名记者想要就收获上发表的那篇《文学已死,有事请烧纸》询问一下巴老的看法。

晚年的巴老多病体弱,基本很少见外客的,也不怎么接受记者的采访。

“爸爸,我去应付一下。让他们走好了。”小林女士说道。

巴老一摆手,兴致勃勃地说道:“今天精神还好,见一下记者也无妨。”

小林女士耸耸肩,她不忍再劝阻父亲。再说让记者了解一下父亲的近况也是应该的。

新民晚报的记者就被带进来。

“巴老您好,新一期的收获上发表了一篇评论,叫《文学已死。有事请烧纸》,不知您对它有何感想?”

记者寒暄了两句问候了一番后。就开门见山问道。

巴老微微颔首:“文章刚刚已听小林读过,写得不错。有针砭文学圈时弊的意味,我认为这文章说到了点子上。”

记者听了顿时大喜。

巴老这是明确表态支持文章的观点了啊!

巴老是什么身份?中国文坛的泰斗级人物啊!

到了1996年的时候,随着老一代文学大家的相继谢世,巴金老人已经是共和国硕果仅存的文坛领袖了。

他若是对某件事表个态发表一下看法,那影响力可就大了去了。

新民晚报的记者在下面握了握拳头,异常的兴奋,他知道,自己今天抱着试试看的姿态过来拜访巴老,算是来着了。

抓到个大新闻啊!

“哦,巴老对肖飞有什么看法吗?”记者紧接着问道。

“我对肖飞还没仔细了解过,不方便对他进行评价,但我刚听小林说,他今年才19岁,这么年轻就有如此深邃的思想和眼光,已经非常难得了。”巴老兴致勃勃地说道。

记者频频点头,快速地记下这句,又问:“巴老您看过肖飞发在收获长篇小说专号上的那部长篇小说了吗?”

“还没看,准备认真拜读一下。”巴老拍了拍刚从女儿手里拿到的书,认真说道。

“您对当今文坛有什么话要说吗?”记者抖擞起精神,想听一听巴老对现在文坛的一些看法。

“我要说的,《文学已死,有事请烧纸》这篇文章里都已说得很到位了。”巴老回答道。

记者还想接着问下去,不过,他被小林女士用目光制止了。

巴老的身子不好,时间长了,会让老人过度疲惫。

记者也很识趣,赶紧地起身告辞。

次日,新民晚报上刊登了一则独家新闻:巴老说,他要说的话《文学已死,有事请烧纸》一文已说得很到位!

这新闻标题摆在报纸的导读栏上格外的醒目。

巴金老人可以说是大魔都的一个标志性的文化人物,看到巴老的名字出现在新闻标题里,还是十分吸引读者眼球的。

于是,这篇新闻先是轰动了魔都。

继而其影响力又扩散到了全国。

因为巴老对肖飞观点的支持,原本激烈反对肖飞这篇文章观点的人都开始有所收敛。反思文学界现状的文章却开始渐渐多了起来。

这就是文坛领袖巨大影响力的一个集中的体现。

肖飞是在新民晚报对巴老的专访刊发的当天就得知了这一消息的。报社之间互通信息还是比较快的,新民晚报的这新闻于当日的上午就传真到了中原晚报,刘泽来看到之后,马上告知了肖飞。

肖飞听刘泽来说到,巴金老人对自己这篇文章很是认同,并大加赞赏后,很是感动,内心更是激动不已。

能得到巴老这么高的评价,他压根就没有想到啊。

ps:第二更,后面还有……

第180章顺势而为,造势大成

ps:三更已毕,感谢书友大大们的支持。

“火候到了。”

因《文学已死,有事请烧纸》而引发的舆论热潮席卷全国,继而又在新民晚报上巴老肯定肖飞观点的新闻的推波助澜下直抵最顶峰,且一切都在按照肖飞所预计的大好局面发展之时,肖飞对刘泽来如是说道。

是的,火候到了。

这拨儿顺势而为的造势本来就是为了翰墨文化同时推出两本新书而制造舆论热点,聚焦舆论关注。

而今,几乎举国的人都在议论“文学已死”这个话题,作者肖飞的名气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是翻着跟头的上升。

国人对肖飞的兴趣和期待也已到达了一个高点。

这个时候推出新书,正当时也!

还是由刘泽来操刀,肖飞配合,中原晚报上发表了一篇有关肖飞新书的新闻专访。

这专访的大致内容如下:

肖飞发表在收获长篇小说专号上的长篇《陆地行走的鱼》单行本即将由翰墨图书文化公司和上海文艺出版社联袂重磅打造,于近日推出。

单行本比之收获长篇小说专号上的内容要多了十多万字,情节更丰富,人物更精细,感情更饱满,如是种种。

看过收获长篇小说专号上刊发的《陆地行走的鱼》这部小说的读者,如果再读一读单行本的《陆地行走的鱼》,将会发现,阅读的感觉大不一样。

与《陆地行走的鱼》单行本推出的同时。肖飞的长篇新作,新写实主义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亮剑》也将同时出版发行。

《亮剑》这本小说与以往的革命战争题材小说相比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例如,它更尊重历史现实。对英雄的塑造不拔高不过度美化,而是让其更富有复杂的人性;再如,它的叙述富有史诗性的宏大传奇意味,战争的场景描述真实再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

一句话,《亮剑》是一本很。

读过肖飞《陆地行走的鱼》的读者,再读《亮剑》,就会发现,《亮剑》与《陆地行走的鱼》相比,是天才文学少年肖飞另一种文笔的淋漓精彩呈现。

在这专访中。肖飞表示,之所以写了《亮剑》,是因为自己从小就是个军迷,很喜欢军事方面的东西,也曾梦想过穿上军装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肖飞自述,上高中之后,借阅了学校图书馆里大量的战争方面的书籍,有小说有学术著作也有回忆录什么的。

就在这种阅读的过程里,肖飞的脑子里开始清晰地呈现出《亮剑》这本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这本书肖飞构思过三年。

而真正写作的时间也就一个多月。还是在课余的时间里写成。

亮剑一书,由翰墨图书策划公司与河西文艺出版社合作共同推出,预计将在二十余天后上市。

在这篇专访里,河西省作协主席张翼、河西省文学院院长张明远等人也都纷纷接受了采访。对肖飞的新书做了隆重的推荐。

尤其是张明远,身为国内最具知名度和权威性的文学批评家,他的称赞可以说是对肖飞作品的一种背书。

河西省新华书店的总经理刘涛在专访中表示。省新华书店会全力推行《陆地行走的鱼》跟《亮剑》的发行工作,这两本书的发行将是近段时间最重要的工作重心。

整篇专访到此为止。

肖飞在专访还未发表前先过目了一遍。自己都笑了:这广告的意味也太浓了点。

不过,以现在的形势。这篇新闻会有很多报媒抢着刊发。

《陆地行走的鱼之后,肖飞再“亮剑”》,中原晚报上的新闻标题还是很醒目的,这标题是肖飞亲自捉刀打造。

刘泽来告诉肖飞,主编陆劲对这题目很满意。

这篇新闻在中原晚报文化新闻版发表之后,刘泽来又是将之传真给了国内与自己有业务联系的几乎所有报纸。

他告诉人家,这新闻可以随便转载,他不要转载稿费。

关于肖飞的新闻正是最热门的时候。

国内其他报纸收到新闻后,自是如获至宝一般,中原晚报刊发的次日,国内就有二十多个报纸转发了这则新闻。

随后的几天,更是有一百多家报纸转发新闻。

于是,国内的人们,尤其是比较关注文坛、爱读书的那拨儿人都知道了,肖飞将同时推出两部长篇。

不得不说,刘泽来的这篇新闻写得还是非常有煽动性的,读过新闻的人都开始纷纷打听肖飞的新书何时才能买到。

很多书店都有读者去打听。

这也算是给肖飞的这两本书做了个预热。

而翰墨文化这个公司也开始浮现在众人面前。

人们都很惊奇,翰墨文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公司,居然可以拿到肖飞两部长篇的运作权。

对这些,肖飞也没怎么关注。

他现在急于搞定的事情是:将《陆地行走的鱼》跟《亮剑》的发行征订做好。

中原晚报上的新闻出来后,翰墨文化的市场部就开始忙碌起来:帮着刘泽来联系他各地的朋友、同学,邀请他们担任当地的兼职业务人员,给各地的书店打电话,询问是否订购肖飞的两本书等等。

肖飞在中原市一共待了6天时间。

在他走之前,两本书的征订已经如火如荼,各地书店的反响还是十分的火爆,征订数额一路走高。

征订开展的第一天,自建渠道加上新华书店的渠道两本书的征订数额合计就达到了四十余万册。

其中,《陆地行走的鱼》显然更受欢迎一些,征订数量到了32万册,而《亮剑》也达到了11万册。

这是因为,《陆地行走的鱼》已经被市场验证,属于那种超级畅销书,而《亮剑》的征订则完全是靠着肖飞的个人名气支撑,能在一天内达到11万册也是相当不错的。

这个成绩十分的璀璨夺目,振奋人心。

翰墨文化的办公室里一片的欢声笑语,看到这个数字,大家的心这才稍稍放进了肚子。

而刘泽来也长长地松了口气。

四十余万册的订量,已经足以确保公司的码洋达到400万元以上。

而这个,还仅仅只是开始。

随着肖飞即将推出《陆地行走的鱼》单行本跟新作《亮剑》的新闻在国内迅速传播,肖飞相信,后续这个数据还会猛烈增长。

前世的时候,于丹的《论语心得》在百家讲坛推出后,轰动了全国,随后的,她的讲稿被整理成了书迅速推出,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可也是销售了几十万册的。

肖飞费了那么大的劲儿进行造势,他可是有着更大的野心的,他希望自己的这两本书能在这文学低迷的时刻创造一个销售的奇迹,给时下文坛打一针强心剂。

第181章书没上市,钱先赚到了

ps:第一更,求大大们多支持

“肖飞,你放心回去吧,这里有我在,不会出什么乱子的。”

总经理办公室里,刘泽来对肖飞说道。

刘泽来很兴奋。

他怎么也没想到,大好局面就这么一下子就打开了,现在的形势已经好得不能再好。而这一切都是肖飞带来的。

刘泽来现在对肖飞可谓心悦诚服。

而他已有打算从中原晚报辞职,专职来经营翰墨文化。

可惜的是,报社却爱惜人才,并不愿让刘泽来就这么离开,目前还在竭力挽留他留下来。

肖飞对此并无太多强求,他希望刘泽来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于刘泽来,肖飞还是非常信任的,两世与之打交道,刘泽来的真诚忠厚,肖飞自是体会很深。

“有泽来兄在公司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那就拜托泽来兄了,有什么事,咱们经常通个电话交流一下即可。”肖飞说道。

他是打算次日一早就回河阳。

之所以在这个紧要关头回去,是因为肖飞心里有事情。

林春丽的老公刘贤民前世大概就是1996年的十月份突然发病并因为医治不及时而撒手人寰的。

前世刘贤民发病时肖飞不在家,竟是不知道他确切地是哪一天发的病。

在中原市的这几天,他每天都惦记着这事,唯恐前世的悲剧这一世再次发生。

肖飞的家里已经安装了电话。

肖飞差不多每天都往家打电话。

幸运的是,刘贤民现在貌似一切都还安好。肖飞就嘱咐哥哥。若是林老师的男人有个什么意外,请尽量地提供帮助。

肖阳也答应了下来。

肖飞这才稍稍放了点心。

但父亲在肖飞打电话到家的时候却是满腹的牢骚。

肖友金说。已经是阴历8月底了,再过些天就进了9月。该播种冬小麦了,可是自家的6亩玉米到现在籽粒还没长饱满哪!

肖友金估计,等到抢种小麦的时候,玉米也难以成熟。

现在村里人都在看肖家的笑话呢!

说什么拔了棉花种玉米,到头来白白浪费地力却没一点收成,算是白做工了。

肖友金心头那个愁啊!

有这两件事压在肖飞心头,他也没心思在中原市待太多的时间。

现在局面已经打开,形势也相当不错,刘泽来办事能力十分的强悍。在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