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文艺圈枭雄 >

第83章

文艺圈枭雄-第83章

小说: 文艺圈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买什么?我可以帮你推荐一下的。”女老板微笑着说道。

“我想买个手机。”肖飞眼睛盯着柜台里头,答道。

透明玻璃柜子里摆着一只只形态各异的手机。肖飞发现,风行于80年代直至90年代初的跟块板儿砖似的摩托罗拉“大哥大”赫然也还摆在里头。

不过,这时候的有钱人,有很多早已将这大砖头给丢到了垃圾堆去,换上了小巧玲珑的直板机。

“哦,想买个什么价位的?”女老板眼里有些惊讶,肖飞穿着像是出身于有点身份的人家,但年龄的确不大,她没想到,他竟是来买手机的。

这年头,普通人用手机的凤毛麟角。

寻呼机也就是这两年才刚刚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因为不仅手机价格高,通讯费也高得离谱。

不是做生意的大老板或者地位到了一定程度的政府官员,根本不会买手机的。现下整个河阳县城用手机的人恐怕最多也就几百个而已。

第196章架起一条爱的专线

肖飞没有回应女老板的话,他的眼睛盯在了柜子里一款诺基亚手机上面。

诺基亚2110i,售价3580元。

这价格可真够高的。

这时候,很多人不吃不喝攒上一年也买不了一部手机。

放在后世,这笔钱也已可以买一款知名品牌的旗舰式高端智能机了。

肖飞知道,这款诺基亚2110算得是诺基亚的一个经典机型,1994年新推出的时候,在欧洲售价曾高达700英镑,这价格即使在富裕的欧洲也算得上贵得咋舌。

两年以后,能跌到3580元,这个跌价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把这款手机拿出来给我看看。”肖飞指了指诺基亚2110i,说道。

女老板将玻璃展示柜里的手机拿出来,放到柜台上,这不是真机,而是个模型。肖飞扫了一眼,说:“可以看看真的机器吗?”

女老板犹豫了一下:“你是真的要买吗?”

“当然。”肖飞说。

“看的时候可要小心点,机器太贵了,弄坏了很麻烦。”女老板从里头拿出一个装手机的盒子,絮絮叨叨交代着。

肖飞看了一眼,盒子是密封着的。

“能打开看看吗?”肖飞又问道。

“打开就必须买下的。”女老板说。

肖飞便不再问,用指甲划开封膜,将盒子打开来,露出盒子里的泡沫塑料。

“哎!怎么不说一声就打开了。如果你不买,我还怎么卖给别人?”女老板嚷嚷了起来。

肖飞浑没在意地笑了笑:“我买。还不行吗?”

说着,他十分熟练地将盒子里的手机拿了出来。装上电池,然后开机。

耳边响起一段熟悉的开机铃声,这铃声来自西班牙音乐家弗朗西斯科。塔雷加的一首吉他作品《granvals》,这段经典的铃声随诺基亚2110问世以来,在随后的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成为诺基亚的一个标志性的铃声,被称之为“nokiatune”。

肖飞曾经看过一个资料:到1998年的时候,这段铃声每天都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响起18亿次之多。

而这款诺基亚2110在推出之后,短短时间内在全球范围内卖出了2000多万部,成为诺基亚称霸全球的第一个标志性产品。

女老板看肖飞动作纯熟。很是惊讶。

“你之前用过手机?”她惊奇地问。

“嗯。”肖飞随口回应了一句,翻看着这款手机,它的功能很简单,也就能打打电话,不过,这手机里已经有短信功能了。

但这短信系统是英文的,并不为用户所注意。

要等到1997年,国内移动通讯运营商才开始尝试开通短信服务。而直至2000年底,中国移动才开始大规模推广手机短信。

肖飞现在思考的问题是:既然这手机里有英文短信功能。那么,现在可不可以使用呢?

要知道,现在的运营商可并没有推出短信服务。

1996年,手机业务仍然由邮电部来负责。

邮政和电信还未分家。

移动业务在中国刚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但这个市场目前还是比较混乱的。

“老板,给我拿两部这款手机,对了。现在可以办理入网吗?”肖飞从身上掏出钱包,打开来。

“什么?你要一起买两部?”女老板盯了一眼肖飞那鼓囊囊的大钱包。

她觉得自己还是有点看走眼了。她怎么也没想到。这男孩随身带着这么多的现金,一次居然要买两部手机。

“对啊!”肖飞点头。

“现在可以办理入网的。我把手机卡装进手机后,打个电话通知一下邮电局的相关人员,就可以开通了。”女老板热情地说道,“不过,开通之后,你需要去邮电局办理一下话费缴存手续,然后才能正常使用手机。”

一次卖两部手机,这可是一笔大买卖。由不得女老板不振奋。

“话费你这里可以代缴吗?”肖飞又问。

在这时候能在河阳县城开通讯店的,肯定是在邮电局有门路的,没有关系这样的店也开不起来。

“可以的,我可以帮你开通缴费账户,以后你也可以固定在我这里缴费,都是可以的。”女老板愈加的热情。

肖飞就当即付了款,买下两部手机,并办理了入网手续,缴存了话费。

女老板也很麻利,抓起固定电话就开始拨打电话。

打完电话,她告诉肖飞,最迟一个小时之后就可开通。

肖飞将两部手机装好电池和电话卡,开了机,随便装进自己兜里,走出了店门。

他找了家饭馆随便吃了点饭,然后慢慢走回学校。

回到寝室之后,他掏出两部手机看了看,结果,他发现,已经连上了网络,不过,信号真的很弱。

肖飞用一部手机给另一部手机发英文短信。

他选的这两个手机号后四位只有最后一个数字不同,算得是一对情侣号。

他要实验一下,看能不能收发短信。

实验的结果表明,短信可以成功收发!

肖飞心里便是一阵狂喜,以后可以用手机短信的形式跟徐凤娟进行交流了。

他带着手机兴冲冲出了门。

这时,已是晚上8点多了。

因为次日就要周考,有不少的学生选择了修养生息一晚,所以,教室里坐着的学生稀稀拉拉。

肖飞在楼下又遇见了夏哲和尹静结伴回寝室。

他拦住了她们,让她们帮忙去教室叫一下徐凤娟。

“我们可以帮你去叫人,不过,你是不也应该表示一下呢?比如,你出版的书赠我们一人一本什么的。”夏哲提出了交换的条件。

“没问题,明天就拿给你们。”肖飞自是满口答应。

“还要你亲笔签名。”夏哲又说。

“成啊,这都不算个事儿。”肖飞笑道。

得了肖飞的承诺,夏哲便十分跳脱地返身跑到楼上,不由分说把正在自习的徐凤娟给拉了下来。

“人我给你带来了,你可别忘了你的承诺!”夏哲对肖飞挥了挥拳头,拉着尹静的手便走。

“叫我什么事啊?”徐凤娟有些羞涩地看着肖飞。

“走,去操场上说吧。”肖飞当先走向不远处的操场大门。

徐凤娟犹豫了一下,还是跟在后头走着。

两人来到足球场上,站定了,肖飞就将一部小巧玲珑的手机递到徐凤娟面前说:“送你一个小玩意。”

“这是什么?”操场上光线有点黯淡,徐凤娟将手机接了过去,却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

“手机。”肖飞说。

“手机?”徐凤娟有点茫然。

她脑子里现在对“手机”是没有半点概念的,这个时候的人们,说起移动电话,还是习惯性地称之为大哥大。

这是港台片带来的深远影响。

“就是移动电话……”肖飞慢慢地解释着,手把手地教她如何使用手机,如何收发短信。

徐凤娟是个很聪明的女孩,自是一学便会。

“以后,你想跟我说什么的时候,可以给我打电话,也可以给我发短信。”肖飞说。

“嗯,我知道了。”徐凤娟紧紧地攥着手机说。这么新奇的电子产品,她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自然是十分的喜欢。

“我的号码你记住了吧?”肖飞又问。

“我记住了……”她将他的手机号又复述了一遍,十个数的手机号,她记得很清楚。

是的,这时候的手机号还是十位数字,要到1999年的时候才会升级到11位,并一直延续使用到肖飞重生之前的时候。

第197章历尽艰辛,上机印刷!

ps:三更已毕,继续求大大们支持,看在俺这么努力的份上,给点动力吧!拜谢了。

十月二十八日,深夜十二点。

刘泽来坐在河西省第一新华印刷厂的客户接待室里,他两眼布满血丝,嘴上起了好几个大泡。

这都是睡眠不足加上过度焦虑所导致。

经过紧张的编校排版、送审工作,翰墨图书策划公司的两本新书终于完成了前期的一系列工作,可以上机印刷了。

因为印刷的量十分的巨大,刘泽来考虑许久,跟肖飞商量后,决定还是找一家国营大厂来做。

原本,刘泽来是打算找中原晚报印刷厂的,可后来他一考虑,晚报印刷厂不仅设备陈旧,而且承担的印刷任务十分的沉重,估计根本就腾不出时间来接这么大的单子。

而且,晚报印刷厂一直是印刷报纸的,印刷书籍他们也不擅长。

所以,刘泽来就找到了第一新华印刷厂。

这个厂是河西省最大的印刷厂,号称设备最先进,实力最雄厚,河西省内很多的出版社、杂志社都是他们的客户。

刘泽来是通过河西文艺出版社总编付明德找的第一新华印刷厂的一个副厂长。

那厂长拍着胸脯向刘泽来保证,绝对保质保量准时完成这个任务。

双方就签订了印刷协议。

刘泽来按照协议缴纳了第一笔定金。

原本说的是十月二十六日翰墨文化的两本书就可陆续上机印刷的,刘泽来跟欧阳泊江、李澎三人二十六那天上午早早就来到了第一新华印刷厂。

首先印刷的是《陆地行走的鱼》单行本。

这书在当日上午顺利地完成了制版、晒版等工作,就要上版开始印刷的时候出了问题。

新华厂的工作人员通知刘泽来。说是接到上级通知,要赶印一批重要的资料。所以,翰墨文化的书要往后放一放才能继续印刷。

既然是上级硬派下来的任务。那谁也改变不了,刘泽来心想,那就等一等吧。

这批重要的资料一直印刷到二十七日早上6点多,才宣告结束。

刘泽来心想,这次该轮到我们了吧?

他一直守在印刷厂里,根本就没挪窝儿,书不上机,还没印出来前,他都不准备回去休息。

这是本公司策划运作的第一个项目。不管怎么着,他都要保证不出任何的意外。

但让刘泽来感到气愤的是,意外再次发生了。

第一新华印刷厂的工人干完上级派下来的重要活儿后,居然自发地下班了,车间里一个工人都找不到。

他询问值班人员。

对方告之:这批工人连轴转工作了一天一夜,累坏了,怎么着也要歇一歇;而接班的工人还没有来到,耐心等一会吧。

刘泽来心想,也只能这样了。他也知道。上一批工人干的时间太长,继续工作的话容易出事故不说,也保证不了图书的质量。

他想,等等也好。

就这么心急如焚地等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等到接班的工人到来。

噩耗再次发生了。

印刷机竟然出了故障,需要进行维修。

这一修便又是很久、很久,一直到了现在。都深夜十二点了,他还没等到机器修好的消息。

让刘泽来最感到气愤的是:安排自己公司图书印刷的车间机器出了问题。可以再协调到其他车间去上机印刷嘛;他去协调了几次,对方都告诉他。这是已经安排好了的单子,如果调整的话,会打乱厂里的工作秩序,这是绝对不行的!

怎么就不知道变通呢?

思想怎么就这样僵化呢?

肖飞对于这一情况也很无奈。他时刻跟刘泽来保持着电话联系。

有了手机就是方便,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只是,手机的信号太差了,得不停地来回走动着找信号。

话筒里的声音也是时断时续,模模糊糊。

即便如此,肖飞还是第一时间掌握了新书印刷工作的最新进展。

肖飞也很急。

按照原本的计划,两本新书是打算在十一月初上市的,各地的书商都在催促着要求尽快发货呢!

肖飞心里急,却不能表现出来,他还得安慰刘泽来:“泽来兄,不要着急,既然出了事故,那就面对好了。”

“可是,实在不能再晚了啊!我刚去车间转了转,发现维修人员已经走了,机器却还是没修好,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刘泽来苦恼地说着。

肖飞皱了皱眉,说道:“泽来兄,你身上带的有钱没?”

“有,有五六百块的样子。”刘泽来说道。

“那你去看看今晚值班的厂领导是谁,给他塞点钱,让他通融一下,帮咱们调个车间,看能不能行得通。”肖飞果断说道。

“啊?!这样合适吗?”刘泽来吃了一惊。

送点烟酒、请客吃个饭,还是这时代主流的行贿方式,直接塞钱,刘泽来自己还真没做过。

而且,让他感到憋屈的是,自己明明是顾客,是给对方增加产值利润来的,居然还要向他们行贿。

这没天理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去尝试一下吧。既然已经上了人家的贼船,那就得想法子解决问题。”肖飞说。

肖飞这个电话是走到寝室外打的,夜深了,空气冰冷,他的心却是一阵的燥热。

他想,难道还要我自己去办一家印刷厂不成?

办一家大型印刷厂,投资却是相当大的,只是各种机器设备的购买恐怕都要几百万元了。肖飞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值当。

但,若是没有自己的印刷厂,以后类似这样的龌龊事儿估计不会太少。

而且,肖飞知道,印刷厂的利润其实也是相当可观的,现下这一行的竞争也并不激烈,做大做强后,不失为一个可以持续经营的产业。

不说肖飞躺在床上思索。

刘泽来听从了肖飞的吩咐,直接去了第一新华印刷厂值班领导的办公室,塞给对方三百块钱,请求将自己公司的图书调整到其他车间去做。

那值班领导收到钱后,眉开眼笑,办事效率陡然提高了不少,亲自跑到厂区为翰墨的图书协调奔跑。

到了28日凌晨一点,在刘泽来又付出给夜班工人的二百元辛苦费之后,《陆地行走的鱼》终于被调到了其他车间上机印刷。

第198章两书同耀畅销榜

不管怎么说,一番波折之后,翰墨文化的两本新书总算是先后开始上机印刷。

刘泽来为了确保新书印刷期间不再生意外,在《陆地行走的鱼》和《亮剑》上机印刷的日子里几乎没离开过第一新华印刷厂。

一个车间两条生产线,虽然第一新华印刷厂的生产线已经高度自动化,效率还是相当之高的,但一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最多也不过才能印制成两万三千余册,就是三班倒,最大印量六万册撑死了。

而《陆地行走的鱼》跟《亮剑》两书的总印刷量在一百万册以上。

若是一天印六万册的话,是至少需要半个月以上才能印刷完毕的。

这个时间有点过长。

为了争取第一新华印刷厂更多的生产线支持,刘泽来不得不把身价放到最低,每天拿着好烟提着好酒求爷爷告奶奶地恳求厂子里的领导。

这个时候,国营企业下岗潮已经席卷全国。

日子不好过,经营不景气的国有企业纷纷倒闭、停产、裁员,全国一片哀鸿遍野。

但第一新华印刷厂这时效益还是相当好的,属于中原市有名的好厂子,活儿多得每天干不完,厂里的机器几乎没歇过,整日轰鸣运转。

这样的效益红火的国有企业,厂领导还是很傲娇的,若是不跟他们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