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玩家-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战士的心中,仇恨、自责、迷茫、恐慌,各种情绪交织。根本没有一个战士能像剧本中那样,真正能做到坚定而无畏。
王不负来之前,也曾经查阅过史料。他不理解,当杨靖宇将军壮烈牺牲之前,明明有机会选择撤退、伺机东山再起,为什么要玉石俱焚?为什么当杨靖宇将军牺牲之后,一路军剩余残部要发起自杀般的进攻?
随着老兵的述说,王不负终于明白。原来,英雄也有情。这些民族英雄们的内心,当年居然承受着这般近乎折磨一般的压力。
一直困扰了王不负很久的难题终于解决了。《我的抗日》中,真实和夸张怎么平衡?答案是:根本不用平衡!
通过老兵的表述,王不负找到了新的精神内核。老生常谈的“保家卫国”之上,有新的东西可以加上去了。
当国家被占领之后,人民面对压迫和剥削,应不应该反抗?如果反抗导致侵略者的迫害更加猖狂,那么应不应该继续反抗?
谁也难以给出答案。但这确实是新的精神内核,最起码就王不负的记忆中,还没有哪个文艺作品真正蕴含了这个问题。
美国人从来都是占领者,他们虽然有探讨“以暴制暴”这样类似主题,但还没有一部大片切实地讨论过这个东西。
中国人对此有所共鸣,但是因为娱乐工业水平,还有固化的思维,也没有人找到这个东西。
有了这个精神内核为基础,游戏有了一个向社会公众的交代。玩法就可以尽可能地讨好玩家,去追求爽快刺激。
王不负原本想留给老兵一笔钱的,不过这位老人家却什么也不接受。倾述过之后,整个人都非常地坦然平静。
于是王不负就赶紧回到南江,和轲编剧一起改编剧本。
精神内核改变之后,所有情节都要微调。游戏的剧情以岔河镇老兵的经历为原型。开始时,主角也是满怀梦想地抗击日寇。
第一次战斗,因为有了枪法入神的主角帮助,一路军获得大胜。但是,很快伪满军和关东军就向无辜百姓展开报复。主角愤怒至极,决定去刺杀指挥“扫荡”的关东军高级长官。主角完成了任务之后,敌人却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疯狂。
看到战友和同胞的牺牲,主角陷入了迷茫。最终决战时,他也打算跟随杨靖宇将军一起与关东军玉石俱焚。只是在战斗中和主力失散,流落回关内。第一章剧情结束。
修改过后,游戏剧本比起电影剧本来说,绝对是更有新意了。那么,王不负就敢把自己知道的各种玩法,全都丢进去了。
……
而这个时候,“试音管”的许组长警告的事情果然成真了。经过运作,龙游国际的电子游戏分公司也取得了“试音管”的宽松审查政策。得到政策的条件和王不负是一样的,必须做一款“主旋律游戏”出来,影响正面,并且大卖。
其负责人是就是和王不负见过一面的付辉。还真学了不少王不负的手段,游戏还没开始做,就吹得满城风雨,自称制作经费为一千五百万,要作出一款惊天动地的游戏。
玩家们冷眼观瞧。他们在98年被《血狮》狠狠坑过一次,现在谁说的都不信。
不少小型游戏制作公司的老板倒是开心得鼻涕泡都出来了。游戏的钱哪是那么好赚的?青瓷科技能赚到,不代表谁都可以。正好有冤大头进场,赶紧脱手。
付辉对游戏也没什么认识,连玩都不怎么玩,别说去做了。还真当传统生意在运作,几十万几百万地一连收购了近十家小型游戏公司,手上也算是有了三四百号人。
光有人不行啊,还得知道游戏该怎么做。和青瓷科技一样,军旅制片厂也给龙游公司送过去了好几份剧本。付辉照单全收,然后又在媒体上吹起来了,说自己的剧情是好几位老艺术家联合编写的,绝对能让玩家感到满意。
不玩游戏的人,都觉得这孩子比王不负靠谱,起码是真想搞出点有教育意义的东西。不像王不负,搞的游戏血呼淋啦的,一点教育意义都没有,还好意思振振有词呢。
而真正会掏钱购买游戏的玩家,听到消息都有些翻白眼。这都什么和什么啊,这游戏到底是怎么玩的?是策略游戏,动作游戏,还是射击游戏?得说明白啊。像青瓷科技就挺好,开宗明义就说了,要做一个专注狙击的射击游戏。
很多喜欢狙击的玩家,已经把钱准备好了,等《我的抗日》一出来就买回去玩。
龙游公司现在也在南江安家,倒不是要和青瓷科技置气,而是因为“试音管”审核小组就在这里,比较方便。
豪华的办公室里,付辉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洋洋得意地坐在老总座,然后就有一位浓妆艳抹的女秘书给倒上咖啡。
付辉摸了一把女秘书的屁股,心说咱也是有秘书的老总了。开心了一会,然后问手下:“怎么样,决定好了做什么游戏么?”
第七十一章游戏音效
“我觉得做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比较容易!我们的技术人员来自九家公司,全都有角色扮演类游戏的制作经验!”
说话的这位以前是项目经理,现在和另外八家游戏公司合并之后,项目经理一共有九个,得先稳固地位再说。
有这样心思的岂止一个?原本都是一言九鼎的管理人员,现在居然还有八个人能和自己平起平坐。这还得了?
于是这些项目经理们纷纷七嘴八舌了。
“青瓷科技做得是射击游戏,我们也要做射击游戏才行。他们是的狙击类,我们不如搞个专注于机关枪的射击游戏吧?
“我觉得搞即时策略的比较容易些。类似《帝国时代》那个样子,方便容易。”
“不是有首歌唱的么,‘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我们可以做个类似魂斗罗那么样的动作游戏,更方便些。”
付辉不知道这帮人其实是在争权夺利呢,还以为真是在为公司怎么做个好游戏出来而群策献计。信心满满,只觉得有这班人马在手,何等大事干不得?
“你们都别争了,我等下把剧本复印一下,你们拿到之后好好看看,有想法的话就做个计划书给我。我到时候选一个。你们出去吧。”
……
王不负这里的纸上策划终于完成,《我的抗日》可以开始制作了。
这段时间,对玩家来说最关心的,就是青瓷科技要做新游戏的消息了。《狂潮》之后,他们的下一部游戏会是什么样的?
而国外玩家则不太关注。很多美国人甚至不知道二战时候还有远东战场这么回事。故事背景并不吸引他们。
但尝过大甜头的维尔福第一时间联络了王不负。李明在网上问,等新的游戏做好之后,能不能再交由维尔福在欧美市场运作。
《狂潮》实在是太成功了。王不负接下来做的游戏就算无法大卖,也肯定亏不到哪里去。
王不负想了想,和李明说:“我这次不再买断了,游戏做好之后,由你们经营欧美市场,仍然定价50美元。利润平分。”
“50美元……这可是远东的战争题材,这个价格定得是不是太高了?”李明小心翼翼地商量。《狂潮》是丧尸题材,卖五十美元天经地义。可《我的抗日》说的是中国战场的战争,除了中国人,谁会买来玩啊?
李明的担忧有一定的道理。若是《我的抗日》和欧美的主流二战射击游戏一样,主角拿着步枪杀杀杀,偶尔操作一下机枪什么的。这种东西欧美玩家玩多了。游戏背景太生僻的话,不会有多少人玩的。
但王不负另辟蹊径,取消了《我的抗日》中其他的玩法,将狙击这一玩点放大到极致。就算见多识广的欧美玩家肯定也吃不消。
王不负很有信心地说:“游戏确实有题材上的隔阂,但是对于全世界的玩家来说,玩游戏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我相信这款游戏的玩点能弥补题材的差异。”
李明和老板商量之后,出于对王不负的信任,所以答应了。
王不负又问:“另外,你们现在开始制作《半条命2》了么?”
“没有。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我是想,你们能不能派一些程序和美工来华,帮助我们一起完成这个游戏?”王不负提出要求,“我可以让一成的分成,欧美市场的销售额我只拿四成。”
看过美国版《狂潮》之后,王不负意识到了美国游戏产业的高度。要赶上他们,闭门造车不行的。要是能踩在他们的肩膀上就好了。
其实维尔福的老板也想让手下感觉下王不负的实力。于是李明答应了:“我们可以派出二十个人,帮你们一个月。但是,你必须安排我们食宿!”
显然,李明对上次来时没有包吃包住的待遇很受伤。
“行。我到时安排你们住五星级宾馆!”王不负现在腰包鼓了,肯定大方。
这次李明他们是公务旅华,签证要久些,大概得下周能到。
……
游戏除了视觉之外,音效也是极为重要的。幸好王不负这里已经储备好了人才,威轨鸣。
这位小胖子这么久都无所事事,白拿工资,上班没事做。没事就晃荡到云润的办公室泡妹子。这家伙好几次被云润的中层干部拎回来了,但依旧死性不改。
好日子现在算是到了头。
王不负将写好的游戏剧本复印一份给他,说:“威轨鸣,你仔细把剧本看一遍。仔细体会剧本里面的人物情绪,还有场景情绪。每变换个场景,就要换一段新的背景音乐。”
“每段的背景音乐要多久时长?”威轨鸣不当回事。让母校的学妹们合演一下,然后改改声音就行了。
“每段起码要半小时,然后重复第二遍。”王不负说。
“这……”威轨鸣目瞪口呆,半个小时,这得去请专门的作曲家,然后再请乐队仔细排练之后,才能录成啊!
“怎么?做不到?”王不负问。
“做是做得到,但是这得花钱啊!”威轨鸣犹豫道。
“这你不用怕,我不设预算上限,别乱花钱就行。”
“那成。”威轨鸣翻着剧本,问:“背景音乐一开始慷慨激扬,然后声调渐渐降低。是这样么?”
没想到威轨鸣这么快就理解了剧本的意思,王不负很满意。但交给威轨鸣的任务不止是背景音乐。王不负说:“另外,你还要做游戏的配音工作。这里面每一个说话的角色,都要加上语音。”
威轨鸣咋舌道:“要搞出这么多音效,游戏的质量是要和国外大作看齐了啊。”
“没错。每个细节都能决定成败。这次《我的抗日》的欧美市场仍然交给维尔福,别让他们再修改了!”王不负说。
“明白了!”威轨鸣虽然知道自己马上就得累成狗,但冲劲十足。他一个大学因为帮女生作弊而退学的人,能找到一份与音乐相关的工作已是难能可贵,更何况现在还能独自负责项目?
……
威轨鸣的行动很快,几天时间,全国各地飞来飞去,联系了数个作曲名家。
其中一个作曲家在音乐学院担任教学工作,平常也没什么人找他,过得很清贫。但威轨鸣来后直接开价,作的曲一分钟一千块,必须时长三十分钟以上。作曲家都有些愣,哪来的二傻子寻咱开心呢?
打听明白了才知道,这位别看年纪轻轻,可是青瓷科技的首席音效师!是为了新的游戏来的。
作曲家顿时信了,翻出自己以前的作品,让威轨鸣看。
曲子有时候和写文章一样,能表达情绪的。作曲家以前没事的时候,也会鼓捣两下。但因为投入也不产出什么回报,所以都没做完。
威轨鸣光看曲谱,脑袋里就能自动将音符转化为声音。翻了几本后,他眼睛一亮,发现挑到的这本谱子悲怆哀伤,正好可以当做背景音乐,很适合主角看到整个村庄被夷为平地时的心情。
“就是这个了。根据曲风,把曲子延续到半个小时,然后寄给我们。每分钟一千,青瓷科技说话算话!”威轨鸣敲定了一个场景,立刻告辞。要去找下一位作曲家。
一分钟一千块,这差不多就是欧美普通作曲家拿到的钱,青瓷科技不缺钱,就用欧美的标准。
几天下来,背景音乐已经敲定十分之**。但是,这些作曲家都穷困潦倒,所以做的曲子都有点悲伤的感觉。威轨鸣没找到能表现游戏刚开始时,主角那种慷慨激昂、冲劲十足的曲子。
……
对于作曲家来说,这简直就是天降横财!每首曲子要求长达三十分钟,那就是三万块钱了!基本等于作曲家两年的工资。原来作曲还能赚到钱呢?
以前的时候,他老听老婆唠叨,别人家发财啊升官啊什么的,却没什么底气辩驳。现在可好,以前打发时间的东西,现在修修补补,就能赚到这么多钱。老婆也温柔了,儿女也崇拜了。
人开心了,作曲家又新写了一首欢快不少的曲子,抱着试试看的机会,又递给了青瓷科技。
结果因为正好符合游戏前期时的主角心情。威轨鸣马上打电话来,要把曲子做完,还是一分钟一千块。
又是三万到手。作曲家眉开眼笑,万幸自己没像同学那样,早早就丢掉了作曲这一爱好。坚持到了现在。
整个社会都很惊异。作曲家们居然会因为游戏而赚钱。想到王不负曾经在央视说,游戏产业会带动许多周边产业。现在看来,果然不假。那么接下来还有哪些群体会受益呢?
龙游公司的付辉可不服了,赶紧宣传,说他要花一百万,请美国最专业的音效公司负责游戏音效。
只是没什么人搭理他。社会和媒体惊异的是作曲家赚到钱了,又不是游戏有音效这回事。游戏本来就应该有音效的。
第七十二章击杀特效
星期六。
青瓷科技有一半员工来了,从周毅手中拿了任务开始干。
游戏制作组现在是周毅在管,这人虽然大学还未毕业,但已经基本不去上课了。主要他觉得在这里学的东西,比上课时要多得多。准备考试的时候露个面就行。
和很多科技公司强制加班不同,青瓷科技这里周末来加班的员工都是自愿的,能要提高自己,还能赚加班费。
青瓷科技这里采用的是任务分配制。员工完成自己任务后,就可以下班回家。任务由轻到重,分成了九个级别。最高级的九段,工资是初段的三倍,工作量也是初段的三倍。
这是因为青瓷科技的员工如今水平已经参差不齐了。同样的任务,最先加入青瓷科技的基本都能做到在下午三点前回家。而后加入的则经常完不成工作量,结果要加班的晚上十一点。
改制之后,很大程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多劳多得,也能激发员工的进取心。现在制作组这里段位最高的员工是四段,工作量比初段员工多出80%来。几乎以一当二。这还是他每晚六点下班的程度呢。
王不负现在也坐到电脑面前。今天早上,手下员工将“击杀特效”做成了短片,通过局域网传给他看。
射出子弹满足特殊条件击中敌人后,就会触发特效击杀特效,这是作为《我的抗日》中最核心的爽点而存在的。
不用设想,王不负脑袋里面就有现成的印象。
慢镜头的子弹从枪口射出,把空气撞出朵朵涟漪,然后射入敌人的脑袋。这个时候,敌人会变成好像解剖学课上的人体横面模型一样,子弹穿透了敌人的头骨,搅动出大量血液肉浆,钻出后带出大量碎骨……敌人死亡。
这个画面必须震撼到极致。因为在《我的抗日》中,“击杀特效”就是个让玩家把游戏一直玩下去的动力源,而且是最重要的动力源。
为了看到击杀特效,玩家会努力花更多时间瞄准,更认真地探索游戏世界寻找好的掩体,甚至是反复重玩,在不同的敌人身上看不同的击杀画面。
千万别以为用段动画作奖励,不如掉落装备来的实际。
其实仔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