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宝鉴-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一期磨磨唧唧四十分钟在加上这一期半个小时的描述古墓难找,难不成你就这么牛逼,一眨眼功夫就找到了?蒙我们呐!?
南湘悦眨了眨眼睛,她觉得卫修不是信口开河之人,他一定有他的理由,于是问道:“请问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此时摄像头也默契的拉近到卫修的脸上,似乎要将卫修的表情滴水不漏的全部记录下来。
镜头中的卫修语气自信的道:“当然有判断依据!”说到这,卫修站在山坡上极目眺望远处绵延不绝的山脉,再一回头看了一眼在视野中已经成为豆腐块的营地。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处古墓来头应该不小,按照民间说法,这里应该是一处龙穴。你们看……”卫修指着远处的山脉:“如果将大青山作为参照物,四周环绕的山脉像什么?”
说到这的卫修,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待南湘悦回答便开口道:“身与众山堂各别;上开八字以遮风,下开八字以盖穴;大八字分龙虎合,界定龙脉无扯拽!以大青山为参照物,前方那座山脉正是八字开!”
卫修豁然展开随身携带的图纸,将图纸铺在雪地上,一边比划着一边解释道:“按照口诀上来看,大青山地形乃无盖穴之形,然而地质勘探队告诉我,这里不仅是上次发生过地震,五十年前应该还有过一次地震,那次地震规模并不大,不过却扯断了一条丘陵,从现在复原的地图来看,被扯断的丘陵正好充当了盖穴下八字!”
说到这的卫修,拳头重重的锤在地图一角,随即镜头不停拉近将地图的那一角拍了进去!
“如此,‘界定龙脉无扯拽’的龙穴就在我们的脚下!”卫修双眸越来越明亮:“寻得真龙与正穴,须把明堂别。明堂气聚始为奇,不聚即非宜。凡是穴前坦夷处,便是明堂位。”
一边背诵了口诀的卫修,一边豁然一个转身指向身后一望无际的侘寂荒原道:“这一片荒原不正是‘穴前坦夷处’?”
越说越兴奋的卫修,语气十分笃定的道:“如此基本上可以确定龙穴正是大青山!”
这是一句废话,谁都知道古墓在大青山,但是卫修之前那一系列口诀配合上现代地质专题地图的判断,可谓震惊众人。
“子癸午丁天元宫,卯乙酉辛一路同,若有山水一同到,半穴乾坤艮巽,取得辅星成五吉,山中有此是真龙!”卫修豁然张开五指,以手掌为罗盘,以掌心为天池,五指为天盘,语速极快的推演二十四山立向口诀。
某一刻,五指豁然并拢,拳头翻转,虚按地下叉号地面道:“推演没错,这里就是龙穴!”
关于二十四山立向推演手段卫修没解释,因为……他也不懂!但是他的探索者告诉他,他的脚下赫然就是古墓距离地面最近的墓室!
其实这也不需要卫修解释,因为就算他能解释,这些子丑寅卯天干地支也足以将普通人绕晕。
此时在电视机前,看着卫修神色严肃的背诵着口诀,依靠口诀以及现代地图推演龙穴的观众们,直接有种傻眼的感觉,我操,早就从小说影视剧中看到风水先生寻龙择穴的情景,但是那终究是书中,此时看到卫修在现场表演这一手点穴功夫,还是令许多人直呼过瘾!
于是众人心中的好奇成功被挑了起来,考古队长推演出来的位置会是古墓吗?
所有人激动而好奇着,然而该死的央视再次发挥出他们的悬念式结尾:“考古队队长通过古老的风水学推演而出的位置,究竟存不存在古墓?敬请期待下期《大型考古直播——大青山古墓》。”
顿时电视机前一片哀嚎,这次罕见的节目没了,依旧没人换台,很多人还想多了解一些信息。
于是那不到一分钟的片尾中,央视电台播放了一些拍摄花絮,都是一些辛苦工作在一线的考古队员工作场面,倒是让不少喜欢盗墓文化的观众过了一小下眼瘾。
没有几个人注意到,央视的这期考古节目收视率似乎在以一种坚不可摧的趋势在缓缓的攀升着!
第二百八十七章突破与畏兀字
在全国观众热切期待中,大青山考古队有条不紊的忙活了起来,想要确定卫修的位置,那就得开凿山体,这是个技术活,一帮考古专家都得捉瞎,只能站在旁边眼巴巴的瞅着工程队施工。
于是在第三期《大型考古直播——大青山古墓》直播中,最先出现在镜头的不再是考古队员,而是辛苦于一线的工程队工人。
在节目一开始,镜头在晃动中逐渐接近一名垫着脚尖,躲在简陋泡沫钢板背风处吃着盒饭的工人,工人显然很是吃惊镜头突然出现在面前的记者,看了看记者,又看了看镜头,表情有些尴尬有些不知所措。
镜头拉近给工人盒饭来了一个特写,白米饭,大排,还有一勺不太清楚是什么食材有点像咖喱似的大杂份。
南湘悦蹲下身子礼貌的询问道:“打扰一下,我可以采访你一下吗?”
“采……采访我?那个我不是考古的,不是专家,我不懂这个,你问错人了。”工人显然很是拘束,操着带着浓浓口音的普通话,饭也不吃了。
“我们不是要采访那些考古人员,我们就是要采访一下关于你们工程队的信息。”南湘悦放松语气的道。
“好吧……不会违反章程吧?”
“不会,怎么会呢!现在是休息时间吗?”南湘悦直接切入正题。
“哎,是的。”
“那为什么不回板房吃饭呢?”
“太远了,这边吃过饭就要赶紧上工。”
“没有午休?”南湘悦追问。
“没有,这天气老冷了。能工作的时间就个把小时,得抓紧干,毕竟公家给俺们开了这么高的工资。”工人有些不好意思。
“您为什么会选择来这里?”南湘悦问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
工人憨憨笑了笑道:“工资开得高,俺就来了,这里还不错,虽然冷了些,但是一天也就干个五六个小时。”
随后镜头逐渐拉开,这时大家能看到此时被采访的工人旁边已经聚集了好几位工人,镜头平移,大家熟悉的考古队队长此时就跟民工没什么区别的蹲在雪堆中,吃着午饭,一边吃饭还一边和四周几位考古队员讨论着什么。
记者略带几分伤感的声音在镜头中响起:“大家在博物馆看到的精美艺术品,很多时候都是这般默默无闻的英雄们,在寒风中吃了冷掉的饭菜,撒着热血,用粗糙的双手……”
话还没说完,画面中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就看到记者旁边的民工丢掉盒饭,呼啦啦的跑了出去。
此时摄影师似乎也知道出大事了,镜头平移,扑捉着这突兀的一幕,在寒风中隐隐绰绰传来:“挖到了……挖到了……”的欢呼声。
在镜头的颠簸中,不知道多少人聚集在巨大的岩心钻机设备面前!
此时已经有几名老专家围绕着被抽上来的岩石仔细打量辨认着,神色中满是激动。
“请问是发现墓室了吗?”奔跑过来的南湘悦喘着粗气,神情振奋的追问。
不想看起来十分激动的专家们却摇头道:“还不确定,还不确定,暂时只是有所发现,结果还不确定。”然而说这不确定的专家们,神色却兴奋的就跟十分笃定了一般。
随后便有考古队员过来阻拦记者进一步靠前,这边施工队更是兴奋的加班加点开凿山体。
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的画面只是一个切换,也就是三小时之后,此时天色已经暗淡,记者介绍道此时必须得收工了,不然等到天黑,山路将更加难走。
然而此时考古队却兴奋的无人想走!
在岩心钻机终于开出一个足够人进去的井洞之后,考古队队长亲自系上安全带,带着矿灯,钻下去调查!
时间在这一刻似乎都为之停滞,就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紧张的几乎要忘了呼吸。在这个等待的功夫里,南湘悦简单介绍了一下开凿的背。景过程之类的。
许久安全绳抖了抖,众人合力将卫修拉了上来,然后上来的卫修却死死的抱着一块石头,神色中满是兴奋的喊道:“下面就是古墓!”
“噢耶!”场间随着卫修的话顿时轰动起来,无数人欢呼起来,呼啸的寒风似乎丝毫阻止不了众人的兴奋。更有眼尖的专家看到卫修怀中抱着的石头,冲过去围观。
“畏兀字!”一声惊呼在欢呼的人群中是那么的惊艳。
“蒙古畏兀字?哈哈哈,果然是蒙古畏兀字!”伴随着另一声确定的声音,场间考古队的队员几乎要疯狂了,庆祝的气氛比之前更加热闹。
然而与考古队狂欢不一样的是,四周工程队的人就有些大眼瞪小眼了,他们虽然狂欢于找到古墓,却并不懂这些考古队员更加欢呼的原因。
别说是他,就是电视机前的大部分观众都感到傻眼,尼玛,专业的跟业余的就是不一样,人家因为某个发现就集体陷入狂欢,他们连他们为啥狂欢都不懂。
随后画面渐变化为一片黑色,再次点亮的时候,镜头已经到了一间板房之中。
此时板房里三十多位考古队员几乎齐聚一堂,很难想象那种狭窄板房中挤着三十多号人是什么感觉。
在众人中间的则是那块被考古队队长抱上来的石头,这是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在汉人看来颇为神秘的蒙古畏兀字。
在第三期《大型考古直播——大青山古墓》节目的最后两分钟,是在这狭窄板房由众多考古队员激烈的讨论中度过的。在最后一分钟,激烈的讨论声渐渐淡去,记者的画外音插了进来。
“在天黑之前,这支几乎与世隔绝的考古队终于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出于科学的严谨性,考古队并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根据现场唐中天专家总结语来看,这很可能是一处蒙古贵族大墓。因为蒙古特殊的墓葬文化,蒙古很少有古墓被发现,这次的发现很可能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画面到最后,是一些列画面的定格,有越野皮卡拖着岩心钻机零件艰难上山的过程;有考古队员裹着厚厚羽绒服排成一条蛇形小队孤单跋涉在雪中的背影;有工人冻得皲裂的粗糙老手捧着盒饭蹲在雪地里吃饭的情景;还有考古队队长卫修拳头坚定拍在图纸上的动作定格……
第二百八十八章屈膝不是屈服
如果说在古墓位置被发现之前,卫修几乎遭到全国网友观众怀疑的话,那么在古墓位置被确定之后,这些怀疑几乎一扫而空。
他们也终于见识到什么叫做特殊人才,就凭那一手寻龙点穴的功夫,人家能当上这队长之位果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与此同时,相关部分负责人也跟着松了一口气,远在燕京的孙老在第三期节目播出之后,罕见的胃口大开多吃了小半碗米饭。
此时在大青山的考古队越发忙碌起来,在探测到墓室之后,先后派人下去粗略探查一下,发现这座古墓面积惊人的庞大,被勘探到的只是一间不起眼的墓室,如此庞大的墓室,可以说其一块砖头都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经过考古队专家们反复推演商讨之后,考古队长卫修决定拓宽洞口,在洞口搭建工作台、升降机,如果需要的话,甚至还得在大青山上修出一条通往山下的简易道路。
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工程,尤其是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
为此考古队不得不请求援助,除了工程方面人力物力需求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考古知识技能的人才!
在考古队陷入一片忙碌之中之时,在简陋板房里,卫修独自开了一场跨国视频会议,视屏会议的参与者自然正是德斯阿姆特尤能源公司,也就是中文名为探索能源公司的全体高层。
别看大山区信号网速不好,但是因为有央视跟队的缘故,沾着央视的光,卫修笔记本网速支撑起一场视频会议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场会议中,多米尼克等高层先后向卫修汇报了公司的进展。
按照卫修制定的计划,德国联邦政府对于探索能源公司光伏发电新技术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在一番艰苦的谈判之后,决定斥资十亿欧元与探索能源公司合资组建单晶硅重叠硅片制造厂,厂房设立在德国波鸿。
新公司命名为德国新光伏!探索能源公司以技术、设备入股,共持有德国新光伏百分之五十五股份;德国联邦持股百分之三十,还有百分之十五股份将用于将面向全社会筹集资金。
按照公司章程,公司设立股东董事会,探索能源公司以最大股东身份拥有一票否决权。作为妥协,监事会由德国联邦委派人员把持。
卫修知道自己这技术一旦公布出去,面对的将是全世界的窥觊,所以卫修很奸诈的使用利益锁链将德国联邦政府拉下水。
为了使外界眼红的资本得到宣泄,卫修又出让百分之十五的股份,让那一帮资本老狗去抢去吧!
除此之外,在德国新光伏公司中,卫修又设立一个全新的监察机构,该机构直属探索能源公司老板,拥有绝对的独立权,财务完全由探索能源公司负责,权利之大,几乎等同于监事会,负责监督德国新光伏管理层以及监事会。
用华夏的话来说,这就是皇帝身边的锦衣卫,肩负督查百官之责。
即便是这般,卫修还没有安全感,魄力十足的将探索能源公司持有德国新光伏那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拆分出百分之十五,用于奖励探索能源公司的管理层。当然这部分股权从法律上制定条款,严禁交易,一旦持股管理层离开公司,这股权就得无偿交还给公司。
类似期权奖励,但是又不全是期权奖励。
卫修的目的就是要用利益锁住公司的管理层,否则以他甩手掌柜的作风,公司的高层要是勾结外人吞了他资产他才哭都来不及。
正是出于这些担心与考虑,卫修才在公司之外设立分公司,以技术授权方式入股,一旦被巨鳄盯上,大不了壮士断腕,抛弃掉分公司。
只要技术在手中,何愁青山没柴火烧?以他现在结构,想要勾结他公司的管理层,联手欺负他这个老板,得付出多大的代价?更何况,卫修难道还没有其他准备?
这次光伏能源只是卫修试水之举,而他之所以答应参与考古,还有一层思量便在这里,他要远离公司,玩火一次,试探一下公司高层。他要为后面全面进攻能源业做充足准备!
这次庞大的商业计划,卫修用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利润织起一张大网,他要用这张大网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站稳脚跟。
就像卫修与谭筱筱说的,他在用利益换取生存权,当他足够强大时,属于他的他要全部抢回来!!!
屈膝不是屈服,只是为了跳得更高!
卫修这一些列举动都是阳谋,因为是阳谋,所有人都能看得见,正是因为看得见,探索能源公司高层对于卫修的敬畏,从会议中事无巨细的汇报就能看出。
想想他们老板,能在买下公司之前就潜入公司调查,这份心智,有几人能做到?
再想想卫修在公司最先接触的乃是低层员工,他有没有在员工中埋下钉子都很让人怀疑。
最重要的是,这次大手笔的商业计划令探索能源公司全体高层看到了光明无限的前途,谁吃饱撑着背叛公司?
视屏会议持续了很久,卫修在详细了解公司动态之后,作出一些决策。视频会议之后,卫修又单独与倪紫君聊了一会视频,倪紫君看起来很是好奇卫修考古这件事,她虽然能从网上看到央视的节目,但是还是好奇节目幕后的故事,所以和卫修聊了很久。
央视第四期的《大型考古直播——大青山古墓》有些无聊,因为考古队在这一星期一直在修建工程,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所以这一期节目的镜头基本上都给了工程队工人。
不过根据考古队的预算,最多下周就可以进入古墓探险,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