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瑶梦飘香曲 >

第2章

瑶梦飘香曲-第2章

小说: 瑶梦飘香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此山的独特地形,所以那山中便形成了一个很强的气场。每当云雾缭绕或者风吹树摇之时,登上此山,便很快就会产生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另外,此山还是修炼气功的绝佳之地。自唐代以来。这里就成为佛、道二家建筑寺观的圣地,而且还有许多古人练功留下的痕迹。有不少当今国内外的气功大师和易学专家,一到此山,便对它赞不绝口。
  小弟书中所写虽然有些夸大了“太极秘境”之功用,但玄幻之书,本为虚幻,小弟姑妄写之,各位朋友也就姑妄看之吧! 
 
 
 
  
 作品相关关于彭祖
 
     作者:潇湘水月
  声明:下面那几小段都属于资料性质,只是给大家参考参考,若不感兴趣,可以不用理会的。
  由于本书在后面的章节还会出现彭祖,所以小弟收集了一些有关他的史料与传说,略为介绍一下彭祖。
  彭祖原名笺铿,是五帝中之高阳帝颛顼的后代。颛顼部落原在今四川西昌地区的雅砻江畔(雅砻江在洪荒时代又被称之为若水),后颛顼顺江而下,从雅砻江到达金沙江,再从金沙江进入岷江,过平羌峡,入彭山。颛顼曾以彭山作为其进军中原的基地,彭山也成为其部族的一个繁衍发展之地。
  颛顼到彭山不久后便生下老童,老童又生吴回,吴回生陆终,而彭祖便是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彭祖还未出生,其父便已去世,而其母在他三岁左右时也离开了人间。
  彭祖据说从尧舜时代一直活到了周朝初年,寿长至八百余年。他曾当过殷朝之官吏,受殷王之命攻打徐州,大获全胜,人们都尊称他为“彭伯”。当时的徐州又称邳,所以历史上又有了“彭伯克邳”之记载。
  彭祖战胜有功被殷王封于邳,而邳也被他改为彭城,又叫做大彭氏国。从此彭城便成了彭祖的采邑。
  彭祖一生精研医药之术、巫术而传诸于世,但他更加厉害的确是气功。殷王很想从彭祖口中得知他的练功秘诀,彭祖当然不肯将自己的绝技告诉无道的殷王了。但殷王却很不死心,暗地里地派了一个叫采女的女巫接近彭祖。彭祖见采女也算是巫界中人,一时不察,将自己的功夫悉数传给了她。
  殷王得到了秘诀之后,原形毕露,想要诛杀彭祖,幸得彭祖一家事先闻知,重新遁入彭山一带。彭祖的最后几百年基本是在那里度过的。
  在晚年的时候,彭祖将其气功之术进行整理修改,而使其更加完善精深。他自身的修炼也达到了返朴归真、万法归宗的空空大道之至高境界。
  史传彭祖寿至八百无疾而终,但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子的呢?我们后面自见分晓。
  小弟也是收集了很久才搞到上面那么一些资料的,其中肯定有许多还不完整,还请大家见谅! 
 
 
 
  
 作品相关何谓巫术
 
     作者:潇湘水月
  下面的都是一些资料,由于后文将会出现相关的东西,所以在这里略为解释一下,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对它忽略不计。
  巫术在古代又被称为祝由之术,是一项崇高的职业,它曾经是轩辕黄帝所赐的一个官名。当时能施行祝由之术的都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他们都十分的受人尊敬。
  祝由之术的招式主要有下阴、入魔、念咒和舞作等。这些招式在现代经常被人们认为是迷信,但从气功的观点看来并不全是迷信。所谓的“下阴”只是一种高度入静的表现,而“入魔”则是入静中的观想。许多气功修炼者都会将其看作是一种意念的方式。
  祝由术以其最基本的招式,结合人体千差万别的生理特长、修炼方法,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玄之又玄、神乎其神的特异功能,如遁术,飞腾之术等。修炼祝由之术能够将人体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
  正因为它有这么多神奇的地方,所以尽管有很多人对这些东西一直抱着否定的态度,但联邦时代的孙二如还是孜孜不倦的对它进行研究。 
 
 
 
  
 作品相关纳气之道
 
     作者:潇湘水月
  纳气就是采气,采天地万物之精华灵气而收纳于自身体内。天地宇宙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气,而这些气都是游离于空气当中或物体之内的能量,吸纳、炼化这些游离之气为己用,是提高自身修为的一种最好方法。
  纳气的方式虽然可以辅助一些必要的动作,但它的过程主要是依靠人的意念来完成的。吸纳的气体可以从身体的某一个穴位进入体内,如百会穴,劳宫穴,但从穴位吸气只是纳气之术中的一个最低层次的境界,稍高一点的则应该用全身的每一个毛孔、每一个细胞来完成这个吸气的过程。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十分的困难了。若没有恰当的方法和极高的悟性,恐怕穷其一辈子的光阴也不可能有多大的成就。
  纳气的最高境界就是自身已与天地融为一体,意发气至,根本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那些游散的气体就自然而然的会依照你的意念行事。但要达到这一境界能够彻底地领悟天地自然之奥妙,领悟天地自然之玄机,只有明白了天道自然为何物,才能幻化幽冥,而遁入天地之间,达至长寿之境。
  本书中的彭祖可一说是这方面的大宗师,而天琼风虽有一点点小成,也只是在那最低层的境界中徘徊罢了。但人生之际遇往往是出人意料,说不定转机就在不久的将来呢…… 
 
 
 
  
 作品相关彭祖武学(一)
 
     作者:潇湘水月
  彭祖一生以武学和巫术纵横天下数百年,虽门下弟子众多,但世人却仍然很少了解其武学。
  彭祖武学最主要的方面就在于他的气功,而其武学的基础则在于“天人合一,回归自然”。从古自今,从各种途径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人或许有不少,但从气功这条途径达到的却很少了,而彭祖正是开创修炼达至“天人之境”这条途径的鼻祖。
  彭祖结合导引、吐纳和行气等各种修炼法门,创造出了一套自成体系的神奇的气功武学,是武界中的一项辉煌成就。
  气功为的就是开发生命的最高潜能,以突破人体的极限,达到寿世永恒的目的,当然所谓的寿世永恒指的是人的意念、神识,肉体的寿命再长也是不可能与天地相比的,不见黄帝还须脱下那皮囊而乘龙飞升吗?
  小弟在后面将会陆续介绍一下彭祖的武学。虽是小弟自己胡编的,但还是能够找到其中的武学根据的。
  另外小弟介绍其武学也是为了避免在正文中介绍而引起不必要的繁杂冗长,这点还请各位兄弟多多谅解。
  还有一点,小弟打字速度太慢,而上网所须费用太高,所以每个章节的字数有点偏少,这点也还请各位大大多多谅解! 
 
 
 
  
 第一章彭蒙之祖
 
   作者:潇湘水月
  苍宇之中并非只有一个空间,而是由无数的空间所组成,只是人类并没有发现而已。在这些空间里面,生活着与许多外貌与人类一样的智慧生物,他们演绎、创造着属于自己空间的独有文明。有的空间通过一种特殊的通道而与另一个空间相联系,要到达另一个空间层次,这条通道是必经之路。但这些通道并不是人人都能过去的,而且也不是人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空间、这么一个通道存在着。
  但有些空间的充满了野心,他们不满于现状,时时想着入侵其他的空间,这便导致了一些空间之间的世代纷争。
  而各个空间最为安宁的莫过于人间界。人间界虽然有过长久的战乱,但都是些内部之争,并没有涉及到异界之间的纷争,所以生活在人间界的人类来说,是最为幸福的一个民族了。
  不过人间界的居民却并不知道,在数千年前,与人间界相连的“天罗界”曾经酝酿过一次入侵人间界的巨大野心计划?也没有人知道,阻止了这场浩劫的就是后代人类长期称颂的创立“气功武学”的一代宗师——彭祖。
  彭蒙山脉,连绵起伏,重岩叠翠,秀丽清雅。群山高峻而玲珑,壮观而不失柔美。两条江河蜿蜒奔流,贴着山麓而过,滋养得山色佳美,而佳美的山色更染得水色清如碧玉。二水交汇于彭蒙山脉,形成了彭蒙山独特得山水风光。
  整个山脉仿佛笼罩在一层神秘而幽深的充满灵气的面纱之中,处处透出一股玄秘莫测的勃勃生机,带给人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强烈震撼。
  彭蒙山内,一脉山埂自谷底微微隆起,渐隆渐高渐大,蜿然直上,最后隆成一座高大的山峦,便嘎然而止。高高的山峦之下,又有一脉山埂微微隆起,渐隆渐高渐大,与上升之山脉互为环抱,蜿然而下,最后隆成一个硕大的山丘,又嘎然而止,刚好与上升之山脉微微隆起的尾部相接。这两座山便是彭蒙山脉中的仙女山与寿泉山,两山的奇特形状恰好为一个天然的太极图形,这就是彭蒙山中最为特殊之处。
  仙女山中,万木苍翠之下,有一个开口朝东的山洞,洞口全部都是用石头堆砌而成,那些石块砌得并不平整,看似豪无章法,但仔细一瞧,每一石块都与山中的一草一木都极为契合,似乎已完全融入了天地之间,没有一点瑕疵。由此可见,布置这个石洞的人定然是一位深悟天地自然之至理的大师,常人是不可能将一个山洞布置成这般隐含玄机的。
  洞内布置得也极为朴素简单,看不见任何的装饰,只有洞内的东墙上斜挂着一柄样式古朴的剑。洞的正中放置了一个表面雕刻着许多怪异图案的小铜鼎,鼎壁上也刻着四个篆体大字“混元丹鼎”。这时鼎内正冒出阵阵白烟,向四周飘散开去,散发出一股股沁人心脾的淡淡清香。
  那“混元丹鼎”的旁边盘膝端坐着一位须发皆白,面如童子的老人,正一动不动地注视着从鼎内飘出的白烟。
  这老人完全看不出他的真实年岁,既可说他有一两百岁,也可说他只有六七十岁。说他年逾百岁吧,他除了头发和胡须白了之外,浑身上下看不出一丝老态,脸上没有一点皱纹,特别是那双眼睛,清澈透明,仿佛是一汪清泉,深不见底;说他只过了花甲之年吧,他身上却透露出一种只有几百岁之人才有的阅历与沧桑,因为他就像是一株千年古木,那是一种看透世俗的情怀与胸襟。
  这位老人就是后世人们所说的彭祖——笺铿。
  丹鼎中冒出的白烟越来越浓,最后在那丹鼎之上凝聚成一个模模糊糊的白色气团。
  彭祖看着那白色气团,似乎如释重负般的吐了一口气,欣喜的道:“炼了一百多年的‘混元仙丹’终于出来了。”说罢,右手长袖一挥,罩向漂浮在丹鼎上的气团,那气团似有灵性般地钻入他的衣袖内。
  彭祖揭开鼎盖,袖子又是向鼎内一拂,将白气全部逼入铜鼎之内,并迅速地将盖子盖上。然后才缓缓地伸出左手,两只手一齐按在鼎盖之上,只见那个“混元丹鼎”放出万道夺目的闪闪红光,那一道道红光如同液体一样,围绕着丹鼎不停的旋转,而且越转越疾,一直过了好一阵子,那红光才隐入丹鼎内消逝不见。彭祖也在红光消失的同时松开了双手。
  彭祖再次揭开了盖子,丹鼎中赫然躺着十粒晶莹剔透,手指般粗细的五色丹丸,每种颜色各有两粒,想必这就是彭祖所说的“混元仙丹”了吧!
  彭祖正想将那十粒“混元仙丹”取出,突感到一阵心神不宁,似乎有什么巨大的灾难将要发生,而且这不安的反映也越来越强烈。彭祖暗道:“自己修炼了近八百年的时间,可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莫非是……”他闭目凝神思索了一会儿,已明白了事情的始末,正是那件自己担心已久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原来是仙女山上的“太极秘境”有异变将要出现。
  彭蒙山脉中的仙女山和寿泉山是整个人间界阴阳二气最为浓厚的地区。因为仙女山和寿泉山是一个天然太极,仙女山就是这个太极图的“阳鱼”,而寿泉山则是太极图的“阴鱼”,两山互相旋抱,阳气之山由低向高升起,阴鱼之山由高向低下降,于是阳气上扬,阴气下沉,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阴阳气场。
  “太极秘境”就位于仙女山这条“阳鱼”的鱼眼之上。这个“鱼眼”可以说是天然太极的中心,虽然方圆不过五六丈,但这里又是另一个小的太极图,终日天风回荡,地气旋激,是仙女山和寿泉山地带阴阳二气的最强之处,常人是不可能近入这个地方的。
  彭祖在两百年前就已发现苍宇之中并不是只有人类生活的这个空间,除了人间界之外还有许多个世界,这些世界之间有一些通道相连,人间界也与另一个世界相通,而“太极境镜”就是这条通道在人间界的出口。自从发现这一通道之后,彭祖每在静坐之时,便会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好像在通道的另一头始终有一股强大而凶恶的力量在波动。
  于是彭祖在这两百年间一直未下彭山一步,除了炼那“混元仙丹”之外,每天都在密切关注这那股强大力量的变化趋势。随着那股力量的愈来愈强大,彭祖的心神也越来越不安。直到今日丹成之时,感觉到通道另一头那股力量已经到达了极至,彭祖就知道那股力量即将爆发,而且“太极秘境”也将要随之发生异变了。 
 
 
 
  
 第二章天罗来客
 
     作者:潇湘水月
  彭祖闪出洞府,身体犹如一缕轻烟,瞬息间便来到了“太极秘境”。“太极秘境”似乎也感受到了那股力量,周围的空气越发的活跃起来,散发出妖异的气息,秘境上空处处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彭祖缓缓地步入了“太极秘境”所形成的气场之中,虽然感受到那异样的气氛,但他的心中却如同他的外表一样,古井不生丝毫波澜,内心平和之极。
  阴阳气场的强大压力没有对彭祖产生任何的影响。他在气场中盘膝坐了下来,双目微闭,两手抱圆轻轻地置于膝上,之后便再也不见他的动静。
  从外面看不出什么东西,但彭祖的精神意念却覆盖了整个的“太极秘境”,甚至是仙女山和寿泉山形成的那个天然太极,并且不断地向秘境上空延伸出去,他的思想、他的意念、甚或是他的身体都已完完全全的融入到自然当中,每一棵树木、每一粒尘沙、每一丝清风、每一朵云彩都蕴涵着他的异力与胸怀。
  自然就是他,他就是自然。源于自然,而又回归于自然,功法无为,返璞归真,这就是武道的真谛,也是武道的最高境界。
  这种境界是每个武道中人都梦寐以求的,但是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少之又少,在彭祖之前的只有广成子,伏羲,黄帝,神农等寥寥数人而已。彭祖也是在他三百岁之时才领悟这一层境界的,不然他又何以能够活了近八百年之久呢?因为只有达到这个境界才能延长寿命,虽不至于与天地同寿,但至少也能活个千年。
  彭祖感到通道另一边的那股力量越来越接近了,那力量的来源似乎就在自己的头顶前上方,他集中自己的神念往秘境上空的力量来源之处汇聚过去,想要试探一下那股力量的性质。
  神念不停地由彭祖的脑海传输出去,在空中四处搜索。突然,彭祖那不断前进着的神念似遇到了强大的阻力,那阻力也是一股神念,但这种神念却与自己的完全不同,是自己从未碰到过的,但它的实力之强却丝毫不弱于自己。
  彭祖心中一惊,难道那企图穿过通道之人的力量已强到如此地步了吗?看来今日这一战怕是不轻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