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刹,下车换人,才擦了把汗,接起电话。
“你干什么呢?这么久才接电话,是不是在干什么坏事。”电话里传来了费莉萝略不耐烦的作势娇嗔之声。
顾莫杰一听就头大了,心说还不如刚才直接不接,等对方挂了过一会儿再打回去呢。若是直接不接后回拨,还能借口说手机不在身边、没听见;偏偏响了这么久,又接了,自然是不解释都不行了。
“我开车呢。新手学车,紧张,不敢边开边接。”
学车这个事情,顾莫杰没有和学校里任何人说过,包括费迪南在内。所以费莉萝自然更不知道了,眼下一听到这个新闻,马上就八卦起来。
“学车?这么积极!你才刚18就急着学车了?我去年暑假的时候才想到报名呢,还以为我算积极的了。你小子,学多久了,有资格考科目二了么?”
“还有十来天就考科目三了。”
费莉萝直接就不信了:“怎么这么快!塞红包了?别人都要排队等名额的啊。我去年暑假报名,这学期才考过科目二呢,现在也在排队科目三。”
顾莫杰就料到会是这个质疑:“我学的自动档,冷门,不用排队。”
果不其然,费莉萝听说顾莫杰仅仅为了图快,就“自暴自弃”报考自动档驾照,显得非常惋惜,还在电话里用姐姐训弟弟的口吻说教了一顿。顾莫杰苦笑无言,不做解释。
交流学车这个小插曲一过,费莉萝马上回到今天找他的正题上来了。
“听小南说,开学你就是我学弟了,怎么想到来投奔姐的,是不是想姐罩你啊。”
一说到正题的时候,费莉萝的语气还免不了有几分娇羞,没等顾莫杰回答,她又有些失神呢喃的对着话筒自语了一句:“我是真没想到,你说你一个编程高手,不去学计算机,和我们抢什么饭碗呢。”
幸好声音终究不如表情神态那般容易暴露信息。此刻要是有视频电话的话,顾莫杰肯定可以看到费莉萝独自躺在床上打电话时,那略微荡漾的表情。
淑女慎独啊!
“也不是求罩,这不是分数不太够么。最后我的分数其实也就高出计算机系四五分,太悬了。再说我这人,学计算机不一定要靠科班出身,计算机领域前沿知识更新换代这么快,靠课堂教育能学到啥,我又不是去做理论物理学或者数学家。”
一听顾莫杰是因为分数不够计算机系,才来学法学的,费莉萝便有些吃味。似乎是心有不甘,又刨根问底了一番顾莫杰为啥在那么多低分数的文科专业里偏偏选了法学。
这一问,当然是寻求一些心理安慰了。无非是费莉萝觉得“虽然法学不是你的第一选择,但是在你考不上计算机的时候,好歹第一个想到了法学”。
如果顾莫杰真这么回答,对费莉萝来说也算是聊以自慰了,毕竟人家心里还是有考虑到她这个因素的。
可惜,她失望了,顾莫杰回答她时用的借口,和当初回答班主任欧SIR时候用过的借口是一样一样的,甚至顾莫杰一个字都懒得改。
费莉萝听得愈发郁闷:“合着你是因为来法学院可以不用好好念书也轻松毕业,才来的?”
这般心中气苦,费莉萝几乎要直接挂电话,连后面的正事儿都不想说了。可是想想自己此前为这小子投入的精力,还是忍了。
“今天找你还有正事儿——年前你请我吃饭那次,我想考考你。当时你信手拈来一个创意,说是可以弄一种切蓑衣刀的专门中餐刀具。
这事儿你应该早就忘了吧?我倒是给你留心着呢。最近我联络的一些平时买专利的客户里头,找到了一个潜在买家,很有可能感兴趣。要不你就把那个创意写完整了,弄一整套专利,要发明那种,我帮你想办法卖了吧。”
顾莫杰听了略微愣神,没有反应过来,毕竟费莉萝说的事情,跳跃性实在太大了。他当初和费莉萝在雷迪森吃台塑小牛排的时候,对蓑衣刀具也就是顺嘴一提而已,根本没往深处想。谁会知道费莉萝居然一直惦记着,反而为他暗暗留心潜在买家呢。
这都是快半年前的事情了吧?
第二卷朝云时代
第一章舍得
毕竟蓑衣刀具那个创意,只是半年前的灵光一闪。顾莫杰当时只是随口一说,根本没当回事儿,后来自然也没深化揣摩。
此刻骤然听到,一下子也不好明确答复。
电话另一头,费莉萝没听到他的动静,犹然在那里喃喃补充,试图说服顾莫杰:
“这事儿其实我也留心好几个月了,之前你不是还没高考么,怕耽误你学习,一直到如今才想起来问你。”
一听费莉萝居然对他说过的话一直念念不忘地放在心上,顾莫杰也是有一两分感动,饶是他冷面冷心拼事业的一个人,顿时觉得心下有三分暖意。
上辈子的职业病发作,顾莫杰条件反射地先问了一句:“发明?不是实用新型?谁用发明刷职称啊,太下血本了吧。刷一个发明,比塞钱发表一篇国家级期刊论文本钱大得多了。”
如前所述,在体制内的中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这个领域,很多时候发明就等于国家级期刊论文,实用新型就等于省级或者行业期刊论文。两者的成果指标是可以通用的,只要总成果数凑到了,无论内容是啥,职称就到手了。
当然,评职称的时候,从业年限这种论资排辈的硬杠子也是要的,不然你就算成绩再多,资格不够老,也是不行——这是另一个问题,没什么可抨击的。
因为这一点是举世皆然的,国内有,米国一样有。只不过在国内,这种脏活是各种国家经办的行业职称评审经办机构来做,而米国则是各类行业工会来做——米国的工会,可是一种异常强大的存在。
如果站在资本家和绝对自由市场经济拥趸的立场来看,朝廷的潜规则和工会对过气者的保护,对丛林法则和自然竞争的妨害程度并无二致。
实用新型不用见到实物,只要理论验证严密,就能过审。加上成果到手后单位给的赏金,所以往往比省级论文要塞的排版费划算很多。刷的人多了,这块的学术造假市场就大了。
但是到了发明和国家级论文之间,这种情况就逆转过来了。毕竟发明是要见到实物的,而一项发明级别的新技术,要想做出样品来,不管是机械件的也好,电路板也好,光是模具的开模费就好几万成本砸下去了。
就算不开批量定型的模,首模只做样品,成本也便宜不了多少,而且将来如果这个技术真有投产价值的话,还要再砸一次开模费。
林林总总加起来,光模具费就比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论文所需塞的潜规则红包更贵了。而成果单位给刷职称的人的个人奖金并不足以弥补这笔支出。
所以除非是在研发阶段就把“科研经费”套出来,用科研经费承担模具费的话,一般是不会有人自掏腰包直接买成品发明来刷成果的。
市场经济规律使然,刷成果,当然要凑成本最低的来刷。
……
然而,顾莫杰一问,费莉萝就知道他误会了,补充了一句:“这次不是拿来刷成果的。我是找到了真心觉得这技术有用、有投产价值的客户。值多少,就实打实给多少。
实话给你摊牌了吧,那潜在买家,就是滨江的苏泊尔公司——原来做压力锅和电饭煲很有名的那家。去年,苏泊尔刚刚把总部搬到本市,据说是不满足只作压力锅了,开始准备转型扩张,向全系列厨房家电用具发展。
今年他们开始筹备上市,不出意外,明年就能上深交所。如果成功了,他们就是国内首家做炊具行业的上市公司,这个第一是志在必得的。
如今这个窗口期应该对我们很有利,苏泊尔急于掌握很多有投产价值的厨房用具新产品技术。咱所里和苏泊尔有多年的法务和专利代理合作,所以这块的消息我一打听到,就马上来找你了。”
前世的顾莫杰对厨房家电领域的公司两眼一抹黑,完全没有接触过。虽然他家里的高压锅和电饭煲都是苏泊尔的,但是直到费莉萝提起,他才知道原来苏泊尔的总部就在本市。
想了一想,他第一反应还是准备婉拒。毕竟做发明不比空对空的实用新型,投入时间太大了,这么一个专利,就算能够卖十几万,算上周边配套的新型,全部打包二十万顶天了,又如何?
他已经不是半年前的他了,掘到了第一桶金的他,可是准备学完车之后就去靠软件业快速掘金了,谁还做“刷”专利这种不对口的浪费精力事情呢?
做人,应该要有取舍。
“姐,不是我不想写专利。你看,学完车之后,我就打算把时间花到经营软件上面去了。现在万能输入法1。3也有八九百万用户量,月底肯定破千万,算是很难被后起抄袭的同行超上了。
下一步我还琢磨着一边在下载站里面放点广告位,回点本,弄点儿捆绑下载的推荐位,找国内一些软件业同行收点赞助什么的。有了钱,就自己开公司、招程序员,写新软件……实在是没空啊。”
顾莫杰用尽量委婉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说的时候,心中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人家把他的事儿当事儿看,鞍前马后张罗来的机会,自己就这么放弃掉,怎么都有点说不过去。
一边婉拒着,顾莫杰心里就在盘算着怎么安抚好费莉萝,免得对方觉得他不近人情。
果不其然,电话另一头的费莉萝顿时就无语,也亏的顾莫杰看不到费莉萝那失望的表情,否则说不定心一软,就咬牙答应了。
“你这小子,就是这么报答你姐的?当初上赶着给你签了年度结算的代理合同,你一年才给我这么几个专利的业务量?你好意思么?”
律所里面,凡是具体律师出面求情,给原本不满足条件的中小客户求来年度结算的优惠代理合同,那都是承担着风险的。比如这个客户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愿意担保一年内给多少项的代理业务量,这种时候为这个客户求情签长约的律师在所里的日子才好过。
就好比那些大品牌公司找地区经销商,虽然有些经销商账面实力不够,但是只要肯签销量担保合同:我保证本区今年完成销售额XXX万,那么也是可以破格的。如果最后完不成承诺销量,品牌公司就可以按经销合同扣除该经销商的返利作为处罚。
可是,顾莫杰是自然人,不是经销商。律所也是合伙制的,并非公司。给顾莫杰签长约的风险,可都是用费雯丽和费莉萝姑侄的信用在担保。
费雯丽是合伙负责人,所里的人不敢给费雯丽脸色看。费莉萝却只是一个实习生,要是她揽来的客户太不靠谱,业务量不足,她将来的日子就难过了,说不定会被所里其他人排挤。
这么一想,顾莫杰也就不再坚持己见了。
谁让他年初本钱少的时候,想赊欠一年律师费呢?凡事有利必有弊,总不能好处拿到、吃干抹净之后,就不想承担责任吧?
他是一个理智的、目标感强烈的人,可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是对不起女人这种事情,他做不出来。
“姐,别生气,刚才怪我没想明白。你说的也有道理,苏泊尔也算大公司,能够搭上这条线,就算现在没什么深度合作的机会,说不定将来多个朋友多条路呢。
我回去就给你弄,不过你也知道,发明是很麻烦的,开模也好,打样也好,不是我闭门造车就能完成的,你要给我时间。”
费莉萝原本已经伤心得准备挂电话了,一听顾莫杰软语温言地认错答应了,也是心中一暖,顿时拨云见日。觉得对方果然上道,没有白费了自己一番张罗筹措的心意。
虽然帮顾莫杰就是在帮她自己,毕竟她签回来的客户业务越多,她在所里实习的日子也越好过,补贴越多。
费莉萝抹了一下眼泪,轻嗔薄怒地啐了一口:“哼,算你有良心,姐没白疼你。这事儿你放在心上就好,不急。”
“等等,别挂。”顾莫杰既然准备要做了,大脑马上飞速运转起来,把事儿的前因后果可能漏洞想了一遍,对费莉萝追加确认了几句:
“我的那个创意,你没和苏泊尔的人说过吧?这个东西技术上实现起来并不难,关键是创意。如果泄漏了,说不定他们就已经甩开我们自己搞起来了。”
“放心,这点儿保密意识都没有,你姐也吃不了这碗饭了。我和他们接触的时候,只是问她们:厨房刀具这块领域在不在苏泊尔今年拓展业务的范围内?
苏泊尔的人给了我一个肯定的答复,还额外透了个底,说他们做传统厨房刀具肯定不如国内这一块已经在做的同行,所以要弯道超车,他们准备直接上马一种叫‘氧化锆陶瓷餐刀’的新材料道具系列,具体我也不是很懂。听说是日本人这两年即将可以投产的新材料,预计要明年才能量产呢。
但是氧化锆陶瓷只是解决了材料问题,他们也希望在应用层面多点花样,打打招牌,你就照着这个思路努力吧。”
第二章独辟蹊径
把费莉萝交代的事儿记下之后,顾莫杰并没马上动手。他不是个火急火燥的人,一切都要按部就班,先做出计划来。
在他看来,首要任务,还是先把科目三和后续的驾考考完,把本子先拿到手。把这桩事情彻底了断了,再把精力投入到下一件事情里头。
当然,考虑到他车技不错,不需要练太久。这十几天里可以先把写专利所需的查资料和理论攥写工作做起来;等拿到驾本之后,再想开模或者打样的事情,把实物做出来。
饭,要一口一口吃。
半年前提到蓑衣刀的时候,他完全是一个灵光一闪的念头,并没有做过论证,甚至没想过——国内究竟有没有人已经想到了这类创意?他真的是第一个原创者么?
现在既然要当回事情做,首先还是要以系统工程的严谨思路检索一番,确保自己的创新性。
学车归来的次日,顾莫杰在网上查资料下资料花了一整天,最后得到一个庆幸的结论:蓑衣刀这玩意儿,在国内居然还真没有人想到过。
顾莫杰浮光掠影地对比论证了他查得到的上百种厨用刀具领域的发明专利、上千个实用新型,看得眼睛都酸了,最后蓦然总结出一条规律:
貌似国内在厨用刀具这一块的创新方向,大多局限在那些和外国人重合的领域。一开始他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彻夜揣摩之后,在睡梦中迷迷糊糊恍然彻悟了一种可能性。
2003年的时候,国内很多知识产权领域的套利行为,或者说专利领域的套利行为,还处在对外国盲目跟风的阶段。
要知道,专利这种东西,并不是你在一个国家申请之后,就直接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能得到保护的。你在国内申请了,就只在国内得到保护,在米国申请了,就只在米国得到保护。如果你忘了去日本申请,那么对不起,日本人就可以合法地在他们国内剽窃生产你的产品,并且销售——只要不出口卖到其他你申请了专利保护国家的市场,他就没有违法。
03年的中国,加入WTO才两年多,在此之前,中国是一个知识产权保护非常落后的国家,山寨问题比后世更加严重,地方保护问题也远不是十年后的人所能想象的。很多外国公司即使把他们的专利技术在国内申请了,都不一定能指望得到保护。而申请专利之后,每年是要缴纳“维护费”的——相当于保护费。
交了保护费还不一定能得到保护,自然有大量外国公司懒得来申请了,大不了他们不做中国市场的生意,只求你们山寨的东西别卖到他们注册保护了的国家、冲击那些优质国家的市场,也就罢了。
外国人不来申请,自然有许多空白留了下来。所以那阵子,国内懂得刷专利的人,很多都会专门检索米国专利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