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后来,连马风和李老板都看得怕了。
“补贴可以烧高市值”这个“真理”被发现之后,新朝的兆家人资本,何至于疯狂到这种程度?
不会最后烧出事情来,弄得整个行业都和2000~2001年那样泡沫崩一次吧?
需要大佬出来喊喊话,号召一下大家降降温才好。
这时候他们才想到了一直在那里闷声卖牛仔裤的顾莫杰。
马风在6月底的时候,登门拜访了一次顾莫杰,开诚布公地说:“阿杰,这事儿这么搞下去肯定要出事。我和小李那是烧钱烧得手滑了,收不住了。圈子里这种状态,你可得站出来说两句。”
面对马风的试探,顾莫杰只笑笑:“我?我出面有毛用,初音现在的盘面这么大,我发声说号召大家良性竞争、理智烧钱,大家还以为我嫉妒后面的新人追得快呢。”
“怎么会!你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我和老李还信不过么!你要是想恶性竞争,早就烧钱了,肯定能烧的比我们还多。现在这局面,只有你出面才镇得住了。”
马风这话也不算假话,毕竟烧钱大战提前了两年多爆发,而历史上阿狸集团要到2014年才会在纳斯达克IPO,如今阿狸没有上市,也就没拿到历史上2014年那笔高达250亿美金的热钱。
少了250亿美元现金流,阿狸在烧钱大战当中也是很紧巴的,和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度娘混战了几轮,就觉得应该坐下来谈谈瓜分市场的问题了。
这时候,如果顾莫杰这样的大佬能发声,公平地呼吁大家冷静,说不定都还能听得进去。
与此同时,马风对阿狸的布局也明显比历史同期提前了。
本来,因为顾莫杰这个蝴蝶因素的存在,顾莫杰在发展早期一度采取了联合三巨头中最弱的阿狸对抗藤讯,所以阿狸的发展速度本来就被顾莫杰带挈着加速了一年多左右。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之下,马风决定运作阿狸在2012年底,12月份的时候,登录纳斯达克IPO,融些热钱来扩大经营。不过因为融资提前了,阿狸的市值也没有达到历史高位,估计这一把IPO肯定是融不到250亿美元,能融200~220亿就不错了。
阿狸得以提前IPO的另一大因素,是FACEBOOK也被顾莫杰逼得提前IPO。
在纳斯达克这种地方,IPO的节奏很重要,比如平行时空2014年阿狸IPO后,其实第四季度美股市场上还有好几个互联网新兴巨头IPO,但那些公司最终实际IPO融到的钱都远远低于此前的机构预估,甚至有直接跌破发行价、害得承销券商直接蒙受巨额损失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上市时间没选好,跟在了阿狸这种巨头屁股后头,结果阿狸一把把市面上的热钱几乎吸干,后面来的公司就像面对一个刚刚射完硬不起来的资本市场,欲哭无泪了。
在纳斯达克,200亿融资规模级别的IPO,一年一起就差不多了。如果没有顾莫杰的话,本来2012年这一票大的机会是扎克伯格占了,老马也就没空挡插入。如今扎克伯格被顾莫杰往前赶了一年,赶到2011年,2012年这个热钱空挡恰好机缘巧合留给阿狸了。
……
把所有关窍想清楚,顾莫杰也不为已甚:“这事儿,你和老李真的已经沟通过了?”
马风对此直接拍胸脯:“沟通过了,他说了,相信你会有公道的说法,给投资市场降降温就好。”
顾莫杰最后斟酌了下:“可是,我突然无缘无故发表声明什么的,是不是太突兀了?”
马风:“没事儿,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四月份开完会的时候见过齐大,他说新朝新气象,让工信部筹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摆在乌镇,估计是下半年暑期的当口,会邀请国际各路嘉宾,到时候你准备个讲话,给大家降降温的那种,就好了。现在各路不知哪里拿了点钱的就进移动互联网圈子搅局瞎搞,也不是个事儿啊。”
“这样啊,那我准备准备,到时候再说吧。”顾莫杰算是答应了,不卑不亢送走了马风。
烧钱,不是这么个烧法,是该给大家降降温,顺便教一下做人了。
他也完全可以理解马风和李老板请他出面降温的动机:并不是马风和李老板不想在移动支付领域分个你死我活了。而是如今局面太乱,要是给圈外人一个印象,以为到了补贴时代,只要有几块破钱,随便什么没技术的阿猫阿狗都有资格来互联网圈子李撒野,那损失的可就是全体互联网人的逼格了。
中国互联网人的逼格,就是顾莫杰的逼格,他怎么能坐视这种事情发生呢?
第七十六章要躺着等人来加
没人知道这小半年里顾总和他的初音究竟在忙些啥,转眼就到了暑假将尽时分。
不过,即使没人知道初音这半年的主攻目标是啥,初音网络科技和初音娱乐的各项数据却非常好看:
不但“初见”的用户增量非常喜人,继续趁着全国每年新增八千万网民的红利暴涨,中国多一个网民“初见”就多一个用户,原先已经是网民、还没来得及用初见的犄角旮旯余孽,也纷纷扫进网里一网打尽。
日韩市场上,随着去年对NHN的全系列整合,2012年全年估计会新增700万韩国人和1300万日本人用初见/LINE。再加上东南亚已经如入无人之境的市场。
估计整个2012年,“初见”类产品在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市场的新增用户,会达到恐怖的2亿人左右。
初音内部认为这种增长势头至少可以保持3年。
另外基于中国电商和外贸协作的“走出去”、中国近年来对外资的使用趋势从纯粹的“接受外资在华投资”变成“华资在外投资”,大量对华合作的外企人员开始习惯使用“初见”作为工作沟通软件——尤其是在缺乏本土化IM软件的欧洲和北非市场。
也就FACEBOOK家的WHATAPP可以不相伯仲地在性能和体验上抵挡住“初见”。
微软的SKYPE已经和其前辈MSN一样,即将走上末路,谁让微软从来不知道用户体验为何物呢。比尔盖茨手下的工程师,根本不会为了让用户简化操作而费心,这已经是微软几十年的老毛病了,从娘胎里带出来就没改掉过。
而且,初音集团所取得的成就,更难得的一点在于:在其用户数疯狂扩张的同时,其用户粘性、日均占用用户时间与日均消费金额,也在一起稳步上涨。
藤讯家的客均消费单价自然也在增长,但是藤讯的套利是建立在藤讯的品牌价值不断燃烧缩水、用户规模不断神憎鬼厌衰退的前提之下的。像初音这样用户增速也越来越快、用户消费金额也越来越快的模式,实在是普天之下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别人是烧钱烧钱再烧钱,吃相难看拼点小生意。初音是躺着等送钱,比东床袒腹的王羲之还淡定。
初音肯定动用了什么隐性的大杀器。最可怕的是,世人竟然不知道这个杀器究竟是什么。
当真是杀人于无形。
从三月齐大践祚以来,算来已有半年,初秋凉爽时分,首届“国际互联网大会”在钱江乌镇如期召开。
因为是第一届,为了显示“国际”性,这场大会请了非常多的国际大佬,不仅有企业界的巨头,也有学界的泰斗,包括那些二十年前缔造互联网的互联网之父们。
顾莫杰和马风、李老板自然也是要参加的。
大会一共三天议程,第一天的企业家代表开场讲话是李老板讲的,还有齐大亲自坐镇说了些勉励各路企业家的话,自然全部人都要捧场。
然后是一整天的学术界泰斗谈古论今,展望一下未来,说的都比较务虚,无非是帮大家打开脑洞。
但真要说这些讲话对眼下产业界人士有什么马上可以用的启发,毫无疑问是不存在的。
第二天开始,轮到各路企业家晒干货或者讲故事为自己造势了。这才是与会者关注度最高的环节。
早上开讲的是老马,中间夹杂了一堆没那么大牌的百亿美元级小咖,包括午饭后安排的马花藤。
和一年多以前相比,马花藤看上去双颊都凹陷下去了,可见这一年多被各路投资银行抛弃的日子有多不好过。不过马花藤讲话的时候还是竭尽全力维持住了藤迅的面子,把公司形象塑造成“我们有信心做好一个既稳住盘面,又做足利润的大而美公司”。
最后下午4点收场那个时间短,被留给了顾莫杰。
他上台的一瞬间,就HOLD住了全场的注意力。因为在他身上,这一年有太多不解之谜了。
……
“各位创业者朋友,大家好,就不说客套话了。对了——我有几分钟时间?”
顾莫杰穿得很随便,一身的地摊货,走上台说了没两句,都没摆弄完麦克风,突然想到个问题,直接就问主持人。
这就很尴尬了。
主持人心中几乎有草泥马奔腾而过:你这厮要不要装逼装得这么随性啊!齐大都是掐着表念稿的啊!
但是又不能不回答。
“那个……原定是半小时,不过顾总您是今天最后一场……”
主持人只能说到这儿了。
“OK,那这样吧——4点半准时提醒大家,如果到时候超时了,忙的人可以自行散会,不忙的就留下来听我BB完。”
顾莫杰很爽快地把主持人的尴尬大包大揽过来了。
“知道大家对初音这半年的成长效率很好奇。对初音为什么没有介入阿狸、百度之间的补贴大战更好奇。这些一会儿我都会讲到,但是怕大家听不明白,只好先讲几个故事。
首先要澄清一点,这两年互联网圈子里有个不好的氛围:很多灌鸡汤的财经专栏作家喜欢伪造‘顾莫杰语录’。很多话明明不是我说的,是那些财经写手自己捏造的,非要说是我说的,好增加公信力、增加他们的销量、阅读量。
对于这种行为,我只能说: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顾莫杰这句话刚落地,满场顿时轰然大小,有些人还纷纷看向吴某波罗某宇罗某浩宋某兵之类的人,联想起一些不好的事情来。
“好了,刚才因为大家都困了,说两句笑话提提神。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阿狸和百度在O2O和其他‘移动支付新场景’的投资上,确实杀得比较惨烈,也闹出一些不好的案例。我听有些人在抱怨,说这些泥沙俱下的过激投资,都是我私下场合里的一句话引起的,那句话,叫做‘2012年会是互联网+的一年’。
天地良心啊,我顾莫杰什么时候说过这句话了?
可能是去年某几次初音内部会议,或者别的圈子里朋友非公开喝酒的时候,我强调过移动支付时代的‘互联网+’趋势,但是我绝对没用前面这句完整的话表述过好不!
要说因为我的表述不当,就让中国的互联网界有几百亿资金投到了还不成熟的市场,乱投乱花,这个锅我是不背的。”
说到这里,顾莫杰沉痛的叹息了一声,似乎有些不忍,说不下去,还停顿下来摘下眼镜,掏出眼镜布仔仔细细擦了擦,把满堂宾客晾着反省半分钟。
“说几个‘互联网+’的恶果吧。马哥,能麻烦你现身说法回答几个数据么,来,主持人,请给马哥一个话筒。”
顾莫杰重新开腔,然后一个眼神挑过去,主持人就乖乖拿了个话筒递给了马风。马风也知道顾莫杰是拿他开个善意的玩笑,都是劝世良言,并不以为意。
“马哥,我们知道,阿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为了拓展支付场景,实现阿狸的‘互联网+’,想了很多商业模式创新,把很多几年前没法用电商渠道卖的东西,都搬到了电商平台上来——能举出两个最有代表性的行业例子么?”
马风枭雄般自嘲,就像曹操一样无所谓:“行,我就说说,去年投得最多的电商内容创新,是在生鲜配送和烘培预定团购这两个版块上。”
顾莫杰和双簧一样捧哏:“一共投了多少钱?大概多少项目?”
马风想都没想:“生鲜到现在为止累计对外投了20多亿,8个项目;烘焙投了7亿多,5个项目。天猫自营的喵生鲜还没算进去。”
“都赔了么?”
“赔了,除了喵生鲜,都失败了,资金烧完,还没起色,损失了27个亿。”马风也很磊落,说这些话一点都不犹豫,眼都不眨一下。
赔了就是陪了。
这些话,平时马风是不说的,何况这些崩盘都是发生在2012年年内的,有些最近的案子甚至发生距今还不满意个月。马风要是硬撑着不承认的话,外行人到年底之前都不一定知道真相。
但是马风就是承认了。
“谢谢马哥,这么坦诚。好,后面的失败原因,我就不问马哥了,我帮他说。我说的不一定全面,但是有很多干货。
阿狸做生鲜花了20亿,主要的钱是赔在什么上面?据说是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喵生鲜和其他生鲜电商的团队,都是从哪里引过来的?是从做其他品类产品的电商频道转行过来的团队,改做生鲜电商。
然后呢?团队不懂生鲜进货的保质期管理、不知道生鲜该一次屯多少货才不至于消费者下单了不够发,也不至于屯太多烂在仓库里。20亿资金,8家生鲜电商,第一年下海,都是这一个死法。
喵生鲜也亏,但是这个是马哥亲生的,所以多拿了两轮融资撑着,最后马哥想通了,找苏宁系的商超资源,挖了一个在生鲜品类懂行的团队过来管理,总算情况好一点。
烘焙,按说这个东西保质期比生鲜长,但是也亏。
一开始很多人创业的时候想得很好:烘焙这种东西,到店临时起意购买,太浪费;蛋糕烤多了卖不出去,凉了,浪费了;烤少了,消费者要排队。不如提前一天预购,知道第二天要烤多少,就按照这个数量烤多少。
这样一来,既省了成本,还把一个原先没有电商化的品类电商了。
想法这么好,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顾莫杰拖了一个长音,下面的听众一个个伸着脖子,等待着他的答案。
生鲜的死法,大多数人其实还可以想象。烘焙这个更细分的原先非电商品类,为什么会在电商化过程中死掉,那些人是真想不通。
第七十七章真名士自风流
面对一群伸长了脖子像鹅一样的听众,顾莫杰也不打算吊人胃口,直接就往下倾倒干货。
“想不通?好,我告诉大家。马哥这7亿亏光之后,换来了一句教训:等哪天隔着电脑或者手机显示屏,能够传过来香味,再来谈烘焙电商化吧。
为什么这么简单一条道理,从别的品类转行过来的电商精英团队,要亏7个亿才想到?如果他们当中,哪怕有一个人,进过一流烘焙连锁的厨房考察过,这种错误还会犯么?
不瞒大家说,我虽然是亚洲首富,但我很下里巴人的。我亲自进过一些市场做得比较好的连锁烘焙品牌厨房,比如米旗。
我亲眼见过烘焙师每天开工前先把一锅秘制配方的奶酪和稀奶油混合物,放在电炉上加热沸腾。锅子就放在通向沿街的通风管口子上,管子里的排风扇一直在扇。
奶油和奶酪的混合香从通风管往大街上呜呜的吹,隔着老远,至少是走进店门半径二三十米,就能闻到。
我亲口问过米旗的烘焙师:这样一锅秘制奶油沸一天,要浪费上百块钱的物料,还要耗电——但是,烧一锅这样的奶油,效果绝对比花同样多的钱在门口做更大的灯箱、网上打更多广告要好得多!
他们亲自做过对比试验,如果撤掉这一锅奶油,每天进店的客人数量就要减少七成——就是说,有七成走进店里的客人,原本是没有购买欲望的,是闷头赶路的,是路过打酱油的。但是哪怕闷头赶路,什么视觉冲击的广告都看不到,被路过店门口时的奶油香逼进肺里,大脑就控制不了腿了,不知道怎么就走进店了,不知不觉就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