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男无敌-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县长就对这个乡的书记乡长说:“这两天;你们都辛苦点;后天省检查验收小组就要到了;只要能够顺利过关;到时候我就请你们的客。”
“我们那里敢叫李县长请啊;我们倒是日里夜里都想请您呢;只是不知道今天领导肯不肯给我们一个面子啊。”
“你们就是请我;这穷乡僻壤的有什么好地方去呢。”
“我们请您那敢在这穷地方呀,咱们就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外县的一个好去处;离这里也不远;那地方叫农夫山庄;菜做得可是出了名的。那青菜都是现采摘的;鸡鸭都是养在林子里的,只吃那林子里的虫子和草籽儿;全是现捉现杀;还养了几十只鹿;十几条狗;也是现杀现吃。那林子里还有各种野鸟;想吃什么捕捉了现宰。还有一个很大的池塘;鱼和鳖都是野生的,现吃现捞。”
李县长被说得动了心;说:“既是有这样一个地方;去去也未尝不可的。你们两个别看没什么工作能力,在这吃上倒是满有研究的。”
吓得两个人急忙说道:“我们可不敢到那么高档的地方去呀,今天是李县长亲自指导工作,我们才有机会陪你一块去。”
李县长说:“只是河口乡还没有去;等去了河口乡回来了;咱们一起到那个地方去瞧瞧。。”
“那就等从农夫山庄回来了,下午再去河口乡。”
“那可不行,工作得永远放在第一位啊。”李县长斩钉截铁地说。
书记乡长两个人陪着笑脸说:“只怕到了河口乡;领导就回不来了。”
“没事;我一定回来的。”
李县长和辛良就又驱车到了河口乡的生态链实验基地;那个乡早就把一个养鸡场的鸡全弄了来;又给水池子里蓄满了水;买了一些大个儿的鱼放在了里面;于是一来到了这里;就听到了群鸡的咯咯声叫成一片;那鱼池里的鱼也跳来跳去的;很是热闹。只是那莲花太少了点;但是也只能够这样了。
虽然李县长对这个乡里的工作不是十分的满意;但也只能如此了。
李县长和辛良在这里转个一圈儿,就要离开;河口乡的书记乡长说什么也要请他们吃顿饭。李县长说县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呢;今天就不在这里了。然后就向他们交代了几句话,就和辛良一道驱车回到了岸上乡;然后就一起到农夫山庄去了。
一个小时后;他们就到了那个叫农夫山庄的地方;果然;一到了这里就给人一种不同凡响的感觉。
只见面前是一个有着几百亩大小的农庄;里面树木森森;道路纵横;更有果树飘香;池塘泛绿;庄稼将熟;蔬菜青青;大有一种世外桃园的超然气息。临路的地方是一带农舍;上书四个大字;曰:乡间风味。
在那农舍之前;已经停了一溜儿小汽车;大约也到这里游玩体验乡土风情的。
岸上乡的书记和县长就前呼后拥地把李县长迎到了一个精致地雅间里。
他们刚刚坐下;就有一个村姑打扮的小姑娘拿着菜单进来了。她对着四个人璀璨地一笑道:“欢迎各位光临农夫山庄;客人点什么菜啊。”
说完就把菜单递了过来;放到了李县长的面前。
李县长把菜单看了一边;就说道:“来一只甲鱼;来一个鹿脯;来一只山鸡;来两对布谷。记住都要活的;现杀现吃。”
那村姑说:“我们这里都是现杀现吃的;保证全是我们山庄里的活品。还要不要青菜啊;都是自己种的菜;不施化肥;不喷农药;正宗的天然绿色蔬菜。”
李县长说:“那就再来一个麻酱豆角;和一个黄瓜沾酱。有什么酒?”
村姑说:“是我们自己酿制的村酒;口感太好了;你们一尝就知道有多么地道了。”
“那就来上两坛吧。”李县长豪迈地说道。
村姑在本子记了下来,就出去了。
村姑去后不久,要的东西就全上齐了。于是大家就开始喝酒吃菜。
真是如岸上乡的书记乡长所说;这里的菜真是做得太好吃了;那酒也是十分的地道够味。李县长不觉得就喝上了瘾。虽然只是村酒;但是感觉比茅台、五粮液还要好喝呢。
辛良因为今天开车,所以他滴酒不沾,他只喝了一点饮料。
河口乡的书记乡长,不停地给李县长敬酒,李县长很快就喝得有点多了。当第三坛酒搬上来的时候,李县长就已经有六七分醉意了。
过了一会儿,李县长站起来要到厕所里去,三个人就要陪他去,李县长说:“你们都不要去,我一点事儿都没有。你们都在这里坐着,我回来以后咱接着喝。这一次我要亲自去厕所。”
乡长和书记不好意思地说:“李县长您真是太辛苦了,不但亲自指导工作,还得亲自吃饭,亲自上厕所。你真是我们的好领导啊。”
李县长出去后,三个人就坐在那里等他,可是二十分钟过去了,还不见李县长回来。辛良只好走出去,到厕所里去找他。
农夫山庄的厕所是露天旱厕。一到了厕所里;辛良就发现李县长正一个人抱着一棵树在那里嘟嘟囔囔:“别………拽………我,别………拽………我,里面………还………还有三………个人等………着我呢。赶快………把我松开………好不好,要不我………真的………就………就急了…………。”
辛良心里诧异道,李县长一个人和谁说话呢,谁又拉他拽他了呢。因为厕所里就李县长一个人啊。
到了跟前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李县长在解完了手系裤子的时候,把皮带系在身边的一棵小树上了,所以他就怎么也走不掉了。
辛良看后不觉一阵好笑,他把李县长的皮带解开,为他重新系好,然后就扶着他一起出去了。
一路上,李县长还不停的自言自语;他说:“辛良,若………不是你………过来;我就………出不来了;那小子………是谁啊;人长得……跟一个………麻杆………似的,怎么倒……倒…有那………么大的劲儿………啊;我………使尽了………全身的力气也………也………也挣不掉他,莫不是………他让我去他那个桌子上………喝酒吗……。。”
辛良笑得差点把吃下的饭全喷了出来。之后他就扶着李县长往那间屋子里去了。
第四三章 扶贫项目检查三
省扶贫项目检查验收团一行,如期到来了,他们是先到了市里,然后县里组织有关团队开了几辆车把他们接到了县里。
接着就是听汇报,看有关的资料报道,看视频资料,再接着就到了中午,少不得到宾馆里去吃饭,吃过了饭就到KV房里去唱歌,到洗浴中心里去洗浴,到健身房里去健身,到网球场去打网球,这样很快就到了晚上,
到了晚上也少不了把他们拉到娱乐场所,让他们高兴一番。高兴完了,就由县里派人陪着省领导打麻将,但是县里的领导已经有言在先,打麻将只准输,不准赢。
到了半夜的时候,省检查组成员要休息了,每一个人又得到了一张信用卡,按级别地位的不同,分别得到两万到五万不等的好处费。
第二天,省扶贫项目检查验收团,就由县里的多名领导陪同,一路浩浩荡荡地就向着河口乡和岸上乡出发了。
所到之处无非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两个地方加起来看了还不到一个小时;就草草地收兵。然后就一路浩浩荡荡地又回到了县里。
检查团一走;老百姓就来到了养羊场;每一户按羊头数的多少;领了羊头费;就纷纷把羊赶回自己的家里去了;那场景甚是壮观和滑稽。
检查验收团回到县里;少不得又要开总结会;对这两个项目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决定回去后向省政府汇报; 建议把此地的成功建议在全省普及推广。
之后检查团一行就离开了;当然县里少不得又派车把他们送到省里。
一场闹剧就这样令人匪夷所思地剧终了;所有的人都皆大欢喜。
李县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尽管在成功来的有点有惊无险,玄而又玄。
李县长在心里总结回顾这一过程中,觉得辛良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比如租赁老百姓的羊就是辛良想出来的点子,他李县长那个时候早已经闷了头。
还有那一天在农夫山庄,那么好的酒,他一杯酒就没有喝,那还不是为了他李胜利的安全考虑吗。自己喝酒喝醉了,他就让他直接睡在了农夫山庄,等到酒彻底醒过来了,才送回到县里来。他这样做为的啥,还不是为了减少他的负面影响吗。作为一个手下人,对你操心操到这个份上,那真的是太难能可贵了。李胜利就想,辛良这孩子绝对可靠,恐怕再也难以找到象他这样可靠的人了。他对我这么好,我也应该对得起他的。
这一天,李县长必在加班草拟一个文件,辛良也只好陪着他,倒茶倒水的,有时候就动笔替李县长修改一下。
到了半夜的时候,辛良就忽然想起,他几天前回家的时候拿回来的嫩玉米和毛豆,虽然给了陈芳一部分,但他的住处的冰柜里还有一多半呢。不如就拿出来,煮好了给李县长当夜宵。要不再放上几天,恐怕就不好吃了。
于是他就一个人跑到了招待所里,把那些土特产拿到了李县长的办公室里,就在外间里,有电磁炉煮上了。
过了半个小时,正在忙着的李县长忽然就闻到了一股奇特的香气,就问辛良屋子里是什么气味啊,闻起来好香啊。好象是在煮什么东西的味道。
辛良就不声不响地来到了外间,把那些煮熟的毛豆和嫩玉米捞在一个盆子里,端在了李县长的面前。
李县长正好有点饿了,却又想不起来什么东西好吃,一看辛良把煮熟的毛豆和嫩玉米端到了跟前,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了。于是就和辛良一起吃了起来。
李县长说,他也农村长大,从小就喜欢吃毛豆和嫩玉米,但是自从考是了大学,在城市里安了家,就再也没有吃过如此新鲜的土特产食品了。今天晚上辛良的这一做法,使他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这一次,李县长对辛良说出了心里话,他说:“辛良,你到这里已经快四个月了,我对你的工作非常地满意,我虽然舍不得你,但是做通讯员都不能做长远的,最多再有两个月,你就要去做别的工作,这几天你多考虑考虑,想好地方,想去那里,到时候我尽力满足你的要求。”
“那就太感谢李县长了。天已经很晚了,李县长也该休息了。”
“好吧,我们是该休息了。对了,上一次我回市家中,我的女儿就嚷着要毛豆和玉米吃,她说市里卖的都不新鲜了,味道也不好,让我从乡下给她带一点,我总是忘记。今天晚上看到你煮的玉米和毛豆,我忽然就想起来了,不如过一两天,你就去回家一次,把那些嫩毛豆和嫩玉米,红薯什么的弄一些回来,我这就天事情多,没法回去,你就开车把这些东西送到我市里的家中,好不好。”
“李县长就放心吧,我保证完成任务,那毛豆是最饱满的,那玉米是最嫩的,那红薯一定是最甜的。”
“好,那我们就都去休息吧。”
辛良又帮助李县长做了一些睡觉前的安顿工作,等李县长休息了,他就离开小白楼,回到招待所他的住处休息了。。。。。
第四四章 官太太一
第二天,李县长就放了辛良一天的假,告诉他单位里的事情他就不要去管了,专门就去办理土特产的事情,等把东西弄来了,就直接开车送到市里他的家中。
辛良就少不得开车又回了一次老家,他的父亲和母亲少不得又忙呼了一阵子,一听说自己家里这些个土里长的东西连县长都喜欢,能换来儿子的前程,他们就急不可待地来到了地里,又是掰玉米,又是摘毛豆,又是刨红薯,忙的不已乐乎。不一会工夫就弄了两袋子,辛良就把两个袋子装在汽车的后备箱里,和父母告别,开车回到了县里。
回来见了李县长,李县长就告诉了辛良自己家的地址,和单元号。然后辛良开上车就直奔市里去了。
在路上,辛良和陈芳打了电话,他把自己此行的原委向她讲了。
陈芳在电话里说:“县长太太是一个很不好接近的女人,你到了那里,要小心为是,不要操之过急,要慢慢地争取她的芳心,你如果能够征服了这个女人,往后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辛良说:“陈芳放心吧,为了替你吃口气,我一定要李县长戴上绿帽子。现在不要说那么多了,你在单位里说话不方便,我回来了就去找你,把情况向你说明。再见,亲爱的。”
那边说一声再见就挂了电话。
一个小时之后就来到了市里,他开车来到李县长住的鸿达小区,然后就找到了他们家的栋号。就把车停在了楼下,从后备箱里取出了东西,就一手提一个袋子上了楼。他一口气就提着东西来到了他们家的门前。
在辛良还在路上走的时候,李县长就已经把电话打到了家里,他的太太接了电话。
辛良来到他们家的门口,轻轻地舒了一口气,然后放松镇静一下,就伸手按了他们家的门铃。
接着,门就开了,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女人就站在门口,她看上去丰姿卓卓,气质非凡,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性格暴戾的冷美人。辛良想,这个女人不用说就是李太太了。
辛良马上就对她微笑了起来,他非常得体地说:“是嫂子吧,我是李县长的秘书,听说妹妹喜欢吃煮毛豆和嫩玉米,今天从自己家的地里现采了一些送来了。”
说完了,他就知道自己说错了,在路上他就一直琢磨着见了李太太了应该怎样称呼,按李县长的年龄,称他太太阿姨和婶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时候女人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称呼,因为喊阿姨和婶子虽然是对人礼貌,但是她们也往往会觉得自己老了。因此她们宁愿别人喊她们姐姐和嫂子。尽管这样的称呼使她们缩小了一辈儿。
这样,当辛良见到李太太的时候就喊了她嫂子,但是在称呼她的女儿时,又叫了她妹妹,母女两个成了一辈。
辛良想,自己还想取悦于她呢,不想第一句话就说错了,接下来,遭她的白眼肯定是在所难免了。
所幸的是李太太不但没有恼怒,还认真地看了他一阵子,看了他有十几秒钟,然后竟然微笑着说:“快到屋子里来,看累成什么样子了,到屋子里喝一口水,歇一歇。”
辛良就感到了一丝的激动,他想还行,李太太没有让他把东西放进门口就让他离开,他真是太有面子了。
辛良就把那两袋子东西掂起来屋子里,放在了厨房的一角。
然后他就大大方方地坐在了沙发上,李太太已经为他倒好一杯茶水,还给他拿了几个水果。这又是辛良所不敢想象的。
在此之去,他早就听说过李太太的为人,只要是县里去的人,很少让人进屋的,接过了东西,就关上了门。
今天自己能受到这样的待遇,真是意外啊。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辛良。”
“辛良,你刚才叫我嫂子,又叫我的女儿妹妹,我们母女岂不成了一辈。”
“请嫂子原谅,辛良不会说话。”
“你以后就仍然叫我嫂子就可以了,要不就叫我姐姐也可以。我的女儿就叫你叔叔,你就称呼她名字就可以了,她叫曼丽。”
“嫂子,曼丽正在学校吗?”
“她在一中读高三。”
“成绩好吗。”
“不好啊,老师说得为孩子找个家教了。”
李太太又仔细地看了他一眼,接着说道:“辛良,你多大了。”
“我二十六。”
“结婚了没有。”
“还没有结婚呢。”
“是吗,应该找个妻子了。”
“可是好女孩不好找啊。”
李太太不由得又甜甜地笑了起来。“辛良,你看我有多大年纪。”
辛良就认真地看了李太太一眼,他说:“也就是三十来岁吧。”
“你可要实话实说呀。”李太太微笑着说。
“这是我真实的感受。”
“我四十二了。”
“我不信,到了下面县里,说你二十四,都有人相信。”
李太太乐了,她笑道:“辛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