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法师伊凡 >

第264章

法师伊凡-第264章

小说: 法师伊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所有人,”维伦说,“根据我们从俘虏那里得到的信息,这个国家所有的法律都是议员——也就是底层平民代表提案制定的……”

“算了,我们现在没工夫听这种趣闻,”亿夫长打断了维伦的话,手指在美国地图上巡梭着,“皇帝正在关注着这场战争,关注着地球人的反应,我们必修加快行动速度,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决定,下一个进攻的城市。”

……

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被皇帝军队“意识决斗”占领,对于地球人来说,这恐怕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因为这不仅仅牵扯伦理、道德、心理层面,说的严重一点,可能更涉及人类基础价值观问题,但对于卡梅尔的监察部来说,验证这个问题却远没有那么复杂,成熟的验证方法在战前监察部就已经提了出来,在卡梅尔,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技术问题——对待可疑人员,监察人员只需要让对方戴上通讯器,然后仔细“观察”有无异常即可,因为皇帝所有的手下,即使是“决斗者”,也在意识网之中,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将两个意识网相连,监察人员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来自皇帝意识网的“共享内容”。

正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卡梅尔帮助美国在幸存的这600多人中,发现了另外三十几个“间谍”,这些人在亿夫长的计划中,是准备“潜伏”下来,寻找机会实行“斩首”行动的,但又不得不说,这些人的战斗力实在是不怎么样,不要说是企图“刺杀”总统,就连一般的军人也战胜不了——许多人在身份暴露的时候,企图通过意识决斗拘捕,但几乎都失败了。

疯狂固然是一种力量,但这种力量更多的是对弱者有用,按照林泉对这些人“精神战斗力”的评价,如果这些“决斗者”的决斗对象是特定情况下的难民,是瘾君子,是大街上的乞丐,是失意者,现实中那些被失败和困难一击即倒的人,是精神世界不成熟的未成年人,他们的“决斗胜率”会超过八成,如果是一般人,可能就下降到五五分成,而且即使胜利,也可能出现你我不分,精神分裂的症状,如果是意识稍微坚定,受过训练,或者笃信某种价值观的人,胜率不会超过3成,如果是像一国总统……成功率几乎为0。

卡梅尔的参谋部分析,皇帝训练的这些“决斗者”的初衷并不是用来对付地球上这些人,还是对付他们帝国在征战过程中,遇到的那些“平民王国”的领导层,参考地球历史上封建时代大部分统治者的糟糕表现,这些被看成是“狗”一般的决斗者可能更适合针对这些人。

亿夫长不会想到,在他看来是一次“常规试探”的行动,却在无意之间帮了卡梅尔的大忙——下午的时候,总统在演讲过程中就提到了卡梅尔,然后他也提到,从这次的“行刺”中,他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力量,演讲到了**的时候,他甚至以个人的使用经验表示,之前美国限制意识网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是因噎废食,在这个美国最危险的阶段,甚至世界最危险的阶段,他们没有理由排斥意识网,目前卡梅尔和美国之间的合作已经完全证明,卡梅尔是一个富有诚意的国家,他们在纽约之战中,损失了数百名最精锐的军人,给美国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最有利的辅助,他们和美国的利益是一提的——这一点卡梅尔很早就公开提过,皇帝是地球共同的敌人。

在这次演讲之后,国会就开始起草有关“放松意识网管制”的提案,提案隔天就获得了通过,也就是说,从4月4日开始,只要公民提出申请,得到政府同意,就可以获得加入意识网的资格——现在所有美国人都相信,加入意识网能让自己在战争中,获得更好的安全保障。

因为申请人数过多,审核难以在一时之内进行,出于方便执行的考虑,政府方面随即又改变了对这项法案的解释权,很类似美国人在********的态度——除非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被确认不适合加入意识网意外,默认所有人都具备加入意识网的资格。

因为这项法案,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卡梅尔在美国售出的通讯器超过千万之数,通讯器现在就摆在美国的各大超市,和枪械一起,被美国人视作“安全防卫”一类,因为这个原因,卡梅尔方面也不得不修改相关法律,包括详细规定“意识网犯罪”——比如在意识网内猥亵、侮辱、骚扰他人这些罪行的适用范围,因为在这之前,所有的意识网使用者都属于“意识网联盟”……这都算是题外话。

关于意识网的话题只是这次演讲对于卡梅尔的“意外收获”,演讲真正的意义在于,美国正式宣布进入了全国动员,从演讲之日开始,全美的所有城市,所有部队,包括地方预备役,州国民自卫队,以及警察队伍,都进入一级戒备状态,所有休假人员全部归队,补充武器装备,城市里所有的军用电力系统统一实行三保险——除了和民用电力网络保持联系,随时还注意保持一套备用蓄电系统,以及其他配套的能源转换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柴油、天然气、风力、太阳能发电,标准是蓄电系统要能维持武器系统最高战斗功率3小时所用,配套*动力可以支持48小时以上,在个别重要的军事基地,甚至要求为每一个激光发射机配备独立的电力维持系统,做到即使完全脱离电网,也不影响战斗。

美国这个庞大的国家已经被纽约80万人的鲜血所刺痛,唤醒,民间激进的声音已经在叫嚣,以血还血,这架庞大的国家机器已经正式走上了战争轨道。

在一些人口过于密集的城市,政府开始有计划的安排移民疏散——大部分都是安排到临时开辟的地下城市,好在美国是粮食生产大国,而且粮食生产已经规模化,集约化,粮食上有足够保障,这种保证让这么大规模的疏散免于了很大的麻烦。

在一些被认为很有可能发生战争的城市——华盛顿,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等,政府以补贴形式,号召城市居民在自家安装民用激光反魔法系统,以及配套的蓄电系统,在一些办公楼里,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每一层都必须有一个足够大的,由激光系统构成的“反魔法”区域,用于工作人员在必要时避难,如果企业不提供这样的设施,员工可以以安全问题为由,拒绝工作。

美国国会做过相关预算,按照现有的生产工艺,如果大规模生产,民用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激光发射器,最大瞬时功率不过数百瓦的,成本大约控制在3000到一万美元之间,当然,这种发射器也不可能配套AI指挥,只有自带的软件分析体系,相当于在日本时候,严可守搞的针对空间之眼的分析软件,配合人脸识别体系,专门用来针对“敌人”的眼睛,可以起到致盲作用。

而在外部的军用型瞬间功率最高超过数百兆瓦的,甚至可以用来当切割机,当然,价格方面也是呈几何上升,即使是一般的杀伤性激光发射器,价格也不便宜,如果再算上安装,维护,已经相应的电力维持体系费用……按照现在美国的需要,要在所有“需要”的地方部署足够的激光发射器,需要的资金将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巨款,即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即使是在这举国赴难的时刻,一时之间也远无法承担。

所以备战工作只能按照城市的重要性,一步一步来,在短时间内,也只有华盛顿可以算的上是“基本覆盖”,其他大部分城市只能说是只存在反魔法“监控覆盖”,而不存在“防卫覆盖”,这是限于生产力导致的隐患,无法避免,同时也是美国人必须承担的风险。

392 包围

》4月6日,距离纽约大屠杀仅仅过了四天,纽约城中,地上的鲜血还未擦干,遇难者尸体还未完全焚化,总统先生演讲的新闻效应才刚刚出现效应,大部分美国城市还在紧张的备战之中,全国动员的起跑步伐才刚刚迈出第一只脚……

对于地球人来说,四天时间实在算不上很长——即使这是在战争时期,整个美国社会在舆论上,还沉静在对纽约悲痛的缅怀,以及失败经验的总结之中,但就只是隔了这么短的时间,战争再次爆发了。

让所有美国人,甚至卡梅尔人都感觉意外的是,这次皇帝军队所选择的,并不是美国任何一座大型城市,也不是重要的军事基地或者部队驻防地,而是位于新泽西州中部,一座毫不起眼的,只有五万人口不到的小型城市,新布朗斯维克。

按照美国这次全国动员的重要程度来拍,像新布朗斯维克这样的小型城市,所谓的“反魔法体系”就只是在城市最中央一带的制高点上,象征性排上十几激光发射机,平均留下几十个不到的,负责这些发射机的军人,就算完事了,直到战争在这里发生的时候,当地居民还完全不敢相信,为什么美国那么大,恰恰是他们最倒霉。

如果一定要怪的话,就怪亿夫长的手指在地图上停错了地方。

对于亿夫长来说,这场战争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完成皇帝的交给他们的人物——也就是看一次原子弹,在这个任务完成之前,妄谈占领,或者消灭地球抵抗力量,都是无关紧要的,不管是在皇帝,还是亿夫长心目中,和地球战争的胜负问题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既然一切的“战略”目标都是为了让皇帝满意,而从现在的状况来看,能让地球人主动使用核弹,用出他们最后的秘密,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激怒他们,逼迫他们,而做到这一点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制造屠杀,而且从纽约的例子来看,似乎单单一座城市的人口并不能让他们的总统下定决心,这样的话,亿夫长就不得不考虑帮帮他的忙……

和上次入侵的过程完全一样,先是在市区一带,AI反魔法系统捕捉到了空间之眼的征兆,并在第一时间予以反击,然后不久之后,在城市的南部一带的建筑内,大量穿着黑衣服的入侵者开始出现,当他们在控制了建筑之后,不慌不忙的召集同伴,与此同时,城市内的电力系统开始崩溃,短短十几分钟之后过去,有人在大街上看到了成群结队,飘荡的空间之眼。

城市立刻陷入了惊恐——直到发现入侵者的时候,这座城市就算算上警察,所拥有的武力也不足千人,根本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许多家庭在接到警报之后,第一时间冲向他们门口的汽车,想驾车出城,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个想法很不靠谱——许多人因为逃的太急,在北部以及东部的出城主干道上,接连发生了好几起连环车祸,道路的通行能力十分有限。

但有些让大家惊讶的是,这一次敌人似乎不像纽约城,有大举进攻的打算——那些留下来的军人很快验证了这个猜测,那些空间之眼移动的速度并不快,和上次纽约市中心的表现比起来,就像是在这里散步一般。

政府方面在接到警报之后,没有轻举妄动,因为新布朗斯维克根本没有任何战略价值可言,而且这很可能是入侵者的“调虎离山”之计,尽管到目前为止,入侵者还没有用过任何一种战争计谋,但军方也不可能完全不考虑这一点。

所以在接到消息后,军方只是从纽约市方向紧急*抽调了几十辆专门为这场战争改装的“激光防御车”,前往新布朗斯维克方向增援,这些车辆都是用中型载重卡车改装过的,车上装了现成的柴油发电机以及成堆的蓄电池,在车的顶端,呈放射性的装着配套的高精度光学侦察仪器,以及激光发射器,和城市里装着的那些比起来,这些车载武器系统无论是在威力,还是在战斗可靠性上,都差了好几个档次,但因为胜在机动性好,对于一时无法在全国完成“城市防御部署”的美国,这种移动的防御阵地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折中方案。*1*1*

过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在距离新布朗斯维克东部几十公里的珀斯安博伊南部一带,,同样发现了魔法迹象,和新布朗斯维克一样,珀斯安博伊同样是一座几乎不设防,也没有任何战略地位的城市,当然,和新布朗斯维克一样,居住在那里的市民同样发生了骚动,人群沿着通往西部,以及北部方向的高速公路大量逃亡。

接下来的数个小时内,更多的魔法迹象开始在新泽西州中北部一带频繁出现,布里奇沃特,霍柏康,帕森特,维恩……甚至更北方康涅狄澳洲南部的白原市……这些大量的二三线小城市中,空间之眼如同坟茔中的鬼火,在同一时刻出现了。

所有这些被涉及的城市都被切断了电力,甚至个别发电站都被摧毁了,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敌人一直迟迟未像上次一样,在破坏电力之后发动进攻。

“他们到底想怎么样?和第一次战争那样,全面战争吗?”随着情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清晰,一直密切关注这场战争的安娜在卡梅尔军事会议上,和一群参谋们一边愁眉不解的关注着电子地图,一边猜测道。

地图上,所有不断发出魔法警告的城市都被AI标注成红色的点,如果用直线把这些点互相连起来,可以很清楚的发现,这些点在距离纽约数百公里的方向距离上,把所有纽约附属区域全部包围了起来,看起来似乎像包围战的态势。

“难道他们计划像纽约市内屠杀一样,先包围,再驱赶,最后动手?”一位年轻的参谋人员有些疑惑的猜测道。

“不是没这个可能,”另一名参谋先是说了句废话,然后又很快指着地图说,“不过……这么大的一个包围圈,数千平方公里的面积,他们真的确定能围的住?这可比纽约大多了。”

“也许他们觉得纽约赢得太轻松,这次野心大点也正常。”有人插话。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内,没有更新的情报出现,那些空间之眼也是一反常态,没有任何进攻迹象,在出现敌情的城市,政府已经开始实行交通管制,帮助当地的居民撤往这巨大包围圈的中心,也就是刚刚发生屠杀的地点,纽约、泽西市一带方向,并开始对重要区域的激光防御系统做最后的加强工作。

卡梅尔和美**方也暂时形成了一致的判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敌人似乎就是准备围困住这篇区域,想重复上一次在纽约市中心的屠杀。

接下来半个多小时内,发生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这种猜测——电力中断的区域开始沿着包围圈一线,逐渐往中心收缩,史坦顿岛,纽克华,克里夫顿一带电力系统一次崩溃,对这种事情卡梅尔和美军方面已经早有心理准备,没有太大的惊讶,但民众已经开始恐慌,别说是在靠近西面的居民,就连许多住在布鲁克林的人,也开始计划朝着更东的方向跑去……

来自纽约的经验让大家相信,这一切都是战争的预兆,当军方在新闻上,公布了目前的“包围基准线“时候,包围圈的群众开始想尽办法离开这个,他们看来不久之后,很可能成为屠宰场的地方,

军方在最快时间内,对周边的重要城市,比如纽约西部的新泽西一带,北部的布朗克斯一带实施军事管制,限制当地居民贸然出行——在珀斯安博伊,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悲剧,一些市民企图乘船离开包围圈,但很快就发现船只的动力系统遭到破坏,不久知道,随着一声爆炸,整艘船剧烈的燃烧了起来,所有的乘客包括船员,都成了海上的鱼鳖。

“这些信息都表明我们之前的判断是准确的,”在意识网中,安娜对其他几名施法者介绍战况时说,“他们不允许包围圈里的人逃跑,就像猎人不会放跑猎物一般。”

“可……纽约他们不是动过一次手了么?”林泉有些不理解,在安娜的解说中,美国的地名就像ABCD,甲乙丙丁一样毫无意义,只是一个指代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