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锦绣医缘 作者:淳汐澜(瀟湘vip2014.06.08完结) >

第225章

锦绣医缘 作者:淳汐澜(瀟湘vip2014.06.08完结)-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她这时候与她说教解释都是无用,还不如拿出医者的威严,直接以命令式的语气让她照着她的方法来做来得更好。

    淑宁郡主果然被锦绣斩钉截铁的话吓住了,咽回了满心的不舍和心疼,她接过锦绣开的膳食单子,左看右看,看了半天,这才小心把药单收好,然后说:“多谢凌弟妹。”然后又问该给多少诊金。

    “弟妹莫怪,我家很少与大夫打交道,所以不知道行医的行情。弟妹说个数,我马上回去让人送过来。”其实淑宁郡主打定主意找锦绣看病的之前,便四处打听了锦绣的收费标准,诊金也在自己承受范围内,这才敢主动登门的。否则,在诊金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她还不至于厚着脸皮登门的。

    锦绣也看得出淑宁郡主日子过得并不好,虽说穿得衣裳干净整洁,也鲜亮,满头珠翠也挺合身份,可无论怎么看,都有种违和感。

    锦绣在给孩子看病的时候,也就在想诊金的事了,收呢,自己还真不忍心,不收呢,估计这人家心下也难安,于是折衷地道:“我看表姐这个镯子款式挺不错的。要不,表姐就拿这个镯子用来抵作诊金,可好?”

    淑宁怔了怔,下意识摸了手腕上的白色镯子,这是和田玉镯打造的,在和田玉品种中,并不名贵,拿去当了也当不了几两银子来,拿来充作诊金,那是再好不过的。

    于是淑宁郡主欣然撸下手腕上的镯子交与锦绣,笑着说:“这镯子随我多年,虽算不得名贵之物,但因是我母亲给我的陪嫁之物,平时候也舍不得取下来的。既然能得弟妹稀罕,倒也物尽其用。”

    淑宁用一个旧镯子换取诊金,也觉得赚了,心里甭提有多高兴,领着孩子出去时,走路都有风。但在心里也暗自庆幸着,这王氏出身民间,医术是不错,想来眼光确实不怎样,她倒是赚到了。

    回到家中的淑宁郡主却对婆母说,她这个表弟妹为人真是不错的,看在亲戚的情份上,居然一文诊金都没收,反而还给了孩子不少的吃食。还是她免不过样,发现这个表弟妹喜欢佩戴镯子,于是便把手腕上常戴的镯子撸了下来,送了出去。

    淑宁郡主的婆母高兴地笑着说,“神医王妃倒是个实在人,那我的儿,你妹子嫁去婆家多年,一直没能生育,要不,你再去找找你那表弟妹,让她再给给你妹子瞧瞧。”

    淑宁郡主:“……”

    ……

    连续给一些勋贵女眷看过病后,也就在这时候,锦绣才知道,这古代的医辽条件,是多么的落后。而古人看病的种种违疾忌医,严重到什么程度。

    大多数病症,太医院里的太医倒也能药到病除,但难就难在,这些大富之家那不成文的规矩,女眷们看病都要放下帘子,在手上搭一方帕子看病,也不知这种陈规陋习,是阻拦了太医医术的精进,还是自己把自己的病情给耽误了。

    这阵子来找锦绣看病的,都是清一色的女眷,不是某位世家里的少奶奶,便是未出阁的千金小姐,名声金贵的很啊,得了这种妇科病,当然不好找太医了。以至于楚王府倒渐渐成了锦绣看病的场所了。

    刚开始赵九凌还没说什么,但锦绣却有些不好意思,她时刻谨记着,她现在已经是天家的媳妇了,时时得有王妃的范儿,看病,倒在其次了。

    这阵子,许太医也时常登门拜访,对锦绣执师礼。把锦绣弄得好不脸红。刚开始还纠正他,不必行如此大礼,也不必自称学生,听着惯难为情的。但数劝无果,只得不了了之。

    这日里,许太医又登门,“这阵子有位病人息贲,脐左连胁如覆杯,腹鼓胀,有青络脉,喘不能卧。学生诊断为肝痛,此肝痛也算是绝症中的一种,学生实在无能为力,只好厚颜请教王妃斟酌一二。”锦绣连忙问:“病人年纪多大了?是什么身份?”

    得知是某位勋贵夫人,年纪四十开外,锦绣说:“年纪大了,又是这种病,恐怕不大好治。先前开的是什么药?”

    “白术,当归,山慈姑,昆布,海藻,白花蛇舌草,三棱,太子参,水煎服,每日1剂。向日葵饮之。吃了两济,毫无用处,反而疼痛凶猛。”

    锦绣沉吟,“这个十有八九肝脏上长了肿瘤,你再去仔细检查,按腹,是否有硬块,仔细把脉,肝癌症状脉相沉凝虚浮,若真有如此症状,那是真的没救了。让家人准备后事吧。”

    ……

    许太医这位病人,锦绣虽然没有亲自看诊,看十有八九是肝癌了,肝癌可是癌症中之王呢,一经发现,便是晚期,药石无医,更别说医辽条件严重落后的古代。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照着记忆中的偏方,开了药,半枝莲6钱,半边莲6钱,黄毛耳草6钱,苡仁、天胡荽各1两二钱,再加上黄芪、白术,甘草、白屈菜等,她依稀记得,这些药物,经过研究得出,有抑制癌细胸扩散的功用以及抗癌的功用。许太医把药名记了下来,迟疑地问道:“半边莲,这可是有毒的,怎能用来入药呢?”

    锦绣解释说:“半边莲专治蛇毒的,有着特好的奇效。半边莲本身带有毒性,用来以毒攻毒正好。病人得了肝病,也是病毒所致,正好可以用半边莲来个以毒攻毒,抑止癌细胞生长。”

    然后许太医又问什么叫癌细胞,锦绣一时无法详细解说,只好笼统以称之为医学术语病例中的一种。癌细胞是大多数绝症中最常见的称呼。

    许太医似懂非懂,不耻下问,问了个底朝天。

    正巧,赵九凌回来了,许太医赶紧起身施礼,赵九凌摆摆手,“继续,本王旁听便是。”然后又听了一会儿,许太医心满意地离去,临行时还给赵九凌行了个大礼,把他给乐坏了,说:“这老家伙,什么时候这么多礼了?”

    锦绣侧目,赵九凌一边坐了下来,一边解释说:“这老家伙,平时候可拽的很呢。仗着父皇的宠爱,常常把人给气得半死。有时候,连我都不放眼里。”

    锦绣笑着递了杯热茶过去,说:“不会吧,许太医我觉得人很好呀,每次见了我都是毕恭毕敬的,还说要拜我为师呢。”

    赵九凌讶然,过了会才说道:“这老东西,一大把年纪了,也不害臊。”

    锦绣反驳道:“王爷也不能这么说人家,我觉得许太医虽然有些让人病诟的毛病,但他对医术的追求,却是令人钦佩的。王爷知道吗?也正是因为许太医这样的医者不害臊,医术才得以继续发扬光大,进而精益求精。”

    “不是说同行相忌么?你们倒是说得起话。”

    锦绣笑了笑说:“同行是相忌,但大家靠本事吃饭,谁也羡慕不得。不过,若能抛去各自隔亥与成见,时常切磋一二,也是受益匪浅的。”

    与许太医相处几回下来,锦绣也很是佩服此人的医术,比如,古人常见的天花,肺痨,腹痛,以及各类现代闻癌色变的各类绝症,如果让她医治,估计还得抓瞎,但许太医却是如数家珍,并且能凭借那些不起眼的草药,就能治愈一半的病例,怎生不令她佩服?古人的智慧真的不能小瞧的。

    锦绣又说了许太医许多好话,想着许太医嘴里做太医的喜怒哀乐,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

    望着锦绣娇好的侧面,赵九凌忽然心生愧疚,“成日里呆在王府,会很无聊吧?”

    锦绣愣了愣,说:“是有些无聊,不过谁叫我嫁给了王爷呢?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我既然已经是王妃了,就得有王妃的样子,时常外出,像什么样?”

    他握着她的手,微微使力,锦绣跌入他胸膛,他搂着她的纤腰,说:“若实在呆得无聊,就出去走动走动吧。实在手痒,也可以给人看病。不过不许累着自己。”

    锦绣眨眨眼,轻声道:“王爷不怕外人说我抛头露面,不守妇道?”

    赵九凌傲然道;“我赵某人的妻子,又岂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井底之蛙?”然后又得意洋洋地道:“我老婆那可是响当当的女神医,他们羡慕都来不及了,还敢说三道四?哼,那最好祀悼这辈子不要生病。”一脸的自大张狂。

    锦绣嗔他一眼,“人家说做人要谦虚,王爷倒好,倒自卖自夸了。”话虽如此,但心里

    却是异常的甜蜜,做家庭主妇不是不好,但若能再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便是再完美不过了。

    锦绣笑望着赵九凌,这个霸道又嚣张,狂妄又无礼的男人,是自己的丈夫,虽然缺点多多,毛病多多,却总是让她惊喜,以及感动。

 第348章 主母心得

    锦绣原以为,那日淑和与她正面交锋,被她打下了嚣张气焰后,肯定会记恨的,说不定日后还要在公众场合为难她,锦绣之后去参加聚会时,都是万分小心的。舒悫鹉琻谁知,之后这淑和似乎消失了般,许久都没能看到过她的身影,连她的母亲庄顺公主也很少出现在人前。

    后来锦绣一打听,才知道,淑和郡主的女儿兰儿病了,哪还有时间找她的麻烦。

    转眼间,新年已到。楚王府也应景地在把灯笼挂上,王府里祭拜灶王爷,宫里要进行祭祀大典,在王府里还好,可以随便穿着,进宫后就得穿上厚重的礼服冠帽,扬起得体的千篇一律的温和笑靥,在长辈面前要保持谦逊,在晚辈面前要和蔼,在奴才跟前又得保持着温和亲切中又带上淡淡的疏离,使宫人不致于怕她,但也不敢怠慢自己,戴上一整日的面具下来,锦绣也习惯了见人说鬼话,见人说人话的本领,虽然身体累得像狗一样,但精神尚好。

    总得说来,王妃这个职业,不若太子妃皇后那样属高危职业,是个在宫中排得上名号,在宫外绝对排在头一号的身份。

    当然,三十年河东的道理她还是懂得的,所以趁着自家男人还是烧热灶的时候,还是与现在或未来的当权人物多多稿好关系才是正理。

    或许这样做有些势利,但勋贵人家像她这样的人可不在少数,可以说,所有宗室里的人都与她一样,都会趁着宫中的各类庆典,想方设法抱对自己家族最有利的大腿去。

    锦绣首先是抱皇后的大腿,其次是太子妃,以及太子妃所出的几个子女,反正搞好了关系,对未来准没害处的。

    至于其他人,也没有刻意冷落,倒也得了好些温良恭慧的名声。可以说,八面玲珑、长袖善舞是身为王妃的必备条件。

    ……

    身为低贱的平民,陡然进入帝都最顶级的权贵圈子里,能很快融入这个圈子,锦绣也算是大周史上第一人。

    庄顺公主领着自己的长子和次子也进了宫,目光复杂地打量着锦绣,她出身也是高贵,一国公主,又是继后所出,地位在众公主之中,也算是头一份了。可出嫁后也有诸多不如意,进入宫中也得小心行事,如覆薄冰。可这王氏倒是厉害,居然在宗室里混得如鱼似水,在宫中也是一呼百诺。

    她的亲闺女淑和郡主也是出身富贵,可一旦出嫁后,却是没资格再出现在这种隆重的场合里,倒是让一些出身低微的外来女子公然出入,在自己娘家俨然成为主人,占据着曾经属于自己的地盘,享受着自己都无法享受的荣耀。

    望着锦绣坐在太子妃下首,与一群宗室里最为得脸的老太妃们喜笑言欢,没有哪个王妃不羡慕的。连郑贵妃都恨得牙痒痒,侧身瞪了自己的儿媳妇齐王妃一眼,低声骂道:“你好歹也是出身大家,怎的还不如一个低贱的医女?”瞧那王氏,在一群宗室贵妇面前,那个谈笑风声,收发自如。

    这个出身侯府的儿媳妇反倒缩手缩脚,越发觉得上不得台面。

    齐王妃心里委屈不已,谁不想成为宗室里的风向标,谁不想成为领头羊,可她刚才也曾试着打入太子妃那个圈子,可这些人根本不理会她,害得她只有干座冷板凳的份,再脸皮厚的人也架不住这种变相的冷落呀。

    ……

    除夕夜这一日,所有宗室又都进宫了,除了去宫中太庙祭拜祖先外,便是吃团年夜。

    皇后与宗室里的同辈妯娌们坐到一桌,当然,皇后的妯娌也多着呢,能坐到皇后身边的,自然都是颇得圣眷的。而太后等人则与宗室里同辈的太妃们长公主们一道坐了。

    因先前福国大长公主那毫不遮掩的说了一通国礼家礼方面的规矩,今日里膳桌上气氛相对诡异。太后心里恨极这个大姑子,可又生怕她说出以往的事儿,弄得自己下不了台。而其他公主则是明哲保身,沉默地吃着饭,特地选些安全性的话题来说。

    锦绣与太子妃同坐一桌,同桌的还有一些三服内的同辈王妃,这日里倒没有人不识相地说些让人难堪的话。而太后也没再为难人,已经被激起了斗志的锦绣,反而有些失落。

    太后的亲闺女庄顺公主也来了,还带了自己的闺女淑和郡主。

    很难得的,这淑和郡主居然还与锦绣打了招呼,甚至承认了那日的错误,让锦绣好一番愕然。

    与锦绣交好的某些王妃郡主世子妃们则轻声提醒锦绣,“据说淑和的闺女生了病。”

    锦绣问,“严重吗?”

    “许太医最近天天往梁家跑,想必有些严重吧。”

    锦绣了然,自己大概被淑和临时当佛脚抱了吧。不过,她这个佛脚,又岂是那么容易抱的?

    吃了年夜饭,在宫中一道守岁,第二日一大早向太后,皇后,太子妃等跪拜恭贺新春。

    锦绣仗着年轻,底子好,苦熬了一夜下来,勉强还有些精神,那些年纪偏大的王妃公主们早已熬得双眼通红,走路都走不稳了。不由暗骂这该死的破习俗,真是要人命。

    大年初一宫里依然人山人海,各外命妇也进宫依次给母仪天下的太后等后宫最高贵的女人拜寿。锦绣与几位相处甚好的王妃郡主们一道出了宫,迎面便走来一群身穿诰命服饰的外命妇。

    一群夫人连忙向锦绣等人施礼。

    锦绣在这群夫人当中,认出了沈阁老夫人,以前曾来过钟家给自己添妆的几位夫人。双方相互问候了番,锦绣继续往宫外走去,前边又迎来一批身穿深色大衫霞帔褙子、手持牙笏的命妇们。这些妇人正拥着一位青色霞帔头戴翟冠的中年妇人。

    因这妇人衣服颜色是真红大袖衫,青色霞帔,头戴朱、翠牡丹与珠翟翠云金宝钿花翠口圈两个口衔珠结镶嵌而成的翟冠,这正是公侯伯等一品夫人才能佩戴的,与一群三四品外命妇在一起,显得特别的鹤立鸡群。

    锦绣忍不住多看了一眼,但这妇人却一直低着头,锦绣看不清她的面容。但锦绣旁边的安伦郡主却不怀好意地笑道:“威国公老夫人可来迟了,公侯伯夫人们早已去了慈宁宫呢。顾老夫人可得加紧些才是,吉时一到,首先给太后贺拜的便是公侯伯夫人,万一迟了,可是要被降罪的。”

    锦绣这才发现,原来眼前这人居然是近两年未见的顾老夫人。

    锦绣想了千万种与顾丁氏相遇的场景,却没有料到会是这种场合。她真恨不得学学那些一朝得势之人也来个耀武扬威。可她的名声又不允许她这样做,所以只能

    依然保持着王妃特有的谦逊良和的微笑,对一群低品秩的外命妇们含颌后,扬长而去。

    怀王妃边走边对顾老夫人的背影呸了声,“凌弟妹就这样放过她?”

    锦绣说:“不然还能怎样?反正我现在过得比她好。”

    安伦郡主点点头,“堂嫂说得也有道理。对于这种人,言语上的讽刺反而落于下乘,就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