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锦绣医缘 作者:淳汐澜(瀟湘vip2014.06.08完结) >

第228章

锦绣医缘 作者:淳汐澜(瀟湘vip2014.06.08完结)-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锦绣又拿自己大夫的身份举例论证:她这做大夫的,可没少接触那些内宅阴私。也得出一个旦古不变的结论:女人多了,是非就多了。如果没本事平衡内宅,还是乖乖地守着黄脸婆过日子吧。当然,如果有本事管束好内宅,你养一百个都没问题的,只要你养得起,身体吃得消。

    谨王妃听得大感快慰,但仍是将信将疑地问道,“真是这样吗?”

    锦绣点头,“我是大夫,还会诓婶子不成?婶子仔细想想,那些全是嫡子出身的人家,是不是比庶子一大堆的兄弟感情更好?家族更团结?成就更广阔?”

    谨王妃早已没了疑惑,不过是想找个更有力的证明了。人家锦绣都说得这么清楚了,她的顾忌也就少了几分。一半带着高兴一半带着喜悦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安心了。也难怪先前总是怀不上,原来问题就出在这儿了。”然后又对锦绣好一通感激递零,说回去后,就处理掉一些小妖精,让丈夫好生收心养性。

    锦绣知道谨王妃以前怀过两回,但都掉了。后来生了个嫡子,却又夭折了,如今她都三十多岁了,心里

    也顶着多重压力。以往为了贤惠所以不得不给谨王广纳侧妃,好早早生出儿子来。如今有锦绣的话作靠山,她底气就更充足了。

    锦绣则暗自偷笑,什么无本宣传,什么叫名人效应,这就是了。

    送走了谨王妃后,林嬷嬷却又私下里问锦绣:“王妃,刚才您对谨王妃说得都是真的么?”

    锦绣笑了笑说:“真的又如何,假的又如何?只要她们和我一样,是女人,是正妻,是主母,她们都会相信的。”更何况,她说的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好不好?可不是信口乱说的。

    林嬷嬷倒吸口气,不知该赞赏这个王妃的聪明,懂得借神医之名掩藏自己善妒的本性,还是该反对她,万一露馅了,可就不少了。

    “万一人家又去问的太医,到时候被拆穿了,这可怎么办?”

    锦绣笑了笑说:“我还巴不得他们去问呢。”

    果然,还真让林嬷嬷猜对了,确实有人私下里问太医。

    许太医并不专精妇婴,不过好歹也是太医,当然也是认可的。

    专精妇婴的胡太医以及小苏太医也点头称是,但等人一走,胡太医便赶紧去查书籍去了。果然,在《儒门事亲》里,便提到“贫家之子,不得纵其欲,虽不如意而不敢怒,怒少则肝病少”,“富家之子,得纵其欲,称不如意则怒多,怒多则肝病多矣”。

    第二日,又有人来问胡太医,胡太医捋着胡须说:“夫富者,纵其欲,妻不如意,必怒,怒多则伤肝,伤肝则不利。”

    又有人问:在未孕育子嗣之前,为什么不能安排通房?

    胡太医答曰:“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亏之阴气。医者则调强,抑制相火,保护阴jing,收心养心,恬淡虚无。节制房事,节欲保精。安于淡薄,少思寡欲。楚王妃所言,甚是有理。不可不信矣。”

    这下子,再也没有人再公开质疑锦绣的居心了。

    但又有人则嘀咕着,“既然太医都知道节制房事,节欲保精,以利优育,那为何以前一直不曾提醒过他们?”

    胡太医被质问得哑口无言,好半天才找着理由,“如是说来,岂不招祸?”不是他不想说,而是觉得没必要。他自己家中就有两个妾室呢。是男人都知道纵欲伤身,可真能管住自己,那就真成圣人了。所以就睁只眼闭只眼吧,反正他嫡子都有了,也不怕纵欲伤身了。

    连公认的妇科圣手都如此说了,那些质疑锦绣别有居心的人便陡然消失了一大半。当然仍是有挑刺的,不过也只是在私底下说说罢了,锦绣没有亲耳听到,也就不到一回事。反正京里的风向标早已转变,她在未生出孩子之前,赵九凌想要睡通房,也得想想后果就是了。

    拐了这么大的弯才达到目的,锦绣觉得挺劳心劳力就是了,不过为了保证下一代的健康,当个医棍还是有必要的。

 第350章 主母不是那么好当的

    拜锦绣这个神医所赐,京里大多人家已把她的话当作圣旨,当日各自回去后便开始清理后宅。舒悫鹉琻一些新妇也正大光明地拒绝婆母长辈的安排,主母正妻们倒是欢乐透了,可苦了那些小老婆们,心里恨极了锦绣这个惹事精。

    王府里的几位姨娘心里怨言也多,但也只敢在私下抱怨罢了。毕竟锦绣这个王妃,杀人不见血的本领可是非常高杆的。不过是不想王爷来她们屋子,便来这么一出所谓的“节制房事,节欲保精”,就正大光明地把王爷拘在身边,世人却不会说她半个字,真的太高明了。

    如果哪一天看她们不顺眼,也随随便便安个医理,就可以要她们的命,得了,还是安份守已些吧。那邱氏的下场,可还在那摆着呢,人家主母都还没出手,那邱氏就败北了,如今还落得一身都是病。

    “节制房事,节欲保精?王妃大人莫不是在警告为夫吧?”赵九凌半开玩笑地说。

    洗了澡的锦绣,穿上轻便的刺绣刻丝小竖领的鹅黄轻便中衣,红色的撒花裤儿,以及绣百合花的软底缎面鞋,正闲躺在床上,笑着说:“我是大夫,信我者,得永生。王爷若是不信邪,大可试试。”

    赵九凌哈哈一笑,“王妃可是神医呢,自然是有道理的。只是王妃真要为夫一辈子只守你一人?未免太委屈为夫。”

    锦绣哼道:“你那些姨娘都还在呢,你若是想,大可去找她们呀,又没拦着你。”

    赵九凌凑近她,“那你会不会毒死我?”

    “不会。”

    “会不会阉了我?”

    “不会。”

    “不善妒?”

    “不会。”

    “不闹不吵?”

    “不闹不吵。”

    “那我就去了。”

    “去吧。”

    “我真的去了。”

    “门在那边,不送。”

    赵九凌起身,又看着锦绣,“为夫真的去了。”

    锦绣笑盈盈地道:“去吧,不过王爷去了后,回来必须喝一碗十全大补汤。”

    “毒死了我,你会守活寡的。”

    “放心,王爷不会死的,我的可是真正的补汤。”

    “为夫可以不喝吗?”

    “必须得喝。”

    “若是不喝呢?”

    “不喝也得喝。”

    “就是不喝。”

    锦绣忽然泄了气,扁着嘴巴,语带哭腔:“不想喝也成,那就不要去了。”

    王府的食物一向精细,再来膳食也均衡,营养丰富,保养也细致,无论是吃进嘴里还是用在身上的,都是千里挑一的。经过几个月的饮食调理,以及奢华保养品的滋润下,锦绣的皮肤早已养得水嫩光滑,肤若凝脂。再则着装方面也是走高端路线,衣服颜色搭配也精细,人靠衣装这话并非夸大其辞。锦绣容貌并不差,再被金尊玉贵地滋养,容颜更甚往昔。如此嗔怒的画面,眼波含媚,颊若胭脂,如同春日里的桃花齐绽,勾人心魂。

    赵九凌大笑,重新坐了直来,拉过她娇小的身板儿,捏了她圆润的脸儿,“小傻瓜,自己善妒就明说吧,何必找那么多的理由。”

    锦绣原本还是有作戏的成份,但听了他的话,也知道凑效了,原本应该再接再励,一鼓作气,或许逼他发下毒誓今后不再去姨娘屋里头。以他重承诺的性子,想必不会让她太过失望,但她不愿这样勉强他。

    锦绣承认,她没那个能力去驾驭他,智取也不成,这男人太聪明了,她才刚露些小动作,就被他发现了。所以她只能行放养政策,再适当地因势导利,让他逐渐收心。

    像赵九凌这样的男人,什么驭夫术都是扯谈,她也没那个能耐能够改变这个封建礼教洗礼下的男人,她只能努力改变自己,跟上这个时代的脚印。

    对这男人谈爱情,似乎有些奢侈。

    于是,锦绣见好就收,顺势偎入赵九凌怀里,揪着他茧绸直裰&160;宝蓝底玄色步步高升团花的衣领,小声地说着:“王爷就算真要去找她们,我也不会真要拦着你的。只求王爷去的时候,别让我知道就是了。”这是她目前唯一能接受的。

    屋子里的白木沉香,在阔大的卧房弥漫出沉静而缓慢的幽幽清香,移盆在瓷缸里的散尾葵碧绿晶莹,窗台下健康的蝴蝶兰厚挺扎密地绽放出娇美的蓓蕾。

    赵九凌没有回答,而是继续搂紧了她,大概这便是他给自己的答案吧。

    ……

    农历年里的京城,帝都勋贵们依然忙碌不停。在纷飞的雨雪中,依然过着奢侈却又忙碌的日子。贵妇人们用她们特有的手腕,以内宅交际的方式,穿梭于各世家之中。

    锦绣制造出的优生优育风在京城刮起一股缓慢而坚决的“清理小妖精”行动,好些人家也都这样那样的原因,略裁了些妾室,一些婆母辈份的人本来留着的几个美貌丫头的好苗子,也在渐渐变了味的舆论下,不得不放弃,改而放出去配人。

    否则,真要强行塞到儿子房里,不止媳妇有意见,连一心想要子嗣的族人都会不满的,明知节制房事方能优生优育,你还要我行我素塞人,这就不是疼儿子,而是害人了。

    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也不敢随意送人的,比如,太后。

    太后在听说此事后,气得又摔坏了好些杯盘,“好你个王氏,这贱人就是生来克我的。气死我了。”震怒中的太后,连身份都顾不得了,赶紧让人把郑贵妃以及娘家嫂子叫来,商议着郑瑜的婚事。

    郑瑜是郑家目前最有潜力最有身份的嫡女,并且是唯一到适婚年纪的嫡女。太后的原意是想郑瑜嫁做楚王妃,如今被王氏给半路截了糊,只好退而求其次,做做侧妃也是好的,凭她的本事,再加上郑家人的一致团结,那王氏早晚都会被架空的。

    可谁会想到,侧妃的位置都没捞着,倒被赵九凌给反算计了回去。并且发生在自己宫里,还让自己的儿子沾上了一身腥,太后不但要面对郑瑜的悲忿哭泣,还要面对着郑家人的不理解以及埋怨,再来自己外孙女被赵九凌整得如此凄惨,却不能光明正大地报仇……太后这阵子人召太医的次数确实比往回多了不少。

    召来娘家嫂子,太后说:“哀家已经给瑜儿选了两户人家。一是武定侯世子,陈澜,二是威国公顾东临,这两户人家都是千里挑一的,嫂子你觉得哪个更适合?”

    郑贵妃立马说:“武定侯世子倒是不错的,人中龙凤,生得又好,能力也不错,真真正正的天姿人物,可人家已经娶了妻呀。”娶的妻子可不是小门小户呢,人家可是已故的庄淑公主的外孙女,被封为开慧县主的寿宁侯的孙女。娘家虽然不怎样,可架不住人家有公主外婆这个身份,本身又有县主封号。郑瑜虽然是郑家嫡女,可哪比得过人家堂堂县主?

    郑夫人则有些心动,说:“这寿宁侯早就大不如前,如今不过是空架子罢了。这开慧县主武氏也只是皇帝给的恩荫而已。一个无娘无父的孤女,娘家又势微,嫁入陈家也才一年而已。据说,身子还不大好……”

    郑贵妃立马猜出了这位婶娘的心思,连忙摆手说:“那不成的,这开慧县主平时候与咱们又不亲近,又很少进宫来。再则,谁说开慧县主身子不好来着?人家可好得很。伯母,你可别乱来,如今咱们郑家可今非昔比了。就连我,如今也是如覆薄冰。”

    郑夫人有些不满,对太后说:“好歹也是堂堂太后,宫里辈份最高地位最尊贵的,想要召见一个孤女,还不容易吗?随意找个借口,下个毒,也不要让她当场就死了的那种,保证神不知鬼不觉的。我那里刚好有这种药,无色无味,和酒一道下肚,不出三个月,就慢慢沉睡而死,还让人找不出病因来。”

    太后有些心动,但仍是摇了摇头,“再看看这顾东临吧。顾东临是新继任的威国公,因替父守孝,至今都还没娶妻。如今又远去了河西,这孩子倒是吃苦耐劳,人也有几分本事,如今在那边混得也还不错,已经是四品的威武将军了。威国公也是世袭罔替的爵位,瑜儿嫁过去,那便是现成的国公夫人。”

    郑贵妃双眼一亮,“顾东临么?那还不错。瑜儿嫁过去,可就是国公夫人呢。”虽然嫉妒长房什么便宜都占光了,但谁叫她父母不会生呢,一个闺女都没有,所以只好便宜长房的人了。

    郑夫人又心动了,“顾东临也挺不错。”

    太后说:“那就顾东临吧,再过不久,顾东临孝期就满了,如今顾丁氏正要给他物色嫡妻呢。

    既然中意此人,哀家就立即下旨赐婚。免得夜长梦多。”

    郑夫人又有些迟疑,“那武定侯世子呢?就这样放弃了?”虽然武定侯与威国公差了一个等级,但武定侯在京里可是炙手可热的人家,不但手中有实权,还富可敌国。威国公也是不错的,每年有五千石的奉禄呢,可有顾丁氏那样的亲家,郑夫人心里也会不痛快的就是了。

    顾家与那王锦绣素来有怨,顾东临还是王氏的前定婚夫,郑瑜若嫁给顾东临,岂不是有捡人家剩下的?所以郑夫人对顾东临也不大待见了。

    再则,世人皆知武定侯是太子派的中坚力量,将来万一容王问鼎大宝失败,郑家绝对是首先清理的对像。若是瑜儿嫁给武定侯,太子殿下看在武定侯以及瑜儿的面上,也会对郑家从轻发落。

    万一太子失势,容王登基,看在亲戚的份上,武定侯也不会有事的,相反,还极有可能站在容王这边。

    反正嫁入武定侯府,郑家是怎么也不吃亏的。

    太后也觉得郑瑜嫁给武定侯世子不错,若嫁了过去,那么五军都督府的一半兵力,就能为容王所用。

    最重要的,瑜儿嫁过去,便能成功离间武定侯府与太子的关系,到时候武定侯受到冷落,自然而然都会投靠到容王这边。

    ……

    到了初六这一天,怀王妃庆王妃相携来楚王府作客。

    宗室里十来家亲王,数家郡王,以及各公主郡主们相互定了宴客日子,楚王府是初十请客。

    在这之前,楚王府的回事处已收了不下百张回贴,以及新年礼品,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锦绣收礼物收到手酸,也见识到京城豪门世家的豪华程度。

    王府的外院管事赵管家按着回贴,统计了大致人数后,约摸要准备六十桌的规模。锦绣听取庆王妃怀王妃的建意,拟了四道冷盘,八道主菜,一个汤菜,主食四种。

    怀王妃看了菜单,摇了摇头,“都不怎么出众,也不名贵,好歹也得弄个炭烤乳羊、脆鹅肠、烤鸭掌之类的吧。”

    锦绣赶紧摇头说:“得了,我可不想为了面子就造杀孽,会下十八层地狱的。”人吃肉是必须的,但为了面子与口腹之欲,但那样残忍对待动物,绝对会下地狱的。

    怀王妃说:“听你这么一说,嘿,估计咱们宗室里的人会有一半都会下十八层地狱了。”

    庆王妃接着说,“就这几道菜就把你吓成这样。你可知梁国公一年办一次筵席,需要宰杀多少头猪?多少只鸡,多少只猴子?猪肉要吃里背脊那块肉,办一桌席宴,就要用去一头猪,30只鹦鹉,30只鹅,一只猴子,他们每年都要办好几场席筵,每办一场最低都是几十桌的数量……你说要下十八层地狱,可人家过得比咱们都好。”

    锦绣沉默,她自然知道这些钟鸣鼎食之家奢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