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随身装着一口泉 >

第50章

随身装着一口泉-第50章

小说: 随身装着一口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花椒在农村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基本上家家煮肉的时候都要用到它。

刘军浩将那二斤野猪肉配上大葱全部倒在锅里炒了,最后弄了一大钵子。接着又炒了两个素菜算是齐活。

也许是除掉了臊味的原因,这野猪肉吃起来相当柔润、嫩而不腻,加上他下的料相当足,吃到口中还有一股香醇。

第一百零二光辉形象

吃过饭,几个人正在闲聊呢。赵教授也端着茶杯过来了,开始第一句就是:“小浩,鸡崽啥时候出来的,我记得好像还不到二十天呢,这次咋出来这么少?”

“没有呀,这不正孵着呢?”他问的糊涂,刘军浩听的更糊涂。用手指了指鸡笼下边,那只老母鸡正稳稳当当的蹲在窝里边呢。

“不是这只,我说的是那只大花鸡,脖子上有点秃那个,它什么时候抱的窝?”

“不会吧,大花鸡没有抱窝呀……”刘军浩说了半句突然愣住了。平常喂食的时候没有注意数过,现在想起来好像有个把月都没有看到大花鸡了。

“唧唧……唧唧……”正说着呢,却见那大花鸡领着五六只小鸡从水道眼中钻了进来。

那些小鸡个个毛绒绒的,都有拳头大小,一看就知道刚孵出不久。小皮对院子里的鸡鸭都有印象,看到这群陌生的小鸡立刻闻了上去,却被大花鸡狠狠地在它鼻子上啄了几下,最后只得汪汪的叫了几声灰溜溜的返回狗窝中。

“这……它是从哪里拐来的小鸡。该不会是把鸡蛋下在外边孵出来的吧”刘军浩顿时一拍脑子,思路清晰起来。

这种事情在村里发生过不少,很多时候都是母鸡失踪个把月之后领着一群小鸡回家了。

“好家伙,这院里的母鸡失踪这么长时间你竟然不知道”赵教授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上次的水鸭子也是,如果不是他无意中发现多了几只,恐怕这小子再过上半年都不知道呢。

“嘿嘿,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母鸡不还是回来了吗,我再清查一遍母鸡,看看还有在外边孵蛋的没……”他是想到就开始做。

回屋弄钵子舀了半钵子碎米,开始“咕咕”地叫起鸡来,庞旭更是用数码相机给他拍了两张富有农家气息的喂鸡图。

不到三分钟,那些母鸡水鸭子就围上来一大群。

这次母鸡的数目正对,等他再数一遍水鸭子,顿时乐了,竟然又多出来一只,看样子自己这群水鸭子相当有吸引力呀。

“傻人有傻福”赵教授数过之后也只能极其郁闷地说道。

春日暖暖,吃饱喝足后,很容易犯困。不大一会儿,庞旭这吃货就在椅子上坐不稳了,不住地猛灌菊花茶提神。

“小浩,后院地里有啥活干没有,让大家都去活动活动,这么好的天气用来打瞌睡太可惜了。”赵教授看他们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模样就开口建议道。

“也没有啥活,前几天我刚把菜地里的草拔净……那就去翻红薯秧吧,也差不多到该翻腾时候了。”

于是几个人都跑到后院去给那半分地的红薯翻秧。他院子里的地块一直不缺水,加上泉水的助长作用,因此红薯秧从种上起就开始疯长。这才个把月时间,都长到一米多长,将水沟边上爬的严严实实的,刘军浩都清理过几次了也不见效果。

“红薯秧长得旺不是好事儿吗?”庞旭一出口就是外行话。

“呵呵,红薯茎节处都生有次生根,这些次生根也可以大量吸收养分和水分,使营养分布失衡。生长过于旺盛,抑制了根部的薯块生长。同时,次生根也会长出很多小薯块,进一步分散红薯的营养,造成‘大家都吃不饱’的现象,从而使红薯产量降低。”赵教授说起农作物的种植来自然是头头是道。

庄稼活不用学,只要有体力就能干好。这翻秧更简单,抓住红薯秧使劲一翻,将此次生根抓离地面就可以了。

可是就是这样,庞旭这吃货也做不好,他咬着牙一拽,愣是连主根也拔出来了。

“咦,结红薯了”刘军浩原本想说他呢,谁知道一看到红薯,顿时也愣住了。没有想到这么早就结出红薯了,虽然现在嫩红薯只有手指那么粗,可是从时间上算也比其他人家的红薯要早的多。

赵教授看了也很惊讶,特意蹲在那窝土前又扒了扒,没有找出别的小红薯才算了事,只当这是个个例。

倒是刘军浩却不住的在心中叽咕,自己本想低调生活呢。这败家的红薯愣是太争气,这么早就结薯了。他这院子现在已经够引人注目的了,让人再发现点异常情况可不好。看来要找个时间偷偷地把红薯秧剪掉一些,别让它们长得这么快。

还没有翻完呢,就听到小皮在前院汪汪的叫着,紧接着村里那帮熊孩子也扯着嗓子喊了起来。似乎有人到院子里来了,几个人赶紧洗了把手从后院中走出来。

好家伙,院里一下子围了二三十个人,还有一个扛着大摄像机,一看就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

“我说广聚叔,这唱的是哪出呀?”刘军浩笑着请他们坐下,哪知自家的椅子根本不够,只得让毛孩子去找脚手家搬了几把,才勉强让大人们都坐下。

“这是市电视台的郭记者,这是咱们县林业局的邓专家,他们是为草豹子来的。你昨天不是从山上弄了一个草豹子吗,快带出来让专家看看。”刘广聚三言两语就将事情交代清楚。

这么快就传到市电视台了,几个人都有些懵,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是这样的,十八楼网站是是市电视台下属的网站。我也是昨天从网上看到的”郭记者大概看出了他们的疑问,就开口解释道。

原来如此,不过这云豹他们早上才放回山林,现在到哪里让人家看实物。

听了他们的叙述,郭记者也有些失望。在县里的时候,他特意网上的几张照片给邓专家看了一下,想知道照片里的动物是不是云豹。

邓专家也没有作出肯定的回答,说是云豹的幼崽在刚出生的时候从形态上看和家猫没啥区别,因此他也不敢肯定照片中的就是云豹,只有到实地考察后才能下结论。

看来这个所谓的专家也不过如此,人家刘五爷只看了一眼就认出这东西是草豹子。

“有大图……我们还有母云豹的图片”庞旭突然想起自己数码相机中还保存着几张上午拍到的照片。

于是一大群人又围到电脑旁,将照片打开之后,那位邓专家立刻叫道:“这就是云豹,百分之百是。”

得了,这下彻底肯定了大青山重新出现云豹的消息。于是那个记者又在篱笆墙外选好背景开始采访,而拿摄像机的工作人员也忠实的记录着。

毛孩子作为第一个目击者自然也成了采访对象,没有想到这熊孩子对着镜头竟然丝毫不怵,将发现经过仔细的讲了一遍。

接着自然是张倩和徐晓丽出场,最后才轮到庞旭。本来郭记者也想采访刘军浩呢,却被他推辞掉。

采访过之后,那记者还想拍摄一些云豹奔走的画面,因此又让刘军浩几人带着他们到山上寻找云豹的足迹。

可是这东西鬼的很,该出现的时候却不见了踪影,一大群人在山上找了半天,连根豹子毛也没有见到。

第二天上午的时候,众人再次进山寻找。终于发现了云豹的踪迹,可是也只是一闪而没,摄像机拍了不到半分钟的镜头。

郭记者是下午走的,他走之前对刘军浩家的太岁也相当感兴趣,还特意拍了几张照片。

“郭伟,你小子还在宿舍打游戏呢,注意看市电视台的晚间新闻,哥们上新闻了……去你大爷的,你才犯罪被抓了……”

“爸,还在修摩托车呢……嗯……一切都好,有个事儿给你说一下,注意看晚上市电视台的新闻”

庞旭这小子一会儿工夫就打了七八个电话,都是给市电视台做广告的。

还别说除了那些领导干部,其他人想在电视台晚间新闻上露一小脸是相当困难的,几个被采访过的人都分外激动。

这边庞旭刚打完,那边徐晓丽也拿着手机打开了。

还是俺家的张倩好,采访过后跟没事似的。

刘军浩相当满意的转过头,却发现张倩正躲在屋里打电话呢,他凑过一听“妈,你看新闻不看,今天晚上一定要看……”

晕倒,不就是上一次电视,至于这样吗。

晚上刚七点呢,几个人就早早的围在刘军浩那个破电视前看起来,连毛孩子吃过饭也跑了过来。虽然说他家也有电视,但是在这里更有气氛。庞旭这小子就跟猴抓了一样,一个劲的抱怨中央台到底干啥吃的,什么垃圾新闻也要播三十分钟。

终于在天气预报之后,市电视台的新闻开始了,几个人脑袋恨不得凑到屏幕跟前,一个个连大气也不敢喘。

先是市各位领导人开始登场,说的都是重要讲话,开的都是重要会议。

看样子这个新闻素材还不错,领导露完脸发现云豹的新闻酒播了出来,毛孩子一看自己出现在电视中,立刻坐在凳子上傻乐。

几个人一一从电视中找出自己,庞旭看过之后直吹嘘自己最上镜,形象最光辉。

懒得搭理这吃货,他在新闻中露脸的时间还不到三十秒,有啥光辉形象可言。

更让刘军浩受不了的还在后边呢,他又挨个给那些同学打电话,问他们在新闻中看到自己没有。

这个时候,自家的电话响了,一接通却是刘广聚。他竟然也在问刘军浩看今晚的新闻没有,刘家沟又上电视了。

第一百零三章神奇魔力

钓鱼的时候自然是先准备饵料,想要钓什么样的鱼,就要什么样的饵料。比如说鲫鱼喜欢荤食,因此钓鲫鱼的时候一般都用虫子、蚂蚱、蚯蚓等,而鲤鱼喜欢吃素食,一般钓的时候就要用酒、香油掺拌麦、面团、豆饼等作为饵料。

早上刚吃过饭,庞旭这货就拿着铁锨在院子边上乱挖起来。

他原本想挖一些小蚯蚓钓鱼用呢,谁知道一连掘了几铁锹,挖出的蚯蚓个个都有小拇指那么粗。这东西个头太大了也不好,根本没有办法穿到细细的鱼钩上。

“靠,你院子里的蚯蚓也这么邪乎,怎么净是大家伙,连个小的都没有。”庞旭最后相当郁闷的将挖出的十几条蚯蚓用铁锨一划拉,全部倒在院子里。

蚯蚓可以算得上是鸭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小鸭子吃了蚯蚓长得飞快,大鸭子吃了能多下蛋。因此村里很多养鸭子的人家一到雨天就全家出动捉蚯蚓。

刘军浩院里的这群水鸭子也不例外,一见那些肥硕的蚯蚓,个个不要命的上前扑棱着翅膀疯抢起来。

“你自己不会挖还怪我这院子。”刘军浩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他自然知道这些蚯蚓也是泉水的受益者。

“听说蚯蚓是一身的高蛋白,营养价值特别高。还可以降血脂、血压呢,好像有不少人都喜欢吃。不知道这玩意儿炒熟了味道怎么样?”庞旭看着那些水鸭子疯抢的模样忍不住的舔了舔嘴唇说道。

“说你是个吃货一点都不冤枉,想吃的话中午我给你炒一钵子,好好过过瘾。”刘军浩一想到这东西竟然有人吃就有些不寒而栗。

“我也就是随口这么一说”庞旭虽然略感兴趣,但是看到那又粗又长的蚯蚓在地上不断地蠕动,也相当的反胃。

“还是我给你挖吧,钓鱼最好要用臭蚯蚓,那东西鱼最喜欢吃了。”刘军浩说着接过铁锨来到粪堆边上。

其实蚯蚓也分很多类的,刘军浩说的臭蚯蚓是个头比较小的一种,专门爱拱在粪堆边上,这蚯蚓长期和粪土为邻,自然身上弄得腥臭熏天,人手要是沾上它必须用肥皂仔细洗几遍才能将腥臭完全除去,因此一般人都不愿意碰这东西。

不过对于鱼类来说,这种腥臭的蚯蚓却是非常难得的美食,挂在钓钩上后鱼儿几乎是抢着吃。

只是这臭蚯蚓却相当稀少,因此也比较难找,刘军浩一连在粪堆边上挖了十几铁,最后才翻出一根麦秆那么粗的臭蚯蚓。

“我靠,这东西能当饵料吗,挂在钩上还不把鱼熏死了,我还是用面团钓鱼吧。”庞旭刚凑过去闻了一下,立刻捂着鼻子,说啥也不要铁上的臭蚯蚓。

他急着到堰塘那里显身手,因此是说干就干,不到五分钟就从厨房中弄了一大坨香喷喷的面团出来,扛上钓竿拎着水桶就要往村里去。

“刘叔叔,刘叔叔,我过来报到了”这时一个声音急急的飞进院子。

刘军浩一听就知道是苏娜娜的小侄女囡囡到了,她们昨天晚上给张倩打电话说是今天上午赶到刘家沟,没有想到这么早就过来了。

这小丫头跑的飞快,冲进院子里的时候根本没有看路,一头撞在庞旭的身上。她那娇小的身板顿时被撞得朝后退了几步,跌坐在地上。

庞旭赶忙伸手前去搀扶这个小姑娘。哪知道囡囡一看面前这个人伸手过来,就赶忙从地上爬起来,指着他大叫:“啊……怪叔叔!”

“这小丫头是谁家的,一点都不可爱。”庞旭讪讪的停下手说道。

“你才不可爱呢,怪叔叔!”小囡囡冲他翻了一个白眼,然后站在刘军浩身边唧唧喳喳的问了起来。

她关心的事情自然是刘军浩后院里养的那些草蜗牛,每次打电话这小丫头都要仔细询问一番,还让张倩拍了不少蜗牛的照片发过去。

过了几分钟,张倩等人的声音才在院子里外边响起。

原本徐晓丽不认识苏娜娜的,不过在张倩的介绍下,她们很快熟络起来。人家都说三个女孩子一台戏,这话一点都不假。

三个人就坐在院子里聊开了,从皮肤说到化妆品,从化妆品说到衣服,最后不知道怎么话题又转到金融危机上。

庞旭急着去钓鱼呢,因此只过了一会儿就不耐烦的开口催促。而三个女孩子却越聊越高兴,就让他们先去堰塘那里钓鱼,说是等下过去找他们。

没有想到小囡囡一听说进行钓鱼比赛,顿时来了兴致,也磨蹭着要刘军浩给她做一根鱼竿。

就着小身板大一点的竹竿根本扛不动,无奈刘军浩只得将扫帚上的细竹竿抽了一根,然后绑上棉线钓钩渔浮子,给她做了一个迷你型的小鱼竿。

就这样两大一小三个人扛着鱼竿悠哉悠哉的朝大堰塘走去,路上小丫头还不住的叫嚷这要和庞旭进行钓鱼比赛呢,看谁钓的鱼多。

好家伙,这么多人!等他们赶到的时候才发现大堰塘边上围了足足有上百人。

不少人准备的相当齐全,架竿、凳子、遮阳伞早已经在那里摆好了。比比人家的装备,刘军浩还真有点觉得自己几人用竹竿做的鱼竿有点寒碜。

他本来想选一个人少的地方呢,谁知道小囡囡却是个人来疯,哪儿人多她偏要到哪里去。还不住的伸着头朝人家的水桶中乱抓,拉都拉不住。

这一路走过来,刘军浩还真碰到不少熟人,那些人看到他过来纷纷围上来打招呼,弄得他还真有几分明星的感觉。

倒是一些第一次来刘家沟的人很好奇,就朝旁边的朋友询问这家伙是干什么的。

得到的答案无一例外就是“这小伙子待人实诚,他家的黄鳝很好吃,等下回去的时候你弄两斤就知道了。”

“就这里,就这里,这个位置最好,你看水多清。”还没有等刘军浩选好地址呢,小囡囡已经把他们两人拽到一片浅水处。

刘军浩打量了一下水面,觉得这个地点还不错,就点点头放下水桶。

钓鱼的时候选择垂钓地点相当关键,经常钓鱼的人都会总结出一套规律:比如说在河水中钓鱼就应该找浑水弯或者是岔道口,因为那里的水流一般都很急,搅动起的漩涡容易带出河底的有机质,这些东西又会吸引鱼类的到来。

而像大堰塘这种地方就要选择向阳的一侧,看看水中有无杂草和藻类植物,是否有气泡冒出等等。

钓鱼钓的就是心情,大堰塘边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