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好莱坞-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人物,在原著中应该是一个菲律宾人,外形上面应该更接近亚洲人。可惜的是,在原著中,对她的要求是一个亚洲淑女的形象,可是这样的形象的女演员,尤其是菲律宾女演员,利维就算是再怎么找,也是找不到的。菲律宾的电影产业并不算特别发达,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演菲律宾的人,又有些不一样。
利维倒是有些理解大刘在这里安排一个菲律宾人的用意:菲律宾是前殖民地,受过美国的统治,但是本身是一个东方国家。这样的地方,更大的程度上代表的是一种东西方的文化的融合。
小说中设计的几个人的国籍,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文化和人文上的思考。大刘在政治方面不算特别在行,这样的前殖民地国家出产顶级政治家的可能性很小,他考虑不到。但是,在文化上的思索,他还是有着一些的。
但是,想要展现出来东西方融合之后的人,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却没有必要非得用菲律宾这种国家的人。就算是安排了斯特里普出演,只要给她安排上一个国籍,或者一个背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自己拍电影,没法子完全按照小说的国籍来处理,这是无可奈何的。
在这个位置上,他的选择,依然是让白人来演。而梅丽尔。斯特里普作为一个成名演员,而且在利维记忆中,也确实是扮演过政治家角色且取得了成功的,让她来演,自然是再好不过。
这个剧中的萨伊毕竟是一个政治家。虽然她没有这里面的几个面壁者那么疯狂而大胆的计划,可她却也有着一系列的作为。从人类纪念计划到逼迫主角认真工作,她在这里面一直都出力不小,这样的一个女人,是有着女强人的一面的。
她不是一个简单的联合国式的花瓶,这样的局势下,她需要有着自己的能力。而梅丽尔这个演员,可以演出来她的能力。
而且。她的片酬本来也不是很高,也符合利维的要求。
斯特里普的片酬,一直以来都算是比较低的。虽然在80年代,她就曾经以当时女演员最高的300万的片酬接拍电影,但是一直到了2005年,她的片酬也依然还在500万上下浮动——虽然她是个好演员,可是也不得不接受市场的惯例。在好莱坞,老男人也许可以很吃香,但是老女人就不会了。女演员一旦上了年纪,戏路就会狭窄很多。商业大片里不需要老女人,而爱情喜剧里也不需要她们,她们能够演的只是一些温情脉脉的文艺片,甜甜演这样的电影,再好的演员片酬也高不起来。
按理说投资三个亿的电影不需要太计较片酬,可是利维也不想因为邀请明星过多,缩减特效制作的费用,那样做也有些得不偿失。
而这个电影中,她的戏份也不会很多。作为一个出场次数不多的配角,她的片酬大概给她一两百万估计也就足够了。
只是,如何说服她来演商业片,才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对此利维还没有太过详细的思考。不过这本来也不需要现在考虑:毕竟,他现在剧本还没有完成,还有很多前期工作要去安排,就算是现在去邀请演员。档期也定不下来,那些事情,可以放在以后解决。
一部戏明星多了。自然就饿得考虑到了明星们的档期安排的问题。谁家的明星也不可能为了一部电影一直等着,他们都是不愁片约的人,如何挫商一个合适的档期,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现在这些名字,只是写在他的记事本的计划而已。
而第二个被他记录了的名字,就是电影中扮演雷迪亚兹这个人物的演员。这个人选,他选择的是贾维尔。巴登。
这个人物,在设定中是拉美的政治家,在政治理念上,则是一只比较对抗美国,而且一直都在主张自己的国家发展核武的。这样的政治家形象,现实的生活中,就已经有了不少了,只不过,他们在朝鲜,伊朗这些地方。拉美这个地方,和美国合不来的政治家也不是没有,但是能像小说中那样产生对美国威慑的却很少。
不过,电影中利维倒是依然采取了这个设定。
这样的政治家,是特点相当鲜明的,他们确实是有能力,在剧情中,他的做法也是颇有可行性的。但是,他们的问题也就在于过度激进,虽然有着对人民的热爱之心,但是方式方法上却有些让人无法接受。他们无法让主流社会对他们表示理解,这样的做法,也是导致他们无法成功的最大问题。在电影里面,雷迪亚兹的失败也是一样的理由:他没有输给外星人,但是输给了人类。
这样的性格,其实和拉丁民族的性格很接近,浪漫,冒险主义,充满热情却不计后果。把这样的人设置成为一个拉美的政治家,虽然在政治上说不通,但是在性格上说得通。
这个形象,演绎起来倒是也不算太难,不过麻烦的地方在于,他需要是个拉美的人。而拉美的演员,并不太好找——这个地区的演员们,电影也不是特别发达的,而长的像是拉美的欧洲人中,最为出色的应该就是西班牙的那些演员们了。
而在西班牙演员里面,最为合适的,自然就是贾维尔。巴登。这个堪称西班牙国宝级别的演员,演技相当出色,无论是有魅力的情人,还是变态的冷血杀手,全都可以信手拈来,而利维也相信,让他出演一个拉丁美洲的政治家的角色,他也可以演得很好。因为无论是一个政治家魅力四射的一面,还是一个政治家冷血谋划的一面,他都可以做到最好。
对他的邀请,利维相信也不会太难。虽然他很有名气,而且也很有演技,但是他毕竟是个欧洲人,一个欧洲人,拒绝好莱坞大片的邀请还是很难的,利维有把握,让他出演自己的电影。
而敲定了他之后,四个面壁人,也就确定了一个了。
第三零六节面壁者
在敲定了一个最为容易敲定的角色后,利维接下来思索的,自然也就是另外一个面壁人,那位前任美国国防部部长,弗里德里克。泰勒。
在故事中,这个人物也是一个面壁者,而这一个面壁者,也是四个人中最早被看穿的一个。他有着自己的谋略,可是他的谋略却过度的简单,被人简单的猜到,简单的打破了。
在故事里面,大刘说的是西方人的谋略,因为长时间的拥有力量而减弱衰退了,而在电影中,利维也认为让他第一个倒下比较好。
如果说四个面壁人有一个要先倒的话,他是最合适的。因为这个人的人物设定,就是美国的前任国防部长,而在美国,国防部长这个职位绝不是一个特别讨人喜欢的职位。
05年这个时候,美国正在伊拉克那边打着仗,也正是因为在伊拉克战场上泥足深陷,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在美国一向以强硬著称的鹰派代表人物,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是备受争议。媒体上面,总是不乏对他的调侃和指责,从五角大楼的军阀,到全美最语无伦次奖得主,各种话语都扔到了他的身上。
因此,利维在电影中要放上一个美国前国防部长这样的身份的人的话,人们估计也会认为,利维影射的是拉姆斯菲尔德——毕竟好莱坞一直都是反战大本营,这样说并不奇怪。而和外国的政治家,科学家比起来,自己国家内的鹰派率先被人击败,这对于不少民众来说。也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
当然,利维也很清楚,要是到了电影上映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那么这个讽刺的效果就起不到了。不过。别的事情也许利维记不清,可这个事利维清楚的记着,战争结束?奥巴马上了台,这仗也打不完。倒是拉姆斯菲德尔真的成为前国防部长的可能性更大。
而这个演员的人选上面,利维希望寻找的,则是和雷迪亚兹的人选稍稍不同。雷迪亚兹这个人物是需要凸显出来魅力的一方面。塑造成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的,而泰勒这个人物,更多的是显示那种剥去伪装之后,暴露出来脆弱一面的‘硬汉’的形象。这个人物,不需要那么有魅力。但是却需要更具有硬汉气质。
而在利维的设想中,最合适的人选倒是有个天然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来演这个人物绝对很好。可惜的是,伊斯特伍德现在自己就是导演,他犯不上给利维的电影里面跑龙套。而且就算是他真的肯演,以他多年来的名声和地位来看,他的片酬也绝对不会太低,想要让他出演,那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而要说老演员的话。利维倒是也刚刚和杰夫。布里吉斯合作过,让他出演,当然也可以。可惜的是。在利维看来,他的形象不太合适。演一个有魅力的老头,他倒是可以做好,但是演一个两面三刀的政治家,他的形象未免不太合适。
再有的长相适合的演员,利维能够想到的。也就是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他的形象上,也很符合鹰派政治家的形象。这个演员从年纪到长相。都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让他来演这个角色倒是也算不错。
不过。在思索之后,利维也想到了另外一个人选:马丁。辛这个演员,也许演这个角色会出奇的好。
马丁辛也是个一个好莱坞的老演员了,从60年代起,他就已经开始接拍电影了,40年的时间里面,他也一直都很活跃。他的演技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而且,演这个角色,他甚至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
论形象,论能力,他都是一个很出色的演员。而且,在世纪之交的时候,他主演的电视剧白宫风云,也是长期的热播剧,在里面他也扮演了政治家,而且还是共和党的政治家,这样的人来演这个前任国防部长的角色,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
邀请他的话,倒是也许是个很不错的想法。这个角色,毕竟不算是太过于正面的角色,准备两个备选的人,万一其中一个不肯接受,另外一个也正好补上。
把这个名字记下,而下一个名字,就是第三个面壁者,比尔。西恩斯这个人了。
在故事中,这是一个英国人,在科学领域,他拿到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是个很成功的研究人员,而在政治领域,他加入过欧盟,在欧盟担任过两年半的欧盟主席。和前面两个人不同,他的强项,在于科学和政治两个领域的精通。
而且,这个角色背后,还有另外一个角色:在故事中,他的妻子山杉惠子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妻子的戏份,几乎和他一样多,需要他出演的地方,也就需要他的妻子露面,因此,考虑到了这个人的时候,也得考虑他的妻子的演员选择。
而这个人物,需要选择的就是个英国绅士的形象了。比起来雷迪亚兹需要的魅力四射,泰勒需要的硬汉形象,他的形象,更多的是代表老欧洲,从气质上到行动能力上,他都需要更加有风度。而且,在故事中,他的计划也是最晚被看穿的一个,甚至就连他朝夕相处的妻子,都没有能够看穿他的计划——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个极为腹黑的人,演绎这个角色,也就是英国的那些腹黑绅士才合适。
而在这个人物的选择上,利维当然也就把目光对准了欧洲,尤其是英国的演员。
而这个人物的选择上,利维在思索了一下之后,也就敲定了人选。
最好的选择,在他看来,是拉尔夫。费因斯这个人。
这个演员,从演技上绝对可以适应任何要求。在利维的记忆中,他参演过很多电影,从辛德勒的名单里面的军官到哈利波特的伏地魔,他全都能够扮演,戏路上足够宽广,能力上足够出色,是利维选择他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再有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气质上,他也确实极为出类拔萃。在利维记忆中,如果说到了气质,女性演员中气质最为出色的,无疑是凯特。布兰切特,而能够和凯特。布兰切特对戏气质不落下风的,拉尔夫。费因斯绝对是其中之一。
比起来一些更加活跃的演员,如克里斯蒂安。贝尔等人,他的受追捧的热度也许少有不如,可是单纯说演技,他却绝对更加技高一筹。
利维挑选这几个人物的时候,考虑到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这三个人物,需要都是一些能够表演了善恶等复杂的人性的演员,他们不能够只是单纯的表现出来善,或者是恶,他们需要表达出来一个政治家的善恶兼备,这样的演员才是最为合适的。
而拉尔夫。费因斯,就有这样的能力。
对于英国演员来说,演出来足够的气质并不是难事,利维相信,让他来演这个角色,也是绝对可以非常出彩的。
而至于他的妻子的角色,利维的想法,则是交给某位中国演员来演比较好。
在表演方面,中国的演员们还是相当有实力的,尤其是年长的演员们,有不少都是真正的演技派的高手。相比而言的话,日本的大龄的女演员,比起来中国还是稍微不如的,尤其是女性方面,日本的女演员更是差距很大。这个角色不能够是个年轻人,利维自然就去考虑中国演员比较多了。
当然,和萨伊的角色一样,他也不是不能够考虑使用在美国比较活跃的一些亚裔演员。可是很让利维纠结的是,美国的这些亚裔演员,长的真的不算好看。自己的电影找她们的话,利维敢肯定亚洲人欣赏不来。
所以,还是找个中国演员来演好了。
当然,这个人物的背景,他却不准备改:在小说里面,这个角色是一个日本人,是个脑科权威,而且也是一个受到蒂莫西。利里影响很深的人,在心理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而中国的心理学曾经产生了极大地断代,完全是80年代后才发展起来的,比起来日本相差太远,这个人物,还是设计成日本人比较好。
而这几个人敲定了之后,剩下的也就是最后一个面壁者,也是堪称这部电影的主角的罗辑的扮演者。
和第一部的时候一样,这个角色,利维也是一样想要把他改编成美国人——在美国观众眼中,拯救世界这样的事情,就得美国人来做才好——而这个角色,和前面的那几个人都不同,前面的那几个人,都是有着政治家身份的,他们的善良也好,阴暗也好,都是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出发点的。
而这个角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混进了面壁者队伍的人。他完全没有那几个人的政治才华,他玩世不恭,浪荡生活,做事的时候也是任性妄为,要不是老婆孩子被人带走,他甚至都不会鼓起勇气承担责任。他的想法,原本只是想要骗取科研经费,哗众取宠,可是却被卷入了这个漩涡,无法脱离,最终被迫和三体人战斗。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更多的平民百姓的缩影,让他们奋起的,只有关系到了切身利益才可以。他不是一个政客和其他的几个演员的选择标准自然也不同。
只是,这个人物也需要认真选择才可以。毕竟,在三体星人日益迫近的这个大前提下,他还在享受生活,一只到最后才迫不得已的反抗,这样的人,要是选择错了演员,表演不出来人物魅力,那很容易就会被人们讨厌的。
而这个人,利维在思索之后,也马上有了人选。
第三零七节药物的危害
“你认为,如果我们让小罗伯特唐尼来主演这个人物的话,效果会是怎么样的?”
在看着四个面壁者的最后一个名字的时候,利维思索了很久之后,带着一些犹豫,他对克拉克提起了一个名字。
这个名字,是利维想了很久之后,才想到的人。
罗辑这个角色,是一个和别的角色不一样的人。他是个普通人,而且是一个生活浪荡,性格多少有些怪癖的普通人,如果把他的生活直接呈现出来,观众们很难接受这样的人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