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影帝之路 >

第66章

影帝之路-第66章

小说: 影帝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是一个三分多种的固定镜头,坐在后排的姜炆视角里。赵丹峰和司机聊着天。介绍着两人这次出行的目的地,旅行方式。司机开玩笑说这应该是从没人干过的事。应该支持,年轻人有梦想真好之类。

镜头一转。姜炆的脸出现在镜头里,“九月十四日,出发第五天,抵达申城,第一次住了宾馆,或许再不洗澡我们就要臭了。”镜头里传来一阵阵歌声,姜炆说道,“赵丹峰在唱歌,很难听,很难想象唱歌这么难听的人能写出那么多好听的歌。就像我长的这么难看,也能拍电影,人生际遇就是这么难以想象。”

躺在床上,下身裹着毛巾,上边光着身子,姜炆对着镜头继续叙述着,“下一站是襄樊,然后我们要到锦官城,这样,旅程才算是进行了一半。昨天走了四公里路,从省道走到国道,脚上磨了个泡。我想这段旅行下来,我会长茧吧。”

阵阵风燥声传来,镜头里再次出现赵丹峰的侧脸,只是这次直接出现在了车上。赵丹峰笑着对镜头介绍,“张大叔,很幸运,等待了一天之后,在加油站,我们遇到了他,他答应带我们一起前往锦官城。太感谢了。”赵丹峰不停对司机说着谢,“对,还有一另一位司机师傅,赵师傅。赵师傅说觉得咱们是本家才让我上车的。”

已经有了胡茬的赵丹峰脸上也黑了点,但依然兴奋的和司机聊着。镜头里却是没了声音,镜头所及,也渐渐成了道路旁即将等待收割的水稻田。亮金金的水稻田逐渐暗了下来,像是在倒退一样,夜色初上,一排白杨树挺立在路旁。镜头被放在地上,一双脚向前走着,走出好远。姜炆蹲下来,看着摄影机,拿石子垒起一个小石堆。

赵丹峰估计这个镜头是拿包立着,摄影机放包上拍的。姜炆蹲在那指着石头堆,“跨过这里,我们就要走进藏区,但是我们已经三天没有搭到车了。这一路车很少,可是一点也不急。我告诉赵丹峰,大不了我们走到拉萨。出发第十五天,三天走了四十公里,很慢,但近了那么一点。”

仰躺在路上,头靠着小石堆,“我的心,已经可以平和的对待似乎永远也搭不到的车,赵丹峰的心里总是保留着希望。他告诉我,如果没有希望,是走不完这条道路的。”

镜头再转,赵丹峰第一次出现在了夜晚的镜头里,唱着歌,大步向前走着。这首歌就是《天路》,而那段对话也出现在了镜头里。这是赵丹峰看到现在第一次觉得应该入境的镜头入了镜。到了此刻,赵丹峰总算是明白了点姜炆的想法。

这家伙是在用他的第一视角讲述着一个关于旅行的故事。而自己就是他讲述故事里那个主角,但自己并没有太多可以表现的地方。因为这家伙总是在阐述他的内心,用夜晚和白天对应着精神十足的自己,和在夜晚展示伤口,茧,晒成红铜色的皮肤的姜炆。

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就这样展现了出来,奇妙的是竟然没有出现一幕两人站在一起的镜头。故事却依然进行的很顺利,观众也一直知道故事的进程一点都不乱。姜炆这个讲故事人的作用,非同小可。

头一次赵丹峰发现,姜炆真的是在用心讲一个故事。也是头一次觉得,自己真的是在演一个故事,而不是跟着姜大爷玩了回票。

第一百六十章审片会(二)

下一个镜头,赵丹峰倒是一眼就记起来。那是自己跟着住在藏民家的主人去干农活的时,姜炆站在房顶拍摄。而在镜头里,却是自己和主人拉长的身影,迎着朝阳逐渐远去,又迎着夕阳逐渐归来。自己对姜炆兴奋的挥着手中的十块钱,“下来,请你喝酒!”

“十块钱能喝什么酒?”那是姜炆的声音。

“青稞酒!”

镜头里,那个已经和流浪汉差不多的家伙不停的挥着手中的钞票,笑的和洒在脸上的阳光一样灿烂。

“喝酒上路!”姜炆喊了声。

镜头再转,却是一连十天的藏南之旅。暴雨,泥石流,塌方,仅能供一辆车走的悬崖绝壁。没有对话,只有众人齐声协力推车的号子声,汽车开出泥潭的欢呼声,炸毁拦路巨石的爆破声。少不了涓涓细流,滚滚洪水的水声,也少不了晚上树叶沙沙作响和赵丹峰的鼾声。

到达城镇的那一刻,赵丹峰跪在路中央,亲吻着道路,回头对着镜头指着心,“看,天路从这里才开始。”

许久没出现的姜炆再次出现在镜头里,却是背对着镜头,坐在一根水泥路标桩上,指着前方,远处有一位磕长头的牧民三步一磕的拜着,“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姜炆直接朗诵了赵丹峰《那一世》的全诗。

镜头一转,却是赵丹峰还颇为秀气,白净的时候。在邮政局写着明信片,对镜头说着。“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给她寄一张明信片。她会知道我到哪了,也会知道我还平安。”

“你爱她吗?”姜炆问着。

却是没有答案,因为镜头再转,走在襄樊街道的赵丹峰说着,“这里见证了黄蓉对郭靖的爱情,小龙女对杨过的爱情,所以我在明信片上写了,在这里也见证我对你的爱情。”

“你爱她吗?”姜炆继续问着。

依然没有答案,已经变成乞丐状的赵丹峰。在明信片上认真的写着,不再是一句话,而是长长的一段话。

“你写了什么?”姜炆问着。

“我写,京城天气凉了,别再穿裙子了,穿裙子给我看还行,给别人看多亏。而且还会着凉,平时少吃点甜食,别我不在了就一个劲吃巧克力。”赵丹峰继续写着。姜炆指了指旁边一张已经写好的,“怎么多写了一张。”

赵丹峰看了眼,笑了,“这是给另一个人的。”

“喔。你爱她吗?”姜炆问道。

“爱。”赵丹峰点点头。

赵丹峰看到这段,只想杀了姜炆。尼玛,那张明信片是给袁湶写的。最关键的不是给谁写的。是他剪辑出来的效果,明明他每问一次。自己都回答的是爱,偏偏到了这里。才用了一个字。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悄悄向座位下缩着,李绍红看了赵丹峰一眼,“你死定了。”

赵丹峰尴尬的看了看李绍红,“红姐救我。”

“好处?”李绍红悄声说着,老谋子好奇的看了两人一眼。

“随便。”赵丹峰开始没节操了。

“成交。”李绍红得意的笑了起来。

影片进行了一个小时又十分钟,观众心里多少也有了点自己的认识,颜丹辰捅了捅陈昆,“你看懂了没?”

陈昆点点头,又摇摇头,“我看明白这个故事了,但还没看明白这故事的意思。”

“我倒是有点明白了。”颜丹辰轻声说着,“是不是在展示一个人的成长,你看赵丹峰从一个都市青年,外貌的改变就不说了,从吃东西要挑,到为藏民干农活赚钱喝酒,再到现在开心的啃着馒头,眼神变化的很明显。”

不得不说颜丹辰看到很仔细,一旁坐着的刘晔看了眼颜丹辰,说实话,这小子都没分析出来这些。而且多少看的有点云里雾里的,虽然从专业学的知识可以解构这部电影,各种镜头剪辑组合之后,有些意思的表达,难免有些为难刘晔了。

有不太明白的,自然也有明白的,两位片商交流着,“很出色的一部公路纪实故事片,在欧洲会很有市场。”

“平淡的进行,逐渐丰富的人物性格,倒叙的应用一点不会让人觉得生涩和厌烦,反而总是很期待。出色的故事,出色的叙事方式,毫不做作的真实表演。”

片商们有片商的角度,导演们也有导演的角度,老谋子对姜炆说着,“这片子你要送展吗?”

“送。”姜炆笑了笑。

“太新颖了,无论是故事还是结构,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判断,我觉得你这次的试验是成功的。”老谋子说着,“这小伙不错,越到后来越出彩。”

镜头里,赵丹峰背着包走在路上,指着前方,对姜炆笑着,“让我们用脚丈量最后的天路吧。”

远远的,似乎那座宫殿隐约可见。姜炆放好摄影机,做了一个完整的磕长头的动作,垒起一个小石块在路边,“有一天,我会从这里,转完我心中的天路。现在,我要陪他走完他心中的天路。”

没有宫殿,没有城市,只有赵丹峰跪在地上,喊了声,“我们到了!”之后就变成赵丹峰在街边喝着酥油茶,写着明信片的画面。

“这是最后一张明信片?”姜炆问着。

“不,以后只要离开,我都会寄。”赵丹峰摇摇头。

“为什么?”

“因为我想让她知道,我在她身边。”赵丹峰说着。

“你已经离不开她了。”姜炆说着。

抬起头,赵丹峰认真的说着,“我不会再一个人旅行,和一个男人一起旅行,我受够了。所以我会带着她,无论去哪儿。”

姜炆笑了,再次出现姜炆的脸,大叔已经站在首都机场,对着镜头说着,“我们回来了,三十七天后,我们又回到了这里,这里是家。无论走多远,路有多长,我都会回来。而他,还在找寻家的方向。”

赵丹峰丢下行李,抱起胡婧转圈,接吻的镜头,成了影片最后的画面。姜炆的独白响起,“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理,默然相爱,寂静喜欢,你们的路才刚刚开始。我的路…”

end。

ps:明天同档节目播出时,请关注更新~特别的礼物,送给书友们~

第一百六十一章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灯光亮起,大堂里安静了三秒钟,掌声雷动。姜炆接受着各色人的祝贺,李绍红抱了抱赵丹峰,“这是你的成功,一部会成为经典的电影。”

“谢谢!”赵丹峰扭头却是找着胡婧。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赵丹峰是那样理解着镜头,不代表着胡婧就会那样理解。多少赵丹峰会有些贼喊抓贼的心虚感觉,胡婧倒是觉得挺正常的,到了目的地给一些认识的人也寄一些明信片太正常不过了。倒是之前,一地一封,自己都收到了。特别是自己最后的出场,真是美翻了。自己大银幕的处女秀,完美无瑕。

显然胡婧的注意力都在最后朦胧的一吻,拖长的身影。女人关注的点和男人关注的点有着本质的不同,要祝贺赵丹峰。胡婧想着,就跑了过去。

胡婧推开老谋子,这大叔太挡路了,跟人聊天就不能不挡着道。当然,这也是胡婧没认出啦是老谋子,推了也就推了。老谋子一瞅是一年轻姑娘,倒也没生气。看着小姑娘从赵丹峰背后搂上去,倒是记起来是影片最后一幕出现的那个姑娘。还真是漂亮,这是赵丹峰的女朋友吧。

“太棒了!”胡婧冲赵丹峰说着。

赵丹峰扭头一看是胡婧,悬着的心掉了下来,胡婧这才看到李绍红。赶紧放下手,叫了声红姐。赵丹峰这才给胡婧介绍被一把推开的老谋子,“这是张译谋,张导。张导。这是影片最后出现的那姑娘。”

老谋子笑了笑,“你好。”

胡婧才知道自己推了个名导。吐了吐舌头,“张导。对不起。”

“没事。”老谋子没放在心上,“你真是赵丹峰女朋友啊。”

“真是。”赵丹峰看胡婧害羞的样子,帮忙回答了句。

老谋子点点头,“好电影,好表演。”

有来祝贺的,也有迫不及待想要离开。李潮就是这样一个迫切离开,打车回家的记者。作为不多几个参加这次审片会的记者,李潮拿出稿纸,在开头写下了这么一段话。题目叫做寻找天路,两个男人的归途。

一段旅行,一个男孩成为男人的三十七天。一段旅行,一个男人寻找心中归宿的三十七天。同样的一段路,他们找到了各自的天路。那是一段神奇的天路,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段路,却没人知道这段路在哪。这两个男人,找到了他们的天路。

文章用大量篇幅表现了作者的激动心情,质朴的镜头。简单的剪辑,只是单纯的用画面展现着导演心里最想说的话。白天就如赵丹峰一样温暖有活力,晚上如姜晓军一样沉静,懂得忍受。白天与夜晚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两个普通男人平淡但又不平凡的每一天。

三天后《大众电影》刊发了这篇文章,没有剧照,没有海报。只好把两张主角以往各自的照片和在一起发出来。

同一期,《看电影》也刊发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姜炆与他的数字摄影机。文章着重阐述了姜炆的尝试对于发展数字电影的影响。虽然只是部实验之作,但却意义非凡。无论从影片内容到审片效果,这部影片都会成为受关注的影片。它展现的意义不光是电影本质的内容,还有创新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全新影响。

《北电学报》则登出了一片畑壮壮导演的影评,不光深入浅出的分析了电影的内容,特别提到了这部电影的主演之一赵丹峰。也是在铺天盖地对这部电影故事结构,叙事手法,拍摄技巧和对姜炆赞叹的评论里,少有对赵丹峰表演详细的评述。

文章写道,这是一段朴实无华的表演,他演出的就是他,一个现代都市人的符号和一个心灵朝圣者的结合。无法再对他有过度的要求,他已经将这两个符号表现到了最好,没有赵丹峰,这部影片将会变为一部索然无味的旅行纪录片。所有人听到的每一句话,都是赵丹峰自己心中诉述,每一个动作,都是心灵最本质的体现。没有姜炆,就不会有这部影片,但没有赵丹峰,就不会有这部影片的成功。

胡婧乐呵呵的把所有电影类杂志报章都买了一个遍,坐在赵丹峰对面一个一个翻着。有的就剪下来,贴在专门买的一个本上。赵丹峰精神不振,刚刚才到学校会客厅接受了一家报刊的采访。是作为姜炆采访的补充部分,谁让找姜炆没参访到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呢。好多记者都来采访赵丹峰,想要获取一点可以刊发的内容。

“我们去看红叶吧。”赵丹峰看着胡婧说着。

“好啊。”胡婧头也没抬,继续忙活着手里的活。

“晚上吃个饭,逛逛街?”赵丹峰继续说着。

“好啊。”

“然后不回来了?”

“好啊。”还是这么一句。

赵丹峰叹口气,这是根本没听进去的节奏啊,一把拿过本子,胡婧白了眼赵丹峰,又抢了回来,“别闹,亲戚来了。”

“明天要去拍海报。”赵丹峰无奈,放弃了今晚的计划。

“我知道啊。”胡婧反正就是没打算搭话。

“唉,那什时候跟我排作业啊。”赵丹峰泪流满面。

胡婧挪了挪位置,憋着笑,“等我弄完啊。”

“要不是袁湶去排话剧了,我能跟你搭戏…”赵丹峰嘟囔着,这句说完胡婧倒是有反应了,“行啊,你去找啊,我又没拦着。”

“开玩笑嘛。”赵丹峰看有反应了,搓着手,嘻嘻笑道,“咱们去逛逛吧,多无聊的,不是晚上还要请大家吃饭嘛,总要先把地方定下。”

“等我弄完!”胡婧拍了拍桌子。赵丹峰哀嚎一声,趴在桌上半死不活的待着。这怎么拍完电影自己就成孤家寡人了,大家莫名其妙都有了自己的事情。排话剧的排话剧,党浩都去拍广告了,刘晔去体验邮递员生活,男生们像是忽然忙起来一样。再别说本来就有事儿干的女生,赵丹峰不禁悱恻,难道是自己给大家带来好运了?

ps:晚上九点十分,同档节目同档更新~

第一百六十二章老马是个热心肠

姜炆宣布《天路》将参加柏林国际电影节,并且入选竞赛单元。好吧,这个消息十二月底的事情,在这之前,姜炆只是告诉赵丹峰有这个想法,一系列的操作赵丹峰并不知道。与这个想法一通进行的是一个正式的审片会,只有一共十几个发行方代表,其实也就是国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