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崛起人生 >

第17章

重生之崛起人生-第17章

小说: 重生之崛起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孩就站在钢琴边,和教音乐的老师款款而谈,夕阳的余辉透过窗户照在男孩身上,将他的发丝染成金色,莫名的引人注目。

我一定忘不了他弹奏钢琴时候专注的样子,郑双娟如是想着。

这边,张绣看了看外面的夕阳,对三个小孩说道:“好了,时间也不早了,你们赶紧回家吃饭吧。”

“嗯,老师再见。”“再见,老师。”“张叔叔再见。”

将三个小孩送走后,张绣坐在钢琴边的椅子上出神了一会儿。

良久,张绣从思绪中回过神,双手在琴键上轻微抚摸,低声自言自语地笑道:“虽说有个好学生不错,但作为老师的也不能太弱不是?”

脑海中浮现的是莫秋风刚才演奏出乐意的画面,张绣若有所思,“也许,从某种方面上我也能在小风那学点东西...”

隐隐的话语传来,不过旋即便隐没在欢快的琴音之中。若是莫秋风在场便会听得出,和之前相比,张绣此时的琴音明显空灵了不少。

--

另一边,莫秋风、莫秋柔与郑双娟分开后,两兄妹便径直回家不再逗留。

97年修建水泥路的时候,为了表示对莫家的感谢村委规划了一下,在莫秋风家里不远处用水泥铺了一个小广场连接水泥路主道,这小广场便成为村里人饭后聚集的主要场地。而在广场边,则是和前世一般大小的铭功碑,不过与前世不同的是,这次的铭功石碑记录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将所有出资的人全部记录在内。

莫秋风兄妹俩路过小广场的时候,正好遇到村里的一些人聚集在一旁关注着小广场上的节目。

说是节目也不太恰当,其实就是莫守毅和莫守尚两兄弟在练习驾车而已。

半年前,莫守尚通过周东升的帮忙,以八万元购买了一辆桑塔纳2000。这花费在98的年时候已经算是一笔极大的开销,对此袁蕊曾埋怨过莫守尚。不过袁蕊倒也不是庸俗之人,知道这个时代车子有时候也代表身份,加之现在家里资产也有五十多万,便没有多做计较。

如此,莫守尚便极为兴奋,花了两个月时间便拿了车牌、驾照等一系列证书,又花了一个月时间熟练驾车。之后,每次去超市巡查的时候都开着车子,倒也过了一段时间的瘾。

之后,莫守尚也建议莫守毅同样去买一辆,不过莫守毅却是拒绝了。

虽说两家资产都将超过五十万,但他和莫守尚不同,莫守尚每天得巡查一下名下的超市,时不时得东奔西跑一下,而他只需要每天上下班而已,不需要购买车子。

不过,莫守毅没有买车并没有减少莫守尚的兴趣,一有时间,莫守尚便怂恿莫守毅先练好怎么开车,对此莫守毅倒没有拒绝。

对他而言,买车也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先学会开车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事实上,很早以前莫守毅就想过辞职回来帮忙,可惜,电厂那边缺人的情况一直没有改善,加之家里这边的生意基本也稳定了,他真想帮忙也不好插上手。

因此,莫守毅对自己三弟一家抱有些许歉意。

之后,两家人曾合议了一次,莫秋风没有参加那次合议,不过事后两家人就超市等各种生意划分了股份他是知道的。

两家名下资产,莫守毅占百分之四十,莫守尚占百分之六十。好似莫守毅在提出划分股份的时候是自己拿百分三十便行,但莫守尚在划分股份一事上依了二哥,分配一事上则坚持四六开。最后,便以四六开明确划分了股份,也去了莫守毅夫妇心中一直以来的歉意。

对划分股份这件事,莫秋风是持赞同看法的。

首先,划分股份并不是划分感情,不存在泾渭分明的说法;其次,这样子一来,莫守尚一家得到应有的回报,而自己家则不再为帮不上多少忙而感到歉意,对两家都有利无害。

而且,就真实情况来说,划分股份之后,两家人的关系并没有任何改变,依旧如同一家,哦不,本就是一家。甚至,划分股份后,两家人之间相处起来也更加没有隔阂了。

就如同现在,两兄弟在练习驾车的过程中谈笑风声,哪怕是不认识的人也看得出两兄弟之间感情甚好。

见到莫秋风和莫秋柔的时候,莫守毅两兄弟才始觉已经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告辞过后莫守尚便先行回家吃饭,而莫守毅则领着儿女回家。

晚饭过后,一家人将凉榻搬出在家门前闲聊观星。

看了一会儿后,莫守毅想起一件事,对着妻子说道:“对了淑琳,前段时间咱们两家不是商量盖房子的事情嘛,我觉得这段时间就不错,你呢?”

叶淑琳微微一愣,旋即脸上露出信任的神色,“依你就行。”

事实上,随着两家发展起来,盖一栋新房子的事情早以提上日程,之前因为莫守尚那边一直有些忙碌便搁置在一边。而现在两家人都稳定下来,也该是时候盖房子了。

在凉榻上半梦半醒的莫秋风迷糊中只觉得又有一件事情和前世发生改变,因为前世是在水灾过后凑钱盖的房子,而今生显然要提前了。

等等...刚才想到什么了?

好像是....水灾?!

第二十六章98年水灾

对于莫秋风来说,前世孩童时代的记忆大多是比较笼统的,诸如抓螃蟹、萤火虫、稻香星空、小学事情等等,这些事情大致只有一些模糊的记忆。

但也有一些事情在莫秋风记忆中留下很清晰的印象,就像那个现在被莫秋柔一直随身携带的MP3一般。而在那些清晰的记忆中,有一件事情绝对算的上大事,那就是1998年南方发生的特大水灾!

1998年,继1954年大洪水后,长江再次发生全流域性洪水。气候原因,长江上游受大量暴雨侵袭,水位迅速上涨,J省以及沿J省南地区水位超过警戒线。又因为砍伐、造田以及乱占河道等人为因素,水位无法缓解。

在6月到9月三个月时间内,水灾迅速蔓延开来,全国29个省区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其中以J省,HN省、HB省以及HLJ省灾害最重。

做为长江中下游的祖国东南部,H省的水灾没有J省那般严重,但也足以让F省的人们记忆深刻。

1998年9月14日,在莫秋风生日前两天,受厄尔尼诺现象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一场台风席卷F省,长江洪水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升级。

当天晚上,莫秋风所在镇的水库崩盘,大水席卷附近几个村子,蔓延进人们的房子里面。莫秋风至今还记得,在那天晚上整个村的村民从家里慌忙离开的些许片段。

那天晚上,父亲背着自己,母亲背着小秋柔,带着一些必备物事从漫着水的家里离开。屋外的水好似超过他们的膝盖,差点就够到在父亲背上的他的脚尖。

他们一家子离开屋子后,在高地段的祠堂呆了一段时间,一直到水再次蔓延到祠堂内才跑去山上避水。

印象深刻的是,那时候母亲曾背着小秋柔在路上跌倒,两个身影有那么一刹那消失在积水中。那时,是他有史以来听到的,父亲最为慌张的叫声。

之后,父亲从母亲手上接过被吓哭的小秋柔。那不算高大的身影背着他,抱着小秋柔,牵着母亲涉水到村里一座小山上避难。

他平淡的性子大多继承于父亲的温和,所以每当回想起这件事情他都为父亲当时的举动而深深感动、震撼着。

那是他认为的,性子温和的父亲,最为伟大,最为坚强的时候。

那场洪水,一直持续到翌日上午才缓缓散去,疲惫了一天的一家四口才得以回家休息。

洪水过后,也为村里人留下一些补偿品。

洪水散去的第一天,村里人能轻易地在一些积水洼中抓到水库中冲出的鱼,甚至能在路面上见到蹦跶跳着的活鱼。而之后的几天,田地里,一些地势较低的坑洼中依旧是村民光顾的地方。

那场鱼的盛宴几乎持续了一个星期,抓到最大的鱼将近八十公分,是个大块头!

而在莫秋风记忆中,那场洪水留给他的印象很多。第一个是父亲那时候的伟岸;第二个是站在山上看着下面洪水泛滥的景象;第三个是洪水过后抓鱼的欢乐。第四个,也就是最后一个,则是他在洪水泛滥时从头到尾的平静,不曾兴奋,不曾慌张,不曾哭泣。

后来,父母谈到那场洪水的时候,总会提及他当初那过分平静的表现,讶异于他甚至连表情都不曾变换多少。

对此,莫秋风也不知道要如何描述自己那时的心态,他甚至能隐隐回忆当时的景象:山上,当时不过九岁的他站在高处俯视着山下的洪水,脸上平静无比。

对此他很讶异,因为他是中度恐高的,但那个时候却能很正常地看着十几米下的洪水泛滥。

多番回想得不到答案后,他将之归结为当时的自己太小还不懂事。至于是与不是,却不是他认为该考虑的事情。

(抱歉,十九回忆了一下经历过的水灾事件,有点啰嗦。)

那场水灾完全过后,带给村里的改变就是促成了水泥路的修建,当然,今生水泥路已经提前修建。而带给莫秋风家的改变,就是莫守毅在水灾之后用积蓄加上凑了一些钱建了小平楼。

从回忆中醒转,莫秋风意识到眼前的重要问题!前世他们家是在水灾过后修建的小平楼,自是避开了水灾。然而现在...

现在,水灾将在两个月左右发生的时候,两家人竟是准备修建楼房?!

莫秋风无法预见两所房子在没有修建好的时候遇到洪水的景象,因为那太过古怪,光是让莫秋风想想都觉得有种想笑的冲动。

当然,这种忍俊不禁的搞笑事件发生自己自家身上可不是好事,所以莫秋风自然得阻止两家人要在近期盖房子的打算。

至于怎么阻止...这点莫秋风倒是不怕,重生到现在好歹也五年了,忽悠人的本事早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了。

仰着小脸,莫秋风摆出乖巧的样子询问:“爸爸,我们家要盖新房子吗?”

“嗯,小风喜欢吗?”摸着儿子的小脑袋,莫守毅笑的很是欣慰。

几年的发展,积蓄从原本的寥寥数千到现在的五十多万,家里也有能力盖一栋新房子,这对一家之主的他来说无疑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小柔喜欢。”

莫秋风还未答话,莫秋柔那糯米般柔软的声音便先行传来,三人下意识的看去,却见小家伙正半梦半醒地躺在凉榻上,小嘴在无意识地嘟哝。

见状,三人不由得微微一笑。笑过之后莫秋风睁着大眼睛看着父亲,“爸爸,我们要什么时候盖新房子?”

“唔,再过一段时间就盖新房子,到时候我们就能住上新房子了。”

莫守毅目光看向一侧的老房屋,眼神有一会儿的迷离。

这所老房屋是上一辈留下来的,他也在这里面居住了三十多年。而现在,他终于有能力盖一栋新房子了,着实让他心生喜悦。叶淑琳感受到丈夫的情绪,手搭在丈夫手背上,对其温柔一笑。

虽说此刻打破父母的温情是件不好的事情,但为了避免洪水冲垮龙王庙这种事,他不得不开口提醒,“可是爸爸,这段时间不能盖新房子。”

莫守毅和叶淑琳从温情中回转,前者听到莫秋风的话语后不由得微微一愣,下意识的问道:“为什么?”

“因为再过一段时间会有水灾啊。”

水灾?

莫守毅脸色古怪了一下,叶淑琳亦是如此。可见,对于莫秋风这个说法,夫妻俩还是觉得有点荒唐的。

“小风,你怎么知道会有水灾的?”

虽然不太相信,但莫守毅还是询问了一下莫秋风,稍带好奇。

“从书上看的。”莫秋风随意编了一个借口。

“嗯?什么书会说发生水灾?”

“呃...”

莫秋风噎了一下,诺诺地回答道:“地理书。”

“地理书?”

莫守毅和妻子对视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解的神色。

“地理书有说发洪水?”

“地理书没说发洪水,是我自己算出来的啊。”

莫秋风说了一声,晃着小手臂指点道:“今年是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副热带高压剧烈运动的年份,我们这边会有台风和强降雨的,很容易引发水灾。”

“厄...厄尔尼诺现象?副热带高压?”

莫守毅和叶淑琳对于这两个名词显得有些陌生,重复了一遍后依旧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儿子。

“这些真的是你从地理书上看到的?”

“真的爸爸。”

莫秋风顿了顿,接口道:“我在维达哥哥书上看的地理知识,然后自己算出来的。”

维达是村里少见的大学生,曾经也一度被大人们夸奖。而他家里有着从小学到大学的藏书,每当闲着无事的时候莫秋风都会在他家中寻找一些书籍观看。

说来也怪,前世对学习方面莫秋风并不上心,但重生后许久没看书又不习惯,只能通过维达的藏书来缓解。

“自己算的...”

莫守毅重复了一下,古怪地看着莫秋风。后者脸色一动,知道父母不会轻易相信自己,便继续说道:“真的,长江那边已经出现水灾了,我们这边也不安全呢。”

算算时间,这个时候长江水灾已经开始发生,这一点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证明。

“长江水灾?”

一边,叶淑琳嘀咕了一下,想起什么似的对着丈夫说道:“守毅,长江那边好像真的发生了水灾,前两天的新闻联播都说了。”

97年的时候,家里买了一台42英寸的电视替换掉原本的老旧黑白电视,之后电视便成为莫秋风少有的打发时间工具之一。当然,莫守毅和叶淑琳则是利用电视观看一些时事,比如说新闻联播之类的。

前两天,叶淑琳刚好看到了一则关于长江水灾的消息,此时经莫秋风一提到也想了起来。

“真的?”

听到叶淑琳的肯定回答,莫守毅脸色更是古怪,瞅着莫秋风那眼神好似看到了外星人一般。

良久,莫守毅带着几丝无奈地笑了笑,摸着莫秋风的脑袋说道:“这小子,不知道这脑袋瓜子是怎么想的,一点也不像小孩子。”

对于丈夫的说辞,叶淑琳显然有些不满,嗔了一声说道:“儿子优秀还不行了?”

“呵呵,行行行。”

“那盖房子的事情怎么办?”顿了一会儿,叶淑琳寻求莫守毅的看法。

“这个啊...”莫守毅思及莫秋风的话语,沉思了一会儿才说道:“既然有可能发生水灾,盖房子的事情还得再考虑考虑,找个时间两家人合计一下,将时间推迟点。”

说完,摸着莫秋风的脑袋笑着说道:“要是真的避开了水灾,小风就功不可没喽。”

对此,莫秋风轻声笑了笑,倒是显得乖巧。

之后,两家人就对水灾一事商讨了一番,为了盖房子和水灾发生冲突,两家人将盖房子的想法暂时后置,只等过几个月观察有没有水灾在另行改变。

所幸,老天倒也没让莫秋风的‘预言’失效,随着9月来临,气候逐渐开始转变,刮风、降雨一事时有发生。

而在9月14日,前世的水灾依旧再次发生。所幸的,两家人因为莫秋风的原因早有提防,不仅提前做好了应对水灾的准备,还间接的通知了村里应对水灾。

因此,相比前世,今生的98年水灾在村里造成的破坏要低上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提前防护,所以莫家的超市产业遭受的破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算是一大幸事。而正如莫守毅之前说的,莫秋风功不可没。

第二十七章水灾过后

发水灾后的第二天,村里不时的可以见到水库中被冲出的大鱼小鱼。对此,莫秋柔显得极为兴奋,休息过后便拉着莫秋风在村里乱窜,寻找着她能够抓获的小鱼。

莫守毅夫妇倒也没有阻止两个孩子,因为村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