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医少-第6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经营性租赁方式出租飞机,出租人拥有飞机所有权,并可以反复将飞机出租给不同的承租人使用,出租人不仅提供融资便利,还提供维修、保养等服务。
通俗地讲,融资租赁类似于按揭买房,经营性租赁则相当于租房。
经营性租赁的优势在于灵活性,租期较融资租赁更短,融资租赁会把飞机的整个使用寿命都租下来,大概在12年上下,但经营性租期就会短一点,大概在5到8年时间,当租期结束后,飞机还可以继续转租。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由于市场在不断变化,公司也需要顺应大势,调整网络布局,比如对飞机机型作一些调整。
当航空公司看到一些不可控趋势后,会希望未来飞机机型更灵活一点,当航空公司需要换机型时,在经营性租赁方式下,承租人随时可以作出调整,这是经营性租赁方式更受欢迎的原因。
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的盈利不同,举个例子,买一架飞机从银行借款,比如100%贷款,银行收6%的利率,租给承租人时至少加1个点或2个点,租赁公司赚的就是利差。
如果以一架飞机5000万美元为例,全额贷款,一年内租赁公司到期连本带利需向银行支付5300万美元,而出租给航空公司,若租金率提高1个点,则可赚50万美元,提高2个点,则赚100万美元,利差越大,盈利空间越大。
获取利差显然是融资租赁公司主要的盈利来源,利差收益视风险的高低,一般在1%到5%的样子,融资租赁相当于从全球最低资金成本区域融资,再贷给全球最高涉融成本的地区,格局大的话,肯定可以长期做。
这类国际集团下面通常有很多上市公司,分布于全球各地,一些地区融资成本非常低,像美国融资成本约为2。5%到3%,这个涉融成本拿到华夏来,就非常合算,因为华夏的涉融成本约为6%到7%,中间存在很大的利差。
融资租赁另一大盈利来源则是残值收益,所谓残值,是指租期结束后,飞机所剩下的价值。
比如一台设备,五年以后能以什么样的价格处置出去,出租人会预估一个最低价格,再倒算五年应该有什么样的平均租金收益才能覆盖成本,达到什么样的效益规模。
也就是说,必须等到资产处置后,才能知道这架飞机的盈亏。
经营性租赁结束后,飞机残值将直接影响出租人的盈利情况,飞机经过维修保养后通过租赁公司再销售、再租赁可以获取更好的收益,在租赁期或者租期结束后将飞机转卖,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
经营性租赁的概念就是东西永远是出租人的,在相同租期内,收益肯定比融资租赁收益更少,但是未来的残值处置权利是出租人的,出租人的资产管理水平决定了能不能把它的效益最大化。
林萧跟邱玉城就这个问题,探讨了大概有一个多小时的样子,两人都算是精明强干之辈,因此没有过多久,就把这里面的问题,给研究得七七八八。
“这么看起来的话,李超人应该是钱多得没有地方投资,同时又看衰内地的房地产市场,所以才找到这个盈利增长点的。”邱玉城对林萧说道,“毕竟,如果这么多钱放在银行里面的话,不但没有增益,同时还要付出不小的管理代价,算起来是比较亏的,还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投资方向,更符合他的长远利益。”
“是啊,至少这门儿生意做成了之后,他在十年八年里面,就不需要为这些钱的去处发愁了。”林萧也点头承认道。
“但是,李超人有那么多钱可以投资这个行业,我们哪里能够弄来那么多钱呢?国内的融资成本太高了,就算是搞了,也无利可图。”邱玉城又皱起了眉头。
只需要看看国内的银行过得是什么日子,就知道在国内融资的难度有多大,代价有多高了,想要这么操作,也得去海外融资才有可能,但是海外那些洋鬼子们,又有哪个是冤大头呢?
“不需要靠他们,我有的是美元。”林萧一挥手,充满了豪气地说道,“别的不说,百八十亿美元拿出来,一点儿气都不会喘的。”
“卧槽,真的假的?!”邱玉城听了,不由得惊呆了。
第1077章筹划航空租赁
难怪邱玉城感到震撼,实在是现在的林萧,确实称得上是财大气粗。
随随便便就能够拿出百八十亿美元来的人,绝对不是一般的富豪榜上的那种人可以相提并论的,要知道现在内地新首富才有多少钱,计算他手中的资产也就是两百亿美元左右。
但是这个资产的组成成分就比较复杂了,有股票,有债券,有不动产,有各方面的投资等等,这基本上是一个综合起来的数字,并不是说他随手就能够拿出两百亿美元的现金来。
以新首富个人资产两百亿美元来计算,他能够拿得出手的现金流量,其实也就是在十亿到二十亿美金左右,而且这些钱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已经购置了房产或者其他一些奢侈品。
但是林萧不一样啊,他可是真的随手就能够拿出几百亿美元的现金来,甚至只要他有必要的话,直接拿出上千亿美元的现金来,也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
更何况林萧的手里面还掌握着一些比较稀奇古怪的东西,如果他想要抛售的话,再贵的价格,也有人抢着想要买下来的,因此林萧根本就不缺现金流。
即便是在邱玉城认为比较占用资金的航空租赁行业,一下子需要拿出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来,对于林萧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邱玉城花了不少时间,来消化这件事情,不过等到震惊过后,这位林正南的前秘书,就开始认真考虑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如果你真能拿出百八十亿美元来操作这件事情的话,这事儿还真能搞成,光是一项政策壁垒,就没有人能够赢得过我们。”邱玉城首先想到的,就是政策方面的因素。
林萧点点头,对于这个问题,他还是比较清楚的。
国内的一些行业,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或者是一些政策上比较敏感的行业,对于外来资金的限制是很明确的,航空租赁业虽然以前一直是外国人在搞,那主要是因为华夏人当时手里面没钱,支撑不起这么大的场面。
当然了,还有一种没办法说出口的内在因素,自然就是因为国内存在势力比较庞大的新买办阶层,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权贵子弟,靠在祖父辈们手中的权力,编制出一张密不透风的关系网,将某个或多个行业牢牢地控制住他们的手中。
表面上看上去,有些行业是被外国人垄断着,但事实上的情况则是,外国人确实从中赚了大钱,但是这大钱当中的相当一部分,则是被这些人给瓜分了。
若非如此的话,何以很多权贵子弟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凭什么就能够在国际投行或者金融机构,或者是其他跨国大企业中担任相当层次的高管呢?
从实际能力而言,他们的能力根本就不足以担当这样的职务,但是从关系网络以及权势的影响来看,他们非常适合担当这样的职务。
但凡是这些企业或者机构在华夏遇到了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又或者是体制上的障碍什么的,首先行动起来的就是这些新买办阶层,通过他们早早编制出来的关系网,为外国人排忧解难。
当然了,这样的事情虽然比较棘手,不好解决,但是在一个阶层的运作之下,除非是最高层明确限制无法绕过的障碍,一般的情况,都是无往不利的。
事情虽然不好解决,但是解决之后所得到的回报,却是非常丰厚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一点,有些问题在当时看起来确实是难以解决的,甚至是触及政策红线甚至违法违规的,但是若干年之后,或许这些问题就都不成问题了,甚至还回变成教科书上的成功案例,用来说服教育后来人。
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样的行为,确实是非常不妥的,甚至是违背了他们立足的这个阶层。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问题,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其实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不变的阶级,毕竟往前数三代,他们也都是再穷不过的泥腿子,但是现在,他们要帮着外国人赚钱,欺负华夏人了。
“既然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与其将这个市场让给外人来做,倒不如我们自己动起手来。”林萧对邱玉城说道,“未来的国内航空市场究竟有多大,现在换不好说,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无疑是最适合我们这样的大资金投入的一个行业,毕竟这里面,投入百八十亿美元不算多,投入上千亿美元也容得下。”
“不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搞飞机租赁的同时,也可以投资购置新飞机,比如说国产支线飞机等等。”邱玉城建议道,“这么一来的话,也算是扶持了国内的航空产业,上头会比较高兴地,政策层面上,自然也会给予比较大的扶持。”
“当然了,这不仅仅是支线飞机的问题,现在我们国内的大飞机项目也已经取得了突破,龙翔系列飞机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了,这些都是可以采购的。”林萧说道,“嗯,我考虑好了,锦绣宫这边儿,你可以逐渐缩减业务,将这里变成半工作半休闲的场所,以后我们这个公司的总部就设在这里好了。”
“这样的话,倒是有点儿可惜了。”邱玉城听了就点头说道,“毕竟锦绣宫这边儿还是能够有盈利的,若是改成了办公场所,可能就是赔钱的生意了。”
“也未必就是赔钱的事情,可以针对高端客户开放一部分客房嘛。”林萧笑道,“反正我们的计划已经做好了,能赚一点儿是一点儿,毕竟打理这点儿的产业,也是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的,何不把它给利用起来?”
“是啊,是啊,这么一说的话,我的思路顿时就打开了,脑洞大开啊!”邱玉城哈哈地笑了起来,然后又有些感慨地说道,“原本我还以为这辈子就要栽到酒店行业上了,没想到一下子居然转行去运营飞机了?这个变化,真的是有点儿高大上了!”
邱玉城的心里面确实是比较感慨的,当初他作为林正南的秘书,下放到下面去当官儿,结果运道一直不好,底下人的排挤不说了,有些事情他自己也看不惯,索性就跑到了国企里面去任职,来了一个眼不见为净。
但是后来就发现国企里面也不是天堂,各方面的勾心斗角不比官场里面少,好在是后来林萧需要用人打理林家在京城的产业,所以弄出了锦绣宫系列,让邱玉城担任了总经理,管理这方面的事情。
这个生意还是比较好做的,尤其是邱玉城的经营理念比较新颖一些,所以锦绣宫也被他打理得非常不错,在京城是数一数二的私人会所。
但是随着国内对于官场风气的整肃,私人会所也不吃香了,逐渐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儿上,单凭那些富人们来消费,也是有点儿势单力薄的感觉,而且作为国内最强势的家族之一,林家也确实不再合适在这方面继续发展下去。
正当邱玉城不知道自己应该何去何从的时候,林萧突然携带巨款归来,要跟他玩飞机租赁了,这事儿确实让邱玉城眼前一亮,觉得自己又焕发了事业的第三个春天。
毕竟他久在京城,接触的又是各种高端层面的人物,当然拥有比较敏锐的眼光,知道航空器材租赁行业,其实就是一个黄金发展方向,不然的话,李超人和巴菲特等人,也不会齐齐地看中了这个行业,而且都往里面投入了巨资。
因此林萧一提这事儿,邱玉城顿时就很感兴趣,他只是担心林萧的资金是否能够到位,是否能够应付得来这么大的产业而已。
这件事情如果运作成功的话,从此以后,他就不再是酒店经理这么低端的人物,而是航空业巨头,控制国内飞机运营的大人物之一了。
这个变化,确实令邱玉城心动不已,也表现出足够的热忱来。
“资金随时可以到位,我先投入一百亿美元过来。”林萧一挥手道,“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你先要搞清楚这里面的水深水浅,以及需要打交道的各个部门的情况,然后综合分析一下我们需要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最后我们再仔细研究一下,看看怎么搞比较合适。”
“我明白,这事儿还是需要及时运作的,毕竟里面的一些潜规则,我们并不是很清楚。”邱玉城点头赞同道,“不过,我想以我在京城的人脉,以及锦绣宫的招牌,想来有胆量跟我们为难的人,应该没有多少吧?”
“那可不一定呢,毕竟财帛动人心。”林萧听了,却是摇了摇头道,“毕竟我们是要涉足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行业,要说没有人因此而产生抵抗心理,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是在从人家的碗里面抢东西吃嘛。”
“不错,看起来,我还是把这件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一些。”邱玉城承认自己的想法有点儿轻忽了,不过他也没有把这件事情看得太重了。
毕竟涉及到上百亿美元甚至是更多资金的大事儿,想来一般的小人物,根本就不敢阻挠吧?
第1079章邱玉城的小手段
邱玉城当年能够成为林正南的秘书,走到正厅局级干部的位置上,当然也不是什么无能之辈,至少他在这些踢皮球的事情上,还是有一定的经验的。
因此他想了想,就觉得直接在银监会和民航总局这边儿下功夫,应该是没有什么用处了,既然如此,当然没有必要跟他们浪费时间。
至于说直接找他们大佬说话,估计也够呛,毕竟现在制度放在这里,谁都知道不可能随便开绿灯的,毕竟这里面牵扯到非常复杂的问题,即便是一把手也不方便一手遮天。
现在这个情况下,一手遮天就等于说是自己在给自己找麻烦呢,聪明的人谁也不会去碰这个雷区,毕竟查得严,查得紧啊。
所以邱玉城决定,直接从终端入手,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他坐上飞往明珠市的飞机,直接就跑到了明珠市的华夏明珠公司,也就是龙翔飞机的制造总装单位,一口气开出了一百五十架龙翔飞机的大订单,而且答应直接就以美金形势支付百分之五十的货款。
当然了,条件也是有的,就是他说明了自己这个飞机拿到手之后的用途,就是要搞租赁给航空公司的,这里面的关节问题,需要华夏公司自己去搞定,不然的话,这个订单就没有办法完成。
华夏明珠公司的老总,以前就认得邱玉城,知道他曾经是林正南的秘书,后来才下海经商的,而且根据京城人的说法,邱玉城是在为林正南的公子林萧打理产业。
林正南是谁?明珠市现在的一把手,上升势头最强的局委,将来是有可能登顶的那一位,不说他现在就是明珠的老大,只说以后的预期来看,就足以让很多人趋之若鹜,所以华夏明珠公司的总经理刘元庆不敢怠慢,直接就将这件事情,汇报给了总公司那边儿。
总公司那边儿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有点儿吃惊,他们对于这事儿是比较感兴趣的,毕竟邱玉城开出来的条件相当不错,现金直接给付的模式,估计任何一家大公司都很高兴,更不要说飞机制造商这种极为耗用资金的大企业了,他们对于现金流的依赖更强烈一些。
只是,邱玉城的实力,拿得出来百八十亿的美金吗?
还有就是,林正南对于这件事情是什么看法,他是否知道这件事情呢?
该不会是邱玉城打着林正南的旗号,想要搞点儿事情出来吧?
但是,若是邱玉城想要瞒天过海打小算盘什么的,他大可以按照一般的套路来做,比如说找金融租赁公司之类的正规渠道,何必要直接拿出现金来这样的手段,那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
总而言之,总公司这边儿的几位大人物研究了一下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