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风流知青人生 >

第87章

风流知青人生-第87章

小说: 风流知青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杨楚生明知故问。

“你这是挂羊头卖狗肉,挂的是队办企业的名。还有,你让那六个姑娘给你做工,这可不行,这叫……”

杨楚生见林主任不说了,笑着代替他说“资本家,剥削者是不是?”

林主任点头了,看这个小知青,要继续发展下去,确实有《半夜鸡叫》里面那个周扒皮的胚样,然后又说“别怪我说的太难听。”

杨楚生还在笑,他不会怪的,林主任的想法,就是代表着这时代的想法,总觉得这就跟旧社会的剥削者一样。这种事,完全不能怪这些干部。

“林主任,这些已经是多余的劳力。如果我们全大队都跟我们一样,实行联产责任制,多出的劳力更多,到时候,一些社员,就会变着法子多找活干,这是必然的。”

杨楚生说完,看水鸡叔在点头,又说“表面上看我是剥削者,但一个家庭每月多了二十块的收入,你想想会怎样?而且你们问问这些姑娘,她们每天工作的时间,是不是超过工厂的工人,比农活轻松,但却比农民的收入好,我这样也叫剥削?”

林主任也在笑,有大家还是好好说话的意思“这个不是我们说行就行的,公社革委会已经跟市管部门打了招呼,如果这个厂不归还大队经营,那就不能注册。”

杨楚生也知道,这种事吧,就是许书记也不敢包庇。点头说“那行,我现在的活干完了,也就两三天的时间,我的印刷机械吧,就算是送给大队了。”

“这样就对了,犯了错误能改,还是一位好同志。”林主任这一句话以后,他也完成了任务了。

“他妈的,谁跟公社反映的?”孟跃进回来了,听杨楚生一说,立马就大骂。

“这种事还用得着反映嘛。”王升也小声说。

杨楚生的鼻子突然耸了几下,大声喊“饭烧糊了!”

“糊了就糊了呗。”刘雪贞也是听到这消息,一时间浑身无力。就是烧掉十锅粥,她也不想管。

杨楚生急忙往竹寮里跑,还好,是锅里的米粥沸得太快,溢出铁锅而已,将土灶里面的火退小一点就行。

“谁这样眼红呀?要没人向公社反映,公社能知道吗?”刘雪贞这话,是针对王升说的。

“算了,我还感觉太过忙呢,以后我有空,就钓鱼,要不就睡懒觉。”杨楚生点上香烟,还真的有一付悠闲的样子。

“不会是我们有人向公社反映吧?”刘雪贞小声又说。

孟跃进睁着眼睛,眨几下然后看着王升。感觉很有可能是这家伙,要不真的想不出谁了。

其实杨楚生也有这想法,不过他还是笑一下,就王升这种人,他还嫌他太弱,跟太弱的对手玩,没意思。笑着说“行了,别乱猜测,没赚那几个钱也死不了人。”

王升也在吸着香烟,是他跑知青办说的又怎样?他要不承认,谁说了都只是猜测。

这个印刷厂,都搞成这样了,难道还放弃了不成。水鸡叔当然不愿意,只是让谁负责呢?最少得一个有文化的,来搞这个印刷厂吧。

“让王升搞吧,那位孟跃进就不行,那家伙性子太暴。”这话是水鸡叔跟干部们说的。

王升乐了,乐得差点跳起来,好像他终于也能熬出头的样子。虽然是总资产还不到一百块钱的印刷厂,但听说到市管委注册的时候,注册资金也报到两万块,反正也算是一个厂。

杨楚生听说是王升接手,他也在笑,那就让他搞吧。

“老杨,那些东西都是你的,赶紧卖给废品站,我想瞧瞧,这家伙要怎样搞。”孟跃进有点狠地说。

“行了,他要能搞成,我恭喜他了。”杨楚生将两百本一个大队的便笺往自行车后面放,这也是他最后的一批产品了。

印刷厂让王升搞,杨楚生还想过几天清闲生活,两百本便笺送到人家大队,一百块钱往口袋里放,直奔公社。

杨楚生就是能直接往许书记的破办公室走,这许书记还跟统战部长在说话,看见这家伙还有点吃惊,以为他是说那个印刷厂的事。

“领导们好!”杨楚生多客气,掏出一包红金,也是比丰收还好点的香烟吧。

统战部长接过香烟,点上了还说“杨楚生,是不是来说,你不是搞资本主义的事了?”

“我当然是搞资本主义,变成剥削者就不对,反正我已经改邪归正,印刷厂被大队收回了。”杨楚生说完了,还拿起一杯茶,反正有吃就吃,有喝就喝,领导的东西,不吃不喝那是傻子。

这话也说得两位领导在眨眼睛,有既然你都这样了,来干什么的意思。

“嘿嘿,许书记,公社有没有分配工业证?”杨楚生小声就问,所谓的工业证,就是买自行车的票证。就是买一台电风扇,也要这种证,而且这种证还不是分配到个人。

“你要工业证干嘛?”许书记也问。

“买自行车,最好是凤凰,嘿嘿!”杨楚生最会傻笑,求人家怎能冒出那种拽气。

两位领导的眼睛也睁大了,统战部长说“一辆凤凰要三百二啊!”

“不怕,我就想买一辆。”杨楚生的口气,在许书记听来,真的有这家伙发了横财,难道是新时代周扒皮的感觉。

“公社是有,你到总务那里拿吧,反正没用也就没用。”许书记说完,看杨楚生跳起来就往外面跑,摇摇头。大声说“凤凰牌有工业证,还要字条!”

杨楚生有多爽,以为这工业证要起来还不会这样顺当,却不想找了总务,人家拉开抽屉就有。也确实,没有钱,工业证也相当于废纸。三百二十块,整个红山公社的所有工作人员,谁有这钱。要字条还不容易,找陈燕呗。

哈哈哈!杨楚生边笑边看工业证,运气啊,过个五六天,就越期作废。

为了将凤凰牌自行车骑回村里,杨楚生同志第一次真正的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五公里全程小跑,到了县五交化公司门市部,五公里半应该有。

黑光闪闪啊!杨楚生还没走进门市,先对着那辆有几个姑娘围着,看看也过瘾的唯一辆凤凰,来个深情的注目。

“同志,过来一下!”杨楚生趴在柜台上,边说话边喘气,五公里半,别说是小跑,能跑完全程也是毅力超凡。

那位正在拆羊毛衣的女售货员,很年轻,属于她爹是专门在白纸条后面,写上同意或者是画个圆圈,就当得了什么证的子女。不然这样的年纪,是不能当上最让人羡慕的售货员的。这姑娘抬起头,然后笑,曾经的标兵,杨楚生同志,活生生就朝着她笑。

“要买螺丝批呀?五毛。”因为杨楚生趴的地方下面,就是大小各种型号的螺丝批。

“你瞧我是买螺丝批的吗?”杨楚生先放下工业证,然后用力一点,将一张陈书记开的,“兹有杨楚生同志……”最后签上陈书记名字的白纸条也放上。

“哇!”杨楚生推出凤凰自行车,刚才在围观的几个姑娘当然哇了,还不止,刚好路过的行人,还有不少人驻足。

嘿嘿,新买的凤凰,到修理自行车的摊子,几块钱请修理自行车的师傅搞了两三个钟头,这样就可以骑了。

爽!这单杠凤凰自行车,踩起来那叫滑。杨楚生同志从县城的东门出发,四个门转了一圈,后面有多少姑娘的目光,露出一片的痴迷。

“哇!哇!”杨楚生骑着自行车才一进村里,水笋叔最先发现,除了哇,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杨同志,跟谁借的呀?嘻嘻!”秋月嫂冲上来,扶着车头就问。

杨楚生大声说“我买的,三百二!”说完了,一踩脚踏板,爽得往竹寮那边溜。

都呆了,刘雪贞笑不出声,只会抿嘴巴眨眼睛笑,先在竹寮前面骑上,转了好几圈才下来。

“嘿嘿,这就是我搞印刷赚的。”杨楚生大笑着说,故意说给王升听的。老子是资本家,剥削者,怎么着?因为这是凭本事赚来的钱,花得心安理得。

王升暗自在心跳,杨楚生说的他相信,也证明这印刷多赚钱,才多久,这家伙就能买自行车了。他也乐,现在印刷厂是他当厂长。

太乐了,桂香嫂后面还跟着一群村姑,她们也在赛跑,这美少妇夺得第一。看着崭新的凤凰,美滋滋地笑,她想学骑自行车了呗。

1218184701141。第141章这才叫享受

1218184701141。第141章这才叫享受

清明节的天气,细雨一直下个不停,好像天也觉得有点沉重一样。

农历的传统节日,农民们也难得地放下锄头,忙着过节。

被细雨朦上一层轻纱般的田野里,静得反常,也听不到一声青蛙的鸣叫。

朦胧中,空旷的田野里,只有郭副书记牵着两头水牛,往知青们住的竹寮走。

“要不要写字呀?”刘雪贞扎好一个他们在村后山上采来的白色鲜花的花圈,小声地问。

“写,怎么不写!”杨楚生大声说,手里拿着他已经写好字的白纸条,用一根稻草绑在花圈前面。

“郭书记!”刘雪贞看着走过来的瘦弱身体就小声喊。

郭副书记没有回答,一张老脸也显得特别沉重,看着靠在土坎斜坡的白色花圈,沾着雨水,饱含着沧桑的脸上,悄然间,却流下两行泪水。

四个知青,跟郭副书记一起,默默地低头。看他老泪纵横的样子,他们的心头也是相当沉重。

“天好像要塌了!”郭副书记走回竹寮里的时候,抬头望着黑压压的天空,小声地说。

杨楚生擦了一下满是雨水的脸,也说“塌不下来,堂堂华夏,地裂山崩又如何!”

真的是有事,才隔一天,大队的高音喇叭,突然就播出重大消息,农民们倒不怎么惊讶,好像这些事,都跟他们不相干似的。也难怪了,这年头,让人吓一跳的事情太多了,多得让人也有点麻木。

杨楚生这家伙,却过起悠闲的田园生活,拿着钓鱼杆,头上戴着斗笠,坐在那条大水沟边钓鱼。高音喇叭的声音他听得得清楚,但却不感冒。

细雨轻洒在水面上,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圆圈,那块半浮着的浮子,轻轻地抖动几下,突然往水下一没。

上钩了,杨楚生一提鱼杆,“唰”一下,水面了现出一条有两三两重的鲫鱼,一出水面,“吧吧吧”拼命拍打挣扎。

“杨楚生,你这生产队长怎么当的,妈的,我们忙得要死,你却在钓鱼。”第二生产队的队长走过来,大声就喊。

“谁叫你想忙,拿根鱼杆,这水沟里鲫鱼不少。”杨楚生笑着说,将鲫鱼往木桶里放,又往鱼钩上搭好蚯蚓,往水里放。

“行了,我可没你这功夫。”这队长哥们也笑,边走边朝着牵着两头牛的郭副书记打招呼。

“杨楚生,你这样清闲,可别误了季节。”郭副书记也在说,这季节放牛最轻松,随便那个地方都是草。两头牛在路边低头就啃,他却蹲在杨楚生身边。

杨楚生掏出香烟,笑着又说“不是我自认聪明,当个生产队长有什么可忙的,现在我们生产都是各组承包,社员比我还着急。”

郭副书记点上烟也在笑,确实,这个小知青说的对,搞不好他最清闲,夏收的时候,他们生产队的稻谷产量还是最高的。

“鱼!鱼!”郭副书记看那块浮子要沉下去了,突然大声喊。

又一条鲫鱼,这鱼比刚才的那条还大。郭副书记也乐,搓着双手,跃跃欲试了。

“郭书记,你来。”杨楚生将鱼杆交过去。

郭副书记接过鱼杆就笑“哈哈,想不到我这老头子,还能享受这种雅兴。”

“嘿嘿,该清闲的时候就清闲,这才是人生。”杨楚生一说,拿起一个玻璃瓶,是他在大队小卖部买的半斤米酒。

杨楚生仰脸还没喝,看见头上也戴着斗笠的水鸡步,急匆匆往他们这边走来了。

“哎呀,上来了!”郭副书记一喊,鱼杆也往上提,一条鲫鱼挣扎着,乐得他直笑。却不想才笑几声,“通”地一声,那鱼脱钩了,又掉进水里。

这一老一少,看着空鱼钩就是笑。确实,有没有收获不要紧,快乐就行。

“你们还真能乐,广播里,你们听到了?”水鸡叔也是专门找郭副书记说说广播里的事,他也感觉有些不对。

郭副书记本来也是想说这事的,只是还没开口而已。

“为什么会这样?”郭副书记放下鱼杆,也说了。

“嗨,没什么大不了,变革嘛。”杨楚生拿过鱼杆也说。

郭副书记点着头,小声地问“变革?”

杨楚生又说“不变不行,那就一定会变。从古至今,绝境之中,就会出现变革。”

郭副书记着这小家伙,有越来越看不懂他的意思,才是十九岁的小知青。

水鸡叔也掏出香烟,分完了才问“会变成怎样呢?”

“两年后你就瞧瞧,反正现在我说了,都是废话。”杨楚生也不想细说,鱼钩又往水里放。

“对了,王升现在负责印刷厂,还是外行,你有时间就帮他一下。”水鸡叔又说。

杨楚生笑一个,不说话只点头。他才懒得理,那家伙以为跑什么地方,拿到印件,钱就是稳赚的,那就让他搞吧。

不错,一个上午,钓了六条鲫鱼。杨楚生提着木桶,哼哼着歌曲,往竹寮走。后面那条白狗,时不时腾起身子,往他的身上搭。

那个鸭寮里面,已经几天没有听到土印刷机的“砰砰”声了。杨楚生知道的了,王升这家伙正四处找活呢。反正竹寮里没有他的身影,只有从田里刚回来的刘雪贞,正打着一脸盆水,用毛巾在擦着身子。

“喂,你以后进来了,先咳两声行不行呀?”刘雪贞大声就喊,还翻白眼。

“你不会关门啊?”杨楚生放下木桶,就扛起锄头。

刘雪贞还笑,被他看见了也不怕,不要让那两个家伙看见就行,边拧着毛巾边问“要到那里呀?”

“挖两个竹笋,中午鲫鱼煮竹笋。”杨楚生一说,扛起锄头就走。

“竹笋呀,好吃吗?”刘雪贞当然跟上。

杨楚生将锄头往她的肩膀放“好吃得你明天别老缠着我再钓鲫鱼。”

“我就要缠。”刘雪贞说完了,翘一下圆圆的小嘴巴。

想挖两个竹笋还不容易,两人走到山脚,就见到一小片毛竹丛里,有十几个竹笋已经冒出地面有十几公分高了。

“这些能吃?”刘雪贞眼睛睁很特别圆,很怀疑。

“这些不够嫩。”杨楚生边说边对着地面瞧,看一个地方土面稍稍隆起,还有几条裂痕,拿起锄头就挖。

刘雪贞也乐,她可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东西也可以吃,蹲下在竹寮边的水坑旁,一只手托着下巴,看杨楚生将竹笋的壳剥得露出一片嫩白。

“嫩不嫩?”杨楚生将剥好的竹笋,放在刘雪贞跟前就问。

“很嫩!”刘雪贞笑着说,一双圆眼睛扑闪着,不看竹笋却只看他的脸。

“走了!”杨楚生又将一个竹笋放在她面前就说。

突然,刘美女抬起手,朝着他就打。这家伙趁着她不注意,狠狠就往她嘴唇亲一下。

香!孟跃进这家伙还离竹寮有十几米远,就用上跑。从没闻过的香味,鱼的鲜味中,还透出另一种他从来没闻过的香。这家伙连斗笠也不摘,直往竹寮里冲。

“哎哟,我没看见。”孟跃进大声就喊,跑出竹寮就大笑。两人搞什么,杨楚生抱着刘雪贞,这边一个铁锅一个沙锅在冒烟,他们却坐在稻草席上,嘴巴堵在一起。

刘雪贞脸能不红吗,急忙推开杨楚生,理了一头发,朝着孟跃进又喊“你要进来,不会咳两声呀?”

杨楚生只能笑抽,刚才她也是朝着他这样喊的。

孟跃进笑着走进来了,揭开那个沙锅闻一下,咽一下口水,不用问什么了,往竹寮的一块草席子后面摸,当然是酒。笑着说“这是王升的,不喝白不喝。”

王升也进来了,有气无力就往草席子上坐,冲着杨楚生就说“妈的,这附近人家需要印什么,都让你印完了,我到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