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遍地黄金 >

第58章

重生之遍地黄金-第58章

小说: 重生之遍地黄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拿了当真。

县委书记的家门是谁想去玩就能去的?

郝建平嘿嘿笑了起来,以小卖小的说道:“这可是您说的,到时候您可别嫌我烦就行。”

其实在郝建平的心里,他对邓国光并不反感。就说救人那一次,邓国光闻讯之后马上就赶到医院去探望那些溺水儿童,虽然电视台的记者也闻讯赶去了,多少有点作秀的嫌疑,不过那件事情的处理还是非常得体的,相关责任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处,如果邓国光当时装聋作哑,静等着下面的人粉饰之后再把事情报上来,他随便签签字,作出重要批示,那样做也无任何的不妥,可是他没有那么做,这就说明他的立身还是非常负责任的。

还有薛富贵那件事,郝建平对邓国光多少还有一些钦佩,他并没有不顾原则的袒护自己手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这说明邓国光在原则问题上也有自己的准则。

这样的长者亲近一下绝对不会是什么坏事,只不过郝建平拿板砖把邓峰给拍了,如果到邓国光家里去的话,不可避免的会见到邓峰,两人相见之下多少会有一些尴尬。

听到郝建平的回答,邓国光哈哈的笑了起来:“小鬼头,要来就来,谁也没有绑住你的手脚。”

郝建平咧嘴嘿嘿的笑了两声,那是,我就算不去,您一张传票下来我不还是得屁颠屁颠的跑过来。

大盘的红烧肉端上来,大红辣椒衬托着油腻腻的肥肉膘,看得人食指大动。不过邓国光只是浅尝两口,就把整盘菜推到了郝建平的面前,郝建平也没有客气,就着一大碗米饭风卷残云一般把一大盘肉一扫而空,换来了邓国光一个‘肉食动物’的评价。

饭罢,邓国光和郝建平一起走出了食堂,还在食堂里就餐的干部们看到走出来的邓国光纷纷站起身来跟邓国光打招呼,眼神不可避免的也在这个有幸陪县委书记一起进餐的小屁孩脸上转了一圈,纷纷猜测这是谁家的孩子。

郝建平做事虽不低调,新闻也上过,报纸也登过,还跑东跑西的整出这么几家企业来,可是认识他的人毕竟没有几个,那些大干部们对他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那个跳下水救人的孩子身上,不过也只是文字上的,真正见过面的没有几个,邓国光自然也不会拉过一个人就告诉人家:这就是咱们县那个跳水救人的小英雄,大洼乡郝书记家的儿子。

穿过贯穿大楼的走道走到办公楼前,邓国光站在台阶上笑呵呵的揉了揉郝建平的脑袋:“小鬼头,生意好好做,学也要好好上,立春同志可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千万不要给你老爸脸上抹黑。”

郝建平笑嘻嘻的应了一声,在一起吃了一顿饭,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也比当初要亲近了一些,不然的话国人怎么就喜欢在酒桌上交朋识友呢。

邓国光笑着冲着他挥了挥手,示意他走吧。

可是这个情形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可就非比寻常了,从食堂穿到办公楼前没有几个人看到,可是县委书记亲自把一个小屁孩送出了办公大楼可就引人瞩目了。

这个小孩是谁?

有心人已经在暗暗揣测了,不过相信用不了一天,郝建平的身份就会被人挖出来,县委大院里的能人多着呢。

直到坐上车,郝建平的脑子还在犯懵呢。

“老板,厉害呀,县委书记亲自把你送出大楼。”大刚翘着大拇指一脸羡慕的说道。但凡关心一点县里政治的人都会在县电视台的节目上见过邓国光的样子,邓国光亲自把郝建平送出大楼可是大刚亲眼目睹的。

郝建平轻轻摇了摇头,他根本就没有想这一环。

邓书记今天把自己招来做什么?难道就是跟自己拉拉家常?听自己白话白话大葡萄发展战略?

“这个老狐狸。”郝建平拍了一下脑袋,突然笑了起来,他想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还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呀,邓国光这次召见自己,其目的就是做给老爸或者是陈宽看的,表示邓国光已经在关注郝立春或者是郝建平,估计关于郝立春巨额资产来源不明的事情恐怕已经不了了之了,邓国光如此做派就是做给别人看的,估计用不了多久县里的那些官员们就都知道自己与县委书记促膝长谈共进午餐的事情了,这件事情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郝立春和陈宽现在已经有些亲密的关系,但是无形中种下一根刺也是有可能的,就算达不到这个目的,邓国光也等于是借此事告诉人们自己胸襟磊落,郝立春是我提拔起来的,他虽然倒向陈宽了,可是我一样公私分明,如此一来,有一些一直观望的干部在心中也会对邓国光重新有个评价。至于邓国光是否真的很赏识郝建平,估计那已经不是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了。

这件事对郝建平甚或是郝立春来说并不是一件什么坏事,工作该怎么做怎么做,生意该怎么搞怎么搞,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如果有,那也是向好的一面发展。

假如人们知道了邓国光和陈宽都欣赏郝立春父子,那么不用说郝立春父子的身份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至于陈宽,凭着郝建平与他的交往,他知道陈宽必定不会介意邓国光接见他的事情的,再说了,一个接见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郝建平相信邓国光和陈宽的政治智慧都不会如此幼稚,也许,邓国光这次接见自己还有更深度的意义,郝建平想不出来,也不想再费那个脑子去想,船到桥头自然直,通过这一番与邓国光的长谈,他知道邓国光对他或者是对他老爸都没有什么恶意,这就已经足够了。

车出县委大院,郝建平不失礼节的冲着那个已经注目他许久的保卫干部点了点头,换来一脸灿烂的笑容。

“老板,咱们现在去哪儿?”大刚放缓了车速。

郝建平从书包里掏出大砖头开机,去见邓国光,郝建平自然不会臭显的把电话打开,在邓国光面前,他还没有卖弄的资格。

听到大刚的问询,郝建平想了想说道:“去郝家窝吧。”

既然已经请假出来了,就没有必要再回学校去苦熬了,郝建平也不想被同学们当成猴子一样围在中间问东问西。现在这已经成了他一件挠头的事情,是该想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了,实在不行就直接找师父或者是陈韬想想办法,不行就暂时休学好了,请一个称职的家教自己在家里自学也是一样,等到高考的时候去参加高考就可以了,以郝建平现在的状况来说,每天到学校去听课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车到大洼乡政府,郝建平吩咐大刚先等一会儿,自己走进乡政府找到了老爸,把邓国光见他的事儿跟郝立春了一遍。

看不出郝立春脸上有什么表情变化来,他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嗯了一声,表示已经知道了。

直到郝建平走出办公室,郝立春才若有所思的凝望着儿子的背影,嘴角露出了笑意。

这个臭小子,跟谁一起谈话都要占据主动权。听刚才儿子汇报的情况,邓国光竟然是被儿子牵着思路走了一圈,至于他原先接见儿子的初衷也早就已经丢之于脑后去了。

郝立春并没有吩咐郝建平可以按照邓国光的吩咐,没事的时候到邓家去拜访一下,他知道这个臭小子有自己的分寸,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他心里都有数。

这是一件好事,郝立春心中也没有要跟邓国光摆开车马炮的意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相信邓国光的心中也是想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政绩来的,否则的话他岂会任由郝建平这么一个小孩子坐到他面前大讲什么大葡萄发展战略,他完全可以一个电话把郝立春给拘过去,详详细细的向他汇报一番。这个计划已经经过乡党委这么多干部的完善补充,理论依据自然比儿子一张嘴信马由空更加全面,由此可见,邓国光对于这个计划是持完全支持的态度的,也是借跟儿子的谈话传达出了这么一个信息。

走出乡政府,郝建平直接驱车驶往了郝家窝。

现在他心头最重要的事情恐怕就数这家已经开始破土动工的古洼庄园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专职司机

郝家窝古洼庄园的工地上热火朝天,郝立国差不多把建筑公司里一半的人手都投入到了古洼庄园的建设之中了。

郝立国算是最清楚郝建平发展轨迹的人之一,别的不说,自从郝建平假传圣旨鼓动他做起那个小建筑队起,他接的工程中有一半都是自己这个侄子的工程,粉笔厂、酿酒厂,而且他自己心里也有数,学校商铺、乡五金厂改建,如果没有自己这个侄子的推动,这两项工程也落不到他的手里。

郝立国现在在村里也是大大的能人,声望不在郝万山郝万年之下,毕竟现在建筑公司里有七八成的工人都是郝家窝的后生,端的都是他的饭碗。

现在造神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信仰已经贬值,有钱有势的说话就是比那些村干部们硬气。

本来郝立国在那些村干部们的眼中就是一个小字辈,充其量就是一个普通人。而现在,连郝万年有什么事儿有时也会想起来叫上他一起商量。

此时,郝立国正和郝万年等一些村干部一起站在旧砖窑上指点江山,不知何故,郝万山并没有在场,也许是因为这个工程是自己孙子的,而负责建设的人又是自己的儿子,老爷子在避嫌吧。

“立国,看你们这么大动静,建平的资金是不是已经到位了。”郝万年笑着问道。

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村干部们的耳朵都已经立了起来,他们最关心的当然是项目资金的到位情况,毕竟这个项目是建在郝家窝的地头上,搬也搬不走,项目如果建设起来,对郝家窝来说稳赚不赔的。

郝立国自然知道他这位堂叔此问是什么意思,他呵呵一笑开口说道:“三叔,第一期建平已经拨过来十万,先进行厂里的基础建设。建平说了,三个月内再拨过来五十万,顺道把酿酒厂到村里的路修一修,如果资金允许的话,他还打算把村里到乡里的路也翻修一遍。”

听到郝立国的话,村干部们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却无法掩饰脸上的喜色。

要想富先修路,这可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人们已经对路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深有感触,投资商因为路的关系撤回投资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郝家窝也曾经因为路的关系损失过一笔大生意,让村干部们懊恼了好长时间。

当然,那个大生意只是相对来说,跟眼前郝建平这个酿酒厂根本就是天地之差。

郝万年呵呵的笑了起来:“建平这小子,从小就没看错他,有出息。”

说过一会儿闲话,郝万年望着郝立国问道:“立国呀,村里打算成立一个木器加工厂,你觉得这个项目怎么样?”

在郝立国成立这个建筑公司之前,像这些事儿郝万年是绝对不会询问郝立国的意见的,而此时郝立国已经今非昔比,在村里的威望并不下于他,而且成立这个木器加工厂跟郝立国也会有丝丝缕缕的关系,所以郝万年才会向郝立国询问意见,甚至说郝立国如果否了的话,他这个村办木器加工厂是否能够办起来都是一个未知数,原因无他,是因为郝立国的建筑公司现在也正在招收会木器活的工人,村里就这么几个把式,郝万年可没有信心可以争得过郝立国的百信建筑公司。

郝立国根本没有考虑就已经笑着答了出来:“三叔,这件事儿我看您最好还是问一下建平的意思。”

谁都清楚,村里这个木器加工厂就是依托着古洼庄园而建的,不问可知,这个木器加工厂的主要产品就是生产橡木酒桶,销路也只有古洼庄园这一家。郝立国此言并不是推脱,在他内心中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有什么大事先要征询一下郝建平的意见,这样做起来心里有谱。

郝万年呵呵的笑了起来:“是呀,我正好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要跟建平商量,这小子好像有好几天没有回来了吧?听说他在县城里的那家超市开业了,生意还很火爆的样子。”

郝立国笑着回道:“是开业了,生意还算马马虎虎吧。”

郝立国是没有功夫到县城去,可是郝建军却去了,听郝建军说,郝建平的那家超市何止是火爆那么简单,根本就是连门都挤不进去,听说仅开业的那一天就卖了二十七八万块钱。

天呐,你可以想象一天卖二十七八万是什么样子的么?那得赚多少钱?

正说话间,一辆红色的面包车转过林荫土道驶进了施工工地,站在旧砖窑上的人几乎同一时间就已经看到了。

郝万年呵呵的笑了起来:“说曹操曹操到。”

说着话,郝万年已经抬脚向旧砖窑楼梯的方向走去,看得出来,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下去迎接自己的这位孙辈了。

郝建平从面包车里钻出来,还没有站定,郝万年等人已经鱼贯着从旧砖窑的窑口钻了出来,郝建平急忙迎了上去,离着老远就打起了招呼。

此时谁还会拿郝建平当一个小孩子来看待,就算郝建平此时身上还穿着县一中的校服,在人们的眼中,郝建平也是一个大老板。

看着郝万年向自己伸过来的手,郝建平咧了咧嘴,直接把郝万年的手抱在了自己的怀里:“三爷爷,咱不带这么埋汰我的吧。”

一众长辈们呵呵的笑了起来,郝建平是用此举向郝万年和村干部们表示,自己还是郝家窝的人,还是子侄晚辈。

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寒暄了一阵,郝建平望着郝立国问道:“大伯,怎么不见知航?”

郝立国呵呵一笑,指着不远处的原先砖厂的那些平房说道:“他在那儿呢,他在地里选了一些葡萄,这几天就扎在那些屋子里研究酿酒的事儿呢。”

郝建平笑了笑,也没有打算去打扰潘知航,他也知道潘知航除了酿酒之外的事儿以外,对其他的事情都是兴致缺缺。

和风吹来,秋风送暖。

郝建平转向郝万年询问起厂里跟村里协调上的事情,郝万年也就势把木器加工厂的事情说了出来,郝建平呵呵一笑:“三爷爷,这个加工厂我当初就是打算让咱村里干的,不仅如此,我还有几个小项目要跟您说一下,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是咱们村里现在就能干的。”

一个葡萄酿酒厂衍生出的小项目有十几个,随便挑选一些出来就已经够现在的郝家窝干的了,郝建平知道,这些钱自己一个人是赚不完的,再说了,赚钱赚到了一个极限,那么赚再多了又有什么意义?

每个人的每个时间段都会有一个饱和度,对于现在只有十四岁的郝建平来说,他就已经是超饱和了,再多一点意义都没有。

郝万年和村干部呵呵的笑了起来,簇拥着郝建平走进了古洼庄园临时的办公室。

郝建平前生虽然也没有经营过酿酒厂,但是前世的经验让他的眼光比现在的人长出了一大截,他知道一个行业的成功,就会带动周边很多行业的发展,就如同南方某省一个专门以生产鞋业为主的地区来说,相关的模具厂、注塑厂、冲压厂、轧花厂、制革厂等等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甚至连专门生产鞋带的厂家都可以成为相关行业的纳税大户,这就是行业带动作用。郝建平知道,围绕着自己的这个古洼庄园也将会衍生出很多的行业来,这些行业当然是要近水楼台的先照拂郝家窝村了。

一席畅谈直至掌灯,不仅把古洼庄园在郝家窝优先招工的事情定了下来,郝建平还摆出了若干个可供郝家窝选择的酒厂衍生项目,村干部们议论了一番,虽然没有当面把事情确定下来,可是看他们的重视程度,其中的一些项目大约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郝万年执拗的把郝建平拉回家里吃饭,也把郝万山和郝立国、潘知航一起请了过去,杀了两只鸡,搞得很隆重。

热情如此,郝建平也不好拒绝,幸好前两天已经给粉笔厂购买了一辆厢式货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