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上位 >

第250章

上位-第250章

小说: 上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自立心中一凛,看来这个段泽涛来者不善啊,他接待来开发区视察的领导多了去了,就连中央级的领导也不少,从来都是按着自己安排的视察程序走,先到会议室听汇报,再到安排好的企业走马观花地看一圈,发表几句套路性的指示,或者表扬几句就走了,这个段泽涛偏要特立独行,可千万别整出什么幺蛾子才好。

第四百八十二章门面光鲜

谢自立带段泽涛去看的第一个点是世界五百强企业M国通用公司在星州设立的零部件生产基地,这差不多是星州开发区的门面,凡是有领导下来都是要必看的点,这个企业是谢自立的政绩工程,所以谢自立自是十分上心,一路上一直滔滔不绝地向段泽涛介绍着这家工厂的情况。

通用公司对这种接待华夏官员视察的活动十分不感冒,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华夏的官员这么喜欢来视察,每个月都要接待好几波这样的视察,而且那些官员还喜欢不懂装懂,胡乱地指手画脚。

所以通用公司也只派了一位副总来出面接待,这还是看在段泽涛是地头蛇的份上,这位副总是位五十来岁的典型M国人,名叫史华德,十分倨傲,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鼻孔朝天,和段泽涛握手也是触手即放,显得十分敷衍,谢自立在一旁看得十分着急,生怕段泽涛不高兴。

不过段泽涛显然没把这样的小节放在心上,而是主动用娴熟的英语和史华德打起了招呼,史华德眼睛一亮,段泽涛的英语口音十分纯正,而且很多发音都是M国贵族才习惯用的,史华德的态度立刻大大的好转了,而陪同视察的星州市政府工作人员也都大感惊讶,如今能直接用英语和老外对话的政府官员可不多呢。

而接下来对车间生产线的视察更是让史华德对段泽涛肃然起敬了,段泽涛明显对于现代企业生产管理颇有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提到了点子上,而他随口说出的建议更是让史华德也觉得十分有建设性。

段泽涛向史华德询问道:“史华德先生,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通用公司只在星州设立零部件生产基地,而不将在华夏的整车生产和组装基地也放到星州来呢?这样不是可以大大地降低你们的生产成本吗?!……”。

史华德耸耸肩道:“尊敬的市长先生,您要知道一辆汽车有两万多个零部件组成,我们不可能全部自己生产,一样要从定点的生产企业采购,星州并没有这样的配套生产企业,所以我们不可能把在华夏的整车生产和组装基地也放到星州来,甚至我们总部也在考虑,如果有更合适的地点,有可能会把这个零部件生产厂也要搬迁过去……”。

段泽涛微笑道:“那如果星州能够引入或开办相关的配套生产企业,通用公司是否会考虑把在华夏的整车生产和组装基地也放到星州来呢?! ……”。

史华德大喜过望,兴奋道:“如果星州真的能做到这一点,我一定会郑重地向总部提出建议把在华夏的整车生产和组装基地也放到星州来,不过你真的确定星州能做到这一点吗?要知道我们通用对于配套生产企业的要求十分严格的,要达到我们的要求可不容易呢……”。

段泽涛呵呵笑道:“史华德先生,事实上星州将要打造一个完整的汽车生产产业链,我们将规划一个全新的汽车工业产业园,不仅是通用公司,我们还将吸引更多的知名汽车生产企业落户星州,请相信我们一定能说到做到,我认识罗斯才尔德家族的罗伯特先生,他可是M国福特公司的股东之一,我相信他一定很乐意为我穿针引线的……”。

史华德惊讶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这位华夏的政府官员居然认识罗斯才尔德家族的继承人,这简直太不思议了,态度就变得更加谦恭了,连连点头道:“那我们将拭目以待,如果您真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总部一定会把在华夏的业务中心搬到星州来……”。

因为段泽涛是直接用英语和史华德交谈的,一旁的翻译就无用武之地了,陪同的星州市政府工作人员大都英语水平一般,听不懂两人在谈什么,但林子桐和谢自立都是懂一点英语的,隐隐约约听懂了两人的谈话,都大吃了一惊,林子桐自是十分兴奋,跟着这样神通广大的老板简直太有奔头了,而谢自立则是阴晴不定,这位新市长如此厉害,袁书记只怕有得头疼了,自己和段泽涛做对,到底值不值得呢。

最后史华德十分恭敬地送段泽涛出了通用零部件生产基地,段泽涛向谢自立问道:“自立同志,下一个点准备去看哪个企业呢?……”。

谢自立还沉浸在刚才的震撼之中,见段泽涛发问才回过神来,连忙道:“下一个是LG华夏,这是H国LG集团和星州的华夏电子合资的企业,目前他们生产的电子管占据了全国70%的市场份额,也是我们星州开发区的大户……”。

段泽涛皱了皱眉头,摆摆手道:“我来开发区是来找问题的,不能只看光鲜面,LG华夏下次有空再来看吧,我听说纺织业一直是星州的传统强项,我们江南省最大的纺织企业星州纺织集团就在开发区里,第二个点就去星州纺织集团吧……”。

谢自立心里就咯噔一下,星州纺织集团是星州的老牌国企,历史上也风光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管理不善陷入了困境,改制以后好不容易走出了泥潭,刚有起色又正好碰到国际经济危机,而纺织行业对于国际进出口的依赖性很大,如今又再次出现了亏损,星州纺织集团的总经理邓华立天天向他诉苦,希望政府能给政策,给扶持,谢自立一提到星州纺织集团就头大,如今听说段泽涛要去星州纺织集团调研,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但既然段泽涛点名要看星州纺织集团,谢自立也不好表示反对,只得临时改变路线,领着车队改道往星州纺织集团去了,在车上谢自立专门给邓华立打了电话,“老邓,段市长要到你们星州纺织集团来调研,你赶紧准备一下,车队马上就到了……”。

想想还是不放心,他了解邓华立的性格,也是个喜欢特立独行,放炮仗的,必须提前打打预防针,“老邓,这是段市长上任后第一次下来调研,你嘴上可得把把门,不该说的话绝不能乱说,要不然激怒了段市长,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到你头上,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第四百八十三章邓大炮仗

说起这位邓华立也是一位奇人,他从普通工人做起,一直做到星州纺织厂的生产副厂长,因为和当时的厂领导为了纺织厂的事起了冲突,又被降职成了普通工人,还下了岗了。

后来星州纺织厂改制组建星州纺织集团,他又被星州纺织厂的职工们民主选举推选为星州纺织集团总经理,可以说星州纺织集团能够改制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他功不可没。

不过这个邓华立能力有,搞生产抓经营是个好手,纺织厂里那点门门道道别想瞒过他,但却是个火爆性子,别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邓大炮仗”!意思他说话太直,不会绕弯子,经常一讲话就雷死人。

邓华立不会溜须拍马,逢迎上级,曾经市里因为他改制有功提拔他到市轻工业局当局长,可他却不习惯机关单位那种勾心斗角的氛围,干了没一个月就主动请辞要求重新回星州纺织集团,哪怕当普通工人也不愿意当局长了。

市里的领导也拿着这个炮筒子头疼,不过看在他对纺织厂经营有一套的份上,就仍让他回星州纺织集团当了总经理,但这时候的星州纺织集团已经大不如前了,又受国际环境的影响,邓华立也有些回天乏力,只得天天往开发区管委会和市政府跑,要政策要扶持,搞得领导们看见他就头疼。

邓华立也听说市里来了一位新市长,正准备去找段泽涛呢,段泽涛就下来调研了,自然是大喜过望,至于谢自立给他打的预防针也自然被他当成了耳边风。

段泽涛来到星州纺织集团的办公区,这里布置得十分整洁,墙上的布告栏上张贴着企业的一些图表数据,显得井井有条,让段泽涛对这个企业的掌门人有了一丝好感。

邓华立带着几个厂领导在门口迎接,其他的工作人员则仍在井然有序地工作,谢自立下车就狠狠地瞪了邓华立一眼,这个邓华立也太不会办事了,自己还提前打了招呼,他却就带着这么几个人在门口迎接,连个欢迎标牌都没有,也太寒碜了。

段泽涛却点了点头,他最不喜欢搞大排场的迎来送往,邓华立的安排正对他的胃口,仔细地打量邓华立,这个四十几岁的汉子满脸风霜,衣着朴素,没一点总经理的派头,而和他握手的时候也能摸到他手上那厚厚的老茧,一看就知道是个实干派,心里对这个星州纺织集团的掌门人又加了分。

邓华立没想到段泽涛这么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心里就有些失望,把段泽涛一行请进会议室,会议室也布置得比较简陋,桌上摆了几个普通的白瓷杯,茶叶就是普通的茉莉花茶,连水果都没有摆。

谢自立就皱起了眉头,又狠狠地瞪了邓华立一眼,邓华立也有些不好意思,不安地搓着手道:“段市长,不好意思,我们星州纺织厂比较困难了,条件比较简陋,也没有准备好茶叶,请您多包涵……”。

段泽涛呵呵笑道:“我看很好嘛,说明你这个当家人会勤俭持家,你要是大操大办,我倒是要批评你了!我是来了解情况的,又不是来喝茶的,你要想喝好茶,等你把星州纺织厂的效益搞上来了,到我办公室来,我请你喝极品龙井……”。

招呼众人坐下,段泽涛开门见山地向邓华立问道:“华立同志,我听说星州纺织集团改制以后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但这两年又出现了亏损,你讲讲看,纺织工业到底怎么了,出现了什么问题?……”。

坐在邓华立对面的谢自立就一个劲地朝他使眼色要他别乱说话,邓华立也有些局促,一个劲的搓手掌,段泽涛注意到了谢自立的小动作,就偏过头来故意问道:“自立同志,你怎么了?!怎么老一个劲的眨眼睛,是不是眼睛不舒服?!……”。

谢自立满脸尴尬地道:“刚才眼睛进了灰尘,现在没事了……”,段泽涛一语双关地道:“眼睛进了灰尘不要紧,擦掉就是了,要是心里进了灰尘可就不好办了……”;说完就不再理会谢自立,转头对邓华立和气地道:“华立同志,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有什么说什么……”。

邓华立见段泽涛一点也摆官架子,说话也很实在,心里对这位年轻的市长也大有好感,咬了咬牙道:“段市长,你是要我讲真话还是让我讲假话?……”。

段泽涛呵呵笑了起来,“当然讲真话,怎么能讲假话呢,我最喜欢听真话,你只管讲,只要是真话,说错了,我也不怪你!……”。

邓华立面色凝重道:“段市长,老实说,现在的纺织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如果政府不拿出政策和扶持,星州纺织集团倒闭是迟早的事!……”。

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改革开放三十年全国形势一片大好,邓华立却说现在的纺织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这话简直有些反动了,这要是在**时期,就凭这么一句话就足以打成现行反革命了,这个邓华立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谢自立腾地跳了起来,指着邓华立怒斥道:“邓大炮仗,你这发表的什么谬论?!改革开放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了蓬勃生机,你这是在否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我看你这个总经理是不想当了!……”。

其实邓华立话一出口也后悔了,自己这话虽然说的是实情,但却十分的诛心,这话要传出去,自己撤职都是轻的,搞不好就要背处分,连忙住了口,不敢再说下去了。

段泽涛也吓了一跳,他也想不到情况居然严峻到了这样的地步,不过他相信邓华立不会说假话,回过神来就对谢自立摆摆手道:“自立同志你这是干什么?!别动不动就扣大帽子,是我让华立同志说真话的,有什么责任也是我来负!你快坐下来,现在不是**时期,难道还不让人说话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出谋划策

谢自立只得讪讪地坐了下来,段泽涛转头给了邓华立一个鼓励的眼神,呵呵笑道:“华立同志,你这炮仗是放得有点大哦,你可不能只管放炮,不管灭火,你继续说说你想法……”。

见段泽涛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口不择言而怪罪自己,反而帮自己说话,邓华立心中无比感动,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道:“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我们纺织行业对于出口的依赖相当大,全国的出口总量,纺织行业占了近三成,星州纺织集团每年的出口量更是占了星州市出口总量的近一半,但是因为国际经济的持续低迷,我们的出口总额已经是屡创新低,基本上和改革开放前的水平持平了,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和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实际上还不如改革开放前了……”。

段泽涛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点了点头道:“那你说说看,需要政府给你们怎样的政策和扶持才能帮助你们走出困境,我能够办到的一定会全力支持,还有作为企业本身你们对于怎样度过眼前的困难有什么措施和想法,因为你们可以依靠政府,但不能依赖政府,关键还是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向市场要效益,用管理和创新谋出路……”。

邓华立大生知音之感,以前他去找上级领导,不是互相踢皮球就是说写没有营养的官话套话,只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段泽涛的确是一位十分务实的领导,心潮澎湃道:“段市长,您说得太对了,我们是绝不会等、靠、要的,我认为我们要走出现在的困境,只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现在原材料成本确实太高了,所以我们想建立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从源头把成本控制下来……”。

“另外我们现在的生产线还是九几年引进的,已经十分陈旧和落后了,如果能引进新的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那么就能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就能大大降低……不过,要做到这些,都需要钱,而我们现在最缺的也是钱,所以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拨给我们一笔技改资金用于购买新的生产线,同时给予我们出口退税的政策优惠,我有信心让星州纺织集团走出困境,再现辉煌!……”。

段泽涛点了点头,看来邓华立这个星州纺织集团的总经理还是称职的,有思路,有想法,就在随身带的笔记本上把邓华立提的几点要求记了下来,正色道:“华立同志,我对纺织是外行,不过我觉得你的思路是对头的,你的要求我记下了,政府一定会慎重考虑,不过我现在还不能马上答复你,这样的重大事项是需要上常委会讨论的,你再打个正式的报告上来,直接交到我这里,我会帮你们争取的……”。

“另外我还有两点建议供你们参考一下,你刚才提到的那个建立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基地的想法我觉得很好,只有尽量地减少中间环节才能把成本降到最低,我们江南省是农业大省,许多农民的经济收入都还比较低,经济作物的种植还没有形成规模,我觉得你们可以直接选择合适的地市合作,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来建立原材料供应基地,这样就能直接实现农业种植和市场需求的对接,实现双赢!……”。

“还有一点就是你们应该走出去,主动去寻找市场,同时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今年4月瑞士会有一个欧交会,我建议你们去参加,没有钱,我从我的市长备用金里挤出五十万给你们,只要不拿着这钱去公费旅游,以后我每年给你们五十万去参加欧交会……”。

邓华立感动得热泪盈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