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154章

超级能源强国-第154章

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恩波听的心惊胆战。他可不想这样,纯粹的购买行为和期货市场上的斩获是两个概念,这让国储局在石油战场上的价值降低了。

朱恩波还在考虑如何拒绝,苏城先说话了:“我不太想出售原油给国储局。如果石油价格真的下降了,国储局岂不是要亏钱?我担心会有不好的言论。我的建议,国储局做好他们套期保值的工作,期货市场交给我们自负盈亏的公司好了。”

朱恩波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做期货的国家机构,其实是国储物资调节中心,一个很低调的国家金融机构,本身只做金融期货,用国家的钱,用别的部门的物资。对他们来说,本身是不用承担损失的,确实缺乏自负盈亏的单位的那种底气。

毛主任始终不发一言,此时不得不出来和稀泥道:“国储局的同志考虑问题的方向不同,国外金融机构的交易员,也不是在用自己的钱做交易嘛。我觉得,国储局的同志再做一些细致的研究,争取考虑的周详一些。大华实业自负盈亏,不参与不干涉。”

苏振国笑看苏城两眼,问:“大华呢?”

说了这么长时间,苏城也放开了,道:“大家做好自己的工作,天下太平。”

国储物资调节中心自己的工作,就是套期保值。苏城明知道油价要跌,当然不希望朱恩波拿着2亿美元或者5亿美元去证明自己,这里面也有大华自己的税款。

苏振国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沉思片刻,道:“嗯,这样吧。大华实业要做石油期货,国储局的同志也想做。干脆,大家坐到一起做,多商量,多讨论,都不要太固执。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朱恩波愕然。这怎么搞?

毛主任没少经历过这种事情。计划经济时代,科研单位,金融单位和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在部委决斗无数次,专业性太强或不好决定的时候,就放在一起好了,最后活下来的那拨,自然能得到更好的待遇和重视。

他咳嗽了两声,建议道:“我在招待所安排一些房间,让国储局和大华实业的同志们住过去?”

“可以。从委里派人过去做协调,不要搞对立,要独立且联合。”苏振国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把他们两个加到政策研究中心的名单里去,石油价格和世界形势密不可分,伊拉克和科威特的问题怎么解决,美国人打开门商量,我们可以关上门讨论嘛。”

苏东元眼皮直跳。苏振国说的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务院的政策研究中心,相当于国家领导人的智库,里面除了专业的学者,就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干部。很多时候,两者还是相通的。

朱恩波即使有些才能,也还够不上政策研究中心的门槛。苏振国此举,明显是为了培养苏城的。

这种倾向,让苏东元的感觉很古怪。

第二百七十三章截止日

转眼间就到了1月14日。

大华实业集团战略事业部进驻计委招待所已半个月有余了,他们和国储局的干部一样,窝在小小的房间中,每天的世界就是屏幕和资料,对于新年的概念寥寥无几,许多人甚至没有离开过招待所。

两个单位的人都住在一栋独立的别墅中。别墅掩映在一片掉光了叶子的梧桐树下。一座凉亭和两排小楼分别点缀在树丛当中。

独立别墅是有些年头的老建筑了,外墙灰蒙蒙的,门前还有青白石的台阶,看起来颇上档次,只是旧的很,尤其是木窗户和门前的石雕,不知经过了多少次考验,如同久历战阵的老将,懒散却还在发挥余热。

别墅内部仿照国外酒店进行装修,暖气烧的热乎乎的。

苏城光着脚踩在地毯上,眼睛盯着前方的三个屏幕。分别是纽约、伦敦和日本的石油期货价格。

朱恩波神色难明的站在苏城的身后。排成一排的还有国储物资调节中心的黄厅长,以及发改委的毛主任。

在他们的后面,则是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们。其中还有一名专门研究中东问题的戴教授,乃是享受正厅级待遇的高级顾问,平时除了向国家领导人提供信息之外,忙的脚不沾地。今天也来到了现场。

因为1月14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或者说,1月15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联合国的最后决议中,将伊拉克的最后撤军期限定在了1991年的1月15日。如果在最后期限内,伊拉克仍不撤军,多国部队就拥有了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的法理基础,换言之,海湾危机将有极大的可能转变成海湾战争。

最终形成的38国联军的前提,正是因为这条联合国决议。有了它,不仅多国军队攻击伊拉克是正义的,而且,伊拉克不撤军,多国部队还必须打过去。

不管是为了公平正义,为了石油还是为了科威特王室。自1月14日起,战争开始倒数。

以正常的思路来说,这一天的石油价格就应该开始预涨了。

中午起床的时候,明显能够看出国储中心的工作人员表情轻松。最近一段时间,大华实业的战略事业部可给了他们不少的压力。油价一度阴跌到30美元,好险回弹到了31美元,使得他们的账面亏损控制在了每桶2美元以内。300万桶原油合同,意味着账面亏损在600万美元以内。

国储中心的黄厅长为此大发脾气,毛主任也好几次生气了。

总算,要熬过去了。

“10点02分了。”朱恩波轻轻的嘘了一口气,也有人说出了声。

伦敦石油交易市场,在伦敦时间10点03分正式开市。相当于北京时间的18点02。不过,大家的作息时间都是跟着伦敦市场而变化的,很多人看表,也都习惯看伦敦表了。

高高的办公桌上的三个屏幕,全都换成了伦敦石油期货市场的数据。中东石油的最主要交易地点就在伦敦,当中东的地缘政治发生变化的时候,伦敦往往会与纽约和东京的石油交易市场产生差价。

对这栋小楼里的人来说,伦敦石油期货市场就是他们关注的重点。纽约和东京的价格只做参考,并没有实质意义。

不到10点03分,右侧屏幕上的曲线开始动了起来,像是心电图似的,形成一个小小的谷峰,然后震颤着向前走。

“好。”朱恩波紧紧的握住手,觉得开局不错。

毛主任问:“是不是涨了?”

“一分钟时间,油价就比昨日收盘上涨了60多美分,很有机会啊。”黄厅长给毛主任做解释。

要说压力大,黄厅长的压力也很大。朱恩波的级别哪能掌握上亿美元的资金,全要黄厅长签字同意。因此,那四五百万美元的账面亏损,就要算在黄厅长头上。

这要是形成实际亏损,可是个大麻烦。

毛主任也不轻松,听说涨了,使劲点头,说:“太好了,说明是要打了吗?”

“美国不得不打。”戴教授以专家的口吻说道:“从8月开始,布什就开始准备了,如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看哪个时机适合打,怎么打的问题了。”

“如果苏联不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介入,那就打定了。我想,目前阻止油价上涨的唯一因素,就是这个了。”另一名研究员也发表了意见。

毛主任高兴的仰头去看旁边的两个数据屏幕,黄厅长在给他做介绍。到目前为止,情况似乎都在好转。

朱恩波忍耐了10分钟,在油价上涨了1美元以后,终于有点扬眉吐气的感觉了,转头面对苏城微笑,道:“苏董,既然要打仗了,是不是调整一下思路?”

“再等一下。”苏城的笑容温润,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的样子。

他已经买下了2亿美元的原油,数量是国储局的2倍,产生的账面损失也是2倍。不过,前两天的阴跌让他得到了1。6美元的账面盈利,现在仍然处于盈余状态。

朱恩波也马上想到了这一点,暗骂自己着急,低头不语,看起来好像思考的样子,嘴角的笑容却怎么收也收不住。

在他看来,原油即将进入上升通道,这还能有什么疑问!现在得意是早了点,但得意也就是迟早的事。

除了大华实业的员工之外,房间内的大部分人都在笑。即使是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们,也把国储局看作是自己人,而把大华看作外人。

一位梳着中分的研究员,想起苏城不遵守传统的表现,此时不由道:“分析问题的重点在于抓住主干。像是沙特的产油量增加,阿联酋的运输未受到影响,这些都是细枝末节。中东发生战争,波斯湾发生战争,油价就要上涨,这个是铁律。对吧,苏董。”

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们向来是眼高于顶的,用古代官场来形容,他们就等于是翰林。职位清贵,前途远大,而且可以凭借个人魅力和智力获得与闻机要的机会,并通过影响国家领导人而影响这个国家的政策走向。一些重要的智囊所发挥的作用,往往超过一个普通部委的部长。

苏城作为大华实业集团董事长的身份,在这些研究员面前不值一提。其实,国储局的先生们也不怵苏城。朱恩波和毛主任也是因为三苏同处一室的联想,才有所收敛。否则,他们现在指不定已经庆祝开了。

苏城倒是没想到这个研究员问的如此直接,于是想了一下,道:“中东发生战争,油价要上涨,这个也许是正确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油价上涨的时间,是持续高位运行,还是波浪式的起伏,或者是短短的几天价格上涨,几个小时的价格上涨。”

黄厅长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见大家都看过来了,黄厅长有点不好意思,轻声道:“我是觉得几个小时太短了,不过,这说明苏董是个有幽默感的人。”

戴教授以专业的语气,道:“四次中东战争的时间都不长,但两伊战争的时间很长。不过,石油危机主要还是因为中东国家。我觉得从长远分析,价格上涨是一个趋势。中期来看,估计会有数个月的高位运行,至少。”

苏城默然不语,事实胜于雄辩,这个话同样能用在自己身上。油价在上升呢,自己再去强调石油价格的下跌轮,既没有必要也显的不合时宜。于是只看着屏幕。

朱恩波则趁机道:“黄厅长,毛主任,现在的形式很好,我们想再申请些资金。”

前些天累死他也批不到钱,现在的情况则发生了变化。

黄厅长盘算了一下,果然做出了决定:“再给你们批5000万,但是要再等一阵,到10点钟吧。要是情况稳定,就批给你们。”

这种交易员制度和买卖期货的思维,绝对是中国特色的,偏偏就这样运行了下来,而且一运行就是许多年。

苏城心想:你们真是不赔钱不舒服啊。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到晚上8点,毛主任最先忍不住,告辞回单位,向领导回报工作。

然后是晚上10点,朱恩波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5000万美元的授权,颇有大干一场的架势。

不少人开始用同情的语气和苏城说话。

晚上11点,石油价格上涨了2美元。

至此,除了苏城,再没有几个人怀有强烈的下跌心态了。

凌晨以前,毛主任满面春光的回到了别墅。和他一起的,还有几个与苏城年龄差不多大的年轻人。他们好奇的观察着别墅内的一切。

毛主任乐呵呵的甩下公文包,笑对众人,道:“我带了几个人过来,他们主要是观摩,不影响吧。”

“不影响不影响。”黄厅长连连摇头,并主动接待。不用看样子,就知道毛主任的客人非同凡响。

第二百七十四章炮灰

伦敦石油期货市场要一直交易到凌晨四点,大家也就要熬到凌晨,然后再休息。真到睡觉的时候,往往是早晨了。

毛主任带来的4个人,看样子都是高干子弟,开始的时候还兴致勃勃,到了凌晨两点左右,不约而同的睡倒在沙发上,东倒西歪的好像醉酒了一般。

毛主任不做介绍,大家也没有人愣生生的跑上去认识他们。依旧是各干各的事。其实,光是看他们脖子上的大项链,时髦的半长发以及挺括的衣物,就知道身份特殊。

90年代初的中国,刚刚开始讲究时尚。中小城市和国企大院也许还保持着80年代中期的朴素,但在北京,在政府招待所里,皮尔卡丹,路易威登和安利雅芳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务了。

能穿得起它们的多是大商人,但真正穿着他们的往往是商人二代或官员二代。起早贪黑赚取第一桶金的男人和女人,现在还舍不得奢侈消费。

由于是毛主任领进门的,这四个年轻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1月15日中午,睡醒的人重新聚拢在三个屏幕前。

分钟划过18点03分。油价再次开始上涨。

3分钟后,朱恩波做出了决定:“再买50万桶。”

国储局的交易员像是打了鸡血似的忙碌了起来。他们要打电话给伦敦金融城的代理商,再通过期货交易市场挂单。手续称不上简便,但所有人的动作都很快。

他们忙起来以后,甚至顾不上苏城和大华实业的交易员了。

还是政策研究中心的助理研究员向毛主任和他身边的年轻人们解说:“现在的油价是32。2美元,已经回到国储局入场时的价格了。也就是说,接下来上涨的,全是利润。”

“能有多少。”高个的年轻人眼神仍有些迷糊。在沙发上睡觉总不是那么舒服。

“32.2美元的石油,只要上涨40美分,就有1%以上的利润,如果加上10倍的杠杆,就有10%的利润。”助理研究员如数家珍,脸上还露出笑容来。

“上涨40美分就是从32。2到32。6美元是吗?”

“是。”

“是这个数字?”年轻人走到左边的屏幕跟前指了游一下,问:“现在是32。4吧。那就是要到32。8?”

助理研究员笑道:“不,32。4是因为刚涨了20美分。”

“刚涨了20美分?那就赚了5%?用了多长时间?”

“一刻钟吧。”另一个穿红衬衫的站在前面,看了看表。

高个儿摸了摸脑门,问:“5%是多少钱?我是说,国储局赚了多少钱?”

“几百万吧。朱处长刚买了50万桶,不知道交易成功了没,如果成功了,就是10万美元。”

“现在是20万了。”红衬衫盯住了屏幕。

助理研究员很自然的道:“哦,涨的真快,到32。6了。对,刚才买的50万桶石油,就赚了20万美元了。”

他冷眼旁观说的很是轻松,国储局的交易员们已经欢庆起来了。20万美元,已经比他们所有人的工资加起来还多了。算成福利的话很不错了。

就这一点而言,日后的国储局在期货市场上的惨败,也并不奇怪,他们要是真有制造奇迹的能力,又何至于在国储局厮混薪水。当然,国家也没要求国储调节中心在期货市场上赚钱,只是总有些人想要用国家的本钱做大自己的蛋糕,才会有各种各样的亏损。

四个年轻人不自觉的走到了屏幕前面,高个儿喃喃自语道:“这么说,我们要是买50万桶的石油,也能赚20万美元?”

助理研究员笑了,道:“32。6美元每桶的价格,50万桶要1630万美元,最少也要准备160万,300万才是比较安全的。”

“你算的还挺快。”红衬衫用表扬的语气说。经过运动年代的学生,数学水平和美国学生差不多,能心算口算乘法的都属于可骄傲的技巧。

四个年轻人低声商量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传来苏城的声音:“100万桶,买空。”

“买空就是买跌是吧?”高个子的年轻人抓着助理研究员,在来之前,他还是做过一些功课的。

助理研究员轻声说“是”,然后解释道:“买空是跌了赚钱,涨了赔钱。大华买了100万桶的原油,涨0。2美元,他就要亏10万美元了。”

高个儿咋舌道:“这东西还会亏钱。”

毛主任都忍不住咳嗽了两声,道:“期货市场的风险是很大的,动辄亏损几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